中國科大揭示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髓系細胞控制腫瘤化療敏感性的...

2020-11-29 中國科大..

20205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醫部、基礎醫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周榮斌、江維研究組,附屬第一醫院潘躍銀研究組和復旦大學柳素玲研究組合作NatureCell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Myeloid PTEN promotes chemotherapy-induced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and antitumor immunity」的長篇研究論文,發現髓系細胞中PTEN蛋白能夠促進NLRP3炎症小體活化,並增強化療反應性。

化療是目前治療腫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一些腫瘤患者對化療藥物並不敏感。除了受腫瘤細胞自身因素的影響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微環境對腫瘤的化療效果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過去的研究表明蒽醌類化療藥物能夠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免疫原性細胞死亡,釋放大量免疫原性物質如HMGB1ATP,誘導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IL-1βIL-18等細胞因子產生,從而促進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浸潤並提高化療誘導的抗腫瘤免疫。儘管腫瘤微環境中NLRP3炎症小體活化對化療效果的發揮至關重要,但是在腫瘤微環境中決定NLRP3炎症小體活化的因素還不清楚。

PTEN蛋白是機體中重要的腫瘤抑制子,具有脂質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雙重磷脂酶活性。已有的研究表明腫瘤細胞中PTEN蛋白通過其脂質磷酸酶活性逆轉PI3K-AKT-mTOR 信號活化,抑制細胞增殖和腫瘤生長。在腫瘤治療過程中,腫瘤細胞中的 PTEN 蛋白缺失導致 PI3K-AKT 信號通路過度活化,引起腫瘤治療抵抗。儘管腫瘤細胞中的PTEN蛋白在腫瘤發生發展和腫瘤治療中的功能研究較為清楚,但是PTEN在免疫微環境中的作用和機制尚不清楚。

為了探究髓系細胞中的 PTEN 蛋白是否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研究者首先對髓系細胞中PTEN條件性基因缺陷小鼠進行皮下荷瘤,並利用能夠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免疫源性細胞死亡的化療藥物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當PTEN缺陷後,化療藥物對腫瘤的治療效果顯著降低。對小鼠腫瘤組織和腹股溝淋巴結中抗腫瘤免疫相關指標進行檢測,發現PTEN缺陷小鼠中CD8+T細胞浸潤顯著降低,IFN-γ的分泌也明顯減少。與此同時,腫瘤免疫微環境中炎症小體活化相關指標caspase-1剪切,IL-1βIL-18分泌也顯著減少。這些結果表明PTEN可能通過促進免疫微環境中炎症小體活化提高機體抗腫瘤免疫。

接下來研究者在細胞水平探究PTEN對炎症小體活化的影響。通過利用shRNA敲低和PTEN缺陷細胞進行炎症小體活化實驗,研究者發現PTEN能夠特異性促進NLRP3炎症小體活化,而不影響AIM2NLRC4炎症小體活化。機制上,PTEN能夠直接結合NLRP3,通過其蛋白磷酸酶功能介導NLRP3酪氨酸32位點(鼠源為酪氨酸30位點)發生去磷酸化修飾,進而促進NLRP3炎症小體組裝活化。此外,作者還構建了能夠特異性識別NLRP3酪氨酸30位點磷酸化的抗體以及NLRP3酪氨酸30位點組成型磷酸化的knock-in小鼠Nlrp3Y30E/Y30E,進一步確定了PTEN通過誘導NLRP3酪氨酸32位點去磷酸化促進NLRP3炎症小體活化。

為了明確髓系細胞PTEN促進化療誘導的抗腫瘤免疫依賴於NLRP3炎症小體。研究者在PTEN條件缺陷鼠中回補細胞因子IL-1βIL-18,發現回補細胞因子後能夠顯著提高化療藥物對PTEN條件缺陷鼠的治療作用,表明PTEN通過促進免疫微環境中NLRP3炎症小體活化提高機體抗腫瘤免疫。在腫瘤臨床樣本中,研究者也發現髓系細胞中的PTEN與腫瘤患者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呈現正相關關係。

總之,該研究創新性體現在:1)發現腫瘤抑制因子PTENNLRP3炎症小體活化中發揮關鍵作用;2)揭示髓系細胞PTEN可以通過控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從而決定化療敏感性;3)提示髓系細胞PTEN的表達可以作為一種預測化療敏感性的生物標記物。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醫部和基礎醫學院黃億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周榮斌、江維、潘躍銀和柳素玲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了復旦大學丁琛課題組、邵志敏課題組,安徽醫科大學蔡永萍課題組,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馬瑜婷課題組和中科大張華鳳課題組、金騰川課題組、王朝課題組和白麗課題組及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安徽省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大力支持。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6-020-0510-3


(生醫部、基礎醫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附屬第一醫院、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科研部)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NLRP3炎症小體是由胞內固有免疫受體NLRP3、接頭蛋白ASC和蛋白酶caspase-1作為核心組成的多蛋白複合物,該複合物組裝能夠誘導促炎因子IL-1b和IL-18等的成熟和分泌,從而促進炎症反應發生。NLRP3炎症小體活化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關係密切。
  •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作用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2-06   今日/總瀏覽:1/
  • 泛素化修飾異常的NLRP3炎症小體導致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的新機制
    NLRP3炎症小體通過可逆泛素化調節其活性:在靜息狀態下,NLRP3被泛素化使其處於自抑制狀態;在激活分子刺激下,其被去泛素化酶BRCC3去除泛素化而活化,並與適配體蛋白ASC結合,進而激活caspase-1,切割pro-IL-1β和pro-IL-18,產生成熟的細胞因子IL-1β和IL-18;活化的caspase-1也通過GSDMD在細胞膜打孔,引發細胞焦亡。
  • NF-κB 、炎症、免疫和腫瘤
    20世紀90年代,隨著分子生物技術和基因修飾動物模型的發展,在許多研究揭示炎症細胞、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生長因子等這些腫瘤相關因子的重要性後,炎症在腫瘤啟動中的具體機制才得以被認識。2004年,兩個開創性的研究證明了NF-κB在炎症誘髮結腸炎相關腫瘤和肝細胞癌中的重要角色。
  • 毛有東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發表NLRP3炎症小體激活新機制
    ,系統揭示了NEK7與NLRP3亞基的多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其介導NLRP3炎症小體激活的分子機制。炎症小體是一種多蛋白複合物,負責激活炎症反應,在先天免疫和炎症相關的疾病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小體激發caspase-1的活化,進而在天然免疫防禦的過程中,促進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18(IL-18)的成熟和分泌。這些細胞因子的分泌可導致細胞焦亡(pyroptosis)。目前已發現多種炎症小體,如NLRP1、NLRP3、NLRC4和AIM2。
  • 科學家揭示腫瘤化療引起的腸道毒性的分子機制
    科學家揭示腫瘤化療引起的腸道毒性的分子機制 2017-04-26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該研究報導了化療過程中所導致的腸道毒副作用與化療藥物誘導細胞釋放雙鏈DNA密切相關,腸道中大量的dsDNA激活了宿主免疫系統的AIM2炎症小體,進而引發了腸道炎症和損傷的分子機制。耿美玉、孫兵、丁健和黃敏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化療仍然是目前大多數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化療藥物的使用常常伴隨著嚴重的毒副作用。
  • 髓樣抑制細胞(MDSC)綜述
    但是,在癌症中,髓樣細胞會大量轉化為新的主細胞-腫瘤細胞。髓樣抑制細胞(MDSC)代表了這一過程。這些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密切相關。MDSC在健康個體中不處於穩定狀態,並出現在與慢性炎症或壓力相關的癌症和病理狀況中。這些細胞已成為導致腫瘤進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大量證據支持MDSC在癌症的免疫抑制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它們在腫瘤血管生成,耐藥性和促進腫瘤轉移中的重要作用。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
    RIPK3是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家族成員之一,與RIPK1形成壞死小體,激活MLKL,誘發細胞程序性壞死。RIPK3作為細胞程序性壞死的關鍵調控分子,在炎症和腫瘤中都發揮重要作用【3,4】。其可以促進炎症性腸病(IBD)腸道黏膜的修復,抑制炎症相關性結直腸癌的形成【5】。
  • 研究揭示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研究揭示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5 10:53:38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Eniko Sajti等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工作揭示了肺中髓系細胞多樣性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機制
  • 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調控的分子機制_鄭大中科博生
    來自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Med23 serves as a gatekeeper of the myeloid potenti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的文章,揭示了Med23調控造血幹細胞髓系分化潛能的分子機制,闡明了Med23介導的轉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活化以及髓系分化潛能之間的關係。中科博生。
  • 為什麼系統聯合化療後皮膚T細胞淋巴瘤易復發且加重?
    (CHOP方案)促進了皮膚T細胞淋巴瘤(CTCL)中缺氧誘導因子(HIF-1α)介導的糖酵解途徑和IL-17F通路的激活,通過HIF-1α抑制劑可以逆轉上述過程,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既揭示了化療不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機制,又提出了潛在的治療方法。
  • Science|人源NLRP1識別RNA病毒感染活化炎症小體
    (詳見bioart文章:Science 背靠背| 破解NLRP1炎症小體的活化之謎)。,依賴ASC和Caspase-1完成炎症小體組裝,從而激活IL-1beta和GSDMD引起炎症反應。已有研究發現DDP8/9抑制劑VbP可激活NLRP1炎症小體【7】。在N/TERT-1細胞內敲除NLRP1和ASC等炎症小體成員後,VbP處理發現IL-1beta活化明顯減少。
  • 三、腫瘤壞死因子
    1.TNF的產生   (1)TNF-α是一種單核因子,主要由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LPS是較強的刺激劑。IFN-γ、M-CSF、GM-CSF對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產生TNF-α有刺激作用,而PGE則有抑制作用。前單核細胞系U937、前髓細胞系HL-60在PMA刺激下可產生較高水平的TNF-α。
  •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4:44:37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Hao Wu和美國密西根大學Yongqing Li研究組的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11月14日,在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邵峰院士就《細胞焦亡、炎症和腫瘤免疫》課題為現場觀眾做了詳細的講解。
  • 最新衛健委診療規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聯合化療
    最新衛健委診療規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聯合化療
  • BIOPIC張澤民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文揭示結直腸癌靶向髓系細胞...
    該研究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對結直腸癌患者的腫瘤微環境,特別是浸潤髓系細胞類群首次進行了系統性的刻畫,同時利用小鼠模型,對anti-CSF1R抑制劑和anti-CD40激動劑兩種靶向髓系細胞的免疫治療策略潛在的作用機理給出了解釋。
  • 靶向藥Devimistat獲批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緩解率近半
    近日,美國FDA宣布授予Devimistat(CPI-613)快速通道認定,用於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老年人的「噩夢」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之一,其特徵是大量的異常細胞在骨髓和血液中快速增長,導致造血功能受到幹擾,最終發展成癌。
  • 如何靶向作用髓系細胞開發廣譜型抗癌療法!
    Nat Cancer doi:10.1038/s43018-020-0069-8髓系細胞包括循環和組織駐留的粒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等,其獨有的特性是表達CD11b標誌物,而且其具有強大的轉錄可塑性潛能;腫瘤中的髓系細胞遠比淋巴細胞豐富,而且髓系細胞還能在骨髓和患者機體循環中被大大擴展,由於其能夠抑制T細胞激活,因此腫瘤宿主中循環的髓系細胞也被稱為骨髓衍生的抑制性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