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2020-12-01 39健康網

細胞死亡的方式有多種,如細胞壞死、細胞凋亡,當然還有細胞焦亡。細胞焦亡是什麼?細胞焦亡與凋亡有什麼區別?細胞焦亡與抗腫瘤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11月14日,在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邵峰院士就《細胞焦亡、炎症和腫瘤免疫》課題為現場觀眾做了詳細的講解

中國科學院邵峰院士

細胞焦亡vs細胞凋亡,有什麼區別?

細胞焦亡是一種促炎性的細胞死亡方式,邵峰院士通過視頻演示,讓觀眾了解了細胞焦亡的發生過程,並對比了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的區別。

邵峰院士指出,細胞凋亡和細胞焦亡在細胞形態和生物學功能上截然相反,細胞凋亡是一種生理性的現象,凋亡時細胞會發生皺縮,細胞膜維持完整,細胞質不會洩露出來,並且會迅速被巨噬細胞消除掉,不誘發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相對「乾淨」的死亡;而細胞焦亡是病理性的,焦亡發生時細胞會漲大,直至細胞膜破裂,使得細胞質內容物質洩露,最終引起強烈的炎症免疫反應,是一種較「髒」的死亡方式。

細胞焦亡是怎麼發生的?

邵峰院士表示,細胞焦亡可在細菌感染的情況下發生,這就需要有「感知」和「執行」的天賦。

說到「感知」的天賦,就不得不提起炎性小體。炎性小體可識別多種微生物、應激以及損傷信號,然後激活caspase-1、caspaspe-11/4/5,隨後誘發促炎因子的分泌,最終導致細胞焦亡。

炎症小體識別細菌分子誘導caspaspe-1或caspaspe-11/4/5介導的細胞焦亡

邵峰院士系統回顧了他和他的團隊近年的研究歷程,結果發現Gasdermin家族蛋白是細胞焦亡的「執行分子」。這個「執行因子」是如何發揮作用機制的呢?實際上,caspase-1/4/5/11可通過切割由500多個胺基酸組成的Gasdermin家族蛋白之一GSDMD(Gasdermi-D),使其N、C兩端的結構域分開,進而釋放N端片段,N端片段在觸碰到細胞膜時,可發生一個劇烈的構象變化,進而在細胞膜上聚集、打孔,導致細胞滲透壓發生變化,最終使得細胞膜裂解,發生焦亡。

Caspaspe-1和4/5/11剪切GSDMD、釋放其「打孔活性」,誘發細胞焦亡

caspase-3和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新機制

邵峰院士表示,GSDM是一個打孔蛋白「家族」,這個「家族」不光有GSDMD,還有其他的「成員」,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一個個「小地雷」,這些「地雷」埋在細胞裡,但它們「引燃」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其他「家族成員」並不被caspase1或caspaspe-11/4/5剪切和活化,但是只要被「點燃」,也都可以打孔。

此後,邵峰院士再介紹了他們在細胞焦亡領域取得的突破,揭示了另一種Gasdermin家族蛋白GSDME引起的細胞焦亡機制。GSDME僅能被caspase-3所切割,釋放出可致細胞膜穿孔的N端片段,Caspase-3可被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或化療藥物激活,引起細胞凋亡,若此時細胞中也存在GSDME蛋白,則會使細胞從凋亡迅速轉入焦亡。

不過,邵峰院士指出,只有表達了GSDME的癌細胞才會被化療藥物或TNFα誘導進入細胞焦亡,但多數類型的癌細胞中均不表達GSDME蛋白。若在癌細胞中施以DNA甲基化酶抑制劑decitabine,則可上調GSDME蛋白水平,化療藥物對癌細胞的殺傷力就得以增強。

邵峰院士講解《細胞焦亡、炎症和腫瘤免疫》

除此之外,邵峰院士還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實驗室近年來完成的研究成果,讓觀眾受益匪淺、大開眼界。如:少部分腫瘤細胞焦亡通過誘導炎症反應使獲得性免疫系統中的T細胞抗腫瘤免疫能夠發生;顆粒酶A(GZMA)可通過切割Gasdermin B(GSDMB)釋放其打孔活性誘發細胞焦亡等。

邵峰院士最後表示,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相關機制的發現,無疑為癌症治療提供了重要思路,未來開發Gasdermin激動劑或許會成為新型腫瘤免疫藥物。相信在科學家不斷的探索下,細胞焦亡未來將會對腫瘤免疫、腫瘤免疫治療發揮推動性作用。

中國科學院邵峰院士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與免疫沉默的細胞凋亡(Apoptosis)不同,細胞焦亡以細胞膜破裂為特徵,諸多細胞因子和危險信號分子在細胞焦亡中被釋放,激活免疫系統,導致炎症反應。結果表明只有正常的GSDME 能抑制腫瘤生長,而其它突變GSDME都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表明GSDME的腫瘤抑制及免疫激活功能依賴於GzmB/Caspase-3誘導的GSDME細胞焦亡。總而言之,該研究揭示了GSDME的全新生理功能及其內源激活機制,闡明了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為腫瘤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 邵峰院士團隊發現細胞焦亡新機制
    細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種最近發現的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相比於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焦亡發生的更快,並會伴隨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細胞焦亡發生機制(圖片來源:《Nature》)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同時也是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得主的邵峰院士首次揭示和闡明了細胞焦亡的機制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院士課題組發現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
    GSDMB存在組織特異性表達,並在消化系統上皮細胞源腫瘤細胞中呈高表達,而通過GSDMB誘導焦亡將增強抗腫瘤免疫,將成為這些腫瘤治療潛在靶點。這項發現改寫了焦亡只能經Caspase活化的定論,首次發現Gasdermin可在非Asp位點經絲氨酸蛋白酶GZMA水解執行打孔功能,並將經細胞毒性淋巴細胞誘導的細胞死亡認證為焦亡。在腫瘤免疫中,CTL細胞可通過釋放穿孔素殺傷腫瘤細胞。
  •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Art特別推薦 BioArt按:5月1,Nature在線發布了NIBS邵峰院士組最新題為「Chemotherapy drugs induce pyroptosis through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1.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doi:10.1038/nature2239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邵峰院士課題組報導發現細胞焦亡的重要蛋白GSDME(DFNA5)。
  • 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細胞焦亡作為一種新的促炎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與細胞凋亡在細胞形態學改變和發生機制上都有明顯區別,並與阿爾茲海默症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相關。但目前有關細胞焦亡的具體分子機制及在腫瘤中的作用尚有很多空白。
  • 細胞焦亡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1.Nature:細胞焦亡在腫瘤化療中發揮重要作用doi:10.1038/nature22393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邵峰院士課題組報導發現細胞焦亡的重要蛋白GSDME(DFNA5)。
  • 引爆腫瘤「小炸彈」 擴大免疫殺傷力—新聞—科學網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
    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
  • 「科學島」發現等離子體致死腫瘤細胞新方式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輻射生物醫學研究室韓偉團隊在等離子體腫瘤治療研究方面再次取得重要突破,首次發現大氣壓低溫等離子體可有效誘導腫瘤細胞發生焦亡,相關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細胞死亡與疾病》上。  近年來,等離子體醫學蓬勃發展,等離子體腫瘤治療被視為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方式。
  • 細胞壞死、凋亡、壞死性凋亡、焦亡與自噬
    細胞壞死性凋亡是不依賴於Caspase激活的一種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激活主要依賴於壞死性小體的形成。細胞壞死性凋亡它具有典型的壞死樣形態:細胞膜被破壞,細胞、細胞器腫脹,乃至崩解;而核內染色質無明顯的形態改變;壞死性凋亡與凋亡和自噬有明顯的區別,三者可以通過光、電鏡觀察和PI染色得到明確的區分。其次, 壞死性凋亡會引起顯著的炎症反應,表現為大量的炎症細胞浸潤和激活。
  •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中國科學家探究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6 14:26:23 北京大學劉志博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邵峰課題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開發的生物正交系統揭示了焦亡的抗腫瘤免疫功能。
  • 「珍藏版」特別推薦丨全景式展現細胞焦亡的研究歷程
    全文共計約1萬字,將全景式的展現細胞焦亡領域的波瀾起伏的畫卷,BioArt編輯部醞釀一年多的文稿終於問世了,藉此機會,BioArt也特别致敬邵峰老師(邵峰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但遺憾的是,該文仍沒有實現概念上的突變,認為這一種經Caspase-3發生的細胞死亡是「secondary necrosis」過程,且沒有在內源蛋白中驗證GSDME的功能,錯失對其關鍵應用價值的探析(詳見此前BioArt的特別報導:【BioArt專訪邵峰院士】詳解細胞焦亡新機制丨特別報導)。
  • 邵峰組重磅牛文:神秘蛋白 GSDMD如何「玩轉」細胞焦亡
    原標題:邵峰組重磅牛文:神秘蛋白 GSDMD如何「玩轉」細胞焦亡 作者:亢小玉 轉載請註明: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臺 小編在前期介紹了炎性caspases-1介導的細胞焦亡,這期小編將要深入介紹炎性caspases介導的細胞焦亡的關鍵底物蛋白
  • 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該研究完整地揭示了天然免疫應答中caspase精確地自剪切活化,進而特異地識別和切割GSDMD,引發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細胞焦亡是機體重要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拮抗和清除病原菌感染中發揮關鍵作用,過度的細胞焦亡會誘發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炎症性疾病。
  • 邵峰:GSDME誘導細胞凋亡向細胞焦亡轉變—新聞—科學網
    隨著對化療毒性深入了解,科學家最新聚焦 gasdermin,它是一種通常見於上皮細胞、造血細胞和許多其他具有免疫防禦功能的組織中的蛋白質家族。已發現一些 gasdermin 家族成員(包括知之甚少的 gasdermin E (GSDME))直接參與了癌症和腫瘤抑制。 根據最近的研究,GSDME 具有可誘導細胞焦亡的激活形式,這種形式是細胞死亡固有的炎症形式。
  • 科學家揭示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該研究完整地揭示了天然免疫應答中caspase精確地自剪切活化,進而特異地識別和切割GSDMD,引發細胞焦亡的分子機制。  細胞焦亡是機體重要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拮抗和清除病原菌感染中發揮關鍵作用,過度的細胞焦亡會誘發包括敗血症在內的多種炎症性疾病。
  • 不僅是免疫檢查點 Nature子刊揭示PD-L1在腫瘤焦亡中的新機制
    作為關鍵的免疫檢查點,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通過與其受體-細胞膜上的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相互作用來抑制抗腫瘤免疫。阻斷PD-L1/PD-1相互作用可顯著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是癌症治療的重大突破。但核PD-L1(nPD-L1)的功能和易位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 《免疫學雜誌》:曹雪濤院士解析腫瘤免疫逃避機制
    來自骨髓的抑制性細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一類表達CD11b+Gr-1+的髓樣細胞,在腫瘤發生的過程中出現異常的過度表達現象,大量的MDSC細胞能抑制T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發揮免疫活性,導致腫瘤細胞可逃避免疫系統。然而,MDSC細胞對NK細胞天然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還有待深入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