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中心和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與廈門大學、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合作,發現一個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CY-09。相關研究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a selective and direct NLRP3 inhibitor to treat inflammatory disorders為題,在線發表在J Exp Med上。 

  NLRP3炎症小體是由胞內固有免疫受體NLRP3、接頭蛋白ASC和蛋白酶caspase-1作為核心組成的多蛋白複合物,該複合物組裝能夠誘導促炎因子IL-1b和IL-18等的成熟和分泌,從而促進炎症反應發生。NLRP3炎症小體活化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關係密切。NLRP3自身突變導致一類自身炎症性疾病,包括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性症候群(FCAS)、穆-韋二氏症候群(MWS) 和慢性幼兒性神經皮膚關節症候群 (CINCA)。此外,NLRP3炎症小體能夠被各種異常代謝產物,包括高血糖、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結晶、尿酸結晶、β-澱粉樣蛋白等激活,所以NLRP3炎症小體在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痛風、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NLRP3炎症小體是上述疾病重要的候選幹預靶點。

  儘管NLRP3炎症小體參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過程,但目前還沒有靶向NLRP3炎症小體的臨床藥物,靶向NLRP3本身的特異性抑制劑的發現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極大關注。儘管已有多個小分子被報導可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但這些小分子要麼靶向NLRP3的上遊信號,要麼可抑制其它炎症信號通路或者其它炎症小體的活化,並不能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實際上,只有靶向NLRP3本身才能夠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的活化。

  研究人員通過前期篩選和後續研究,鑑定了一種名為CY-09的化合物可以直接靶向NLRP3蛋白,從而抑制NLRP3炎症小體組裝和後續的IL-1b產生。CY-09可直接結合到NLRP3蛋白的ATP結合區域,從而抑制其ATP水解活性,繼而抑制其多聚化和後續炎症小體複合物的組裝。CY-09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對其它的炎症小體或者NF-kB等促炎信號通路的活化沒有影響,說明CY-09為NLRP3的特異性抑制劑。

  研究人員評估了CY-09在NLRP3相關的炎症型疾病動物模型中的疾病治療效果。在穆-韋二氏症候群(MWS)動物模型中,CY-09可以有效抑制NLRP3突變導致的小鼠死亡,維持小鼠的生存。在2型糖尿病小鼠中,CY-09可逆轉糖尿病的發生,起到減輕體重、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效果。該項研究的科學意義在於:(1)證明NLRP3本身可以作為小分子藥物的靶標;(2)表明CY-09及其類似物可作為NLRP3相關炎症性疾病的候選藥物;(3)提示靶向NLRP3炎症小體的抗炎治療有可能作為新的2型糖尿病幹預策略。

  研究工作得到了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中組部的支持。

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中心和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與廈門大學、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合作,發現一個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CY-09。相關研究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a selective and direct NLRP3 inhibitor to treat inflammatory disorders為題,在線發表在J Exp Med上。 
  NLRP3炎症小體是由胞內固有免疫受體NLRP3、接頭蛋白ASC和蛋白酶caspase-1作為核心組成的多蛋白複合物,該複合物組裝能夠誘導促炎因子IL-1b和IL-18等的成熟和分泌,從而促進炎症反應發生。NLRP3炎症小體活化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關係密切。NLRP3自身突變導致一類自身炎症性疾病,包括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性症候群(FCAS)、穆-韋二氏症候群(MWS) 和慢性幼兒性神經皮膚關節症候群 (CINCA)。此外,NLRP3炎症小體能夠被各種異常代謝產物,包括高血糖、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結晶、尿酸結晶、β-澱粉樣蛋白等激活,所以NLRP3炎症小體在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痛風、神經退行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NLRP3炎症小體是上述疾病重要的候選幹預靶點。
  儘管NLRP3炎症小體參與多種人類重大疾病的發生過程,但目前還沒有靶向NLRP3炎症小體的臨床藥物,靶向NLRP3本身的特異性抑制劑的發現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極大關注。儘管已有多個小分子被報導可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但這些小分子要麼靶向NLRP3的上遊信號,要麼可抑制其它炎症信號通路或者其它炎症小體的活化,並不能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實際上,只有靶向NLRP3本身才能夠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的活化。
  研究人員通過前期篩選和後續研究,鑑定了一種名為CY-09的化合物可以直接靶向NLRP3蛋白,從而抑制NLRP3炎症小體組裝和後續的IL-1b產生。CY-09可直接結合到NLRP3蛋白的ATP結合區域,從而抑制其ATP水解活性,繼而抑制其多聚化和後續炎症小體複合物的組裝。CY-09特異性抑制NLRP3炎症小體活化,對其它的炎症小體或者NF-kB等促炎信號通路的活化沒有影響,說明CY-09為NLRP3的特異性抑制劑。
  研究人員評估了CY-09在NLRP3相關的炎症型疾病動物模型中的疾病治療效果。在穆-韋二氏症候群(MWS)動物模型中,CY-09可以有效抑制NLRP3突變導致的小鼠死亡,維持小鼠的生存。在2型糖尿病小鼠中,CY-09可逆轉糖尿病的發生,起到減輕體重、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效果。該項研究的科學意義在於:(1)證明NLRP3本身可以作為小分子藥物的靶標;(2)表明CY-09及其類似物可作為NLRP3相關炎症性疾病的候選藥物;(3)提示靶向NLRP3炎症小體的抗炎治療有可能作為新的2型糖尿病幹預策略。
  研究工作得到了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中組部的支持。

中國科大等發現NLRP3炎症小體特異性抑制劑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揭示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髓系細胞控制腫瘤化療敏感性的...
    儘管腫瘤微環境中NLRP3炎症小體活化對化療效果的發揮至關重要,但是在腫瘤微環境中決定NLRP3炎症小體活化的因素還不清楚。PTEN蛋白是機體中重要的腫瘤抑制子,具有脂質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雙重磷脂酶活性。
  • 泛素化修飾異常的NLRP3炎症小體導致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的新機制
    NLRP3炎症小體可感知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是免疫監測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超分子複合物。前期研究發現VEOIBD兒童腸道NLRP3存在顯著激活現象【1】。NLRP3炎症小體的激活必須被嚴格調節,其異常激活導致的過度炎症與多種自身炎症性疾病密切相關。然而,導致VEOIBD患者腸道NLRP3炎症小體過度激活的機制尚不明確。
  • J.Immunology:發現TRIM30負性調控NLRP3炎症小體的激活
    這些受體可以識別不同病原體的分子模式,通過信號轉導誘導許多免疫和炎症基因的表達,從而使機體建立抵禦外界病原體的先天免疫狀態。NLRP3作為NLR的一員,在激活之後能夠通過與其接頭蛋白ASC相互作用,招募Pro-caspase-1,形成蛋白複合物「炎症小體」,進而對Pro-IL-1β等底物進行切割使其成熟並釋放到胞外發揮功能。
  • 上海生科院揭示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
    AIM2炎症小體活化無影響。論文報導了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通路中的重要分子β-arrestin1在NLRP3和NLRC4兩種炎症小體活化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炎症小體是由NLRs、ASC 和 procaspase-1組成的蛋白複合物,其形成可導致炎性天冬氨酸特異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自我剪切,後者通過對促炎因子IL-1β和IL-18的激活,引起宿主的炎症反應,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 毛有東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發表NLRP3炎症小體激活新機制
    ,系統揭示了NEK7與NLRP3亞基的多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其介導NLRP3炎症小體激活的分子機制。炎症小體是一種多蛋白複合物,負責激活炎症反應,在先天免疫和炎症相關的疾病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炎症小體激發caspase-1的活化,進而在天然免疫防禦的過程中,促進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和白細胞介素18(IL-18)的成熟和分泌。這些細胞因子的分泌可導致細胞焦亡(pyroptosis)。目前已發現多種炎症小體,如NLRP1、NLRP3、NLRC4和AIM2。
  • 研究發現褪黑素通過抑制NLRP3炎症小體激活拮抗嗎啡鎮痛耐受
    該研究發現褪黑素可抑制嗎啡誘導的NLRP3炎症小體激活,進而拮抗嗎啡鎮痛耐受,闡明了褪黑素-嗎啡聯合使用能提高嗎啡鎮痛效果,減輕長期嗎啡使用引起鎮痛耐受的分子機制。疼痛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是臨床最普遍的病症之一,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嗎啡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鎮痛劑,但長期使用會引起鎮痛耐受和成癮等副作用,尋找能夠緩解嗎啡鎮痛耐受等副作用的藥物,是迫切的需求。
  •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HDAC6介導NLRP3和吡喃炎症小體激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4:44:37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Hao Wu和美國密西根大學Yongqing Li研究組的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Science|人源NLRP1識別RNA病毒感染活化炎症小體
    NLRP1是RNA病毒感受器,PYD識別dsRNA後通過NACHT水解ATP實現活化,依賴ASC和Caspase-1完成炎症小體組裝,從而激活IL-1beta和GSDMD引起炎症反應。已有研究發現DDP8/9抑制劑VbP可激活NLRP1炎症小體【7】。在N/TERT-1細胞內敲除NLRP1和ASC等炎症小體成員後,VbP處理發現IL-1beta活化明顯減少。
  • Nature: NEK7--炎症小體信號通路新發現的關鍵蛋白
    2016年2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炎症小體(inflammasome)是能夠激活炎性caspase蛋白激酶的胞內蛋白複合體,它對於機體炎症的發生與控制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至今為止,已經有4類炎症小體被發現:NLRP1、NLRP3、NLRC4以及AIM2。
  • JACS:篩選特異性抑制自噬途徑的小分子抑制劑
    在激發過程中,細胞內受損的細胞器,蛋白質以及病原體等被隔離在一個叫做自噬小體的雙膜囊中,然後被轉運到溶酶體進行降解。  ▉前言  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特異性抑制自噬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劑。  2.  3.作者發現VPS34複合物I中ATG14L-Beclin1相互作用,而在VPS34 複合物II中UVRAG-Beclin 1相互作用,針對ATG14L-Beclin1相互作用,作者通過高通量篩選得到目標小分子19,填補了目前尚未有特異抑制細胞自噬的空白。
  • 雙鏈RNA的感受器NLRP1——人源NLRP1識別RNA病毒感染活化炎症小體
    >(詳見bioart文章: Science 背靠背| 破解NLRP1炎症小體的活化之謎)。已有研究發現DDP8/9抑制劑VbP可激活NLRP1炎症小體【7】。在N/TERT-1細胞內敲除NLRP1和ASC等炎症小體成員後,VbP處理發現IL-1beta活化明顯減少。
  • 靳津等人揭示炎症信號通路底物特異性的識別機制
    底物之一p105的過度激活與Nfkb1缺陷小鼠中炎症性腸病(IBD)的發作密切相關。  賴氨酸238上的IKKβ泛素化在炎症過程中顯著增加。該研究發現對於開發針對各種精神病和代謝性疾病的有價值的治療方法具有深遠的意義(點擊閱讀)。
  • Diabetes:華人科學家發現AMPK抑制血管炎症分子機制
    2015年4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 近日,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AMPK抑制炎症過程主要是通過對STAT1信號途徑的抑制實現的,同時這一過程依賴於磷酸酶
  • 鑑定出一種激活NLRP3炎性體的信號通路,有望治療...
    Zhong說,「一段時間以來,顯而易見的是,關閉NLRP3炎性體但不關閉其他炎性體的藥物,對治療多種炎症性疾病(從骨關節炎到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是非常有用的。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清楚地理解環境應激和組織損傷如何激活NLRP3炎性體,而且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合理地設計特異性的NLRP3炎性體抑制劑是不可能的。」
  • NLRP3炎性體調控小膠質細胞對周圍炎症的反應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的主要免疫細胞,可在炎症誘導後的5 h內通過其細胞內Ca2 +信號傳導感知周圍炎症。重要的是,Ca2 +信號傳導的這種變化發生在炎症誘導後24-48 h。脂多糖介導的小膠質細胞Ca2 +信號傳導的早期增加以及脂多糖誘導的小膠質細胞的形態激活延遲均在缺少NACHT,LRR和NLRP3炎性小體的突變小鼠中被阻斷。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30期|劉晗研究員發現蛋白酶體抑制劑耐藥分子機制並提出蛋白酶體和HDAC抑制劑聯合能防止MLL耐藥細胞出現
    除了在白血病發生中的作用外,MLL融合蛋白還具有內在的腫瘤抑制活性,而蛋白酶體抑制劑可以激活MLL融合蛋白的內在腫瘤抑制程序特異性殺死MLL白血病細胞,因此可以作為有效的癌症治療策略。在這裡,通過對MLL白血病細胞和異種移植瘤模型的研究發現,野生型MLL對於MLL融合蛋白的內在腫瘤抑制活性是必不可少的。
  • NodThera完成4000萬美元A輪融資,開發新一代炎症抑制劑
    6月24日消息,一家位於英國劍橋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NodThera獲得4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以進一步開發針對炎症小體
  • NAT REV:炎症小體及 hedgehog 通路參與 NASH 肝纖維化的發病
    圖1 脂肪性肝病相關肝纖維化的新興通路   炎症小體是由多種蛋白質組成的複合體,也是發生於免疫細胞或非免疫細胞胞漿內的先天性免疫應答的關鍵介質。3炎症小體的活化介導caspase-1(半胱天冬酶-1)的剪切,最終造成炎症細胞因子IL-1β和IL-18的分泌。
  • Nature Communication:細胞骨架蛋白調控炎症小體活性新發現
    2015年3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III型中間絲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能夠影響調控炎性小體形成及活性,在急性肺損傷導致的炎症和纖維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中科大宣布新冠"炎症風暴"研究進展:發現阻斷藥物
    疫情發生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集在免疫學領域多年基礎研究的成果,與中國科大附一院臨床實踐相結合,迅速反應,將實驗室前移,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發現白細胞介素-6(IL-6)是誘發炎症風暴的重要通路,在對機制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成功地採用「託珠單抗」作為抑制劑,取得了初步臨床效果,進一步多中心臨床試驗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