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生物谷BIOON/---炎症是身體自然癒合過程的一部分。但是當它變成慢性時,它會導致癌症、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在對細胞應激、組織損傷或傳染性病原體產生的不同信號作出反應時,炎性體(inflammasome)---基於蛋白的分子機器---觸發炎症產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激活參與多種嚴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NLRP3炎性體的信號通路。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7月2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ew mitochondrial DNA synthesis enable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論文第一作者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Zhenyu Zhong和Shuang Liang。論文通信作者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Michael Karin。
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s41586-018-0372-z。
Zhong說,「一段時間以來,顯而易見的是,關閉NLRP3炎性體但不關閉其他炎性體的藥物,對治療多種炎症性疾病(從骨關節炎到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是非常有用的。在此之前,還沒有人清楚地理解環境應激和組織損傷如何激活NLRP3炎性體,而且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合理地設計特異性的NLRP3炎性體抑制劑是不可能的。」
白細胞介素1β(IL-1β)是一種炎性細胞因子或激素,炎症的有益影響和不利影響都是由IL-1β引發的。在正常情形下,IL-1β以非常低的數量產生,但是當對組織損傷、環境應激、感染或慢性炎症作出反應時,IL-1β的產生高度地增加。
IL-1β的產生和分泌受炎性體調節。除了一種被稱作caspase-1的酶外,炎小體還含有傳感蛋白,這些傳感蛋白對細胞應激、組織損傷或傳染性病原體產生的不同信號作出反應。最重要的和最通用的傳感蛋白之一是NLRP3,在對組織損傷或不同的微粒(包括石棉和矽塵)作出反應時,它導致炎性體激活和IL-1β產生。NLRP3激活劑包括膽固醇或尿酸的微晶,它們分別引發與動脈粥樣硬化或痛風相關的炎症。
通過與Karin合作,Zhong及其同事們描述了胞嘧啶單磷酸激酶2(cytosine monophosphate kinase 2, CMPK2)在NLRP3激活和IL-1β產生中以及隨後在慢性炎症性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關鍵的作用。CMPK2屬於核苷酸激酶家族,而且製藥行業已成功地靶向這個家族中的一些成員。
Karin說,「我預測特異性的CMPK2抑制劑可以輕鬆快速地開發出來。一旦開發出來,這些化合物可能為我們治療許多無法治癒的常見疾病(包括骨關節炎、阿爾茨海默病和肺癌)提供新的療法。」
根據Karin的說法,在痛風和骨關節炎中,CMPK2抑制劑可能會減輕炎症、疼痛和組織損傷。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它們可能會延緩疾病進展和認知功能喪失。
近期的一項獨立的
臨床試驗表明讓已經歷過一次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接受靶向IL-1β的抗體的治療可降低發生第二次
心肌梗死的機率。Karin說,對這些數據的進一步分析發現它對肺癌患者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
Karin說,「不同於阻斷作為對
細菌感染作出反應而產生的IL-1β的IL-1β抗體的是,CMPK2抑制劑將僅阻止對組織損傷或微小顆粒作出反應而產生的IL-1β。」(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Zhenyu Zhong, Shuang Liang, Elsa Sanchez-Lopez et al. New mitochondrial DNA synthesis enable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25 July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37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