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2021-01-20 生物谷

Wnt信號通路可能是讓前列腺癌細胞得以逃避雄性激素受體抗癌靶向藥物攻擊的原因。

能夠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得到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並且對其進行鑑定的新技術讓靶向抗癌治療成為了可能,這對前列腺癌轉移(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患者更加具有吸引力。這種患者通常都在幾年前就做了原發灶切除手術,然後我們就只能夠通過觀察他們血液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這個指標的升降來了解病情的進展情況了。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我們還會做一個骨掃描,因為骨骼是前列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正因為我們很難了解前列腺癌轉移的準確信息,所以科研人員們開發出了各種捕獲、分離,並堅定前列腺癌CTC細胞的新技術,但是這些技術各自都有其局限性。由於CTC細胞存在異質性(heterogeneity),所以依靠細胞表面蛋白標誌物來進行CTC細胞分選的技術就無法發現那些正在從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進行轉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的CTC細胞,而這種轉化正是CTC細胞獲得轉移並侵入其它組織能力的前提。Miyamoto等人使用能夠分辨單細胞分子特徵的微流體設備(microfluidic device)捕獲活體CTC細胞的工作。Miyamoto等人的工作還揭示出了一條前列腺癌患者對雄性激素受體抗癌靶向藥物耐藥的分子機制。

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離不開雄性激素(androgens)的作用,最常見的雄性激素就是睪酮(testosterone)了。所以雄性激素剝奪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一直都是用於治療對去勢療法敏感(castration-sensitive)的前列腺癌轉移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在臨床上通常都是使用抑制睪酮合成的藥物來達到去勢目的的。但還有很多前列腺癌患者是對去勢療法不敏感的,所以才催生出了阿比特龍(abiraterone,是一種雄激素合酶抑制劑)和恩扎魯胺(enzalutamide,是一種雄激素受體拮抗劑)這樣一些新型抗前列腺癌藥物。對涉及前列腺癌CTC細胞,試圖了解雄激素靶向治療藥物抵抗原因的回顧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ies)的科研成果讓科研人員們設計出了更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項目(prospective studies),在這些前瞻性研究項目裡使用了多種CTC細胞分離技術,試圖找出與腫瘤細胞對阿比特龍和恩扎魯胺敏感或耐藥相關的分子標誌物,其中也包括各種雄激素受體編碼信使RNA的剪接變異體分子(splice variants)。

Miyamoto等人使用了一種名為CTC-iChip的抗原未知的微流體設備,對採自13名前列腺癌患者(其中有11人是對去勢療法不敏感的)的77份CTC單細胞樣品進行了基因表達譜分析。RNA測序結果給我們提供了幾條非常重要的線索,這也是以往在大量腫瘤細胞混雜在一起進行RNA測序時不可能被發現的線索。單個CTC細胞分析發現,只有1/6的CTC細胞會共表達一種以上的雄激素受體剪接變異體(AR splice variant, AR-V),這與我們之前的觀點截然不同。之前大家都認為,前列腺癌組織或CTC細胞會同時表達好幾種變異體,這些變異體會與全長的雄激素受體(full-length AR, AR-FL)競爭,影響二聚體形成過程,而形成二聚體是發揮轉錄因子活性的必要條件。此外,最近的一項研究也發現,雄激素受體變異體既能夠自我聚合形成同源二聚體,也能夠與其它變異體,或全長的雄激素受體形成異源二聚體,這說明抑制這些變異體二聚體化,可能會是一條重要的治療去勢療法耐受的前列腺癌的新思路。雖然我們還需要對Miyamoto等人的研究成果用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進行驗證,但如果他們的發現是正確的,即只有很少一部分CTC細胞會表達多種雄激素受體變異體,那麼以前的治療策略就全都需要重新考量了。

CTC-iChip設備工作原理示意圖。使用這臺微流體設備就可以從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液中分離並富集得到單個的CTC細胞。

Miyamoto等人並沒有觀察到使用恩扎魯胺的患者和沒有使用恩扎魯胺的患者雄激素受體變異體在表達豐度上存在差別。但是之前有報導稱,前列腺癌患者CTC細胞裡AR-V7變異體的表達量與患者對恩扎魯胺和阿比特龍的耐藥性相關,這與Miyamoto等人的研究結果有出入。這可能是由於兩項研究的樣本量都比較小而導致的。不過在將來的研究工作當中,更應該使用單個CTC細胞來分析AR-V的表達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夠解決全長AR與各種AR-V表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帶來的複雜性問題,為臨床上指定治療方案提供線索和幫助。

異質性及耐藥性問題。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剝奪治療之後,轉移的腫瘤細胞的雄激素信號軸(androgen signaling axis)會發生改變(經由單個CTC細胞分析證實),比如會發生雄激素受體突變,以及出現各種雄激素受體編碼mRNA的剪接變異體。接下來再使用恩扎魯胺等藥物進行抗雄激素治療,在最後存活下來的耐藥細胞裡,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的活性會大大增加。

為了讓單個CTC細胞RNA測序分析的作用最大化,同時也為了闡明前列腺癌耐藥的機制,Miyamoto等人將被研究者分為了兩組,即使用過恩扎魯胺藥物的患者和未使用恩扎魯胺藥物的患者,對他們的基因表達譜信息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通過對細胞信號通路的分析發現,在恩扎魯胺藥物耐藥患者的CTC細胞中,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的活性大為增強。

Wnt蛋白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胚胎發育和幹細胞數量維持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該信號通路的遺傳學改變與結腸癌、肺癌、乳腺癌、轉移性肝癌等多種腫瘤都有關係。Wnt5a和Wnt7b等Wnt配體都可以激活非經典途徑的Wnt信號通路,並且對多條下遊途徑起到調控作用,其中就包括涉及細胞存活、增殖和運動能力的通路。

多個研究都已經發現,前列腺癌腫瘤細胞內的Wnt5a因子及其它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組份的表達量都有上調,在腫瘤細胞從上皮細胞向間質細胞轉化時表現得尤為明顯。Miyamoto等人也同樣注意到,在少量(大約3%)對恩扎魯胺耐藥的CTC腫瘤細胞裡,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也被激活了。不過有意思的是,這部分患者的研究數據表明,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受體信號通路(glucocorticoi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與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存在負相關關係(inverse correlation)。耐藥前列腺癌腫瘤細胞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受體會被激活。該信號通路能夠激活可促進腫瘤細胞存活及生長的基因。對去勢療法不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CTC細胞進行的測序結果發現,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是一條在基因組層面發生改變的、重要的信號通路,但是在未經激素療法治療的原發前列腺癌細胞裡,卻並沒有發生這種改變。這也與Miyamoto等人的研究結果比較吻合。

雖然我們都認為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在前列腺癌復發,以及對雄激素剝奪療法耐藥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了解該通路與紫杉醇(taxanes)耐藥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課題。紫杉醇是一種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化療藥物,能夠起到破壞微管(microtubule)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抑制細胞分裂。既然Wnt信號通路與肌動蛋白細胞骨架重構(actin cytoskeleton remodeling)有關,而肌動蛋白與微管細胞骨架之間又存在相互交流,而且雄激素受體會利用微管蛋白向核內轉位,這些細胞生理機制就都表明,在前列腺癌細胞內,非經典途徑Wnt信號通路活化與依賴微管的雄激素受體轉移有關,這可能也是雄激素剝奪療法有效與紫杉醇耐藥背後的作用機制。

一種有效的抗癌治療手段都會對腫瘤細胞的基因型(genotype)產生選擇壓力(selective pressure),最終使腫瘤細胞形成耐藥表型(phenotype),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就必須不斷對腫瘤細胞進行分子學監測。正如Miyamoto等人向我們展示的那樣,使用CTC細胞分離技術、聯合單細胞測序及CTC細胞分子鑑定技術,就可以為我們提供最新的、實時的第一手信息。這些信息不僅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耐藥信息,也可以為使用其他藥物,或者儘早開始聯合治療提供指導。雖然我們還需要對更多的前列腺癌患者進行更大規模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以證實Miyamoto等人的發現,他們的研究還是讓我們朝著CTC指導的精準化醫療又邁進了一步。(生物谷Bioon.com)

原文檢索:

David M. Nanus and Paraskevi Giannakakou. (2015) Cancer therapies that are gone with the Wnt. Science, 349: 1283-1284.

Eason/編譯

【相關會議推薦】

2015(第四屆)POCT產業發展論壇 11.19-20 上海

2015 下一代測序發展論壇:行業探討與臨床應用 12.3-4 上海

相關焦點

  • WNT信號在癌症免疫監測中的應用
    在此,我們討論了WNT信號通過分子和細胞機制影響癌症免疫監測,並提出了利用現有的WNT調節劑進行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在治療途徑。異常WNT信號通路在維持機體內穩態中起著核心作用,在病因學上參與了多種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包括(但不限於)出生缺陷、自身免疫條件、骨病和癌症。特別是,大量的研究已經將WNT信號的改變與多種腫瘤發生、疾病進展和對治療的耐藥性聯繫起來。
  • 血根鹼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逆轉EMT現象從而抑制結直腸癌...
    大約90%的結直腸癌患者有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這種異常激活可以促進上皮向間葉細胞轉變現象(EMT)的發生,而EMT是腫瘤發生轉移的主要原因。本項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討血根鹼的抗結直腸癌轉移功能及相關的分子機制。 研究實驗包括為了測試是否血根鹼具有抗癌能力,進行了細胞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等體外試驗。
  • 致敬Roel Nusse丨Wnt信號通路的發現之旅
    這些實驗結果說明了Wnt信號通路可以調節下遊目的基因的轉錄;同時酵母雙雜實驗被演變發展成了檢測Wnt信號通路活性的重要實驗—著名的TOPFLASH實驗:Luciferase基因上遊被插入數個串聯的TCF/LEF結合位點,通過測量Luciferase螢光強度來反映Wnt信號通路的激活狀態。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Hans Clevers教授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針對Wnt信號通路及其在幹細胞和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藥物測試的環境,可以在不使用細胞系或實驗動物的情況下進行藥物試驗。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WNT信號通路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 新發現:激活Wnt蛋白可治療耐藥性髓母細胞瘤
    該病多見於兒童,髓母細胞瘤生長極為迅速、手術不易徹底切除、並沿腦脊液播散性種植,治療比較困難。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有了新發現,有望治療髓母細胞瘤。對兒童來說,腦癌總是一個毀滅性的診斷,但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近日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有望治療最嚴重的兒童腦癌。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Blood:調控造血幹細胞的信號通路
    10月的《血液》(Blood)雜誌報導了,瑞典隆德(Lund)大學醫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人員最新總結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多條信號通路。       造血幹細胞(HSCs)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HSCs是目前研究最為透徹的人類幹細胞。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PD-1信號通路詳解
    許多腫瘤和病原體可以利用這一通路來逃過T細胞介導的針對腫瘤和病原體的免疫反應。而靶向PD-1和它的配體的抗體療法已經在治療多種癌症中取得成功,和靶向CTLA-4的抗體一起,它們給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日前,《新英格蘭醫學》(NEJM)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專門對PD-1信號通路進行了詳細介紹。
  • NAT CHEM BIOL: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激動劑的發現
    在這項工作中,汪勝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激動劑N-甲基-4-乙基-5,6-二氫-8,9-二氧亞甲基-菲啶(代號為HLY78),闡明了其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初步揭示了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應用的潛力。Wnt信號轉導通路是一類在生物體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信號轉導通路,調節控制著眾多生命活動過程。
  • 重大發現:治療攜帶 KRAS 基因突變肺癌的新方法—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眾所周知,對於有攜帶KRAS 基因突變肺癌患者來說,醫治是比較困難,而且目前還沒有通過臨床驗證的有效治療手段。以往的觀點認為 KRAS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會對 EGFR TKIs 產生耐藥是因為 KRAS 處於酪氨酸激酶信號通路的下遊, 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PNAS:Wnt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在這項工作中,李振斐和聶芬等人闡明了組蛋白H4第20位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8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發揮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保守的信號通路。Wnt信號的紊亂會引發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產生。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Cell Research: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抑制劑15-oxospirami...
    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非常保守的信號通路。正常的Wnt信號通路中Wnt配體與受體Frizzled和LRP5/6結合後,可以抑制APC等組成的降解複合物,使細胞質內的β-catenin得以穩定和積累並進一步入核,通過與轉錄因子TCF/LEF結合,開啟下遊基因的轉錄。
  • :單細胞信號通路蛋白分析為抗癌藥物的促凋亡特性提供新見解
    背景介紹:能夠方便地測定信號通路蛋白質和蛋白質複合物的分析工具對於理解細胞生理和病理過程(如信號轉導和凋亡
  • 「腫瘤-高血壓」新概念:高血壓患者癌症風險高,抗癌治療引起高血壓...
    高血壓或為某些抗癌治療「副產品」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具有促進血管通透性增加、細胞外基質變性、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增殖和血管形成等作用。很多抗癌藥物具有抑制VEGF信號通路的作用,從而抑制腫瘤的發展和轉移,比如貝伐單抗、雷莫昔單抗等。
  • 揭示TDG參與調控經典Wnt信號通路的機制
    這項研究揭示了鹼基錯配修復酶TDG參與經典Wnt 信號轉導通路進而促進下遊基因轉錄的分子機制。Wnt信號通路是一類在多細胞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信號通路,決定了生物體早期胚胎發育多個環節,並且Wnt信號通路異常活化與腫瘤的發生、發展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 多篇文章解讀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的多種關鍵角色!
    並揭示這一跨細胞、跨組織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是依賴Retromer複合體、Wnt信號通路以及神經遞質五羥色胺來實現的。Wnt是一種古老的信號通路,它的進化似乎可追溯到多細胞動物的出現。它在細胞間通信中起著關鍵作用,並控制著胚胎發育和組織穩態的幾個方面。當功能失調時,Wnt信號可能是許多疾病(特別是幾種癌症)的起源。鑑於這個信號通路有10個受體和19個配體,而且這些受體和配體相互識別,因此這個信號通路的複雜性似乎是令人眼花繚亂的。脊椎動物細胞如何設法解釋它們遇到的許多Wnt信號並觸發足夠強的反應?
  • JBC:骨骼發育過程T3與Wnt信號通路相互作用
    甲狀腺激素(T3)作用於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來控制骨骼發育和維護,但是調節這些功能的信號通路還不明確。近日,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Graham R. Williams等人研究發現突變的甲狀腺激素受體(TRβPV)在體內可以激活骨骼中Wnt信號,並闡明了在骨骼發育過程T3及Wnt信號通路相互作用。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特異性激活WNT7/β catenin信號通路的新...
    2015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GPR124是大腦內皮細胞中WNT7-βcatenin信號通路的一個共激活因子 關於GPR124/WNT7的遺傳相互作用研究在體內證實兩者共同激活經典βcatenin信號通路 GPR124 C端的四個胺基酸和N端的富含亮氨酸重複結構對於激活
  • 研究人員揭示Wnt和TGFβ信號協同調控與個體大小相關的生物行為
    2019年8月15日,來自美國Stowers研究所的Alejandro Sánchez Alvarado團隊在Nature上發表文章Wnt and TGFβ coordinate growth and patterning to regulate size-dependent behavior,揭示了Wnt和TGFβ信號通路如何協調生長和模式化進而調控渦蟲大小與橫裂生殖行為的具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