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HEM BIOL: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激動劑的發現

2021-01-21 生物谷

7月28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李林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mall-molecule modulation of Wnt signaling via modulating the Axin-LRP5/6 interaction。在這項工作中,汪勝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激動劑N-甲基-4-乙基-5,6-二氫-8,9-二氧亞甲基-菲啶(代號為HLY78),闡明了其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初步揭示了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應用的潛力。

Wnt信號轉導通路是一類在生物體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信號轉導通路,調節控制著眾多生命活動過程。它的異常激活與癌症的發生及發展緊密聯繫;在另外的一些疾病中,如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阿爾茨海默症和骨質疏鬆症等,Wnt信號轉導通路經常發現有下調表現。因此,深入研究Wnt信號轉導通路,發現和鑑定影響Wnt信號通路的新分子對於了解動物體早期發育的機理和治療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該項研究工作中,李林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汪勝等人通過哺乳動物細胞報告基因篩選系統,發現了全新的調節Wnt信號轉導通路的小分子——HLY78。通過研究發現,HLY78能夠以一種依賴於Wnt受體的形式協同激活Wnt信號轉導通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HLY78在Wnt信號轉導通路中的靶點蛋白是Axin,並且結合的區域是Axin的DAX結構域。通過HLY78的結合,Axin與Wnt信號共受體LRP6的結合顯著提高,由此促進了Wnt信號轉導通路激活的標誌性事件——LRP6的磷酸化,進而提高了Wnt信號轉導通路的激活效率。通過後續深入的探索,研究者進一步確認了HLY78增強Axin與LRP6相互作用的緣由,提出了Axin存在「自抑制」的一個模型:Axin分子內的N端和C端存在相互作用,這種作用抑制了Axin與LRP6的結合。HLY78結合Axin C端的DAX結構域解除了其與N端的相互作用,使Axin處於一種「開放」的構象,其與Wnt信號共受體LRP6之間的相互作用明顯提高,進而增強LRP6的磷酸化及活化,最終促進Wnt信號的傳遞。

該項研究還進一步在動物水平探索了HLY78對經典Wnt信號通路的這種激活作用與胚胎發育以及幹細胞調控的關係。並揭示了HLY78能夠以依賴Wnt信號轉導通路的形式顯著提高造血幹細胞的數量,這為HLY78作為一種潛在的藥物先導化合物提供了方向。

該項研究是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組合作完成,並得到健康科學研究所潘巍峻研究組和生化與細胞所曾嶸研究組的幫助和參與。
該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經費資助,研究成果已申請了相關專利。(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doi:10.1038/nchembio.1309

Small-molecule modulation of Wnt signaling via modulating the Axin-LRP5/6 interaction

Sheng Wang,  Junlin Yin,  Duozhi Chen,  Fen Nie,  Xiaomin Song,  Cong Fei,  Haofei Miao, Changbin Jing,  Wenjing Ma,  Lei Wang,  Sichun Xie,  Chen Li,  Rong Zeng,  Weijun Pan, Xiaojiang Hao  & Lin Li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has a crucial role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stem cell maintenance and human disease. By screening a synthetic chemical library of lycorine derivatives, we identified 4-ethyl-5-methyl-5,6-dihydro-[1,3]dioxolo[4,5-j]phenanthridine (HLY78) as an activator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which acts in a Wnt ligand–dependent manner. HLY78 targets the DIX domain of Axin and potentiates the Axin–LRP6 association, thus promoting LRP6 phosphorylation and Wnt signaling transduction. Moreover, we identified the critical residues on Axin for HLY78 binding and showed that HLY78 may weaken the autoinhibition of Axin. In addition, HLY78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Wnt i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zebrafish and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serv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 markers, runx1 and cmyb, in zebrafish embryos. Collectively, our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by a Wnt-specific small molecule but also will facilitat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such as HSC expansion.

相關焦點

  • Cell Research: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抑制劑15-oxospirami...
    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非常保守的信號通路。正常的Wnt信號通路中Wnt配體與受體Frizzled和LRP5/6結合後,可以抑制APC等組成的降解複合物,使細胞質內的β-catenin得以穩定和積累並進一步入核,通過與轉錄因子TCF/LEF結合,開啟下遊基因的轉錄。
  • 新發現:激活Wnt蛋白可治療耐藥性髓母細胞瘤
    第一組MB也被稱為Wnt亞型,其特徵是Wnt信號通路的明顯激活,而Wnt信號通路在多個組織和器官的正常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麥克馬斯特大學希拉·辛格(Sheila Singh)博士實驗室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激活成神經管細胞瘤非Wnt亞型中的Wnt通路,使這些惡性腫瘤對治療更敏感。
  • 致敬Roel Nusse丨Wnt信號通路的發現之旅
    Paul Polakis和其他人還發現CTNNB1可以和著名的抑癌蛋白APC相互作用,進一步提示Wnt信號通路和癌症之間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在1998年,科學家整合遺傳生化實驗的證據建立了Wnt信號通路的工作原理(經典Wnt信號通路):在未有Wnt信號時,通過降解複合物來降解CTNNB1蛋白;而Wnt信號胞內傳遞則抑制了降解複合物的活性,CTNNB1蛋白可入核和TCF1/LEF1蛋白結合,激活下遊基因的轉錄。
  • 前沿 | 小分子探針與信號轉導
    化學生物學(chemical biology)是 20 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以研究生命的複雜體系為目標,通過化學、生物學、醫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合作,發展生物相容反應、標記探測方法、活性小分子探針等新技術,系統地探索和闡明從一個信號通路到信號網絡,最終到整個生命體系的分子過程的新興學科。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Wnt信號通路可能是讓前列腺癌細胞得以逃避雄性激素受體抗癌靶向藥物攻擊的原因。能夠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得到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並且對其進行鑑定的新技術讓靶向抗癌治療成為了可能,這對前列腺癌轉移(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患者更加具有吸引力。
  • 幹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激動劑有望成為小分子腫瘤免疫療法的...
    腫瘤微環境(TME)天然免疫的信號傳導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激活和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浸潤的關鍵步驟。其中I型IFN對腫瘤激活的T細胞活化起著關鍵作用。這樣,STING不僅誘導Ⅰ型幹擾素基因的表達,在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起著重要作用;STING激動劑能激活包括樹突狀細胞等免疫刺激細胞,改變腫瘤微環境並誘導了腫瘤特異性T細胞的產生。
  • J Biol Chem.:中科院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一個接頭蛋白Tollip能與Smad7協同作用影響TGF-beta受體的泛素化降解過程,從而負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TGF-beta又稱轉化生長因子,其信號通路在胚胎的早期發育、免疫炎性反應、腫瘤以及機體代謝平衡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機體內TGF-beta信號通路的激活受到非常精確的調控,研究其分子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和應用意義。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特異性激活WNT7/β catenin信號通路的新...
    2015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GPR124是大腦內皮細胞中WNT7-βcatenin信號通路的一個共激活因子 關於GPR124/WNT7的遺傳相互作用研究在體內證實兩者共同激活經典βcatenin信號通路 GPR124 C端的四個胺基酸和N端的富含亮氨酸重複結構對於激活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Hans Clevers教授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針對Wnt信號通路及其在幹細胞和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藥物測試的環境,可以在不使用細胞系或實驗動物的情況下進行藥物試驗。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WNT信號通路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 CAR-T療法新搭檔——STING激動劑
    長期以來,被稱為幹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的免疫通路一直受到腫瘤界的關注,也引起了大型製藥公司的興趣,因為激活它會產生一種炎症環境,從而提高免疫細胞攻擊癌症的能力。但在臨床試驗中,激活STING的實驗性療法結果好壞參半。
  • Nat Cell Biol:揭示「河馬通路」對抑制腫瘤的重要性
    2015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為何細胞信號通路對於癌症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其會影響到下遊的一切事件,進而影響到癌症的進展,信號通路中的某一個分子一旦被激活就會導致另一個也被激活,從引發級聯反應,在機體中形成巨大的反應
  • PNAS:Wnt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在這項工作中,李振斐和聶芬等人闡明了組蛋白H4第20位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8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發揮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保守的信號通路。Wnt信號的紊亂會引發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產生。
  • 多篇文章解讀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的多種關鍵角色!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WNT信號通路在機體中扮演著多種關鍵角色,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報導,分享給大家!該研究發現了發育調控的重要因子Wnt參與介導神經細胞到腸道細胞之間線粒體的應激反應。並揭示這一跨細胞、跨組織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是依賴Retromer複合體、Wnt信號通路以及神經遞質五羥色胺來實現的。
  • Blood:調控造血幹細胞的信號通路
    10月的《血液》(Blood)雜誌報導了,瑞典隆德(Lund)大學醫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人員最新總結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多條信號通路。       造血幹細胞(HSCs)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HSCs是目前研究最為透徹的人類幹細胞。
  • Nat Cell Biol:癌症信號通路新研究點明治療方向
    2016年11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一項新研究對一個在癌症中常見的促生長信號途徑有了更好的了解,阻斷該信號途徑可以殺死癌細胞而健康細胞不會受到傷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該研究可以幫助建立治療許多實體瘤的新方法。細胞外生長信號與細胞表面的蛋白受體結合,激活的受體將信號傳遞到細胞內最終產生一種叫做PIP3的信使分子。之前研究發現一些受到生長信號刺激的受體會持續傳遞信號,即使這些信號已經被拉進細胞內包裹在內體中並進一步被降解。
  • Drug Annotation:預防心衰竭FPR2激動劑BMS-986235的發現
    目前該靶點還沒有小分子藥物上市,但FPR2仍是解決炎症相關疾病的一個潛力靶點。今天為大家分享日本Kyorin藥業和百時美施貴寶聯合發現的高選擇性FPR2激動劑BMS-986235/LAR-1219。上圖是目前報導的FPR2激動劑,其中化合物43具有吡唑啉酮及脲鍵骨架,是FPR2/FPR1雙抑制劑,動物體內證實具有良好的預防心力衰竭效果。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WNT信號在癌症免疫監測中的應用
    在此,我們討論了WNT信號通過分子和細胞機制影響癌症免疫監測,並提出了利用現有的WNT調節劑進行癌症免疫治療的潛在治療途徑。異常WNT信號通路在維持機體內穩態中起著核心作用,在病因學上參與了多種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包括(但不限於)出生缺陷、自身免疫條件、骨病和癌症。特別是,大量的研究已經將WNT信號的改變與多種腫瘤發生、疾病進展和對治療的耐藥性聯繫起來。
  • 探索mTOR信號通路創新療法 Navitor公司打造多款小分子化合物
    1722年4月5日,荷蘭航海家Jakob Roggeven率領的一支艦隊發現了它,因為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復活節,在海圖上標記上一個點之後,他在旁邊漫不經心地寫上——「復活節島」。1964年,一支加拿大科考隊抵達了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上的偏遠島嶼。在島上,他們發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這裡的人從不穿鞋,卻很少感染破傷風。為了探明其中的原因,科考隊員們採集了一些土壤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