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Biol Chem.:中科院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新機制

2021-01-11 生物谷

近日,美國生物化學雜誌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ollip, an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protein,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該研究發現一個接頭蛋白Tollip能與Smad7協同作用影響TGF-beta受體的泛素化降解過程,從而負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

TGF-beta又稱轉化生長因子,其信號通路在胚胎的早期發育、免疫炎性反應、腫瘤以及機體代謝平衡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機體內TGF-beta信號通路的激活受到非常精確的調控,研究其分子機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和應用意義。

陳雁研究員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朱路和王玲娣等發現原本參與免疫反應調控的接頭蛋白Tollip(Toll interacting protein)能與TGF-beta信號通路最主要的負調控因子Smad7相互作用,並與Smad7一起影響活化的TGF-beta受體在細胞中的轉運及泛素化降解過程,從而負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Tollip是新近發現的一種接頭蛋白,它廣泛表達於體內各組織。早期發現Tollip對Toll樣受體和白介素1受體所介導的信號通路的具有調控功能作,並參與了白介素1受體在細胞中的轉運及泛素化降解過程。朱路等的研究證實Tollip也能夠與Smad7和TGF-beta受體相互作用,而且這種相互作用和受體的泛素化相關。Smad7能有效地促進Tollip和TGF-beta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增加他們在細胞中的共定位。另外,Tollip可以加速TGF-beta受體的降解。因此,這一研究表明Tollip和Smad7協同參與了TGF-beta受體細胞內轉運和降解過程,從而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並提示Tollip可能成為TGF-beta信號通路與免疫細胞的信號通路相互作用的一個潛在媒介,並為以後的臨床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Tollip, an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protein,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Zhu L, Wang L, Luo X, Zhang Y, Ding Q, Jiang X, Wang X, Pan Y, Chen Y.

Upon activation, TGFβ type I receptor (TβRI) undergoes active ubiquitination via recruitment of E3 ligases to the receptor complex by Smad7. However, how ubiquitination of TβRI is coupled to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and protein degradation remains unclear. We report here that Tollip, an adaptor protein that contains both ubiquitin associated domains and endosome targeting dom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ulating trafficking and degradation of TβRI. Tollip was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o possess a functional role in modulating the signaling of interleukin-1 and Toll-like receptors. We identify here that Tollip interacts with Smad7, a major modulatory protein involved in th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GFβ signaling. Overexpression of Tollip antagonizes TGFβ stimulated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Smad2 phosphorylation and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Tollip also interacts with ubiquitinated TβRI and such interaction requires ubiquitin-associated domains of Tollip. The interaction and intracellular colocalization of Tollip with TβRI is enhanced by Smad7. Overexpression of Tollip accelerates protein degradation of activated TβRI. In addition, Tollip alters subcellular compartmentalization and endosomal trafficking of activated TβRI. Collectively, our studies reveal that Tollip cooperates with Smad7 to modulate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and degradation of ubiquitinated TβRI, whereby negatively regulates TGFβ signaling pathway.

相關焦點

  • 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胰島β細胞中調控內質網應激信號通路的新機制
    RACK1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IRE1信號通路的負反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1月27日,國際著名雜誌《科學·信號轉導》(Science Signaling)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腳手架(Scaffold)蛋白RACK1以分子開關的方式,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ER stress)信號通路的動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在環境脅迫下,植物細胞中的ABA含量增多,是植物感受和應對外界環境的信號。因此,通過對ABA信號轉導通路分子機理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有望進一步發掘相關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鹽等優良性狀的作物。
  • NAT CHEM BIOL:新的Wnt信號通路小分子激動劑的發現
    在這項工作中,汪勝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激動劑N-甲基-4-乙基-5,6-二氫-8,9-二氧亞甲基-菲啶(代號為HLY78),闡明了其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並初步揭示了其在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應用的潛力。Wnt信號轉導通路是一類在生物體進化過程中高度保守的信號轉導通路,調節控制著眾多生命活動過程。
  • 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
    該研究報導了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腸道3型天然淋巴細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過去的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通過促進Th1和Th17的免疫應答從而在炎症性腸病中發揮致病作用。同時還有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維持腸道Treg細胞的穩態水平,從而發揮免疫抑制的作用,緩解腸炎的發生。ILC3是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腸道免疫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ILC3表達高水平的DR3。然而,TL1A/DR3信號通路對ILC3s的調控機制目前仍不明確。
  • 營養所研究發現內質網應激介導血糖紊亂的新機制
    內質網應激IRE1通路參與肝臟血糖調節的信號機制9月12日,PNAS(《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PKA phosphorylation couples
  • MCB:中科院健康所研究人員揭示IL-17信號通路調控新機制
    IL-17受體(IL-17R)通過信號轉導複合體IL-17R-Act1-TRAF6激活下遊NF-kB、JNK等信號通路。然而,該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還有待深入闡明。博士生瞿芳芳,高漢超等在錢友存研究員的指導下研究發現IKK相關激酶(TBK1和IKKi)以冗餘方式直接磷酸化Act1,致使Act1與TRAF6的結合能力減弱,從而抑制IL-17誘導NF-kB激活。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周兆才研究組長期致力於腫瘤發生及免疫應答的分子細胞信號機制研究,近期一系列工作揭示了Hippo、TLR等信號通路在胃腸道惡性腫瘤及免疫應答中的機制與功能,發現了多個新的疾病診療標識物及藥物靶標。【4】Hippo信號通路領域重大發現!
  • 營養與健康所等發現乳腺癌腫瘤幹細胞調控新機制
    ,闡釋了SH3RF3通過促進JNK-JUN信號通路激活並促進PTX3表達,最終提升乳腺癌腫瘤細胞乾性特徵的功能和機制。近些年,隨著腫瘤幹細胞研究的逐漸深入,靶向腫瘤幹細胞的治療策略顯現出令人欣喜的應用潛力。但是,目前對於腫瘤幹細胞的理解仍然不夠全面,針對調控機制和靶點的解析還不夠完善,這極大地阻礙了相關治療策略的開發和應用。  此項研究發現,在乳腺癌細胞模型中,過表達SH3RF3提升了乳腺癌細胞的腫瘤細胞球形成能力及其致瘤性。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之前一直認為對於經典Wnt信號途徑來說,入核的β-catenin發揮活性主要由TCF/LEF家族轉錄因子所介導。但是來自瑞士的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構建了缺少TCF/LEF家族所有四個基因的HEK 293T細胞,發現β-catenin也可以不依賴TCF/LEF轉錄因子調節靶基因的轉錄。
  • 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調控新機制
    GPCR的G蛋白部分由Gα,β,γ三個亞基組成,受體激活後,其信號轉導主要由α亞基進行。但近年來的研究表明,Gβγ可以不依賴Gα發揮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調節離子通道、磷脂醯肌醇激酶以及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GRK)等重要的細胞內分子。
  • Immunity:發現NF-κB通路調控新機制
    近日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NF-κB信號通路調控的一個關鍵蛋白:NLRX1蛋白,這一分子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治療癌症和傳染性疾病的有效分子靶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免疫》(Immunity)雜誌上。
  • PNAS:我科學家發現一新型ERK信號通路調控蛋白Raf-1
    )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關於ERK信號通路調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Raf-1調控蛋白,第一次揭示了Raf-1的空間調控方式,並提示了一種在高爾基體上遏制ERK信號通路的新機制,為未來研究腫瘤細胞過度增生的分子機理進而治療癌症提示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新的靶點。    陳雁研究組的博士生馮琳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ERK信號通路的負調控蛋白,並將其命名為RKTG(Raf Kinase Trapping to Golgi)。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轉錄中介體(Media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由多個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體,在轉錄調控中發揮調控作用,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傳友研究組致力於茉莉酸信號途徑的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發現Mediator亞基MED25在茉莉酸信號途徑轉錄調控的各層面都發揮作用。
  • 遺傳發育所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轉錄中介體(Media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由多個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體,在轉錄調控中發揮調控作用,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傳友研究組致力於茉莉酸信號途徑的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發現Mediator亞基MED25在茉莉酸信號途徑轉錄調控的各層面都發揮作用。
  • PNAS:Wnt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1月31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PNAS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這項工作中,李振斐和聶芬等人闡明了組蛋白H4第20位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8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發揮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保守的信號通路。Wnt信號的紊亂會引發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產生。
  •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植物鹽脅迫「記憶」調控新機制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華學軍研究組與研究員金京波研究組合作,針對植物鹽脅迫「記憶」的調控機制展開了研究,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
  • 營養與健康所等發現IGF2R調控「質子改道」賦予巨噬細胞抗炎潛能
    在此基礎上,營養與健康所博士王雪楓等發現,IGF2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作用與對巨噬細胞的調控與劑量密切相關——低劑量IGF2促進抗炎巨噬細胞的形成從而緩解疾病,高劑量IGF2有利於促炎巨噬細胞的形成而加重疾病。
  • Diabetes: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餐後血糖調控的新機制
    機體有多種機制參與了餐後血糖的調控,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機體外周組織對血糖的吸收,從而降低血糖。肝臟是機體最重要的代謝器官,同時也是一個血糖的感受器官。多年前的動物實驗表明,進食後約三分之一的血糖能夠轉化為肝糖原,從而儲備過多的葡萄糖。但目前尚不清楚肝臟的糖原合成如何與進食和飢餓的循環周期相協調,以維持餐後血糖的穩定。
  •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2016-03-22 武漢病毒研究所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漢中研究團隊在人腸道病毒調控NF-kB信號通路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多種人腸道病毒(包括EV71,CVB3,
  • 生化與細胞所固有免疫信號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5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王琛課題組的研究論文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 MARCH5 promotes TLR7 signaling by attenuating TANK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