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總平:固有免疫和炎症反應的信號轉導通路和細胞生物學基礎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夏總平教授參加了此次大會,並作了題為"固有免疫和炎症反應的信號轉導通路和細胞生物學基礎"的精彩報告。固有免疫和炎症反應在集體抗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中很重要。NF-kB信號轉導通路在介導這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J Immunol:天然免疫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陳新文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天然免疫通路調控中取得進展,發現了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重要信號分子MITA的首個剪接變體MRP,相關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MITA是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一個重要信號分子,在I型幹擾素的誘導產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研究發現STING信號通路對神經幹細胞的調控作用
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每個過程都被基因與外部信號之間的相互作用精確地調節,任何異常的刺激均可能改變神經幹細胞的命運,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已有研究證明,DNA損傷會影響神經幹細胞的增值與分化。STING信號通路已被證實是動物細胞自主性固有免疫系統的核心成分,在DNA損傷的情況下可被激活。STING信號在多種細胞類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如心肌細胞、腸上皮細胞、癌細胞。
-
對蝦免疫信號通路研究取得創新成果
對蝦免疫信號通路研究取得創新成果2015-06-10 16: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網 瀏覽量: 1384 次 我要評論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本科大三學生宋煖及其團隊在凡納濱對蝦免疫信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無脊椎動物中JAK(酪氨酸激酶)基因存在的正反饋調控現象,完善了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號轉導和激活因子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該研究在原子水平上闡明了Hippo信號通路下遊關鍵轉錄因子TEAD4特異性識別結合DNA的機制。助理研究員史竹兵和碩士研究生何峰是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Hippo信號通路在生物個體發育特別是組織器官大小調控過程中具有關鍵功能,同時在腫瘤發生及免疫應答過程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
Notch信號通路調控巨噬細胞極化機制獲進展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代謝病學科許海霞醫生做為第一作者之一完成的「Notch信號通路調控巨噬細胞極化機制」相關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論著已被Nature Immunology (影響因子25.668)接受,並於5月20日網絡在線發表(Nat. Immunol.2012 May 20 Advanced Online Publication doi:10.1038/ni.2304)。
-
固有免疫系統在骨關節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及研究進展
傳統觀點認為OA是一種非炎症性疾病,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滑膜炎症與OA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並開始將其定義為一種低度炎症狀態。該觀點從免疫系統的全新視角對OA發病機制進行了探索,為OA的治療提供了全新的潛在靶點。現對固有免疫系統在OA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及相關研究進展進行綜述,旨在為深入研究OA發病機制及開發幹預性藥物提供證據及方向。
-
Notch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哈佛大學生化與生物系,哈佛-MIT聯合Broad研究所,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等處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
-
研究揭示IL-17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7月,國際學術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錢友存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
-
生化細胞所王紅豔組發現調控Cdc42活化和T細胞遷移的新機制——附...
編者按:12月27日,中科院生化細胞所王紅豔課題組發現了調控免疫細胞遷移的新機制,這一成果發表在一流的的生物醫學期刊《實驗醫學雜誌》(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
-
TNF-α-JNK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林安寧教授,他是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芝加哥大學Ben May癌症生物學系正教授。2005年林安寧教授聯合6位海外華裔學者,與生化與細胞所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夥伴計劃支持的「信號轉導研究團隊」並作為團隊海外負責人。
-
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
該研究報導了DR3信號通路通過調控腸道3型天然淋巴細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ILC3)從而調節腸道炎症的新機制。過去的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通過促進Th1和Th17的免疫應答從而在炎症性腸病中發揮致病作用。同時還有研究表明DR3/TL1A信號通路能夠維持腸道Treg細胞的穩態水平,從而發揮免疫抑制的作用,緩解腸炎的發生。ILC3是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腸道免疫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且ILC3表達高水平的DR3。然而,TL1A/DR3信號通路對ILC3s的調控機制目前仍不明確。
-
MAPK信號通路在牙源性細胞成牙分化中的功能研究進展
多種信號通路共同參與調控牙源性細胞成牙分化的過程。此結果表明p38MAPK信號通路在調控牙髓幹細胞成牙分化潛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Lew等研究發現0.4T穩態磁場可以促進牙髓幹細胞形成修復性牙本質,利用p38MAPK信號通路抑制劑可以抑制0.4T穩態磁場對修復性牙本質形成的促進作用,表明此成牙分化過程中,p38MAPK信號通路起到了重要的調控作用。
-
信號通路在套細胞淋巴瘤發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目前已報導的重現性細胞遺傳學異常包括9p21.3、11q22.23及22q11.22的缺失,以及10p11.23和13q31-3的擴增,而P16、ATM、CHEK2及P53基因的突變在MCL患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信號通路作為細胞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調控機制,在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Blood:調控造血幹細胞的信號通路
10月的《血液》(Blood)雜誌報導了,瑞典隆德(Lund)大學醫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人員最新總結的調控造血幹細胞的多條信號通路。 造血幹細胞(HSCs)是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可以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HSCs是目前研究最為透徹的人類幹細胞。
-
:中科院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調控TGF-beta信號通路新機制
近日,美國生物化學雜誌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Tollip, an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protein,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th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
上海巴斯德所發現LGP2在C肝病毒誘導的固有免疫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
它可以識別外來的RNA,激活下遊幹擾素信號通路。RIG-I和MDA5可以識別不同類型的外來RNA,激活下遊幹擾素信號通路,誘發宿主固有免疫反應。LGP2屬於RIG-I樣受體,最早被認為在RIG-I介導的信號通路中起負調控作用。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LGP2可以作為MDA5的輔助因子,在MDA5介導的信號通路中起正調控的作用。
-
2018年我國在植物抗病與信號轉導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
近日,植物學報發布了主編評述 「2018年中國植物科學若干領域重要研究進展」。該文對2018年中國科學家在植物科學若干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了概括性評述, 旨在全面追蹤和報導當前中國植物科學領域的發展前沿和熱點, 展示中國科學家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
Cell Research:研究Ras信號通路調控獲進展
Ras信號通路是膜受體信號向細胞內傳遞的重要途徑。除了在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外,Ras信號通路參與調控了細胞一系列的基本生物學活動,包括增殖、凋亡、分化和衰老等。Ras信號通路的調控相當複雜。
-
轉錄因子Oct4與Erk/MAPK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分化中的調控機制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細胞)來源於著床前囊胚的內細胞團,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多能性的特點,這使得其具有巨大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價值。ES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細胞內轉錄因子與細胞外分子介導的信號通路的共同調控。研究表明,以Oct4為代表的關鍵轉錄因子對於ES細胞保持未分化狀態至關重要;而Erk/MAPK通路對於ES細胞的分化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