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武漢病毒所揭示人腸道病毒抑制NF-kB信號通路新機制 2016-03-22 武漢病毒研究所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漢中研究團隊在人腸道病毒調控NF-kB信號通路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多種人腸道病毒(包括EV71,CVB3,
-
Immunity:發現NF-κB通路調控新機制
近日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NF-κB信號通路調控的一個關鍵蛋白:NLRX1蛋白,這一分子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治療癌症和傳染性疾病的有效分子靶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免疫》(Immunity)雜誌上。
-
ROP-ROS信號通路調控植物滲透脅迫響應的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ROP-ROS信號通路調控植物滲透脅迫響應的新機制植物通過複雜的信號網絡感知外界環境的滲透變化並作出響應。RBOH相互作用以調節ROS信號和滲透脅迫響應的機制。此外,基於ROP6在植物生長素響應中的作用,該研究還通過生長素刺激擬南芥根系,發現生長素誘導的ROP6納米域不能募集NADPH氧化酶RBOHD,表明生長素和滲透刺激可能引起了ROP6納米簇的組成差異,從而特異性編碼信號傳導。
-
病原菌效應蛋白阻斷宿主炎症信號通路
NF-κB通路中的TAB2/3分子從而使其失去感受上遊泛素鏈信號的活性,進而有效抑制細菌感染過程中NF-κB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激活。 通過三型分泌系統分泌效應分子進入真核細胞內,進而阻斷或調節宿主關鍵信號轉導通路是許多病原菌普遍採用的致病機制。尋找效應分子在宿主細胞中的靶蛋白並闡明其作用於靶蛋白及相關信號通路的生物化學機理對了解病原菌致病機理和建立有效防治手段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也可能促進我們對真核細胞本身信號轉導機制的進一步理解。
-
泛素化修飾異常的NLRP3炎症小體導致早發性炎症性腸病的新機制
NLRP3炎症小體可感知多種類型的病原體或危險信號,是免疫監測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超分子複合物。前期研究發現VEOIBD兒童腸道NLRP3存在顯著激活現象【1】。NLRP3炎症小體通過可逆泛素化調節其活性:在靜息狀態下,NLRP3被泛素化使其處於自抑制狀態;在激活分子刺激下,其被去泛素化酶BRCC3去除泛素化而活化,並與適配體蛋白ASC結合,進而激活caspase-1,切割pro-IL-1β和pro-IL-18,產生成熟的細胞因子IL-1β和IL-18;活化的caspase-1也通過GSDMD在細胞膜打孔,引發細胞焦亡。
-
PNAS:Wnt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在這項工作中,李振斐和聶芬等人闡明了組蛋白H4第20位賴氨酸甲基轉移酶SET8在Wnt信號通路激活過程中發揮的功能及其作用機制。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保守的信號通路。Wnt信號的紊亂會引發腫瘤等多種疾病的產生。
-
Nature:邵峰等揭示病原菌效應蛋白阻斷炎症通路新機制
,該文章報導了病原細菌效應蛋白通過半胱氨酸甲基化修飾宿主NF-kB通路中的TAB2/3分子從而使其失去感受上遊泛素鏈信號的活性,進而有效抑制細菌感染過程中NF-kB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激活。 通過三型分泌系統分泌效應分子進入真核細胞內,進而阻斷或調節宿主關鍵信號轉導通路是許多病原菌普遍採用的致病機制。
-
生命科學學院蘇曉東實驗室揭示茉莉酸信號通路中轉錄因子調控新機制
Cell Reports雜誌上發表題為「Crystal Structure of tetrameric Arabidopsis MYC2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interaction with DNA」的研究論文,文章解析了植物中首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家族的轉錄因子MYC2與DNA複合物晶體結構,發現轉錄因子的多聚化調控茉莉酸信號通路基因表達的新模式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與腸道微生物有關!
當前,人們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穩態抗炎活性及其調控機制仍然知之甚少。2021年1月6日,《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Quintana團隊名為「Gut-licensed IFNγ+ NK cells drive LAMP1+TRAIL+ anti-inflammatory astrocytes」的研究。
-
Cell:腸道神經元幫助免疫系統調節腸道炎症
2016年1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系統主要負責防禦機體可能遭受的感染,因此會始終保持警覺保護機體免受外來威脅,但是免疫系統過度敏感也會造成過度炎症反應並會導致永久性組織損傷,因此保證免疫系統應答的平衡對於機體健康狀況的調節非常重要。
-
浙江大學馮新華組揭示Smad7非依賴TGF-β通路調控幹細胞多能性新機制
作為TGF-β超家族信號通路中抑制性的SMADs(Inhibitory SMADs, I-SMADs),Smad7過去一直被認為是TGF-β信號通路重要的負反饋調節因子,然而對於Smad7是否有不依賴於TGF-β信號通路的重要功能並不十分清楚。
-
PNAS:林安寧等TNF-α-JNK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在線刊登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林安寧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Site-specific ubiquitination is required for reliev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iz1-mediated suppression on TNF-α–induced JNK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ion,」,文章中,作者解釋了一種TNF-α–induced JNK信號調節的新機制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在這項研究之前,研究人員似乎對Hippo信號通路參與調控腫瘤免疫原性並不清楚,在敲除LATS1/2的條件下,小鼠體內能夠誘導增強抗腫瘤免疫從而抑制腫瘤的發生,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研究表明Hippo信號通路的失活能誘導部分器官的腫瘤發生,並且此前LATS1/2也被公認為是抑癌基因,而在坤良老師這篇Cell中LATS1/2又表現出具有抑制免疫原性的「癌基因」特性。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在環境脅迫下,植物細胞中的ABA含量增多,是植物感受和應對外界環境的信號。因此,通過對ABA信號轉導通路分子機理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有望進一步發掘相關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鹽等優良性狀的作物。
-
MCB:中科院健康所研究人員揭示IL-17信號通路調控新機制
白介素-17(IL-17)是一個重要的促炎症細胞因子,由輔助性T細胞(Th17)及先天性免疫細胞等分泌,在多種炎性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IL-17受體(IL-17R)通過信號轉導複合體IL-17R-Act1-TRAF6激活下遊NF-kB、JNK等信號通路。然而,該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還有待深入闡明。
-
丁酸梭菌可調控腸道菌群並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
研究結果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通過調節Wnt信號轉導通路和腸道菌群來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為CRC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Wnt /β-catenin信號轉導通路通常被認為是潛在的治療靶標。
-
周大旺課題組受邀綜述Hippo信號通路下遊效應轉錄共激活因子YAP/...
Hippo信號轉導是一條進化上非常保守的通路,可通過調控細胞增殖、凋亡及幹細胞自我更新來控制器官組織再生與尺寸大小。該通路失調導致器官持續性增生及腫瘤炎症等重大疾病發生發展,因此該通路調控機理研究是再生醫學與腫瘤炎症疾病領域的前沿熱點。YAP/TAZ轉錄共激活因子是Hippo信號通路關鍵效應分子,其活性主要通過Mst1/2-Lats1/2激酶級聯反應磷酸化調控。
-
【科技前沿】鍾波課題組發現去泛素化酶調控腸道感染免疫與腫瘤...
鍾波團隊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USP25通過調控Toll樣受體(TLR)或RIG-I樣受體(RLR)信號通路,促進抗病毒天然免疫同時抑制TLR介導的炎症反應。PRR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腸道感染免疫中發揮了重要功能。
-
Science|腸道菌群調節的CART+腸道神經元可調節血糖
大多數腸腔刺激來源於飲食和共生微生物,可由位於腸上皮的EAN纖維直接感知,或通過鄰近的非神經元細胞的信號間接感知。Snap25RiboTag小鼠中HA標記的核糖體主要位於肌間神經叢的神經元中,基因表達主要集中在神經特異性基因和通路。
-
生化與細胞所固有免疫信號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線粒體泛素連接酶MARCH5能夠特異性調控TLR7信號通路,首次將線粒體與TLR信號通路聯繫起來,揭示了線粒體在固有免疫促炎症反應調節中的關鍵作用。在固有免疫信號通路中,TLR (Toll-like Receptor)、RIG-I等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能夠識別不同的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包括真菌、細菌的特異性細胞壁組分,病毒的RNA等),PRR活化後通過一系列接頭分子將信號向下遊傳遞,活化IRF(3/7)、NF-kB等轉錄因子並啟動轉錄,最終誘導一系列功能分子(包括細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