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進展!破解免疫系統秘密有助治療一系列疾病

2021-01-09 生物谷

2016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愛爾蘭的研究人員揭示出我們古老的免疫系統的秘密。這一重大的科學進步可能有助全球的科學家和臨床醫生抵抗疾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6月17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 helper 1 immunity requires complement-driven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in CD4+ T cells」。

論文共同作者、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教授Matt Cooper博士說,免疫系統基本上可分為兩個部分:適應性免疫系統,產生抵抗感染的抗體;非常古老的先天性免疫系統。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之前總是認為適應性免疫反應和先天性免疫反應的關鍵組分,獨立發揮作用,即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等先天性免疫細胞識別入侵的微生物,然後給T細胞等適應性免疫細胞發出警報,接著這些適應性免疫細胞作出反應,從而殺死入侵的微生物。

然而,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在人類和小鼠T細胞中,這兩種免疫反應的關鍵組分能夠相互溝通和協同發揮作用。他們證實激活後的T細胞表達補體中的組分,而這接著導致NLRP3炎性體組裝,其中補體和NLRP3炎性體是先天性免疫反應的關鍵組分,協助宿主細胞檢測和消滅入侵的微生物。在T細胞中,補體和炎性體相互合作,促進T細胞分化為在消滅胞內的微生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特定T細胞亞群:輔助性T細胞1(Th1)。

這些結果提示著T細胞中的補體- NLRP3炎性體軸代表著調節自身免疫疾病和微生物感染中Th1活性的一種新的治療靶標。

研究人員鑑定出這兩種免疫反應途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可能能夠改善對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等疾病的治療,其中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氏病)影響全世界上百萬人。

Cooper教授說,「先天性免疫系統是如此古老以至於它在青蛙、魚、甚至昆蟲中都存在。」

「它讓我們免受感染,但是它也促進許多炎性疾病產生。」

「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它通過阻止病原體入侵我們體內而讓我們存活下來,但是如果它發生差錯的話,我們開始患上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疾病。」

這些發現可能對治療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產生重大影響。(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T helper 1 immunity requires complement-driven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in CD4+ T cells

doi:10.1126/science.aad1210

Giuseppina Arbore1,*, Erin E. West2,*, Rosanne Spolski2, Avril A. B. Robertson3, Andreas Klos4, Claudia Rheinheimer4, Pavel Dutow4, Trent M. Woodruff3, Zu Xi Yu5, Luke A. O』Neill6, Rebecca C. Coll3, Alan Sher7, Warren J. Leonard2, Jörg Köhl8,9, Pete Monk10, Matthew A. Cooper3, Matthew Arno11, Behdad Afzali1,12, Helen J. Lachmann13, Andrew P. Cope14, Katrin D. Mayer-Barber15, Claudia Kemper

The NLRP3 inflammasome controls interleukin-1β maturation in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but a direct role for NLRP3 in human adaptive immune cells has not been described. We found that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ssembles in human CD4+ T cells and initiates caspase-1–dependent interleukin-1β secretion, thereby promoting interferon-γ production and T helper 1 (TH1) differentiation in an autocrine fashion. NLRP3 assembly requires intracellular C5 activation and stimulation of C5a receptor 1 (C5aR1), which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surface-expressed C5aR2. Aberrant NLRP3 activity in T cells affect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human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in mouse models of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ity is not confined to 「innate immune cells」 but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normal adaptive TH1 responses.

相關焦點

  • Cell Metab:免疫系統在調節體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6年9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揭示出在人體調節體重的能力中,高達40%可能是由免疫系統決定的。人體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反應來防止體重減輕,如今我們知道這涉及免疫系統。」「我們通常認為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是抵抗感染和疾病。然而,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突然或快速的體重減輕可能是生存的一種更加直接的威脅。這種免疫系統反應產生的一種後果是儘管採取最好的努力來控制卡路裡攝入和進行鍛鍊,人們還需努力減輕體重。
  • 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新療法:電擊迷走神經,20多年來神經和免疫系統...
    如今,不少研究者認為電刺激治療領域正在擴大,對迷走神經或其他周圍神經的脈衝刺激或可為許多疾病提供治療,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卡特琳是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位70歲的健身教練,她於五年前加入了一項臨床試驗。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癌症治療方式,它依賴於稱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這類療法旨在通過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它的T細胞---參與識別和攻擊惡性腫瘤細胞來治療多種形式的癌症。派姆單抗(Keytruda)是一種有助徹底改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藥物,它就是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 免疫細胞在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治療中發揮什麼作用?
    尤其是近年來, 科學家們在腫瘤免疫治療中取得令人鼓舞的進展[1],2018年美國科學家James P. Allison(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Tasuku Honjo(本庶佑)有關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近年來,免疫細胞除了在惡性腫瘤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外,還在其他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受到高度關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免疫細胞治療在一些常見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而根據NIH下屬的美國國立過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NIAID)的最新文章,單克隆抗體也許在未來對抗日益嚴峻的感染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篇文章於近日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誌上,指出了mAbs在治療感染疾病中的潛在應用以及作為預防手段降低個人的感染風險、延緩疾病爆發。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而根據NIH下屬的美國國立過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NIAID)的最新文章,單克隆抗體也許在未來對抗日益嚴峻的感染性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篇文章於近日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雜誌上,指出了mAbs在治療感染疾病中的潛在應用以及作為預防手段降低個人的感染風險、延緩疾病爆發。
  • 知己知彼 優化免疫治療策略——乳腺癌免疫治療現狀及進展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儘管乳腺癌綜合治療取得了長足進展,仍有15%患者會發生轉移或死亡。近年來,免疫治療成為腫瘤治療熱點。雖然傳統觀點認為,相較於免疫治療取得重要進展的黑色素瘤、腎細胞癌等,乳腺癌免疫原性較差,但近年研究表明,免疫治療可啟動免疫活化通路,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為進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預後提供新途徑。
  • 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一覽
    2018年3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動物疾病模型是科學研究和臨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原因及治療療效。小編在此為大家總結了近期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 Science:重大進展!鑑定出一種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亞型---Tfh13...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和傑克遜基因組醫學實驗室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觸發與過敏性休克和其他的過敏反應相關的抗體產生的免疫細胞亞型。他們揭示出一種可用於開發阻止嚴重過敏反應的新療法的潛在靶標。
  • 尿路上皮癌一線免疫治療新進展,Avelumab奏響一線維持治療最強音
    現階段,基於鉑類的化療方案仍是晚期UC患者治療的首選策略。化療雖然初始應答率高,但實現完全緩解的比例低,多數患者會在接受治療的9個月內出現疾病進展[2]。晚期UC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約5%[3]。接受化療後,如何最大限度延緩患者疾病復發時間、延長患者總生存期則成為晚期UC一線治療面臨的重大問題。
  • B肝抗原不應答,免疫耐受的秘密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B肝肝炎是由於B肝病毒入侵人體所產生的疾病,但是B型肝炎也分急性和慢性,而這慢性B型肝炎便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說的B肝。B肝是一個長期困擾人們健康的疾病,而導致了B肝發展成為慢性疾病的秘密就在於免疫耐受。那麼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說說B肝免疫耐受的秘密。
  • 卵巢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攻略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第三位,但死亡率卻高居首位。由於發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70%的患者確診時已至臨床晚期,錯失手術根治機會,因此,卵巢癌也被稱為「沉默殺手」。
  • 2018開篇丨腫瘤免疫治療最新進展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已經被證實能夠在大量患者中產生持久反應。過繼細胞轉移和檢查點阻斷劑治療均可產生顯著的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本文將介紹當前最新免疫治療進展,以期令不同背景的臨床工作者了解發展情況,把握當前問題,進一步推動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近期單克隆抗體在治療多種疾病上的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治療多種疾病上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2】中國新一代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中國新一代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7月11日,同濟大學與邁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人民幣3000萬元的技術轉讓協議,共同在同濟大學醫學院研發成果的基礎上合作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抗真菌感染單克隆抗體藥物。
  •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文/T.Shen 提高免疫系統,我們都知道其是保護機體免於損傷的重要防禦屏障,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多項研究破解了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成果進行篩選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
  • 三陰性乳腺癌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
    根據NCCN指南和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對TNBC這類適合行新輔助治療的疾病,可先行新輔助治療,以便更好地評估患者對系統治療的反應,從而調整輔助治療的選擇,以獲得更好的長期生存。應積極推動新型藥物的臨床研究及生物預測標誌物的探索性分析,從新輔助治療到手術、到術後輔助治療全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推進。
  • 中南大學在納米粒子抗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劉又年教授團隊在抗腫瘤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Angew. Chem. Int. Ed.發表。 惡性腫瘤(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傳統的抗癌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化療和放療。然而,腫瘤易產生復發和轉移,嚴重限制了抗癌治療效率。近年來,利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開展抗腫瘤免疫治療,為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單獨免疫治療的效果較差,其主要原因在於腫瘤處於免疫抑制狀態,並存在免疫逃逸機制,抑制了體內抗腫瘤免疫的產生。
  • 肺癌患者新希望 免疫治療3期肺癌可延長生存期
    免疫治療3期肺癌 可延長生存期 以往,無法手術切除的第3期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是採用同步放化療來治療,在放化療之後,患者的疾病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僅約6個月左右。但現在,由於有更多的研究及數據指出,使用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能有效改善整體生存率,令這些患者有了新希望。
  • 膠質母細胞瘤免疫治療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貝伐單抗是一種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阻斷腫瘤血管生成的人源單克隆抗體,貝伐單抗僅改善GBM無進展生存期,並不延長總生存期。至今尚無新的治療方法能夠延長GBM生存期。腫瘤免疫治療是利用自身免疫系統激活,殺滅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