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進展!鑑定出一種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亞型---Tfh13...

2020-12-01 生物谷

2019年8月8日訊/

生物谷

BIOON/---當過敏症引起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即呼吸道收縮和血壓突然下降時,這可危及生命。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和傑克遜基因組醫學實驗室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觸發與過敏性休克和其他的過敏反應相關的抗體產生的免疫細胞亞型。他們揭示出一種可用於開發阻止嚴重過敏反應的新療法的潛在靶標。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8月1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dentification of a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subset that drives anaphylactic IgE」。

來自健康供者免疫系統的人T細胞的掃描電鏡圖,圖片來自NIAID。

這些研究人員在經培育後患上罕見的稱為DOCK8免疫缺陷綜合症的

遺傳

性免疫疾病的實驗室小鼠中,發現了一種稱為輔助性濾泡T細胞13(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13, Tfh13)的T細胞亞型。在人類中,DOCK8缺乏導致皮膚和呼吸系統遭受復發性病毒感染以及嚴重的過敏症和

哮喘

過敏症和過敏性休克與高水平的高親和力IgE抗體的產生有關,這些抗體與過敏原強烈結合。從而刺激過敏反應。這些研究人員指出,存在DOCK8缺陷的小鼠具有在正常小鼠中未發現的新型輔助性濾泡T細胞,它們產生稱為細胞因子的化學信使分子的獨特組合。

這些研究人員隨後選擇具有正常免疫系統的小鼠,用呼吸道過敏原和食物過敏原讓它們致敏,從而誘導出導致過敏性休克的嚴重過敏反應。儘管非過敏性小鼠缺乏Tfh13細胞,但是過敏性小鼠同時具有Tfh13細胞和高親和力IgE。通過

遺傳

操縱,他們阻止了小鼠體內的Tfh13細胞產生,結果發現這些小鼠不能對過敏原產生過敏性IgE。為了證實這種新的見解也適用於人類,他們隨後將來自花生或呼吸道過敏症患者的血液樣本與非過敏性志願者的血液樣本進行比較,發現存在過敏症和相關IgE的人體的血液中具有升高的Tfh13細胞水平。

這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Tfh13細胞負責指導產生抗體的B細胞產生高親和力的IgE,並且Tfh13細胞可能是包括過敏性休克在內的過敏性疾病所必需的。他們說,靶向Tfh13細胞可能代表著一種預防或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新策略。雖然當過敏性休克發生時,這種策略可能不會取代挽救生命的應急腎上腺素,但當過敏人員接觸過敏原時,靶向Tfh13細胞的療法可能會阻止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Uthaman Gowtham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subset that drives anaphylactic IgE. 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w6433.

2.Scientists discover immune cell subtype in mice that drives allergic reactions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8-scientists-immune-cell-subtype-mice.html

相關焦點

  • 2019年8月30日Science期刊精華
    1.Science:重大突破!根治瘧疾有戲!選擇性抑制PfCLK3蛋白可殺死處於各個發育階段的瘧原蟲doi:10.1126/science.aau1682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揭示出一種稱為TCMDC-135051的新藥可能阻止瘧疾傳播,並且也可能治療感染著這種致命性寄生蟲病的人。
  • Science:揭示肺神經內分泌細胞擴大過敏性哮喘反應機制
    一旦在體外培養中受到刺激,它們會釋放出富含神經肽、胺類化合物和神經遞質的緻密核心囊泡。這些生物活性分子能夠引發免疫反應和生理反應。最近開展的一項體內研究揭示出PNEC正常地形成被稱作神經上皮小體(neuroepithelial body)的自聚集單元是限制初始肺部(naïve lung)中的免疫細胞數量所必不可少的。
  • Science:肺泡神經內分泌細胞調節局部免疫反應機制
    2016年1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靜息狀態下,人體肺部每分鐘進出的空氣大約有5-8升,其中含有大量的過敏原物質。這些信號能夠被肺部表面的細胞識別並傳遞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包括肺部血壓,免疫反應,呼吸節律等方面,然而其中的機制並不清楚。
  • Science:重大進展!破解免疫系統秘密有助治療一系列疾病
    2016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愛爾蘭的研究人員揭示出我們古老的免疫系統的秘密。這一重大的科學進步可能有助全球的科學家和臨床醫生抵抗疾病。在此之前,科學家們之前總是認為適應性免疫反應和先天性免疫反應的關鍵組分,獨立發揮作用,即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等先天性免疫細胞識別入侵的微生物,然後給T細胞等適應性免疫細胞發出警報,接著這些適應性免疫細胞作出反應,從而殺死入侵的微生物。然而,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證實在人類和小鼠T細胞中,這兩種免疫反應的關鍵組分能夠相互溝通和協同發揮作用。
  • 過敏反應和體液免疫的區別
    這是經過電鏡拍攝、染色後的花粉,別看它們一個個都很別致,那可都是會引發過敏的花粉種類,千萬要小心。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過敏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 濾泡輔助性T細胞新亞型獲鑑定
    濾泡輔助性T細胞新亞型獲鑑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30 14:07:38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Stephanie C. Eisenbarth和康乃狄克大學Adam Williams團隊合作取得一項新進展。
  • 2018年11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揭示帕金森病中的腦細胞死亡機制doi:10.1126/science.aat8407; doi:10.1126/science.aav398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小鼠作為研究對象,鑑定出導致與帕金森病相關的身體和智力退化的一連串細胞死亡事件。這一結果可能為開發阻斷帕金森病進展的藥物提供新的靶點。
  • Nature:鑑定出三種與肝臟瘢痕組織形成相關的細胞亞型
    它可能是由於肥胖、酒精攝入過量、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遺傳疾病等多種因素而導致的。長期損害導致肝臟中瘢痕組織的形成,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當前沒有可用的治療方法來阻止或逆轉這種情況。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蘇格蘭愛丁堡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為單細胞RNA測序的新技術來高解析度地研究肝臟瘢痕形成。
  • 2018年6月8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時發表5篇Science!
    體外數據表明肺神經內分泌細胞(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 PNEC)是一類罕見的氣道上皮細胞,可起著化學傳感器的作用。一旦在體外培養中受到刺激,它們會釋放出富含神經肽、胺類化合物和神經遞質的緻密核心囊泡。這些生物活性分子能夠引發免疫反應和生理反應。
  • Science:重大進展!開發出比標準的免疫螢光成像技術更好的細胞分析...
    2018年8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UZH)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分析細胞及其組分的新方法,即迭代間接免疫螢光成像(iterativ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maging, 4i)。
  • Science:共生細菌幫你抗過敏
    2015年7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人體內共生菌群能夠調節免疫系統平衡,
  • ...相愛相殺控制著TFH細胞產生,有望開發出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新方法
    2020年2月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負責控制濾泡輔助T細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TFH)活性的基因。
  • 先天淋巴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季)
    根據細胞因子表達譜的不同,ILC能夠分為三大類群:ILC1、ILC2和ILC3,其中ILC1類似於Th1,主要表達IFN-g,這類細胞主要針對胞內細菌與寄生蟲感染;ILC2和與Th2類似,表達IL-5、IL-13等細胞因子,它們對於寄生蟲感染以及過敏反應產生有效的保護措施;ILC3表達IL-17A與IL-22,它們參與了腸道的細菌感染反應。一旦遭受有害的應激,它們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胞因子效應物。
  • Nature:重大進展!構建出人類肝臟的完整細胞圖譜,鑑定出新的肝細胞...
    基於對來自9名人類供者的1萬個細胞的分析,這種細胞圖譜顯示了所有重要的肝細胞類型,包括肝實質細胞(hepatocyte,肝臟中的主要代謝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肝臟駐留巨噬細胞和其他的免疫細胞類型,以及膽管細胞和肝上皮祖細胞。利用這些數據,人們可以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捕獲細胞類型和細胞狀態的多樣性,並了解它們在發育過程中或疾病進展過程中如何發生變化。
  • 免疫系統與過敏中的免疫系統
    另外,肥大細胞還釋放出其他化學物質,如白三烯、細胞因子,以及特定的酸和酶,進一步加劇過敏反應並導致炎症(紅腫)。嗜鹼性粒細胞。這類細胞在我們的血液中循環,當過敏原進入血液時,便釋放出組胺。同時,它們還釋放出讓身體產生炎症的細胞因子。嗜酸性粒細胞。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我們先來說說花粉過敏反應是怎麼回事。在我們的鼻黏膜、胃腸黏膜及皮膚組織中,存在著兩類含有過敏介質的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在花粉的刺激下,人體會產生自由基,當這些自由基氧化後不能被及時地清除,就會導致細胞不穩定,若遇上過敏原,那抗原跟抗體就會相互「打架」——發生特異反應,進而過敏介質會被釋放,於是便引發過敏反應。
  • 新研究揭示一類Tfh細胞通過分泌SOSTDC1-WNT拮抗劑
    然而,這一免疫軸失控,會導致機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近研究顯示,伴隨著生發中心反應,一類由胸腺來源的nTreg細胞分化形成濾泡調節性T細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 Tfr)能夠負向調控體液免疫的中心軸,在維持正常體液免疫應答的同時,防止抗體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
  • HIV疫苗最新研究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他們比較了HVTN 097和RV144疫苗接種者樣本在峰值和持久性免疫原性時間點的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並評估了疫苗匹配的和HIV-1亞型交叉的免疫反應。在峰值免疫原性(peak immunogenicity)時,相比於RV144疫苗接種者,HVTN 097疫苗接種者表現出顯著更高的細胞免疫反應和體液免疫反應。
  • 科學家發現控制過敏性免疫反應的新T細胞亞群!
    但大多數人都擁有能應對常見過敏原(如HDM)的免疫細胞,所以我們不會因此出現過敏症狀。儘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出現典型的過敏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腔發癢和腫脹。有的人反應則更為嚴重:如威脅生命的哮喘。為了根治過敏和哮喘,研究人員需要確切知道這些患者與其他健康個體之間有哪些差異。
  • 重大進展!三篇Science揭示單個細胞形成完整有機體的基因圖譜
    這些研究人員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追蹤了胚胎生命的最初24小時內單個細胞的命運。 他們的分析揭示出當胚胎轉變為新的細胞狀態和類型時,哪些基因開啟或關閉以及何時發生的完整圖譜。總之,這些發現代表著在兩種重要的模式生物中產生不同的細胞類型的基因「配方」目錄,並且為研究發育生物學和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