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控制過敏性免疫反應的新T細胞亞群!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雖然,屋裡子到處都是塵蟎(HDM),以至於在我們清潔房間的時候會把它們攪動起來。但大多數人都擁有能應對常見過敏原(如HDM)的免疫細胞,所以我們不會因此出現過敏症狀。

儘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出現典型的過敏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腔發癢和腫脹。有的人反應則更為嚴重:如威脅生命的哮喘。

為了根治過敏和哮喘,研究人員需要確切知道這些患者與其他健康個體之間有哪些差異。

近日,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的一項研究中,美國拉霍亞過敏及免疫學研究所(LJI)提供了一條線索來解釋為什麼健康個體對HDM不會產生強烈反應。

他們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T細胞亞群,這些T細胞可以控制過敏性免疫反應和哮喘的發展,以應對室內塵蟎和其他可能的過敏原。

該研究第一作者、LJI測序核心部門的負責人Grégory Seumois博士說:「我們發現了新的免疫細胞亞群和新的治療機會。這種新細胞群是眾多未知機制中的一種,它能解釋為什麼健康人在吸入過敏源時不會發生炎症反應。」

該研究通訊作者、LJI的Pandurangan Vijayanand教授說:「這項研究強調了通過無偏見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方法揭示新生物學的潛力。」

這項研究基於Vijayanand實驗室在基因表達與疾病發展關係方面的專業知識。該團隊還利用了由LJI領導建立的免疫表位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了免疫系統如何與HDM等過敏源相互作用的信息。

為什麼要關注HDM?因為這些微小的生物很難避免,幾乎每個人都暴露其中。即使是對HDM不過敏的人的免疫系統也可能在學習識別HDM分子時產生某種形式的反應。這使HDM成為研究過敏和哮喘發作原因的有用模型。

LJI的研究團隊使用了「基因組革命」工具庫中的技術——單細胞RNA-seq(或單細胞轉錄組學),從而精確確定這些特異性T細胞應對HDM過敏原時產生了哪些基因和分子。他們測試了四組受試者的細胞:哮喘和HDM過敏症患者、哮喘但不對HDM過敏的患者、僅對HDM過敏的患者,以及健康受試者。

分析表明,在HDM過敏性哮喘患者的血液中,一種稱為白細胞介素(IL)-9 Th2表達的HDM反應細胞的輔助性T細胞亞群比那些只對HDM過敏的患者更為普遍。進一步分析表明,這些IL9-TH2細胞富含一組分子/基因,增加了其毒性潛能。換句話說,這些特異性T細胞可以殺死其他細胞並引發炎症。

相比之下,在非過敏受試者中,另一部分T細胞更為突出。這些T細胞表達一種「幹擾素應答信號」,並富含一種編碼TRAIL蛋白的基因。Seumois和他的同事所做的工作表明TRAIL可能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抑制輔助性T細胞的激活。

這一發現可能意味著,在HDM過敏原的反應中,具有這種特定細胞群的人可能會有更少的T細胞驅動炎症。最後,這可以提供一個線索,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過敏和哮喘,而其他人沒有。

Seumois說:「現在,如果功能研究證實了這種抑制作用,我們很好奇是否有辦法在哮喘或過敏人群體內促進這些T細胞的活化或誘導其增殖。我們能不能在哮喘發作之前更早地影響這些細胞呢?」

例如,像這樣的基因組學研究未來可能會幫助我們確定有患哮喘和過敏風險的兒童。 早期發現疾病風險有助於我們在疾病發生之前先發制人地作用於免疫細胞。

儘管Seumois強調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他說用於這項研究使用的轉錄組學方法可能會加速未來的哮喘和過敏研究。

Seumois說:「這是我們首次大規模單細胞RNA-seq轉錄組分析。既然我們已經開發出實驗技術和分析途徑,就可以將其應用於許多疾病。」

論文連結:

https://immunology.sciencemag.org/content/5/48/eaba6087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為了使T細胞活化和成熟,科學家們說AP-1必須幫助打開染色質,染色質是DNA的扭曲結構,它纏繞並在細胞核中凝結,從而控制細胞。這刺激了一系列的基因和分子程序協同形成細胞。在科學家抑制早期CD4 T細胞中AP-1的實驗中,染色質並沒有按照預期打開,T細胞也沒有正常形成或功能。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 開學季小兒過敏性咳嗽高發,不想寶寶中招,提前做好預防是關鍵
    目前就小兒反覆咳嗽超過四周以上的,多採用順爾寧等抗過敏藥物長期服用來控制呼吸道過敏性咳嗽哮喘的症狀,也配合吸入糖皮質激素(如普米克、輔舒酮)等,但由於這些治療手段僅治標不治本,也不宜長期吸入,治療上確過多的依賴抗過敏藥物的控制而無法停藥,只要停藥就會復發或加重咳嗽引發哮喘。
  • ...抑制長效抗體反應,但仍可能通過病毒特異性記憶T細胞實現免疫記憶
    生發中心是抗原激活的B細胞從一種稱為濾泡輔助T細胞(TFH)的特定CD4+ T細胞亞群獲得幫助後形成的短暫存在的微解剖環境。在生發中心內,B細胞經歷了克隆擴增(clonal expansion)和親和力成熟,並得到TFH細胞的進一步幫助,分化為記憶B細胞或長壽漿細胞。Kaneko等人研究了SARS-CoV-2感染者生發中心內的B細胞反應。
  • PNAS:先天性淋巴細胞引起T細胞免疫反應
    在慢性炎症反應中,這種免疫反應會失去控制並引起器官損傷。一個來自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系的研究小組發現先天性淋巴細胞一旦被激活,就在炎症反應中誘導特異性T細胞和B細胞產生免疫應答反應。因此這些淋巴細胞的一個重要靶向目標就是治療感染和慢性炎症。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那麼它與花粉過敏性反應是一回事嗎? 進入四月份,隨著氣溫的不斷回升,北京正式進入了百花盛開的季節,景色美不勝收。大量花卉綻放的同時,空氣中花粉濃度引起了不少人出現鼻癢、打噴嚏、流涕等花粉過敏性症狀。所以過敏這個詞成了高頻詞彙,今天要提醒的是,你聽說過輸血也能發生過敏反應嗎?那麼它與花粉過敏性反應是一回事嗎?
  • 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控制自身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這種自體反應的B細胞往往需要沉默並被保存到B細胞池中以便應對緊急情況,比如嚴重感染等,在活躍的B細胞池中我們往往無法找到特定的B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生物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析了沉默或喚醒自體反應B細胞的兩種拮抗機制,這兩種機制受到了Ikaros蛋白的控制,因此其能夠控制自身免疫力。
  • COVID-19急性患者的免疫反應相關特徵|covid-19|亞群|細胞|t細胞...
    2020年12月22日,蒙特婁大學在medRxiv上上傳了一項研究,對COVID-19急性住院患者、其他非COVID-19的急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進行分析,發現免疫細胞亞群的一些失調
  • 過敏性鼻炎治療的新發現,「LUMITHERAPY 鼻炎治療儀」
    過敏性鼻炎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對某些物質過敏的炎症。它是由外部環境(粉塵,花粉,空氣汙染等)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機體免疫力下降。因此,需要長期的治療方案來治癒鼻黏膜的損傷並抑制由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過敏。不幸的是,現代醫學未能提供可治癒鼻炎的藥物。
  • 蘭州中醫白癜風醫院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新技術發布
    蘭州中醫白癜風醫院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新技術發布 時間:2020-12-30 09:16:55 蘭州中醫白癜風醫院 2021鉅惠來襲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新技術發布+白癜風公益普查抗白援助通知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障礙性皮膚病,但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功能紊亂相關,但其發病原因卻複雜多樣,
  • 新發現!自然殺傷細胞或許也擁有免疫記憶功能!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細胞毒性NK細胞的亞群或許擁有免疫記憶功能,而迄今為止細胞毒性NK細胞被認為是抗原非特異性的。
  • 中國科學家發現提高T細胞抗腫瘤免疫功能新方法
    「代謝檢查點」可以調控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並鑑定了腫瘤免疫治療的新靶點——膽固醇酯化酶ACAT1以及相應的小分子藥物前體,為開發新的腫瘤免疫治療方法奠定了基礎。今天,題為「通過調節膽固醇代謝增強CD8+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   人體的免疫系統負責保衛機體健康,其中T細胞在腫瘤的監控和殺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腫瘤細胞能通過多種機制來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 黏膜細胞凋亡後可能「傷及自身」誘發免疫和過敏性疾病
    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動物的黏膜細胞在凋亡後,可能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  腸道、皮膚等處的黏膜被上皮細胞覆蓋,內部產生新細胞的同時,老細胞會凋亡剝落,並隨著糞便、痰或皮膚汙垢被排至體外。此前並未發現這些「被淘汰」的細胞會對機體產生哪些影響。
  • 研究發現:為了讓免疫系統正確反應,T細胞需要一點「放鬆」時間
    研究發現:為了讓免疫系統正確反應,T細胞需要一點「放鬆」時間  Winnie Lee • 2020-06-18 14:02:29 來源:前瞻網 E1339G0
  • NEJM大綜述:免疫治療時代的免疫耐受
    Bluestone和Mark Anderson博士聯名撰寫了這篇綜述,從免疫耐受的機制和誘導免疫耐受兩個大的維度闡述了免疫耐受新理論,值得精讀。這些發現為阻斷自身反應性T細胞活性和誘導長期耐受提供了新的治療機會,而無需持續治療。
  • 新冠病毒更應注重T細胞反應?
    對於SARS感染,這種現象被認為是由於缺乏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反應引起的。GC是短暫的微觀解剖(microanatomical)環境,是抗原激活的B細胞從稱為卵泡T輔助(TFH)細胞的專門CD4 T細胞亞群獲得幫助後形成的。
  •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新發現人體抗癌細胞亞群可用於癌症疫苗研發 原標題:   時至今日,癌症仍然是人類最為恐懼、付出代價最大的疾病之一。雖然現代醫藥技術日新月異,癌症依然是醫藥界無法攻破的堡壘。
  • JCI Insight:特殊的免疫B細胞亞群或能有效減緩1型糖尿病的發生
    2018年1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CI Insigh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CD19+IgM+ B細胞(一類免疫B細胞亞群)或能減緩小鼠模型1型糖尿病的發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1型糖尿病的新型療法。
  • 輔助T細胞基礎生物學:分類和功能
    雖然淋巴細胞受體具有難以置信的多樣性,但它的代價是需要產生潛在的自身反應受體。自反應性的風險一定程度上通過淋巴細胞發育過程中的檢查點來減輕,這些檢查點消除了大多數自身反應克隆(稱為中心耐受),以及限制自反應克隆在外周進行反應(稱為外周耐受)。然而,淋巴細胞依賴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清楚地表明,這些機制是不完善的,一些自身反應淋巴細胞能夠引發破壞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 DC的不同亞群的功能概覽,以及2018新發育模型
    免疫反應的啟動和控制取決於樹突狀細胞(DC),這是在血液、組織和淋巴器官中發現的一類骨髓來源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