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活化調控新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團隊發現,E3泛素連接酶分子Nrdp1在T細胞抗感染、抗腫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調控作用,為研究如何增強機體抗感染、抗腫瘤特異性免疫功能同時抑制自身免疫病發生發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機制與幹預方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學》雜誌。
殺傷性T細胞在抗胞內菌及病毒感染、抗腫瘤以及導致、促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發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其功能不能有效活化,機體將不能有效抵禦感染和腫瘤;但其功能如果活化過度,將損傷機體自身組織,導致和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發展。因此,殺傷性T細胞功能的及時活化與適時終止對於機體健康與穩定極為重要,尋找能夠控制殺傷性T細胞功能的分子具有重要科學意義與臨床應用價值。
在「973」計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下,曹雪濤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楊明金及第二軍醫大學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陳濤湧等,在前期發現自主發現Nrdp1並證明參與調控天然免疫反應的基礎上,通過淋巴細胞亞群基因表達譜分析,進一步發現Nrdp1 在T細胞中優勢表達,然後通過Nrdp1基因缺陷小鼠及細菌感染與腫瘤小鼠模型等,發現Nrdp1能夠在T細胞活化早期與活化信號分子Zap70結合併介導Zap70發生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飾,降低Zap70的磷酸化水平,從而對於T細胞受體信號通路發揮負向調控作用,進而抑制T細胞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泛素化修飾與磷酸化修飾這兩種重要蛋白質修飾形式之間的交叉調控,豐富了T細胞信號通路負向調節機制,並為研究特異性免疫應答調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於感染性疾病和腫瘤的治療具有潛在應用價值。同時,也為通過調控T細胞功能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提出新的潛在靶點。(柯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