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肺神經內分泌細胞擴大過敏性哮喘反應機制

2020-11-28 生物谷

2018年6月13日/

生物谷

BIOON/---肺部具有較大的表面面積,能夠檢測吸入空氣中的信號並對它們作出反應。肺部和環境之間的異常相互作用導致許多疾病,如

哮喘

。體外數據表明肺神經內分泌細胞(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 PNEC)是一類罕見的氣道上皮細胞,可起著化學傳感器的作用。一旦在體外培養中受到刺激,它們會釋放出富含神經肽、胺類化合物和神經遞質的緻密核心囊泡。這些生物活性分子能夠引發免疫反應和生理反應。最近開展的一項體內研究揭示出PNEC正常地形成被稱作神經上皮小體(neuroepithelial body)的自聚集單元是限制初始肺部(naïve lung)中的免疫細胞數量所必不可少的。然而,人們並不清楚PNEC是否能夠在體內將外源性氣道信號(如過敏原)轉化為下遊級聯反應。

為了檢驗PNEC在肺部中起著化學傳感器作用的假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華盛頓大學和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讓氣道上皮細胞中的Ascl1失活培育出缺乏PNEC的小鼠突變體。他們遵照現存的哮喘模型規定,讓這些小鼠突變體接觸卵清蛋白或屋塵蟎。他們測試這些小鼠突變體是否顯示出與對照小鼠不同的哮喘反應,並通過鑑定PNEC的分子效應物和細胞靶標闡明了它們的作用機制。作為對這些在小鼠中的功能測試的補充,他們還研究了人類

哮喘

患者的PNEC是否會出現病理變化。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6月8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s amplify allergic asthma responses」。

圖片來自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an8546。


儘管在基線時是正常的,但是在遭受過敏原激發(allergen challenge)後,相比於對照小鼠,這些Ascl1發生突變的小鼠(即小鼠突變體)表現出嚴重下降的杯狀細胞增生(goblet cell hyperplasia)和免疫細胞數量。在研究可能產生的分子效應物時,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遭受過敏原激發後,相對於對照小鼠,PNEC產生的幾種產物在這些小鼠突變體中下降了,這些產物包括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和γ-氨基丁酸(GABA)。在探究可能存在的細胞靶標時,他們發現與PNEC相類似的是,2型先天性淋巴細胞(ILC2)在氣道分叉處富集。作為PNEC產生的一種產物,CGRP刺激體外培養的ILC2產生白細胞介素-5(IL-5)。相反,讓ILC2中的CGRP受體基因Calcr1失活會抑制對過敏原作出的免疫反應。與CGRP不同的是,GABA並不導致ILC2分泌的細胞因子增加。相反,讓GABA生物發生失活導致在遭受過敏原激發後發生的杯狀細胞增生存在缺陷,這提示著GABA是氣道上皮中發生的這種反應所必需的。此外,在遭受過敏原激發後,給這些發生Ascl1突變的小鼠注入CGRP和GABA的混合物可恢復免疫細胞增加和杯狀細胞增生,這就表明這兩種產物是PNEC在體內的主要分子效應物。與這些來自小鼠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的是,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人類

哮喘

患者中,PNEC的數量和它們形成的自聚集單元大小都增加了,這可能是這些患者對過敏原作出更強免疫反應的原因。

這些研究結果證實儘管PNEC是氣道中一個罕見的細胞群體,但是它們在將氣道中的過敏原信號放大為黏膜2型免疫反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PNEC通過它們產生的產物GABA刺激氣道上皮粘液產生。與此同時,PNEC通過它們產生的另一種產物CGRP刺激ILC2產生細胞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接著招募下遊的免疫細胞。PNEC和ILC2在富集氣道顆粒的氣道分叉處形成神經免疫模塊。這些研究結果表明PNEC-ILC2軸的功能是檢測氣道中的輸入信號,如過敏原,並將這些輸入信號放大為肺部中的輸出信號,如過敏性

哮喘

反應。(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Pengfei Sui1,2, Darin L. Wiesner3, Jinhao Xu et al. 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s amplify allergic asthma responses. Science, 08 Jun 2018, 360(6393):eaan8546, doi:10.1126/science.aan8546

相關焦點

  • Science:肺泡神經內分泌細胞調節局部免疫反應機制
    這些信號能夠被肺部表面的細胞識別並傳遞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包括肺部血壓,免疫反應,呼吸節律等方面,然而其中的機制並不清楚。肺部神經內分泌細胞(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s, PNECs)是存在於肺部的一種細胞類型,佔全部表皮細胞的1%。此前的體外研究結果表明PNEC對於感受氧氣、肺部及支氣管組織平滑肌運動以及免疫反應具有重要作用,但一直缺乏體內的證據。
  • 2018年6月8日Science期刊精華,我國科學家同時發表5篇Science!
    1.Science:揭示肺神經內分泌細胞擴大過敏性哮喘反應機制doi:10.1126/science.aan8546肺部具有較大的表面面積,能夠檢測吸入空氣中的信號並對它們作出反應。肺部和環境之間的異常相互作用導致許多疾病,如哮喘。
  • 科學家發現控制過敏性免疫反應的新T細胞亞群!
    但大多數人都擁有能應對常見過敏原(如HDM)的免疫細胞,所以我們不會因此出現過敏症狀。儘管如此,還是會有一些人會出現典型的過敏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鼻腔發癢和腫脹。有的人反應則更為嚴重:如威脅生命的哮喘。為了根治過敏和哮喘,研究人員需要確切知道這些患者與其他健康個體之間有哪些差異。
  • Science:重大進展!鑑定出一種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亞型---Tfh13...
    2019年8月8日訊/生物谷BIOON/---當過敏症引起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即呼吸道收縮和血壓突然下降時,這可危及生命。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和傑克遜基因組醫學實驗室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種觸發與過敏性休克和其他的過敏反應相關的抗體產生的免疫細胞亞型。
  • 多溴聯苯醚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良宏研究組在多溴聯苯醚 (PBDEs) 內分泌幹擾效應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Science:揭示富馬酸鹽阻斷細胞焦亡機制
    細胞焦亡的形態學特徵、發生及調控機制等均不同於凋亡、壞死等其他細胞死亡方式。迄今為止,已經證實弗氏志賀氏桿菌、沙門氏桿菌、李斯特桿菌、綠膿桿菌、弗朗西斯氏菌、嗜肺性軍團桿菌以及葉爾森桿菌均可誘導巨噬細胞產生caspase-1依賴性的細胞死亡方式。現有研究發現,caspase-1依賴性的細胞死亡方式不僅存在於單核巨噬細胞,還存在於樹突細胞等其他細胞中。
  • 過敏性鼻炎久治不愈引發哮喘
    過敏性鼻炎治不好,當心引發哮喘!  01、你真的了解過敏性鼻炎嗎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後,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並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
  • Science子刊:詳解人類氣道中的平滑肌細胞觸發哮喘機制
    這些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相互接觸的健康人類氣道細胞在與不健康的細胞外基質接觸的情況下對刺激的反應方式也與哮喘患者的不健康細胞相似。論文通訊作者、東北大學生物工程助理教授Harikrishnan Parameswaran說,「幾十年來,我們已經知道細胞外基質可發生病理變化。但是,它在哮喘患者中的功能後果並不清楚。」
  • 重視過敏性哮喘,創新靶向藥為患者帶來福音
    過敏性哮喘發病率高及時就診不容忽視哮喘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打噴嚏、咳嗽、氣喘、氣閉為主要症狀表現,如未及時有效控制,過敏性哮喘可能會發展為重症,會引起氣胸、心律失常、甚至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併發症,嚴重可危及生命。數據顯示,在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哮喘發病率達4.2%,其中60%的成人患者是由過敏因素引起的。
  • 過敏性輸血反應與花粉性過敏反應是一回事嗎?
    我們先來說說花粉過敏反應是怎麼回事。在我們的鼻黏膜、胃腸黏膜及皮膚組織中,存在著兩類含有過敏介質的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在花粉的刺激下,人體會產生自由基,當這些自由基氧化後不能被及時地清除,就會導致細胞不穩定,若遇上過敏原,那抗原跟抗體就會相互「打架」——發生特異反應,進而過敏介質會被釋放,於是便引發過敏反應。
  • 研究揭示cFLIPL調節炎症反應機制
    研究揭示cFLIPL調節炎症反應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8 22:31:25 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醫學院Alexander Poltorak
  • ...微生物群|腸道菌群|過敏性|益生菌|細胞|丁酸|嬰兒|-健康界
    從構建微生物開始,到影響微生物的因素,過敏機制的闡述以及預防過敏的措施等都有了基本的認識。本文將對微生物在過敏性疾病(食物過敏、特異性皮炎、哮喘)中的作用進行逐一介紹,尤其是微生物在兒童食物過敏這種常見的疾病中的發病機制進行詳細闡述。
  • 溼疹、哮喘、食物過敏,這些問題可能都與新發現的這個遺傳因素有關
    他們發現,一個叫作KIF3A的基因有兩種常見的變異形式,會導致皮膚屏障受損,造成皮膚失水、促進溼疹發生,以及增加哮喘、食物過敏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在皮膚細胞、鼻黏膜細胞中,相比正常的KIF3A,兩種變異體產生的KIF3A蛋白量減少了將近20%。
  • ...附屬兒科醫院周玉峰課題組揭示長非編碼RNA調控巨噬細胞活化和...
    巨噬細胞作為一種初始免疫細胞,是機體炎症反應的重要參與和調節者。巨噬細胞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和可塑性,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可以分化為經典激活(classically activated)的M1型和替代激活(alternatively activated)的M2型兩種功能截然不同的亞型。
  • 生物醫學研究院、附屬兒科醫院周玉峰課題組揭示長非編碼RNA調控巨...
    巨噬細胞作為一種初始免疫細胞,是機體炎症反應的重要參與和調節者。巨噬細胞具有明顯的異質性和可塑性,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可以分化為經典激活(classically activated)的M1型和替代激活(alternatively activated)的M2型兩種功能截然不同的亞型。
  • Immunity:多巴胺可能是兒童哮喘的元兇
    根據最近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神經元能夠與T細胞進行通訊,以增強幼鼠肺部的過敏性炎症反映,但老年小鼠的肺部則沒有上述現象。這些發現有可能解釋為什麼兒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通過研究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以及兒童哮喘中的重要作用,有助於開發治療兒童哮喘的新策略。
  • Allergy:電鏡技術幫助揭示過敏反應的分子機制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科學家們揭示了過敏性疾病的關鍵分子——IgE抗體的分子結構。這項科學突破可為過敏反應的基本機制提供重要見解,並可能為開發更有效的抗過敏療法鋪平道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Allergy》雜誌上。抗體是人類免疫系統的基本分子。
  • Science:揭示LMBR1L基因調節淋巴細胞生成機制
    其他報導表明,Wnt/β-連環蛋白通路的活化能夠促進淋巴細胞的凋亡並減少處於靜止狀態的HSC數量。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對影響淋巴細胞生成和免疫反應的突變進行小鼠正向遺傳篩選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Lmbr1l基因中鑑定出一種隱性的亞效突變(hypomorphic mutation),這種突變導致血液中的T細胞頻率降低。
  • 研究揭示環境影響花粉過敏病症的生理機制
    為保護人類健康和有效緩解花粉過敏的負面效應,亟需深入解析環境因子影響花粉過敏病症的生理機制。,選取小鼠和肺上皮細胞為研究研究對象,通過動物模型的建立,採用多學科交叉方法對花粉誘導的過敏性肺炎從生理、生化特徵變化和基因、蛋白差異表達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並結合體外肺上皮細胞實驗證實了細胞自噬反應在環境因子影響花粉過敏病症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 為什麼兒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可能是多巴胺的影響
    11月19日發表於《Immunity》雜誌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產生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神經元能夠與T細胞進行通訊,以增強幼鼠肺部的過敏性炎症,但老年小鼠的肺部卻未見該現象,這些發現有可能解釋為什麼兒童哮喘患病率比成人高。通過強調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兒童哮喘中的重要作用,有助於開發治療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