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生物谷BIOON/--炎性體(inflammasome)是細胞內的一類多蛋白複合物,在炎性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炎性體包括半胱天冬酶-1(caspase 1)、PYCARD和NALP,有時也包括半胱天冬酶-5(caspase 5,也被稱作半胱天冬酶-11或ICH-3)。它是在骨髓細胞(myeloid cell)中產生的,也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一個組分。炎性體的確切組成依賴於啟動炎性體組裝的激活物,如雙鏈RNA和石棉會引發不同的炎性體組成。炎性體促進炎性細胞因子IL-1β和IL-18成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法蘭德斯生物技術中心/根特大學(VIB/UGent)的Lieselotte Vande Walle博士、Daniel Jiménez Fernández以及教授Mo Lamkanfi研究團隊對半胱天冬酶-12(caspase 12)的功能產生新的認識。基於此,他們打破了這個領域對半胱天冬酶-12的固執觀念:半胱天冬酶-12是炎性體的負調節物。這些新的認識為研究人員掙脫現有的研究路線和鑑定它的真正生理學功能鋪平道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6月2日那期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oes caspase-12 suppress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研究人員也指出這將需要進行大量的「重新研究(re-researching)」。之前所謂的半胱天冬酶-12在細胞死亡、應激反應、瘧疾和敗血症等中的作用---引用了9000多次---必需覆核,這是因為這些作用經常是基於不正確的小鼠模型得出的。
VIB/UGent教授Mo Lamkanfi說,「我們發現在很多情形下,對半胱天冬酶-12的研究是基於對半胱天冬酶-11(caspase 11)和半胱天冬酶-12都進行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開展的。因此從研究結果中推斷半胱天冬酶-12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我們如今引入新的選擇性半胱天冬酶-12基因敲除小鼠,這應當能夠讓我們追蹤半胱天冬酶-12的確切功能。」
利用這些新的小鼠,Lamkanfi團隊證實在體外模擬的BMDM(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 骨髓衍生性巨噬細胞)和體內接種的小鼠中,半胱天冬酶-12缺乏都不能增加半胱天冬酶-1激活。剔除半胱天冬酶-12也不會增強炎性體途徑釋放出成熟的IL-1β和IL-18。他們的發現表明不論半胱天冬酶-11的表達狀態如何,半胱天冬酶-12都不會作為半胱天冬酶-1激活的生理學上負顯性調節物,因而也不會作為炎性體的生理學上負顯性調節物。(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es caspase-12 suppress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doi:10.1038/nature17649
Lieselotte Vande Walle, Daniel Jiménez Fernández, Dieter Demon, Naomi Van Laethem, Filip Van Hauwermeiren, Hanne Van Gorp, Nina Van Opdenbosch, Nobuhiko Kayagaki & Mohamed Lamkanfi
Inflammasomes are cytosolic protein complexes that activate caspase-1, an inflammatory protease that converts pro-interleukin (IL)-1β and IL-18 into their secreted, bioactive forms1; and mechanisms regulating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have attracted interest because aberrant caspase-1 activity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