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κB 、炎症、免疫和腫瘤

2021-01-14 古麻今醉網

十四年前,核因子活化B細胞κ輕鏈增強子(NF-κB)首次被證明是將持續性感染、慢性炎症與腫瘤風險增加聯繫在一起的關鍵因子。目前,炎症和腫瘤這一新興領域研究已日趨成熟,炎症也已被廣泛認可為腫瘤的標誌和原因之一。2018年《Nature Review. Immunology》雜誌上發表了題為《NF-κB, inflammation, immunity and cancer: coming of age》的綜述,旨在探討在將促腫瘤性炎症和腫瘤聯繫在一起的過程中,NF-κB扮演怎樣的角色,以及它在抗腫瘤免疫作用中的更深層次作用,現介紹如下。

 

早在1863年,Rudolf Virchow就提出慢性刺激和炎症會誘發腫瘤這一觀點。1915年,Virchow的學生Katsusaburō Yamagiwa研究發現慢性炎症可導致腫瘤。20世紀90年代,隨著分子生物技術和基因修飾動物模型的發展,在許多研究揭示炎症細胞、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生長因子等這些腫瘤相關因子的重要性後,炎症在腫瘤啟動中的具體機制才得以被認識。2004年,兩個開創性的研究證明了NF-κB在炎症誘髮結腸炎相關腫瘤和肝細胞癌中的重要角色。然而,並非所有的慢性炎症都會導致腫瘤,炎症產生的部位也很關鍵:結腸和肝臟的炎症會大大增加腫瘤風險,而關節或肌肉內的炎症很少影響腫瘤的發展。慢性炎症可通過觸發免疫抑制和抗腫瘤免疫抑制來促進腫瘤發生發展,據估計持續感染和慢性炎症至少和全世界15-20%的腫瘤死亡相關。炎症的促腫瘤生長功能是其在組織再生和修復這兩個基本功能之外的另一個奇異表現。因此,將炎症與腫瘤生長聯繫在一起的分子機制已經成為腫瘤研究的熱點。

圖1. 腫瘤中NF-κB的作用

NF-κB信號和調控

NF-κB家族由五個不同的DNA結合蛋白組成,它是固有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反應的關鍵調控因子,可加速細胞增殖、抑制凋亡、促進細胞遷移和侵襲、刺激血管新生和轉移。NF-κB可在病毒和細菌感染、壞死性細胞產物、DNA損傷、氧化應激、促炎症性細胞因子等刺激下迅速活化。值得注意的是,NF-κB在許多腫瘤中,包括惡性腫瘤細胞和腫瘤微環境中是持續性活化,只有很少的活化狀態是源於NF-κB相關基因改變。NF-κB活化依賴於相關抑制劑(NF-κB蛋白抑制劑,IκB)的降解,繼而通過IκB激酶(IKK)複合物磷酸化。大部分實體惡性腫瘤中觀察到的NF-κB活性增加歸因於IKK活化細胞因子產物的增多,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和IL-1。這些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通常由病原相關或損傷相關分子模式(分別是PAMPs和DAMPs)誘導而來,經不同的模式識別受體如Toll樣受體(TLRs)和NOD樣受體(NLRs)發揮作用。這些細胞因子如IL-1 、IL-6、IL-23等通常作用於其他免疫細胞,如T細胞,導致促腫瘤生長細胞因子產物增多,例如IL-17A。

通常存在兩種類型的NF-κB信號通路:經典的和非經典的通路。經典通路可迅速、瞬間通過促炎症細胞因子激活,PAMPs和DAMPs通過特異性的受體配體分子發揮作用。非經典通路活化過程較慢,它依賴於NF-κB誘導激酶(NIK,又名為MAP3K14)的從頭合成。IKK亞單位參與兩種通路也有所差異,IKKα-IKKβ異源二聚體為經典通路活化所必需,而IKKα-IKKα同源二聚體參與非經典途徑。在許多例子中,NF-κB二聚體通過和特異DNA結合位點結合激活目標基因,這需要其他轉錄因子的輔助,包括信號傳導子和轉錄激活子(STAT)還有激活蛋白1(AP1)家族成員以及幹擾素調節因子(IRFs)。NF-κB主要的信號靶點基因包括編碼促炎症因子(如TNF、IL-1、IL-6)、生長因子(如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趨化因子(包括IL-8、 CXCL、CCL3、CXCL2、CCL5)、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如MMP9)、促增殖蛋白(如細胞周期素D1和MYC)、抗凋亡蛋白(如BCL-X、BCL-2、FLIP)、促炎症性酶(如COX2)、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血管生成因子(VEGF)、黏附分子(VCAM1)、細胞間黏附分子(ICAM1、E選擇素)和NF-κB信號抑制點(IκBα、TNFAIP3)。

圖2. NF-κB的兩種信號通路

NF-κB在腫瘤微環境中的功能

腫瘤微環境中包含多種細胞成分,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樹突細胞(DCs)、髓源抑制細胞(MDSCs)、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T)、T細胞、B細胞、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CAFs)和內皮細胞。NF-κB在這些細胞中發揮著作用,調節著炎症、腫瘤形成和轉移。

圖3. 細胞因子對於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的作用模式

髓源性細胞和NF-κB

巨噬細胞或TAMs是腫瘤微環境中最豐富的免疫細胞。它們通過產生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以及蛋白酶,參與細胞外基質重塑來促進腫瘤發展。腫瘤中TAMs密度增加常常預示著較差的預後。通常情況下有兩種主要亞型的極化TAMs:經典的由IFNγ和脂多糖(LPS)活化的M1型巨噬細胞,以及由IL4、IL-10、IL-13活化的M2型巨噬細胞。M1巨噬細胞通過促炎症因子、趨化因子和酶促進炎症反應,包括TNF、IL-1、IL-6、IL-12、IL-23和iNOS;而M2巨噬細胞經釋放抗炎症介質抑制炎症反應,如IL-10,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和精氨酸酶1(ARG1)。

NF-κB調節腫瘤中的淋巴細胞功能

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NK細胞以直接殺死惡性細胞的方式參與抗腫瘤生長活動。NF-κB在NK細胞中活化並以促進細胞毒素介質如穿孔素和顆粒酶表達的形式控制著它們的溶解作用。最新的研究報導p65和REL NF-κB亞單位均可促進CD4+CD25+調節性T細胞(Treg)的發育和基因功能,而它們滲透到腫瘤中通常是不良預後的標誌,特別在乳腺癌、宮頸癌、腎癌中。經典的NF-κB通路也支持傳統的效應T細胞的活化和功能,表明幹擾這條通路會阻礙抗腫瘤免疫。而經典NF-κB在T細胞中活化會增加具有腫瘤殺傷作用的CD8+T細胞數量並促進IFNγ的產生。相似地,NF-κB在肺癌細胞中活化可促進其表達趨化因子如CCL2,招募T細胞並誘導T細胞介導免疫監視作用,殺傷腫瘤細胞。

NF-κB和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

成纖維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受組織結構改變或受TGFβ、低氧影響而活化,一旦活化,這些成纖維細胞被稱為CAFs。CAFs維持促炎症轉錄特徵,表達基因編碼TNF、IL-1β、IL-6、骨鈣素、VEGF、CXCL12、CXCL1、CXCL2和許多其他的趨化因子,因此通過ECM沉積與重塑、腫瘤細胞增殖、血管新生和炎症、部分以NF-κB依賴的方式參與腫瘤生成和轉移。

NF-κB 調控細胞進程 

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作為NF-κB活動的媒介

TNF和IL-6是兩種研究最多的促腫瘤生長細胞因子,在許多腫瘤中表達水平升高,通常預後較差。除了是NF-κB的靶點,TNF還是NF-κB和AP1強力的活化因子,而IL-6將NF-κB與STAT3聯繫在一起。這三種轉錄因子是腫瘤相關炎症和其他病理的重要活化因子。

NF-κB和自噬

自噬是一種自我消化系統,以處理細胞碎片方式來維持細胞的內環境穩態和健康。雖然自噬可能為腫瘤細胞生存所需要,但它可直接或間接地抑制腫瘤啟始過程。自噬以下調NLRP3炎症小體活化作用和細胞凋亡的方式來抑制促腫瘤性炎症,且可以改善腫瘤抗原處理和提呈的方式加強抗腫瘤免疫。因而,能刺激自噬的藥物可能是預防腫瘤有效的途徑。NF-κB和自噬間密切複雜地調控彼此的活動。例如,NF-κB可誘導BECN1、SQSTM1和其他的自噬相關蛋白表達來促進自噬,而自噬能降解IKK亞單位和抑制NF-κB信號通路。今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解釋自噬和炎症間的複雜機制。

NF-κB與腫瘤幹細胞

腫瘤幹細胞(CSCs)是擁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惡性細胞,且可分化至更加分化的惡性細胞。CSCs被認為可介導腫瘤轉移和治療抵抗。NF-κB和STAT3在CSC再生和維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NF-κB在多種類型CSC中處於激活狀態,且刺激它們的增殖、生存、維持和擴增。NF-κB和STAT3均可通過誘導SLUG(又名為SNAI2)、TWIST1和SNAIL(又名SNAI1)來促進CSC發育和維持。

腫瘤生長和轉移中的NF-κB

腫瘤生長是多階段的,一般分為三個步驟:腫瘤起始(通過腫瘤起始細胞獲得基因突變);腫瘤啟動(包括腫瘤起始細胞的擴增);腫瘤進展(腫瘤細胞獲得更多的腫瘤基因突變和惡性特徵)。腫瘤微環境的進化可能也發生在三個階段:第一,微環境構建;第二,擴增;第三,變異。以此和腫瘤生長的三個階段相呼應。很顯然,NF-κB在三個步驟中的均扮演重要地位。

圖4. 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中的慢性炎症

NF-κB和胃腸道腫瘤

胃癌和結直腸癌是經典的炎症依賴性腫瘤。慢性胃腸炎症,如胃炎和炎症性腸病通過產生促腫瘤生長性細胞因子TNF、IL-1、IL-6、IL-17A、IL-23以及活化NF-κB和STAT3,大大增加腫瘤風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炎症在散發性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散發性結直腸癌伴隨著IL-1、IL-6、IL-17A、IL-23水平的升高,隨著這些腫瘤生長性細胞因子的升高,在 II期患者中預示著腫瘤的快速進展和轉移。

NF-κB和胰腺癌

炎症與NF-κB和胰腺癌相關,而胰腺癌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飲酒、肥胖、2型糖尿病、慢性和遺傳性胰腺炎。促炎症性細胞因子如TNF、IL-1、IL-6水平升高與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不良預後密切相關。研究發現,KRASG12D可通過活化AP1誘導IL-1α表達,導致腫瘤細胞中的NF-κB激活。反過來,NF-κB激活也可啟動IL-1α-SQSTM1表達,形成IL-1α-SQSTM1正反饋環路,從而誘導和維持NF-κB在PDAC中的活化狀態。

NF-κB和肺癌

肺癌主要是由環境因素引發,如吸菸、石棉暴露,和慢性炎症及NF-κB活化密切相關。間質性肺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均與吸菸有關,也意味著更高的肺癌風險。NF-κB在肺癌和癌前病變中上調表達,它的活化和非小細胞肺癌病人不良預後相關。激活的NF-κB(特別是p65),主要通過p53缺失或致癌基因KRAS引發的SQSTM1表達誘導而來,在KRASG12D誘導的肺腫瘤生長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焦點

  • 通路 NF-κB pathway參與炎症、免疫和腫瘤之間的紛爭
    今年大會關注的一個亮點就是,在長期關注腫瘤的靶向治療後,醫生們愈發對採用免疫治療多種癌症感興趣。而且鑑於目前免疫療法在晚期黑色素瘤的臨床治療上取得的非凡成果,所有人都相信免疫治療可能將徹底改變未來癌症治療的方向,並成為今後癌症治療的第三代標準模式。上文的開篇絮絮叨叨,小編只想強調弄懂免疫、炎症和癌症發生發展之間的關係,是目前腫瘤學研究的熱門所在。
  • 【AbMole】TFEB-NF-κB炎症信號軸DHT對DIC的抗炎作用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TFEB-NF -κB炎症信號軸:一種新型的二氫丹參酮I治療途徑用以阿黴素誘導的心臟毒性 阿黴素對多種固體和血液惡性腫瘤有效。由於藥物累積產生的劑量依賴性心臟毒性,阿黴素的臨床應用依然受到很大限制。二氫丹參酮I (Dihydrotanshinone I, DHT)是丹參的天然產物,具有多種抗腫瘤活性和抗炎症作用。
  • 全面解讀:靶向NF-κB
    典型的NF-κB被各種刺激物激活,傳遞一種快速而短暫的轉錄活性,調節各種促炎基因的表達,同時也是炎症反應的關鍵介質。同時,非典型NF-κB通路的激活是通過少數TNF受體家族成員來實現的。由於這一途徑的激活涉及蛋白質合成,非典型NF-κB的激活動力學緩慢但持久,這與其在免疫細胞和淋巴器官發育、免疫穩態和免疫應答中的生物學功能相一致。
  • NF-κB信號通路往哪走?盤點2016年高分雜誌NF-κB信號通路相關研究
    NF-κB信號通路在免疫調控、炎症、應激反應及細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在2016年,涉及到NF-κB信號通路的研究文獻多達好幾百,其中不乏Immunity、 Cancer Cell、 Cancer Discov、 Hepatology、 Science Advances等知名雜誌。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16年高分雜誌上在NF-kB 的路上都研究了些什麼鬼。
  • 腫瘤研究八大明星通路之NF-κB的解說
    NF-κB(nuclear factor-kappa B)是1986年從B淋巴細胞的細胞核抽提物中找到的轉錄因子,它能與免疫球蛋白kappa輕鏈基因的增強子B序列GGGACTTTCC特異性結合,促進κ輕鏈基因表達,故而得名。
  • Immunity:發現NF-κB通路調控新機制
    近日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NF-κB信號通路調控的一個關鍵蛋白:NLRX1蛋白,這一分子有可能在未來成為治療癌症和傳染性疾病的有效分子靶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免疫》(Immunity)雜誌上。
  • 蘿蔔硫素(SFN)對NF-κB的調控
    NF-κB轉錄因子家族的成員在應對各種刺激時,實際上在所有細胞類型都在誘導基因表達中起主導調節作用,在協調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以及炎症反應,細胞分化、增殖和凋亡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NF-κB受翻譯後修飾和亞細胞區室化的各種機制以及與其他輔因子或共抑制因子相互作用的調控。
  •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3 16:44:30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antiago Zelenay研究組發現,拮抗炎症表型決定腫瘤的命運以及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的反應。
  • NF-κB通路滅活機制新進展
    NF-κB信號通路的快速激活對機體應對微生物入侵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持續激活又能產生組織損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更發現與癌症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闡明NF-κB信號通路的調節機制是當前免疫和腫瘤生物學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
  • 腫瘤進展和轉移擴散中的免疫串擾
    因此,近幾十年來的抗腫瘤治療發生了轉變:除了靶向治療以外,新的治療方式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運而生,利用免疫系統來對抗腫瘤。 腫瘤患者治療中最大的挑戰是轉移,並且轉移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治癒的,造成了90%的腫瘤死亡率。本文關注的是原發性腫瘤如何幹擾局部和全身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促進慢性炎症狀態和免疫抑制狀態,從而促使免疫逃避和轉移的形成。
  •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5:51:03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Anne F.
  • 免疫和炎症研究領域熱門基因之IL17A
    你需要了解學科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賽業生物專欄《Gene of the Week》每周會根據熱點研究領域介紹一個基因,詳細為您介紹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況和應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學術研究敏銳度,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續關注哦。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在免疫、炎症等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的IL17A基因。
  • Nature Immunology:NF-κB通路滅活機制新進展
    NF-κB信號通路的快速激活對機體應對微生物入侵是十分必要的,但其持續激活又能產生組織損傷、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更發現與癌症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因此,闡明NF-κB信號通路的調節機制是當前免疫和腫瘤生物學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科學問題。
  • 中國科大揭示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髓系細胞控制腫瘤化療敏感性的...
    過去的研究表明蒽醌類化療藥物能夠誘導腫瘤細胞發生免疫原性細胞死亡,釋放大量免疫原性物質如HMGB1和ATP,誘導NLRP3炎症小體活化和IL-1β和IL-18>等細胞因子產生,從而促進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浸潤並提高化療誘導的抗腫瘤免疫。
  • Cancer Research:microRNA-155促進腫瘤發生 或為聯繫炎症和癌症橋梁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劉默芳實驗室和王恩多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揭示了microRNA-155在乳腺癌細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例如,樹突狀細胞腫瘤壞死因子(TNF)相關凋亡誘導配體(TRAIL)與T細胞死亡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可通過激活caspase途徑促進其凋亡。同樣,在T細胞活化過程中上調的Fas可與tolDCs中的FasL結合併促進小鼠T細胞凋亡。
  • 新視角綜述: 從物理學角度解構腫瘤和炎症的發展過程
    由於腫瘤細胞或免疫細胞通常限定在一個特定的微環境,例如細胞外基質,微環境變化可能影響腫瘤細胞或免疫細胞的力學特性,所以微環境的力學特性同樣不能忽略。 該文主要探討實驗性或理論性的生物物理學(biophysical)途徑對腫瘤和炎症經典標誌的影響。此外,還探討了這些生物物理學途徑是如何通過物理學傳感系統調控腫瘤與組織損傷後炎症反應的。
  • 一文讀懂:腫瘤免疫逃逸的分子機制
    腫瘤的免疫反應是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過程,脫離機體免疫監控後腫瘤的惡行生物學行為將會進一步加快,從而促進腫瘤的增殖、侵襲和轉移,因此了解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對於腫瘤的治療尤其是免疫治療具有重要作用。
  •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22:09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孫少聰及其研究組發現,NF-κB誘導激酶在抗腫瘤免疫中維持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
  • 院士論壇 | 邵峰院士:細胞焦亡與腫瘤免疫
    細胞焦亡與抗腫瘤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11月14日,在在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院士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邵峰院士就《細胞焦亡、炎症和腫瘤免疫》課題為現場觀眾做了詳細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