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腫瘤瞭望》
免疫檢查點PD-1和PD-L1抑制劑已經徹底改變了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格局。多項研究表明,無論是一線治療還是後線治療,PD-1/L1抑制劑可以顯著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無病生存時間(PFS)和總生存時間(OS)。此外,與化療相比,PD-1/L1抑制劑更好的安全性也在不同的臨床試驗中得到了證實。然而,PD-1/L1抑制劑可引起由於免疫系統失衡而導致的與免疫相關的不良事件(irAE),如免疫相關肺炎和肝炎,已經成為臨床醫生的一大困擾,可引起嚴重的事件並導致治療中斷,甚至發生死亡。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梁文華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Cancer發表了一項單臂及間接對比薈萃分析,對比了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基礎上,聯合化療對irAE的影響。研究的第一作者為王曼婷、梁恆瑞和王煒。
研究共納入來自10項研究的5,931名患者。研究指出,總體而言,PD-1/L1聯合化療時,3級以上的irAE發生率低於單藥使用PD-1/L1(7.1%vs 10.6%;RR:0.516,0.291-0.916)。
不同系統的亞組分析提示,PD-1/L1聯合化療相比較PD-1/L1單用時,免疫相關性肺炎(5.9%vs 7.1%;RR:0.217,0.080-0.588)、免疫相關內分泌不良反應(16.1%vs 20.1%;RR:0.260,0.120-0.564)和免疫相關皮膚不良反應(10.4%vs 12.9%;RR:0.474,0.299-0.751)的發生率均也更低。消化系統相關的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在兩組是類似的。
總結:該研究指出在NSCLC一線治療中,與單藥使用PD-1/L1抑制劑相比,化療聯合PD-1/L1抑制劑可降低總體以及大多數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例如免疫相關性肺炎、內分泌和皮膚不良反應。
免疫聯合化療對比單純免疫治療能增效
去年,何建行/梁文華教授團隊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發表了一項直接及間接薈萃分析,統計了11個PD-1(L1)抑制劑用於NSCLC晚期一線的隨機對照研究,共6,731名患者。聯合治療的PFS(HR 0.64)與OS(HR 0.74)均優於化療,聯合治療組的PFS也優於PD-1/L1單藥治療(HR 0.71)。尤其在PD-L1≥50%人群中,通過間接對比分析,在PD-L1≥50%人群中聯合治療在PFS(HR=0.54)方面顯著優於PD-1 / L1單藥。
作者點評
主要完成人之一的梁文華教授表示,到目前為止,仍沒有PD-1/PD-L1單藥的基礎上對比是否聯合化療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公布,基於RCT證據的間接對比是一種可行的方式,此前我們發現了聯合化療可以為PD-1/PD-L1治療增效,即使是PD-L1表達大於50%的免疫治療高度敏感人群,可能的原因和化療自身的抗腫瘤效應、增加癌細胞免疫原性死亡、抑制Treg細胞等機制有關,而本次發現的「減毒(irAE)」效應,可能和化療避免T細胞的過度激活有關。此外,從原理分析,聯合化療也可通過逆轉Treg/殺傷性T細胞比例失衡,減少超進展的發生。根據目前的指南和證據,免疫聯合化療已經成為首選方案,但長期持續使用化療,對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功能也存在損害,無法使免疫殺傷效應最大化。如何在化療的獲益和損害當中取得平衡,是目前聯合治療研究的重點,我們早前提出一種聯合模式——「短程化療增敏減毒,長期免疫維持,按需化療輔助」,可能是一種相得益彰的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