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PD-1單抗耐藥後換用PD-L1單抗會起效嗎?

2021-01-09 騰訊網

在國內PD-1/PD-L1紛紛上市的今天,我們往往把PD-1單抗和PD-L1單抗視為同一種藥物。但是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數據和案例報導,提示這兩類藥物同宗但卻不能完全等同。近期在BMJ雜誌上就發表了這樣一個案例。患者在PD-1單抗耐藥的情況下立刻更換PD-L1單抗,病情迅速控制達到完全緩解

案例展示

1、患者就診情況

患者76歲男性,每年吸菸約50包。因3個月前進行性左髖疼痛入院檢查。

2、輔助檢查

左髖的MRI顯示左骨髖臼有6.1×5.6×7.5 cm的軟組織病變;髖臼軟組織腫塊活檢顯示,腺癌分化程度較差;高通量測序顯示無驅動基因突變。但腫瘤突變負荷高(23.16mut/Mb);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PD-L1表達為0%;PET-CT檢查顯示,左肺高代謝腫塊,大小為4.3×3.5 cm,伴瀰漫淋巴結轉移。同時具有多發骨轉移。腦部MRI顯示無中樞神經系統受累;ECOG評分1分。

3、最終確診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伴有瀰漫性淋巴結轉移、多發骨轉移 基因突變陰性

4、治療過程

1)骨轉移放療+全身化療,化療四次病灶反增大!

患者首先接受了胸椎和左髂骨轉移灶的姑息性放療,劑量是20Gy。同時於2016年8月開始了卡鉑和培美曲塞治療,在4周期化療結束後CT顯示疾病進展,出現了新的骨轉移和肺轉移病灶。

化療4周期出現新的轉移病灶

2)更換PD1單抗,病情控制,療效維持8個多月後疾病進展!

在標準化療無效的情況下,患者從2016年11月更換方案,開始進行免疫治療,採用PD1單抗納武利尤單抗O藥,3mg/kg,每隔一周的治療。治療3個月後複查PET-CT掃描顯腫瘤縮小,療效評價PR。

但在使用納武利尤單抗17周期時複查影像顯示左上葉肺部腫塊大小從2.3×1.9cm增加到3.3×2.4cm,21周期時增加到3.9×3.2cm。臨床判定患者出現疾病進展,PD1單抗出現耐藥!

3)患者體質差拒絕化療,更換PDL1單抗,迅速起效,6個月達到完全緩解!

由於患者體能狀態較差,ECOG評分為2分,患者拒絕二線化療治療。醫生出於假設,PDL1單抗能夠與CD80結合克服PD1單抗的想法,在綜合考慮下,於2017年8月為其更換了PDL1單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奇蹟出現!患者症狀好轉,在使用6個月後複查CT提示病灶完全消失,已經達到完全緩解。

迄今為止,該患者已接受35周期的阿替利珠單抗治療,未發生任何與免疫相關的不良事件,並持續完全緩解。

分析切換有效的原因,PDL1-CD80可能是關鍵!

對於該案例的情況,作者在討論部分也進行了相關的理論闡述。其中有一點非常吸引人。作者提到,PD-L1抑制劑阻止PD-L1與其受體PD-1和CD80的結合。雖然CD80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共刺激受體,但它也可能充當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的負調節劑。而CD-80的過表達被認為是對PD-1抑制劑產生抗性的機制之一。

PD1單抗與PDL1單抗,分子之差,安全性立顯!

PDL1單抗保留PDL2功能,間質性肺炎發生率更低!

從分子機制上,PD1單抗阻斷了一切與PD1結合的受體及其通路功能,其中包含PD1-PDL2的結合。而該通路參與了免疫炎症的介導。一旦破壞,引發免疫反應。而PDL1單抗則很好地保留了PDL2的功能,維持了穩態,因此理論上會更加的安全。正如國內張曉實教授在某次採訪時講到,由於PD-1抑制劑直接作用於人體T細胞上的PD-1,使得T細胞重新獲得活力的同時也失去了調節其作用的開關,從而在機理上更容易引起相關的自身免疫反應。而PD-L1抑制劑由於不作用於人體T細胞,而作用於腫瘤細胞上表達的PD-L1,更具針對性,在機理上也更不易引起T細胞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因此,PD-L1單抗在安全性方面可能更具優勢,PD-L1單抗的毒性反應可能會低於PD-1單抗。而這一理論安全性推測也得到了臨床數據的證實。以下兩個國外發表的META分析可佐證。

META分析一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2000-2016年23個免疫單藥的肺癌研究。從這些研究中,分析得出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irAEs)方面,PD1單抗有更高發生率的趨勢,(16% vs 11%,P=0.07)。另外,間質性肺炎(pneumonitis)的發生率,使用PD1單抗的患者要高於PDL1單抗治療,分別為4% vs 2%(P=0.01)。

META分析二另一個研究分析了免疫單藥在2010-2016年19個肺癌免疫單藥實驗。結果顯示,PD1單抗的間質性肺炎總體發生率明顯高於PDL1單抗(3.6% vs 1.3%,P=0.001)。PD1單抗發生3-5級肺炎的頻率也高於PDL1單抗(1.1% vs 0.4%,P=0.02)。

期待更多的分子研究探討PD1和PDL1之間的區別,並導入臨床應用。該臨床案例也為患者治療山窮水盡時提供了一個用藥選擇!

相關焦點

  • 乾貨|肺癌四大PD-1/L1究竟如何選?K藥、O藥、T藥、I藥用藥信息匯總...
    近兩年,免疫療法無疑已經改變了NSCLC的治療前景。將晚期肺癌不到5%的五年生存率一下提高到16%,翻了整整3倍,讓不少患者乃至醫生為之振奮。免疫療法正在逐漸成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特效」藥物。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pd-1?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為各位肺癌病友整理了關於pd-1大家最關心的幾大問題,供大家參考。
  • pd-1抑制劑有哪些,pd-1產品三大特點
    了解pd-1抑制劑前,先來科普一下PD-1是什麼?PD-1是一種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蛋白,通常可以讓免疫細胞無法正常運轉,從而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人體內高微衛星不穩定性的腫瘤,這類腫瘤有數百甚至數千個突變,從而導致腫瘤全身轉移。
  • 國內八大PD-1/PD-L1已上市!這份詳盡的用藥指南快收藏!
    第三,PD-L1單抗除了可以抑制PD-1 - PD-L1通路外,還可以通過阻斷B7.1和PD-L1的共抑制功能,有利於全面激活T細胞功能和細胞因子產生。因此,理論上PD-L1單抗可更全面激活免疫系統殺傷腫瘤,這也使得部分PD-1單抗治療無效或耐藥的患者,換用了PD-L1單抗後竟能神奇起效。
  • 國產PD-1抗體!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聯合sitravatinib治療鉑耐藥...
    兩家公司近日宣布一項正在進行的在研抗PD-1抗體聯合在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sitravatinib用於治療鉑類耐藥卵巢癌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顯示該組合具有抗腫瘤活性並且總體耐受。該項1b期試驗的結果於2019年12月13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19年歐洲內科腫瘤學會免疫腫瘤大會(ESMO I-O)上被公布。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百濟神州(06160)公布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聯合sitravatinib...
    公司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於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兩家公司於2019年12月13日宣布一項正在進行的在研抗PD-1抗體聯合在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sitravatinib用於治療鉑類耐藥卵巢癌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顯示該組合具有抗腫瘤活性並且總體耐受。
  • 消化道腫瘤免疫治療全覽:國產PD-1 VS 進口PD-1
    近年來,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PD-1/PD-L1免疫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也逐漸從後線走向前線、從二線走向一線。多款進口PD-(L)1除了獲得FDA批准的多種適應症外,在國內也已獲批上市!當然,除了進口PD-(L)1之外,國產PD-(L)1也後浪十足,在腫瘤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臨床療效!
  • 五款PD-1/L1單抗:免疫治療國內外肺癌適應症盤點!—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以及CTLA-4單抗自面世以來,對癌症患者交出了許多高分答卷。針對肺癌,為您盤點以下五款上市藥物,分別在國內外獲批的肺癌相關適應症、藥物用法及不良反應,敬請查收。
  • 雙免聯合機制互補,協同增效共拓前路——CTLA-4單抗與PD-L1單抗...
    然後點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導讀 新型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得益於研究者們對腫瘤生物學行為認知的不斷刷新。免疫治療掀起了腫瘤學發展長河的革命,新型藥物不斷問世,臨床方案不斷優化,患者福音不斷唱響。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同時,多項權威診療指南(NCCN、ESMO、CSCO指南)均將度伐利尤單抗按1A類證據強烈推薦。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成為III期不行切除NSCLC治療的金尺度。2020年2月29日,在III期肺癌雲海網絡峰會上,正式宣布上市,迎來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
  • 腫瘤患者新希望!「二代PD-1」藥物即將進入中國
    TGF-β:PD-1/PDL1單抗耐藥的重要機制 對癌症患者來說,PD-1/PDL1抑制劑堪稱腫瘤免疫治療史上最大的突破,已經被美國FDA批准用於十幾種癌症類型,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肺癌、肝癌和胃癌等等。
  • PD-1/PD-L1之後,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研藥物正在中國湧現
    TIM-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是一類T細胞表面抑制性分子,能夠引起癌症與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T細胞衰竭,對腫瘤細胞殺傷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腫瘤免疫治療的有效靶點。
  • 抗癌免疫治療PD1/PD-1抑制劑首張醫保處方: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每月...
    (化名)開出了使用達伯舒(信迪利單抗)的處方,也是我國唯一一款進入醫保的PD-1抑制劑的首張醫保執行後的處方,患者在醫保後的自費部分每月僅需2400元左右。患者小溫(化名)經過了ABVD的化療方案後復發,復發後使用二線化療方案+自體幹細胞移植後幾個月內再次復發。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吳德沛主任為其制定了免疫治療方案,之後開始使用達伯舒。在經過4個療程後,小溫身體狀況明顯有所緩解,頸部腫大的淋巴結腫大逐漸變小到幾乎摸不到了,目前病情穩定,可開始一些正常的活動。此外,小溫表示,達伯舒進入醫保後,家裡的經濟負擔減輕了許多。
  • 【人物聚焦】李詠生教授:腫瘤免疫治療,這些事要知道——從免疫...
    編者按:腫瘤治療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尤其近年來,各瘤種在免疫治療上相繼取得重大進展。那麼,腫瘤免疫治療的依據是什麼?免疫治療對所有腫瘤患者都適用嗎?如何為患者選擇適當的免疫治療藥物?發生免疫耐藥了怎麼辦?看似毫不相干的腸道微生物在腫瘤免疫治療中又有怎樣的作用?
  • 唯一醫保PD1/PD-1藥物達伯舒(信迪利單抗)報銷開始執行,將改變淋巴...
    納入醫保目錄後,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價格降幅達64%, 在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中,信達生物和禮來共同開發的合資PD-1藥物達伯舒(信迪利單抗)突出重圍,成為唯一一款進入國家乙類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 君實與捷思英達合作:PD-1單抗聯合ERK抑制劑JSI-1187臨床研究
    君實生物與捷思英達今日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展特瑞普利單抗(抗PD-1單抗,商品名:拓益®)聯合JSI-1187(ERK激酶抑制劑)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直結腸癌以及其它經雙方同意的適應證的臨床試驗。ERK是經典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RAS-RAF-MEK-ERK中的下遊蛋白激酶。
  • 國產PD-L1單抗公布一線肺癌數據
    基石藥業在2020年歐州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上公布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數據,結果顯示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較安慰劑聯合化療,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舒格利單抗聯合化療對安慰劑聯合華聯顯著延長PFS(中位PFS:7.8個月vs 4.9個月),
  • PD-1耐藥後,間隔治療後再使用仍然有效!
    免疫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領域的研究成果可謂精彩不斷。 3.單藥用於PD-L1(TPS)≥50%且無EGFR或ALK突變的轉移性NSCLC一線治療; 4.單藥用於PD-L1 TPS≥1%、經鉑類化療方案後疾病進展的轉移性NSCLC;攜帶EGFR或ALK腫瘤基因突變的患者在接受FDA批准療法後仍出現疾病進展的NS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