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2020-12-03 生物谷

肺癌持續佔據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疫情當前,肺癌患者群體也面對著更為嚴峻的挑戰。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肺癌的病期決定患者的預後,而準確的臨床分期是制定肺癌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治療前判斷患者的分期,選擇不同的治療策略是肺癌診療的關鍵。


2019年1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英飛凡),用於在接受鉑類藥物為基礎的化療同步放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同時,多項權威診療指南(NCCN、ESMO、CSCO指南)均將度伐利尤單抗按1A類證據強烈推薦。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成為III期不行切除NSCLC治療的金尺度。2020年2月29日,在III期肺癌雲海網絡峰會上,正式宣布上市,迎來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


PD-L1免疫治療,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或超50%


據2019年中國癌症中心發布的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患者中約85%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有1/3在初次確診時為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又稱局部晚期)。從腫瘤位置來看,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依然局限在胸腔內,屬於局部生長,相較於已經發生遠端轉移的IV期(又稱晚期)而言,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以臨床治癒為目的,是一個治療的關鍵窗口期。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中國胸部腫瘤協作組主席吳一龍教授表示,「對肺癌患者而言,III期是最重要的一個分水嶺,也是肺癌治療的關鍵窗口期。然而過去近30年,針對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幾乎沒有進展,標準治療只有放化療,沒有其他針對性的藥物和療法。隨著PD-L1免疫療法在中國獲批上市,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給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了臨床治癒的希望。」


從治療手段來看,以PD-1抑制劑、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從2014年起進入腫瘤治療領域,成為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方式,其中,中國首個PD-L1免疫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出現突破了III期非小細胞肺癌以往的治療困境。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批准是基於III期臨床試驗PACIFIC對於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FS)的主要分析結果,並由總生存期(OS)數據支持,該試驗相關結果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PACIFIC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同步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降低了III期不可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近32%的死亡風險;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FS)為16.8個月,延長了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超過11個月,3年總生存率(OS)更是高達57%3,預期5年生存率將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基於PACIFIC的臨床試驗數據,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被美國NCCN指南列為III期不可切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治療方案。接受PACIFIC模式治療的患者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於或高於20%)包括咳嗽、疲勞、肺炎或放射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難和皮疹,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為29%,15%的患者因不良反應而終止治療。
對此,吳一龍教授認為:「針對III期不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進行以鉑類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後未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中,無論PD-L1表達與否,對比安慰劑組,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鞏固治療在無疾病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方面均展現出統計學和臨床意義上的顯著改善,改變了以往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模式,給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選擇,中國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了免疫治療新時代。」


患者援助項目正式啟動,造福III期肺癌患者


隨著度伐利尤單抗正式開始銷售,其價格並不便宜,500mg售價18088元,而120mg的規格售價6066元。為了提高中國肺癌患者對於肺癌免疫治療的可及性及規範性,減輕患者經濟肩負,延長患者生命。中國低級衛生保健基金會於2月29日正式啟動「因愛飛凡-肺癌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該項目援助藥品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由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向中國低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無償捐贈,第一時間惠及寬大中國III期肺癌患者。


「因愛飛凡-肺癌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計劃分成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治療2個周期然後贈送2個周期,第二階段治療4個周期贈送4個周期,第三階段治療6個周期贈送8個周期。預估成人全年的治療費用大約在28萬,藥價降了約50%。」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李峻岭教授。

本項目援助對象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軍官證的大陸患者。具體援助支數依據患者疾病進展情況及臨床檢查結果由項目醫生進行判定。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使用劑量遵循說明書用法,後續援助藥品劑量以不超過前期自行使用階段用藥劑量為限。項目將通過線上方式進行申請。(詳情請點連接:

因愛飛凡一肺癌免疫治療患者援助項目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先生表示:「疫情當前,我們不僅第一時間將國際領先的創新免疫療法引進到中國,為廣大肺癌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同時也積極攜手各界夥伴參與到抗疫第一線,大力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移動CT篩查公益項目』,在疫情控制的關鍵時期助力基層防控。一直以來,『以患者為中心』是阿斯利康不變的承諾,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國際先進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 同時也攜手各方力量,惠及更廣大腫瘤患者,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實現。」

相關焦點

  •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阿斯利康PD-L1抑制劑Im...
    PACIFIC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同步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免疫治療,降低了III期不可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近32%的死亡風險,中位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FS)為16.8個月,3年總生存率(OS)更是高達57%。
  • 英飛凡在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示出空前的生存獲益
    三分之一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在確診時處於III期,此時大多數患者的腫瘤已經不可切除(無法通過手術切除)。1,2  在度伐利尤單抗獲批上市之前的數十年間,患者除化放療(CRT)治療以外,沒有新療法出現。
  • 五款PD-1/L1單抗:免疫治療國內外肺癌適應症盤點!—抗癌管家
    ) 聯合卡鉑和紫杉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 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藥物,用於一線治療EGFR/ALK陰性的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 美國FDA獲批適應症: 單藥用於一線治療PD-L1陽性的、EGFR/ALK陰性的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獲批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重磅!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獲批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千呼萬喚的免疫藥物來了!
  • 國內首個PD-L1上市!Ⅲ期肺癌患者再添「免死金牌」!
    2018 年 2 月,美國 FDA 正式批准 德魯單抗用於治療Ⅲ期不可手術切除,接受初始放化療的治療後無進展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德魯單抗 是近二十年首款獲批用於降低 III 期不可切除 NSCLC 疾病進展風險的療法。
  •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PD-1/PD-L1 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療中有良好療效。本文針對 PD-1/PD-L1 抗體治療晚期 NSCLC 臨床進展進行綜述。正文肺癌為患病率、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2018 年肺癌新發患者預估佔所有腫瘤的 11.6%,死亡患者佔所有腫瘤的 18.4%[1],均以非小細胞肺癌(NSCLC)為主。目前,晚期 NSCLC 標準化療緩解率、生存期延長有限,能接受基因靶向治療的患者範圍小且後期耐藥不可避免[2]。
  • 德瓦魯單抗招募完全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該研究的結論是,長期總生存期獲益進一步確立了PACIFIC方案作為CRT期間不可切除且無進展的III期NSCLC患者的標準護理治療方案。 目前,一項關於durvalumab(德瓦魯單抗,MEDI4736) 用於完全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輔助治療的前瞻性、雙盲、安慰劑對照、隨機分組的 III 期研究正在招募患者。具體招募信息如下。
  • 基石藥業抗PD-L1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藥物擬遞交上市申請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8月6日,港股上市公司基石藥業宣布,在研抗PD-L1單抗CS1001注射液(以下稱CS1001)聯合含鉑化療用於IV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一線治療的III期臨床試驗,經獨立數據監查委員會(iDMC)評估達到預設的主要研究終點,顯著延長了患者無進展生存期
  • 信迪利單抗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月12日,信達生物發布公告,公司與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創新PD-1抑制劑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用於治療二線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新適應症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這是達伯舒在非小細胞肺癌領域的第三個新適應症申請。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特瑞普利單抗(拓益)所屬企業:君實生物2019年10月21日,CDE官網顯示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獲批臨床,用於聯合化療在可切除的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新輔助治療。德瓦魯單抗所屬企業:阿斯利康2019年12月,德瓦魯單抗的上市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PACIFIC研究分析了III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局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後使用PDL1單抗I藥鞏固治療一年的療效。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在上個世界,全球肺癌治療上主要是化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化療藥物開始用於肺癌治療;九十年代時出現了第三代化療藥物,含鉑雙藥化療地位逐漸確立;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時代,隨後的十多年內多款肺癌靶向藥物也相繼問世;2018,中國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給廣大肺癌患者又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與非鱗狀NSCLC患者相比,由於驅動基因突變比例顯著較低,晚期鱗狀NSCLC患者長期以來沒有合適的靶向藥物,主要依靠化療,而一線標準的含鉑化療方案療效有限,患者存在大量未能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伴隨著以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的出現,晚期鱗狀NSCLC患者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
  • 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卡瑞利珠單抗組中位OS達27.9個月。這是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免疫聯合化療的III期研究,也是第一個公布OS結果的中國自主研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研究。我們邀請作者團隊對文章進行解讀。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2019年12月9日,阿斯利康pd-l1單抗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獲批實現上市,成為我國首個獲批的pd-l1單抗。很多肺癌患者應該明白它的上市對肺癌治療意味著什麼,它可以很好的緩解與治療晚期無法通過手術來有效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患者常常感覺自己「不被重視」。肺癌治療頻頻獲得突破,新藥頻出,但「熱鬧都是他們的」。小細胞肺癌在一眾肺癌中實在太特別了,以「惡性程度高、治療手段有限」著稱,治療進展緩慢。但這也絕不代表沒有進展。  近兩年來,多個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一線方案獲批。
  • 國內首個PD-1腫瘤藥獲批上市 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用於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後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目前,腫瘤免疫治療領域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抗程序性死亡-1(PD-1)受體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上,它和傳統的化療和靶向治療不同,主要是通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是一種全新的抗腫瘤治療理念。
  •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否不做放化療?聽吳一龍教授怎麼說
    隨著日新月異的新藥和新技術的出現,肺癌領域在近二十年來迎來了變革性的進步,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上的出現,給患者打開了希望之窗。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領域,這兩者同樣改變了局部晚期和晚期患者的治療格局。
  • 百濟PD-1第三個適應症獲批上市!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1 月 13 日,NMPA 官網顯示,百濟神州 PD-1 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的新適應症獲批(受理號:CXSS2000014)。該項適應症為: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
  • 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突破,PD-L1抑制劑「I」藥獲批一線用藥
    2020年3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阿斯利康的PD-L1抗體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durvalumab)新適應症,聯合化療用於未經系統治療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
  •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專家共識
    按照病理組織學分類,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兩大類。其中NSCLC作為最常見的肺癌組織學類型,佔到所有肺癌的85%,其5年生存率僅為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