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雷利珠單抗是由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對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具有高度的親和力及特異性。
與其他PD-1抗體相比,替雷利珠單抗Fc段經過基因工程改造,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上FcγR結合,從而消除抗體依賴的細胞吞噬作用(ADCP),這可能是減少T細胞耗竭和抗PD-1治療耐藥的潛在機制。
目前,替雷利珠單抗已在中國獲批兩項適應症:
①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②治療 PD-L1 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 12 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與此同時,替雷利珠單抗在肺癌領域開展了多項臨床研究,從非小細胞肺癌(NSCLC)到小細胞肺癌(SCLC)。
商品名:百澤安
通用名:tislelizumab(替雷利珠單抗)
代號:BGB-A317
美國首次獲批:未獲批
中國首次獲批:2019年12月
獲批適應症: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
2020年ASCO會議上公布了一項開放性、多中心的隨機Ⅲ期臨床試驗(RATIONALE 307),這是基於中國肺鱗癌人群開展的研究。
該研究共納入360例不適合根治性手術或放療的局部晚期(IIIB期)和晚期患者(IV期),這些患者分別接受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n=120)、替雷利珠單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鉑(n=119)、紫杉醇聯合卡鉑(n=121)治療。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經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研究數據顯示: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組 VS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卡鉑 VS 化療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6個月VS 7.6個月 VS 5.5 個月;疾病進展風險分別降低48%和52%。
圖註: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PFS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組 VS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卡鉑 VS 化療組的客觀緩解率(ORR)為73% VS 75% VS 50%;完全緩解(CR)為4% VS 3% VS ﹤1%,部分緩解(PR)為68% VS 72% VS 49%,疾病穩定(SD)為15% VS 16% VS 30%,疾病進展(PD)為10% VS 4% VS 9%;疾病控制率(DCR)為88% VS 91% VS 80%;臨床受益率(CBR)為81% VS 80% VS 56%;中位持續反應時間(DoR)為8.2個月 VS 8.6個月 VS 4.2個月。
圖註: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BOR、ORR、DCR、CBR、DoR
PD-L1亞組分析顯示,無論PD-L1表達狀態如何均能從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中獲益。
導致治療終止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5% VS 29.7% VS 15.4%。與既往研究數據一致。聯合治療組最常見的治療相關AE主要為血液學毒性,與同類研究的不良反應譜相似。潛在免疫介導的AE多為輕度及中度,沒有出現新的不良反應信號。
RATIONALE 304為一項在中國人群中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非鱗NSCLC的關鍵III期臨床研究,共納入334例IIIB及IV期非鱗NSCLC患者。
所以患者按照2:1比例的進行隨機分組,分別接受替雷利珠單抗聯合鉑類+培美曲塞(n=223)或鉑類+培美曲塞(n=111)治療。
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獨立審查委員會(IRC)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次要終點為客觀緩解率(ORR)、反應時間(DoR)、總生存期(OS)及安全性。
研究數據顯示:兩組(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 VS 化療組)由獨立審查委員會(IRC)評估的PFS為9.7個月 VS 7.6個月,進展風險下降36%(HR為0.645;95%,置信區間:0.462-0.902);研究者評估的PFS為8.7個月 VS 5.6個月,進展風險下降44%(HR為0.561;95%,置信區間:0.411-0.767)。
圖註: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PFS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 VS 化療組的ORR為57.4% VS 36.9%;疾病控制率(DCR)為89.2% VS 81.1%;中位DoR為8.5個月 VS 6.0個月;OS有延長的趨勢,但數據尚未成熟,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的6個月OS率達到92.7%。
安全性方面,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組較單純化療組未顯著增加毒性,常見不良反應為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無新發。
1、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先後受理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的用於一線晚期鱗狀和非鱗狀NSCLC兩項新適應症上市申請。期待替雷利珠單抗在肺癌中的適應症能早日獲批!
2、替雷利珠單抗是首個攻克肺鱗癌一線治療的自主研發PD-1抗體。
【重要提示】本公號【全球好藥資訊】所有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