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將至 中國多個腫瘤在研項目數據「亮眼」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有全球腫瘤界盛會之稱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今年5月29日—31日以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辦,根據ASCO官網稍早前公布的入選摘要內容,百濟神州、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國內企業的多個在研項目數據引人關注。

百澤安聯合化療3期臨床試驗為首個針對中國成功案例

ASCO期間,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百澤安(通用名為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BGB-A317-307研究)數據將首次對外披露。這也是目前該疾病領域首個針對中國人群獲得成功的3期研究。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約有77萬新增肺癌病例,約69萬死亡案例,肺癌在男性和女性癌症患者中均為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約佔肺癌總數的85%。其中,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約佔NSCLC病例的30%,其治療難度大、預後差,轉移性鱗狀NSCL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5%。晚期鱗狀NSCLC患者長期以來沒有合適的靶向藥物,主要依靠化療,而一線標準的含鉑化療方案療效有限,患者存在大量未能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BGB-A317-307研究共納入了360例中國患者,其中約2/3的患者(239例)接受了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方案的治療。從此次摘要披露的數據來看,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顯著降低患者的疾病進展風險,延長了無進展生存時間(PFS),並且近75%的患者達到客觀緩解。

在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的BGB-A317-307研究獲得成功之前,僅有帕博利珠單抗的KEYNOTE-407研究獲得了成功。此次披露的百濟神州在研項目將成為首個成功針對中國人群的晚期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大型3期註冊臨床研究,也是目前唯一公布研究數據且樣本量最大的研究。

肝癌、乳腺癌領域亦有突破

在肝癌、乳腺癌等領域,國內企業亦有進展。5月19日,中國生物製藥發布公告,由集團與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及商業化的派安普利單抗(AK105,PD-1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二期研究數據摘要,也將在ASCO年會期間披露。

此次將在ASCO發布的研究數據涉及的研究分為Ib/II期研究,為派安普利(200mg Q3W)聯合鹽酸安羅替尼8mg,每日一次,連續2周停1周(n=31)。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14日,入組給藥31例患者,中位隨訪時間為7.0個月,中位至疾病進展時間為8.8個月,6個月時無疾病進展率為59.8%,中位總生存期尚未達到,6個月時的總生存率為91.6%;聯合治療耐受性好,未出現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至數據截止時,在可至少進行過2次影像學評估的25例患者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為24%,疾病控制率(DCR)為84%。部分患者治療持續時間最長已達11個月,仍繼續接受治療。

此外,恆瑞醫藥的阿帕替尼、吡咯替尼、卡瑞利珠單抗三款重磅藥物也公布了多項數據。阿帕替尼單藥2線治療肝癌的數據與其他國際藥企同靶點藥物數據相仿,而對於既往使用過曲妥珠單抗和紫杉類藥物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吡咯替尼聯合卡培他濱治療對比拉帕替尼聯合卡培他濱,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編輯 王鹿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有研新材財報亮眼的背後:拋光片項目已黃,靶材項目恐「爛尾」
    有研新材財報亮眼的背後:拋光片項目已黃,靶材項目恐「爛尾」
  • 泰爾茂加速發展中國業務;阿斯利康啟動基層腫瘤創新中心項目 |...
    要聞必讀 1、泰爾茂借心臟醫療器械開拓中國市場 2、阿斯利康攜手跨領域合作夥伴啟動基層腫瘤創新中心項目 3、福瑞至與南加大藥院加速生命科學產業化進程 4、葛蘭素史克CEO或加入微軟董事會
  • 抗癌「王炸」組合獲批,10%患者腫瘤完全消失,更多驚喜到來
    更重要的是,通過FDA特殊的實時腫瘤學審評(RTOR)試點,依據FDA腫瘤卓越中心的其他試點項目,美國FDA、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藥品監管機構同時對這一申請進行了審評,在今日同時在三個國家批准了這一申請。
  • 【ASCO2020】亞盛醫藥公布細胞凋亡系列在研品種最新臨床數據,聯合...
    中國蘇州和美國馬裡蘭州羅克維爾市2020年5月31日 /美通社/ -- 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處於臨床階段的研發企業 -- 亞盛醫藥(6855.HK)今日宣布,公司已在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細胞凋亡系列在研品種MDM2-p53抑制劑APG-115、IAP抑制劑APG
  • 盤點:全球腫瘤領域熱門在研靶點
    本文介紹了全球腫瘤領域在研藥物的熱門靶點信息,有助於對相關靶點進行初步定位評估。截止2020年10月底,全球腫瘤領域的在研藥物共有11058個,其中熱門靶點有表1 全球腫瘤領域在研靶點TOP20EGFR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最常見的突變驅動基因,大約17%的NSCLC患者會發生EGFR突變,中國等亞洲國家突變概率更是高達30%以上,國內的肺癌患者因為EGFR抑制劑的上市顯然獲益更多。
  • 百濟神州於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免疫腫瘤學大會公布在研抗PD-1...
    兩家公司今天宣布一項正在進行的在研抗PD-1抗體聯合在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sitravatinib用於治療鉑類耐藥卵巢癌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顯示該組合具有抗腫瘤活性並且總體耐受。該項1b期試驗的結果於2019年12月13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19年歐洲內科腫瘤學會免疫腫瘤大會(ESMO I-O)上被公布。
  • 美洲大蠊研末抗腫瘤成效顯著 已成臨床常用藥
    2017年國家癌症中心匯總了全國347家癌症登記點的數據,並據此發布了中國最新癌症數據。數據表明:全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快速提升,在80歲達到高峰;肺癌仍為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第一位。有效抗腫瘤的方法已經刻不容緩。  大多數情況下,早期腫瘤疾病患者可通過手術和放化療治療達到較好的治癒效果。
  • 相數科技連續中標大數據相關項目
    近日,在公司項目團隊的努力下,相數科技喜訊不斷,一個月內先後在中移(杭州)家庭業務數據指標體系大屏可視化採購、成渝地區城鎮化監測平臺研究及應用(軟體開發部分)和北京區域次公裡尺度高解析度數值預報能力建設等項目中一舉中標,涉及通信、規劃、氣象等多個領域的大數據項目。
  • 至本醫療搶佔腫瘤精準檢測和數據賦能藥物研發「藍海」
    至本醫療積累的海量數據和卓越的二代測序技術,將為武田提供抗腫瘤新藥研發領域更全面、精準的分子檢測技術及「一站式」商業化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武田中國的新藥研發和商業化進程。 與眾多腫瘤基因檢測公司深耕特定癌種的定位不同,至本醫療用四年時間建立起國內最大的腫瘤基因資料庫,至本醫療CFO劉欣偉對界面新聞介紹,目前至本醫療已累計覆蓋超過50種不同腫瘤的數萬份真實臨床病例,與全國40個城市的500多家三甲醫院和醫療機構開展臨床業務合作,涉足腫瘤個體化治療的多個前沿領域。
  • 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NKG2A,閃耀ASCO2020,且對新冠治療展現潛力
    現在談到癌症治療,免疫治療可以說是其最火的領域之一,它是利用並加強患者免疫系統的力量來攻擊腫瘤的療法,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第五支柱」。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是免疫治療的一個重要思路,國內外以PD-1/L1、CTLA-4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的成功上市,已經證明了這一治療策略的臨床轉化潛力和商業價值。
  • 券商:新材料春天將至
    券商:新材料春天將至 摘要 【暴漲30%!A股「最便宜」半導體材料股創新高!券商:新材料春天將至】近日,晶片上遊材料靶材股持續走強。有著「最便宜半導體材料股」稱號的隆華科技(300263)股價反彈已超過30%,延續年前迅猛漲勢。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
    11-11 09:27:21 來源: 健康界 舉報   2020年11月12-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
  • 《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腫瘤年報專欄」——最權威的中國腫瘤年報數據
    》英文雜誌,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抗癌協會主辦、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全英文雜誌。CJCR現任名譽主編為著名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主編為細胞遺傳學家、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執行主編為腫瘤外科學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季加孚教授,副主編為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
  • 【對話CEO】ICON集團Mark Middleton:我們正在中國推動多個合作項目
    日前,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的ICON集團與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紅十字會醫院合作腫瘤放療科項目建成並開始試運營。ICON集團為何會選擇絳縣紅十字會醫院?項目進展是否達到預期?TIQ:當初是怎樣的機會,讓ICON發現並啟動與中國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紅十字會醫院合作的腫瘤放療科這個項目?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醫療領域值得關注|醫療器械|...
    儘管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並不十分亮眼,三友醫療的創新力卻頗值得關注。812.01的市研率讓三友醫療在上半年上市的A股科創板項目中位列第一,在醫療器械項目中位列第二。三友醫療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IPO所募資金擬投資於骨科植入物擴產、骨科產品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建設等項目。啟明創投是三友醫療的早期投資者,也是6年「陪跑」的第一大股東。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醫療領域標的值得關注?
    儘管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並不十分亮眼,三友醫療的創新力卻頗值得關注。812.01的市研率讓三友醫療在上半年上市的A股科創板項目中位列第一,在醫療器械項目中位列第二。三友醫療在招股說明書中也表示,IPO所募資金擬投資於骨科植入物擴產、骨科產品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建設等項目。啟明創投是三友醫療的早期投資者,也是6年「陪跑」的第一大股東。
  • 中國生物製藥:肝病藥受採集重創 腫瘤板塊能否放量?
    第二,公司前瞻性的布局了腫瘤板塊。2018至2019 上半年,公司腫瘤板塊迎來爆發期,共上市包括 1 類新藥安羅替尼在內的 6 個重磅腫瘤品種,其中來那度胺、阿比特龍等原研藥為市場規模較大品種。公司抗腫瘤業務近年快速增長,2018 年營收達 32 億,佔總營收 15.3%,2019 年上半期營收已達 26 億元,佔公司整體營收比例更提升到 20.5%。
  • 【2020ASCO】楊衿記教授:原發性/繼發性MET通路異常最新診療策略
    楊衿記  腫瘤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腫瘤中心肺一科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腫瘤內科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學會(CSCO)理事曾留學丹麥和美國,主要研修臨床腫瘤學早期臨床試驗。
  • PD-1/PD-L1之後,新一代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研藥物正在中國湧現
    這是中國第3家獲批臨床的TIM-3抗體。 2020年1月7日,由信達生物研發的TIGIT抗體IBI939在中國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適應症為:晚期腫瘤(血液腫瘤和實體瘤)。這是首個在中國國內獲批臨床的TIGIT抑制劑。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7月15日,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在中國正式啟動治療血液惡性腫瘤的I期臨床試驗,並完成首例患者給藥。7月22日,用於TKI耐藥患者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新藥HQP1351獲得FDA臨床許可,可直接進入美國Ib期研究。藉此,我們對亞盛醫藥的腫瘤新藥管線做一深度解讀。亞盛醫藥2009年成立,也算是中國創新藥研發圈子的老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