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腫瘤年報專欄」——最權威的中國腫瘤年報數據

2021-01-15 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JCR,www.cjcrcn.org),即《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抗癌協會主辦、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全英文雜誌。CJCR創辦於1988年,現為雙月刊,主要刊載腫瘤學基礎研究、臨床研究以及腫瘤預防控制等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科研進展和學術成果。CJCR是國內第一本SCIPubMed資料庫同時收錄的腫瘤學期刊,2013年JCR影響因子為0.932

CJCR現任名譽主編為著名腫瘤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教授,主編為細胞遺傳學家、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常務副主任柯楊教授,執行主編為腫瘤外科學家、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季加孚教授,副主編為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教授。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負責每年收集、整理、評估、分析全國腫瘤登記處的登記數據,並及時發布監測結果。自2006年起,數據以年報的形式發布,為基礎研究、臨床研究以及腫瘤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CJCR已連續多年刊載了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教授撰寫的《中國腫瘤登記年報》英文版,詳見CJCR網站Cancer Annual Report專欄:http://www.cjcrcn.org/report.html。

2011年最新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即將權威發布,敬請期待!

Annual report on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 2010

http://www.cjcrcn.org/article/3343.html

Report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cancer registries, 2009

http://www.cjcrcn.org/article/1375.html

Report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Cancer Registries, 2008

http://www.cjcrcn.org/article/929.htm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07

http://www.cjcrcn.org/article/804.htm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06

http://www.cjcrcn.org/article/874.html

在線投稿網址:www.cjcrcn.org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阜成路52號北京腫瘤醫院

郵編:100142

電話/傳真:010-88196612

Emaileditor@cjcrcn.org

相關焦點

  • 北大腫瘤醫院《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影響因子大幅提升
    據《全球腫瘤快訊》報導,美國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期刊引用報告》)7月29日最新發布的全球SCI收錄期刊統計指標顯示,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持出版的《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JCR)2013年影響因子上升到
  • 《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影響因子獲較大提升
    據美國JCR(期刊引證報告)2013年6月最新發布的全球SCI收錄期刊統計指標,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辦的《中國癌症研究》英文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最新的影響因子為0.448。這一數字與去年相比有較大提升。
  • 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獲進展
    原標題: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獲進展(醫說新語)   最新研究表明,無論在腫瘤細胞實驗還是動物實驗中這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中醫腫瘤科副主任喬佔兵在近日舉行的「西蘭花提取物(蘿蔔硫素)抗腫瘤研究論壇」上介紹的。   喬佔兵說,在美國《時代》雜誌推薦的十大健康食品中,西蘭花的抗癌作用名列第四。從西蘭花中提取的植物成分——蘿蔔硫素是所有天然抗癌物質裡效力最強、效果最好的活性成分,被各國科學家視為明星抗腫瘤因子。
  • 反思:中國癌症年報出來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癌症現已成為中國高發疾病之一。正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所強調的,癌症患者承受著沉重的疾病負擔,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需求。在中國,每10分鐘就有55人死於癌症;全球約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來自中國。另外,診斷時間過晚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
  • 中國專家制定腫瘤世界標準!鼻咽癌聯合國際指南發布
    核心提示:2021年1月6日,由我國學者牽頭,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共同完成的鼻咽癌國際指南,於腫瘤學領域頂級期刊《臨床腫瘤學雜誌》以特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 從國際指南的使用者,到證據提供者,再成為其制定者,中國鼻咽癌專家們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21年1月6日,由我國學者牽頭,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共同完成的鼻咽癌國際指南,於腫瘤學領域頂級期刊《臨床腫瘤學雜誌》以特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
  • 國內涉及CAR-T腫瘤治療的上市公司
    《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2011年新增癌症病例337.2萬,癌症死亡病例221.3萬。(說明一下,由於我國腫瘤登記年報的統計方法是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在2014年共收集到全國234個登記處提交的2011年腫瘤登記資料,覆蓋人口2.2億,以此推斷全國的病例)據權威期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文章預測:2015年中國有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死亡病例。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建議收藏)
    它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當達到一定水平時,即可反應某些腫瘤的存在。 檢測腫瘤標誌物,是對早期發現無症狀微灶腫瘤的重要途徑,對腫瘤的診斷、療效和復發的檢測、預後的判斷有一定的價值。 下面是一張腫瘤標記物在體內的分布圖,裡面的字母英文組合是腫瘤標誌物的英文簡寫。
  • 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峰值在45-55歲之間,與西方國家相比較早,因而我國乳腺癌篩查人群應更加關注於年輕人群。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今年發布了有關全球癌症狀況的研究數據。
  • 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十年上升近十個百分點中國腫瘤診療水平突飛...
    張 濤攝(人民視覺)根據5年來中國腫瘤登記數據顯示,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仍有上升趨勢。但隨著醫療水平和醫療質量的不斷提升,醫療技術能力不斷進步,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也穩步提升,生存質量得到改善。越來越多研究成果用於制定國際標準赫捷表示,5年來,腫瘤臨床研究持續開展,診療新技術不斷推廣和應用。「隨著我國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國內越來越多的腫瘤研究成果被國際權威腫瘤診療標準制定機構採納,用於制定國際臨床診療標準,提升了我國臨床科研的國際地位。同時,隨著腫瘤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藥物在臨床上也被推廣和應用。」他說。
  • 中國新增癌症病例數全球第一!五大致癌因素,本來可以避免
    著名的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子刊《JAMA Oncology》發表了一項「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該研究是針對195個國家跟地區的疾病以及發病率做出的。 通過該項研究亦可發現,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2015年腫瘤登記年報》顯示,2015年中國的癌症患者人數在429.16萬,但每天就有7500人因為癌症死亡。由此可見,我國更加應該做好癌症的預防、早期診斷以及治療。
  • 【權威發布】中國非晶態合金材料學術與產業化年報
    非晶材料學術委員會現重磅推出中國非晶態合金材料學術與產業化年報(2014),這是中國第一本由非晶專業學會組織編寫的年報。該年報得到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並授權新材料在線發布。↑↑↑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該二維碼在5月11號失效)備註:由於微信本身對群的限制,群人數過100後,需要實名驗證(即綁定銀行卡)後才能加入新材料在線新材料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新媒體
  • GE醫療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舉辦中國乳腺癌篩查標準化論壇
    論壇上,GE醫療與國內五家在乳腺癌防治方面已頗有建樹的醫療機構一起啟動了「自動乳腺容積成像(ABUS)技術應用於乳腺癌診斷多中心研究」項目,探尋乳腺癌篩查的「中國模式」。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1指出,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持續上升,高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是威脅婦女健康的較大殺手之一。而根據今年發布的《2012全球癌症統計》*2,乳腺癌篩查的普及是乳腺癌在歐美國家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 腫瘤蛋白標誌物論壇搶先看 | CCTB 2020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
    臨床基礎研究領域來自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的王智教授、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腫瘤研究所的崔永萍教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的趙曉航研究員和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的王鑫教授將從臨床數據入手,運用多組學結合臨床表型識別新型腫瘤蛋白標誌物
  • 一文讀懂腫瘤標誌物,ctDNA腫瘤早篩的重要性
    它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血液、細胞、組織或體液中,當達到一定水平時,即可反應某些腫瘤的存在。 檢測腫瘤標誌物,是對早期發現無症狀微灶腫瘤的重要途徑,對腫瘤的診斷、療效和復發的檢測、預後的判斷有一定的價值。 下面是一張腫瘤標記物在體內的分布圖,裡面的字母英文組合是腫瘤標誌物的英文簡寫。
  • 消化領域國際權威雜誌發表思路迪聯合中國學者關於腫瘤內異質性對...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Gastroenterology》(SCI影響因子 18.187)在線發布了思路迪聯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關於中國肝癌病人腫瘤內異質性與藥物反應的最新研究成果!這是至今為止關於肝癌腫瘤內異質性全球發表的最高影響因子文章之一。
  • 再看癌症高發病率國家,中國排第幾
    ,鮑迪克在回應網友質疑時也給出了中國癌症發病率的數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每10萬人中約2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網友對數據產生質疑,鮑迪克回應稱「數據沒有問題,因為發達國家人壽命長,所以得癌症比例高。中國也一樣,壽命越長的地區癌症率越高(如壽命最長的上海,癌症發病率全國第一)。」
  • 全國十大腫瘤醫院,最權威排名,值得一看!
    目前主辦《中國癌症雜誌》、《腫瘤影像學》、英文版《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3本學術期刊,以及《抗癌》科普雜誌。在國內領先開展「微創肌肉非損傷性開胸術治療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腫瘤」,「胸腔鏡下肺癌術」。
  • 《2017年中國專利統計年報》發布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的《2017年中國專利統計年報》正式發布。專利統計年報收錄了2017年我國各省市區及世界177個國家來華的專利數據,涉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申請、授權和有效狀況,以及中國向國外專利申請狀況,全面反映了2017年我國專利事業的發展態勢。
  • 復旦腫瘤醫院多項成果攻堅「最難治」乳腺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於近期連續獲得三項「重磅」突破:繪製最大規模的中國人群乳腺癌基因突變圖譜,探索國人乳腺癌精準治療靶點並在臨床上成功應用;在有「最難治」乳腺癌之稱的三陰性乳腺癌研究領域首次提出基於代謝特徵的治療策略
  • 羅氏貝伐珠單抗膠質母細胞瘤適應症獲批, 為中國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選擇
    此次新適應症獲批將為中國膠質母細胞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膠質母細胞瘤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顱內腫瘤。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腦瘤的發病率為7.61/10萬,其中膠質母細胞瘤佔惡性腦腫瘤的46.1%,年發病率約為2.8/10萬1,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和治癒率低的特點,被認為是神經外科領域治療難度最高的腫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