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2020-11-3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根據《Lancet》雜誌公布的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GBD)顯示,全球每年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8927.4萬人,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從2006年到2016年,腫瘤死亡人數增加了17.8%。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帶來2018年發布的三篇重磅腫瘤流行病學報告,CA雜誌《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JAMA Oncology雜誌的《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和CHINESE J CANCER RES雜誌的《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4》。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4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收集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49個登記處提交的2014年腫瘤登記資料,根據質量控制標準納入339個登記處,覆蓋全國約2.882億人口。

圖1 全國範圍內339個登記處

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

腫瘤發病率為278.07/10萬,其中男性為301.67/10萬,女性為253.29/10萬,0-74歲累積發病率為21.58%。

胂瘤死亡率為167.89/10萬,其中男性為207.24/10萬,女性為126.54/10萬。0-74歲累積死亡率為12.00%。

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


2014年中國不同年齡段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


該報告另外顯示中國腫瘤疾病負擔呈現地區差別,城市地區常見腫瘤類型與發達國家更為相似,表現為與肥胖和西方化生活方式相關的腫瘤,如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腎癌和膀胱癌。

農村地區與欠發達國家腫瘤發病率更為相似,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宮頸癌,這可能與貧困和慢性傳染病相關。在農村地區癌症死亡高,過晚診斷現狀和尚欠缺的臨床治療模式對癌症預後有一定的影像。

肺癌居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其中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兩倍。中國肺癌患者診斷時多為晚期,年齡矯正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6.1%,肺癌仍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脅。美國通過戒菸運動和應用低劑量CT平掃篩查(LDCT)顯著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居我國女性腫瘤發病率首位,由於該疾病預後良好,其死亡率居女性第五位。但是最近十年乳腺癌負擔在迅速增長,其中城市地區更為明顯。中國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峰值在45-55歲之間,與西方國家相比較早,因而我國乳腺癌篩查人群應更加關注於年輕人群。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今年發布了有關全球癌症狀況的研究數據。該報告全面報導了全球185個國家關於36種類型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並按照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和20個世界地區進行進一步分析。報告於2018年9月發表在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CA,IF=245)上。

預計到2018年,全球將有1810萬腫瘤新發病例和960萬腫瘤死亡病例。


全球所有人群中癌症發病率(上)與死亡率(下)的地區分布

肺癌是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佔總病例數的11.6%),並且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佔癌症總死亡人數的18.4%)。餘下發病率較高的分別為乳腺癌(11.6%),結直腸癌(10.2%),前列腺癌(7.1%)和胃癌(5.7%)。餘下死亡率較高的分別為結直腸癌(9.2%),胃癌(8.2%)和肝癌(8.2%)。

新發腫瘤(左)與死亡患者(右)的腫瘤部位

男性發病率(左)與死亡率(右)最高的8類腫瘤

女性發病率(上)與死亡率(下)最高的8類腫瘤

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地,無論其經濟發展指數如何,癌症都是全世界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累積的發病風險表明,全世界有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分之一的女性將在一生中罹患癌症。

最近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表明,通過消除或減少已知的生活方式和環境風險因素暴露,可以避免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新增癌症病例。對於政策決定者來講,促進和實施一級預防是預防和控制腫瘤的重要手段。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JAMA旗下子刊JAMA Oncology在今年在線發表了最新的全球癌症地圖,報告了全球範圍內195個國家和地區、29組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傷殘調整壽命年等數據信息,以及從2006年到2016年這十年間的變化趨勢。

從2006年到2016年的這十年裡,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癌症患者數量增加了28%,其中有130個國家和地區,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的年平均變化率均呈現上升趨勢,中國年平均增長率位於0.1%~1%區間內。

全球有143個國家和地區,癌症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的年平均變化率在逆勢下降,包括中國在內,年平均下降率位於-1.9%~ -1%區間內。

2016年因癌症損失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為2.132億年。2016年全球範圍內,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YLLs最多的十大腫瘤分別為:TBL(氣管、支氣管、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白血病,食管癌,胰腺癌,大腦和神經系統癌症以及宮頸癌。前10名有2種癌症排名下降,同時另2種癌症排名上升。

2006年-2016年腫瘤引起的生命損失年(Absolute Years of Life Lost,YLLs)變化情況

原標題:2018年全球和中國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相關焦點

  • 【合集】2018年20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全球整體情況這8篇文章包括: 不同年齡、性別的死亡率和預期壽命; 282種死因的年齡-性別特異性死亡率; 354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359種疾病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 84種危險因素造成的疾病負擔; 195個國家/地區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口和生育力;2040年預期壽命; 健康相關SDG指標的測量2018年6月6
  • 2018全球癌症統計報告出爐
    2018年9月12日,牛逼的CA雜誌(影響因子:244.585)終於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統計報告:全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492全球癌症新發病例和死亡分布情況研究估計,2018年,全球範圍內將會有1810萬癌症新發病例和960萬癌症死亡病例,表1為各類癌症的新發病例和死亡情況。
  • 【合集】2017發布的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接下來,請看看,都有哪些疾病的權威統計數據。全球整體情況WHO發布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2017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7)。該報告長達116頁,包括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和精神健康等數據。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發布
    近日,國家藥監局正式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49.9萬份;1999年至2018年,累計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1368萬份。
  • 【合集】2019年12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小咖盤點了2019年醫咖會上推送過的疾病統計報告,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需要合集的夥伴,請在文章下方留言中留下郵箱,小咖把12篇全文發給你! 2019年3月11日,《Lancet Neurology》雜誌發布了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關於卒中的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從1990年到2016年,卒中的年齡標化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年齡標化發病率的下降幅度較小,卒中的疾病負擔仍然很高。
  • 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發布
    4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收到不良反應報告表151.4萬份,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47.7萬份,佔同期報告總數的31.5%,較2018年下降1.6個百分點。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仍然以化學藥品為主,佔比超八成,較2018年同期有所增長;中藥不良反應報告比例較2018年同期有所下降、生物製品略有上升。
  • 權威發布!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報告(圖)
    月24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氣象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影響,使得有些天氣氣候事件呈現一定的極端性特徵。
  • 2018薑黃素全球市場調研報告
    【報告類別】:行業熱點單品類【完成日期】:2018年2月【報告頁碼】:近100頁【報告格式】:(PDF)電子版、報告全文紙版薑黃素的主要藥理作用有抗氧化、抗炎、抗凝、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衰老消除自由基及抑制腫瘤生長等。我國最早頒布的食品添加劑標準GB2760-81中,允許在食品中使用的天然色素僅有9種,其中包括薑黃。在20世紀80年代的天然色素大潮中,薑黃色素也曾風行一時,經過近30年的發展後,天然色素紛紛打開市場,陸續站住了腳跟,如:焦糖色素、辣椒紅、紅曲紅、梔子黃、葉綠素等,而薑黃卻越來越受冷落。
  • 數據速遞:2021年美國惡性腫瘤統計報告
    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原題:Cancer Statistics, 2021)。這份報告由美國癌症協會基於每年統計癌症新發及死亡病例數編撰,並作出預估。對於了解惡性腫瘤的流行情況、掌握流行趨勢,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2021年預計的美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預計2021年,美國共將診斷出1898160例惡性腫瘤,相當於每天5200例。
  • 上財發布「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
    2018全球高校經濟學研究力排名」報告,致力於客觀全面地呈現世界範圍內高校經濟學科的研究力水平以及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世界位置。本年度的排名報告新增了上一年論文發表數據,並對排名做了近五年和近三年的滾動更新。以2013-2017五年的全球總體排名結果看,前10名的大學,在以上四種方法下都是前10名,儘管一些具體的名次會有變化;在前2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19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進入前20名;在前50名的大學名單中,有42所大學在四種方法下都是前50名。並且,排名前10的學校基本都是世界上公認的具有頂尖經濟學科的學校。
  • 2018年全球抗體藥物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專利集中到期是最大利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單抗藥物數量來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2018-2023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諮詢報告》的統計,截止2017年底,自1986年第一個單抗藥物上市以來,全球批准上市的單抗藥物共計73個,2000年以來上市的共計62個,集中近幾年的上市數量明顯提升,2017年達到10個,為近年來最大值。
  • 「2020年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解讀了《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篩查率差異 美國自1985年開始發病率長達35年的下降歸功於對50歲以上人群結直腸癌篩查的普及,這一人群的篩查率從2000年的38%升至2018年的66%。而篩查的方法主要依賴糞便檢測和腸鏡檢查。
  • 《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2018版》正式發布
    《中國電子顯微鏡市場研究報告(2018版)》內容包含了電子顯微鏡技術發展概述,2018中國電子顯微鏡及相關附件/零部件進出口海關數據分析、2018年中標分析、中國電鏡用戶調研分析、電鏡熱點應用領域分析、主流電鏡品牌市場分析等。
  • 2015年全球衛生統計:人口壽命增長 兒童死亡減半
    原標題:2015年全球衛生統計:人口壽命增長 兒童死亡減半  中新社北京5月14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13日發布2015年世界衛生統計。該統計報告顯示全世界人口預期壽命較以往有所增長,兒童死亡數有較大幅度下降。   根據世衛報告,全球人口預期壽命為71歲,其中女性73歲、男性68歲。
  • 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發病率最高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12日發布報告稱,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這份名為《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的報告對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進行了估算。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將達到1810萬人,死亡病例將達960萬人。
  • 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全新出爐
    近日,知名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Europe對外發布了2018年全球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敏銳地指出了該行業的重要方面,並分析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市場規模、當前趨勢、驅動因素、挑戰、機會以及3D列印醫療設備的關鍵細分市場。此報告基於歷史數據和當前3D列印醫療器械市場的需求。決策者採用不同的3D列印醫療設備業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3D列印醫療設備的增長,並在行業中樹立了卓越的地位。
  • 《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發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8日17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2019中國腫瘤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近幾年來,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報告都逐漸有了分類登記,進展很快,」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介紹,在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中心,每年接受全國幾百個癌症登記點的數據上報,報告按照病理學進行細分,從而得出結論,推動了學科細分發展。
  • 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對比衣、食、行開支等三方面,新加坡連續第五年被評為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香港則降至第四。
  • 中國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居全球第二
    2018年,美國、中國、英國等國發表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位居全球前10位。中國的臨床醫學研究論文數量增長迅速,2018年以44279篇位居全球第二。這是記者4日從2019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臨床醫學研究發展報告》中了解到的信息。
  • 食品夥伴網發布2018年食品標準法規與食品安全盤點報告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由食品夥伴網信息服務事業部編寫的「2018年食品標準法規與食品安全盤點報告」發布,報告由五篇組成,分別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動態概述、2018年國際食品標準法規動態概述、2018年國內外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抽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