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根據《Lancet》雜誌公布的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GBD)顯示,全球每年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8927.4萬人,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從2006年到2016年,腫瘤死亡人數增加了17.8%。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帶來2018年發布的三篇重磅腫瘤流行病學報告,CA雜誌《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JAMA Oncology雜誌的《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和CHINESE J CANCER RES雜誌的《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4》。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4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收集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49個登記處提交的2014年腫瘤登記資料,根據質量控制標準納入339個登記處,覆蓋全國約2.882億人口。
圖1 全國範圍內339個登記處
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
腫瘤發病率為278.07/10萬,其中男性為301.67/10萬,女性為253.29/10萬,0-74歲累積發病率為21.58%。
胂瘤死亡率為167.89/10萬,其中男性為207.24/10萬,女性為126.54/10萬。0-74歲累積死亡率為12.00%。
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
2014年中國不同年齡段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
該報告另外顯示中國腫瘤疾病負擔呈現地區差別,城市地區常見腫瘤類型與發達國家更為相似,表現為與肥胖和西方化生活方式相關的腫瘤,如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腎癌和膀胱癌。
農村地區與欠發達國家腫瘤發病率更為相似,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宮頸癌,這可能與貧困和慢性傳染病相關。在農村地區癌症死亡高,過晚診斷現狀和尚欠缺的臨床治療模式對癌症預後有一定的影像。
肺癌居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其中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兩倍。中國肺癌患者診斷時多為晚期,年齡矯正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6.1%,肺癌仍是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脅。美國通過戒菸運動和應用低劑量CT平掃篩查(LDCT)顯著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居我國女性腫瘤發病率首位,由於該疾病預後良好,其死亡率居女性第五位。但是最近十年乳腺癌負擔在迅速增長,其中城市地區更為明顯。中國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峰值在45-55歲之間,與西方國家相比較早,因而我國乳腺癌篩查人群應更加關注於年輕人群。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今年發布了有關全球癌症狀況的研究數據。該報告全面報導了全球185個國家關於36種類型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並按照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和20個世界地區進行進一步分析。報告於2018年9月發表在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CA,IF=245)上。
預計到2018年,全球將有1810萬腫瘤新發病例和960萬腫瘤死亡病例。
全球所有人群中癌症發病率(上)與死亡率(下)的地區分布
肺癌是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佔總病例數的11.6%),並且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佔癌症總死亡人數的18.4%)。餘下發病率較高的分別為乳腺癌(11.6%),結直腸癌(10.2%),前列腺癌(7.1%)和胃癌(5.7%)。餘下死亡率較高的分別為結直腸癌(9.2%),胃癌(8.2%)和肝癌(8.2%)。
新發腫瘤(左)與死亡患者(右)的腫瘤部位
男性發病率(左)與死亡率(右)最高的8類腫瘤
女性發病率(上)與死亡率(下)最高的8類腫瘤
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地,無論其經濟發展指數如何,癌症都是全世界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累積的發病風險表明,全世界有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分之一的女性將在一生中罹患癌症。
最近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研究表明,通過消除或減少已知的生活方式和環境風險因素暴露,可以避免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新增癌症病例。對於政策決定者來講,促進和實施一級預防是預防和控制腫瘤的重要手段。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JAMA旗下子刊JAMA Oncology在今年在線發表了最新的全球癌症地圖,報告了全球範圍內195個國家和地區、29組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傷殘調整壽命年等數據信息,以及從2006年到2016年這十年間的變化趨勢。
從2006年到2016年的這十年裡,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的癌症患者數量增加了28%,其中有130個國家和地區,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的年平均變化率均呈現上升趨勢,中國年平均增長率位於0.1%~1%區間內。
全球有143個國家和地區,癌症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的年平均變化率在逆勢下降,包括中國在內,年平均下降率位於-1.9%~ -1%區間內。
2016年因癌症損失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為2.132億年。2016年全球範圍內,因早死所致的壽命損失年YLLs最多的十大腫瘤分別為:TBL(氣管、支氣管、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白血病,食管癌,胰腺癌,大腦和神經系統癌症以及宮頸癌。前10名有2種癌症排名下降,同時另2種癌症排名上升。
2006年-2016年腫瘤引起的生命損失年(Absolute Years of Life Lost,YLLs)變化情況
原標題:2018年全球和中國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