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速遞:2021年美國惡性腫瘤統計報告

2021-01-15 燕梳貓

神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北京時間今日、當地時間昨日發布了2021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原題:Cancer Statistics, 2021)。這份報告由美國癌症協會基於每年統計癌症新發及死亡病例數編撰,並作出預估。對於了解惡性腫瘤的流行情況、掌握流行趨勢,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2021年預計的美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

預計2021年,美國共將診斷出1898160例惡性腫瘤,相當於每天5200例。另外,預計將在女性中診斷出49290例乳房導管內癌(註:一種原位癌),同時將診斷出101280例原位黑色素瘤。具體各病灶的預計發病病例參考如下表:

註:由於數據質量問題,結直腸癌死亡數合併計算預測數。

 

原文還就十大預測新發的惡性腫瘤製作了一張圖,為方便閱讀,我們漢化如下:

 


2、關於發生浸潤性惡性腫瘤的概率

 

本年度的報告基於2015~2017年的數據,男性被診斷為浸潤性惡性腫瘤的概率略高於女性,分別為40.5%和38.9%。


這份報告還就發生浸潤癌的年齡周期做了一個簡單統計,如下表。

 

3、由惡性腫瘤導致的死亡

 

據報告,無論男女,致死數量最多的仍然是肺惡性腫瘤。所有惡性腫瘤所致的死亡中,幾乎有四分之一是由於肺癌引起的,其中82%由吸菸引起。

 

報告引言指出,雖然上個世紀大部分時間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都在持續上升,然而從1991年開始,至目前有統計數據的2018年,死亡率持續下降。自1991年達到每10萬人中215.1人因惡性腫瘤死亡的峰值以來,吸菸的減少以及惡性腫瘤早診早治使得死亡率持續下降。截至2018年,總體下降了31%。肺惡性腫瘤的死亡率持續下降,乳房惡性腫瘤、結直腸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放緩,而前列腺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下降停滯。其中肺惡性腫瘤死亡率下降,要歸功於吸菸率的下降,以及早診早治。

 

總體看來,惡性腫瘤是美國第二大死因。原文呈現了1975年至2018年美國5種主要死亡原因的死亡率趨勢,我們簡單漢化如下。(請側屏閱讀)

 

 


4、關於發生率的一些變化規律

 

婦女的總體惡性腫瘤發病率略有上升,主要是乳腺惡性腫瘤、子宮體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上升,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生育率下降、肥胖率上升。有研究表明,由於生育率下降、肥胖的影響,子宮體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上升了約1%。

 

肝臟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在幾十年的快速增長後,逐步趨於穩定,特別是男性已近乎穩定,而女性約仍有每年2%的增長率。肝臟惡性腫瘤受控的因素,是因為大多數危險因素都是可控的(例如:肥胖、酗酒、吸菸、B肝與C肝病毒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肺惡性腫瘤發病率下降幅度,男性是女性的兩倍,反映了吸菸習慣的歷史差異及女性吸菸率的上升。

 

5、與癌共存:癌症後生存率

 

在2010年至2016年期間,美國被診斷出的所有癌症的5年相對生存率總體上為67%,白人個體為68%,黑人個體為63%。仍然存在種族差異。前列腺惡性腫瘤(98%),早期皮膚黑色素瘤(93%)和女性乳腺惡性腫瘤(90%)的生存率最高,而胰腺惡性腫瘤(10%),肝惡性腫瘤(20%)的生存率最低,同樣5年相對生存率較低的惡性腫瘤還有食道惡性腫瘤(20%)和肺惡性腫瘤(21%)。

 

自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以來,所有最常見的癌症的癌症存活率都有所提高,除了子宮頸惡性腫瘤和子宮體惡性腫瘤,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些惡性腫瘤缺乏重大治療進展。

 

當然,我們更要關注醫療技術的進步,以血液、淋巴系統惡性腫瘤為例,由於改善了治療方案,包括開發了靶向療法,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和淋巴惡性腫瘤的生存期增長尤其迅速。例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5年相對存活率從1970年代中期的22%上升到2010年至2016年期間被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患者的72%,且大多數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的患者的預期壽命均接近正常。

 

較低的肺惡性腫瘤生存率反映出診斷為轉移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晚期惡性腫瘤的患者比例較高,約有57%的肺惡性腫瘤患者被診斷時,已是晚期惡性腫瘤,這極大地影響了肺惡性腫瘤的生存率。由此,早診早治的價值尤為突出。

 

6、兒童與青少年腫瘤性疾病

 

在美國,腫瘤性疾病是1至14歲兒童中第二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僅次於意外事故。到2021年,估計將有10,500名兒童(出生14歲)和5090名青少年(15-19歲)被診斷出患有腫瘤性疾病,分別有1190和590人死於此。白血病是兒童中最常見的腫瘤性疾病,佔病例的28%,其次是腦和其他神經系統腫瘤(27%),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為良性或交界性惡性腫瘤。

 

自1975年以來,由於尚不清楚的原因,兒童和青少年的總體惡性腫瘤發病率略有增加(兒童和青少年分別為每年0.6%和0.7%)。相比之下,兒童的死亡率從1970年的每10萬名兒童中的6.3人和青少年每100,000名中的7.1人連續下降至2018年的2.0人和2.9人。

 

7、小結

 

從美國的惡性腫瘤數據來看,總體而言,發病數仍然不少,而且仍然有較高的死亡率,值得我們警惕。但我們也欣喜地看到,隨著生活習慣(如吸菸)改善,早診早治,以及治療手段的不斷提高生存率、死亡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作為保險從業者,我們期待各類保障型保險能降低惡性腫瘤患者的經濟、生活負擔,享受更好的治療、降低心理壓力。同時,我也更期待隨著惡性腫瘤生存率的不斷提升,承保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如壽險,期待有更多惡性腫瘤患者在病情穩定後,也能獲得保障。


如您對報告英文原文有興趣,可以點擊右下角「閱讀原文」。

由復旦法醫系畢業、深耕保險、互助行業十餘年的醫學專家,擔任近十年壽險公司總部理賠負責人的法律專家,及本人,一起組成的「知識星球」。我們為諸位夥伴提供這些價值:


(1)保險原理的普及;

(2)最新產品的講解;

(3)有針對性的營銷培訓; 

(4)投保建議,尤其是非健康體的投保建議; 

(5)其他在我們專業能力範圍內與保險有關的。



相關焦點

  • 報告稱惡性腫瘤死亡人數佔比超腦血管病 躍居第一
    據悉,早在2004年~2005年期間,腦血管病曾是第一大原因,佔死亡總數的22.45%,當時排在第二位的惡性腫瘤佔死亡總數的22.32%。  最新的統計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佔比超過腦血管病,躍居第一。
  • 2020年美國癌症統計報告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近日,美國癌症協會(ACS)在臨床醫師癌症雜誌(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發表了《2020年癌症統計》,基於至2016年最新的人口數據和2017年的死亡率數據,本報告預估了2020年美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以提供對當代癌症負擔的估計
  • 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針對於癌症的研究和治療是現今醫學的重要熱點內容。全球和中國腫瘤報告發布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學數據,對我們進行預防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義。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女性。
  • 2018年全人群死因分析報告出爐 惡性腫瘤為主因
    日前,瀘州市疾控中心發布全市2018年全人群死因分析報告,腦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肺癌、意外跌落、肝癌、糖尿病、食管癌、道路交通事故、腸癌是全人群死因排名前10位的單病種。
  •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期刊速遞|《社會科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 2021-01-0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西安丨新聞速遞 2021年1月2日
    觀看新聞視頻2021年1月2日 周六 農曆十一月十九(記者 郭旭)2021年1月1日晚,高新區唐延路沿線的樓宇燈幕打出「賀新年 迎全運」、「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等字樣,喜迎新年的到來。(首席記者 王健)
  • 【試題速遞】衢州市2020年12月高三教學質量檢測
    讀新疆棉花國家收購指導價與播種、收穫相關數據。完成21、22題。美國1961年開始了大規模的基西米河渠化工程,將本來蜿蜒的天然河流變成了幾段近似直線的人工運河。渠化後流域內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1990年開始,美國為恢復基西米河原有的地貌與生態環境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恢復工程。材料三:大沼澤地國家公園是一片由石灰巖構成的淺盆地,對當地地表水調節具有顯著的「海綿效應」。
  • 「2020年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
    上一篇文章我們已經解讀了《美國結直腸癌統計報告, 美國癌症學會每3年發布一次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數據更新,對於這一領域的科研人員和臨床醫生而言,
  • 美國疫情總數據為何不是政府統計,而由霍普金斯大學匯總?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1日11時,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超27.5萬。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多數國家每日對外通報新增病例和累計病例,數據統計與發布基本由政府下屬部門負責。以下為美洲、歐洲、亞洲、非洲部分國家負責新冠肺炎數據發布的部門或官員。
  • 2019年無人機雲數據統計報告
    據民用無人機檢驗中心了解到,無人機雲交換系統自2016年10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目前共有包括無憂雲等8家無人機雲系統通過該平臺進行數據交換和共享,為局方、警方和通航公司在低空運行安全支持方面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 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每分鐘7人被確診為癌症
    本報訊(記者王瀟雨)近日,《中華腫瘤雜誌》刊登了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數據來源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的2014年登記資料。報告發現,全國惡性腫瘤2014年估計新發病例為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共收集到全國31個省(區、市)的449個登記處提交的2014年腫瘤登記資料。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腫瘤發病率為每十萬分之278.07。
  • 溫州疾控中心公布2014年居民死亡疾病譜 惡性腫瘤死亡率居首
    昨日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2014年度溫州市居民死亡疾病譜:全市共報告死亡人數43175例,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居死亡疾病譜前三位。去年,甲狀腺癌是女性群體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心腦血管疾病是65歲以上老年群體的首位死因。
  •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時間: 2015-03-11 16:4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濤子   今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2015年2月份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
  • 《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發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8日17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2019中國腫瘤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抗癌協會組織編寫的《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近幾年來,中國癌症發病和死亡報告都逐漸有了分類登記,進展很快,」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石遠凱教授介紹,在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中心,每年接受全國幾百個癌症登記點的數據上報,報告按照病理學進行細分,從而得出結論,推動了學科細分發展。
  • 理解美國GDP統計:數據如何季調?什麼叫環比折年率?
    要聞 理解美國GDP統計:數據如何季調?什麼叫環比折年率?因此本篇報告我們主要來解釋美國GDP統計當中的概念問題,這有助於我們正確理解美國經濟的現狀以及衰退程度。1、美國經濟數據的季調美國的GDP統計與國內的GDP統計不同。中國的GDP統計出來的是「當季值」,沒有經過季調,因此可以看到統計數字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圖表1)。
  • 【合集】2017發布的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某個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對於我們了解這個疾病的整體情況很有幫助,而且在寫論文時,研究背景也經常要用到這些數據。接下來,請看看,都有哪些疾病的權威統計數據。全球整體情況WHO發布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2017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7)。該報告長達116頁,包括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和精神健康等數據。
  • 2021-2027年中國自發光材料市場調查與市場運營趨勢報告
    藍色主體材料市場佔有率綠色發光材料市場佔有率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自發光材料市場調查與市場運營趨勢報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紹了中國自發光材料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自發光材料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中國自發光材料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自發光材料市場競爭格局。
  • 2019ASCO速遞 | 吳一龍教授:RET抑制劑BLU-667治療晚期RET融合陽性...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世界上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腫瘤學會議——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在美國芝加哥隆重召開。醫脈通第一時間邀請了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主席吳一龍教授對該研究進行點評。2018年全球癌症流行病學最新數據顯示,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在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
  •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天窗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汽車天窗行業深度調研與市場供需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汽車天窗行業市場發展環境、汽車天窗整體運行態勢等,接著分析了汽車天窗行業市場運行的現狀,然後介紹了汽車天窗市場競爭格局。隨後,報告對汽車天窗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最後分析了汽車天窗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預測。
  • 【合集】2018年20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8世界衛生統計報告》(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8)。該報告長達100頁,包括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和精神健康等數據。呼吸2018年12月份,《Lancet Respir Med》在線發表了GBD 2017的一項成果,發布流感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患病率和住院數據。在所有年齡段中,11.5%的LRTI事件可歸因於流感。這一歸因比例在30-54人群中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