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對於我們了解這個疾病的整體情況很有幫助;在寫論文時,研究背景也經常要用到這些數據。
全球整體情況
這8篇文章包括: 不同年齡、性別的死亡率和預期壽命; 282種死因的年齡-性別特異性死亡率; 354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359種疾病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 84種危險因素造成的疾病負擔; 195個國家/地區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口和生育力;2040年預期壽命; 健康相關SDG指標的測量
2018年6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8世界衛生統計報告》(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8)。該報告長達100頁,包括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和精神健康等數據。
呼吸
2018年12月份,《Lancet Respir Med》在線發表了GBD 2017的一項成果,發布流感相關下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患病率和住院數據。在所有年齡段中,11.5%的LRTI事件可歸因於流感。這一歸因比例在30-54人群中最高。2017年,5.6%的全球LRTI死亡可歸因於流感,相當於全球有14.5萬人因此原因死亡。
全球範圍內,結核病是導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每年有數百萬人患上結核病。2017年,HIV陰性人群中,結核病導致約130萬人死亡;而且在HIV陽性人群中,也有30萬人死於結核。2017年,估計有1000萬人新感染結核:580萬男性,320萬女性,100萬兒童。中國估計有88.9萬人新感染結核。
《柳葉刀》於4月9日在線發表了王辰院士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這項大規模橫斷面研究評估了中國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和危險因素。結果顯示,中國20歲及以上成人的COPD患病率為8.6%;估計在2015年,中國20歲及以上成人COPD患者為99.9百萬人。
心腦血管
這篇文章聚焦全球及不同國家的人群一生中發生卒中的風險。2016年估計的數據是,全球整體來講,25歲之後一生中發生卒中的風險約為25%。中國人的風險最高,達到39.3%。男性人群中,卒中終生風險最大的是中國男性,為41.1%,相比較而言,中國女性的風險為36.7%。
腫瘤
2018年9月12日,牛逼的CA雜誌(影響因子:244.585)終於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統計報告。涵蓋的內容包括:全球癌症新發病例和死亡分布情況;各個國家最常被診斷的癌症以及主要的癌症死因;全球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最常見10種癌症的分別介紹。
2018年6月2日,JAMA Oncology(最新影響因子:20.87)在線發表了最新的全球癌症地圖,報告了全球範圍內195個國家和地區、29組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傷殘調整壽命年等數據信息,以及從2006年到2016年這十年間的變化趨勢。
1975年至2016年,20歲及以上成人的全球年齡標準化平均BMI從男性的21.7增加至24.5 kg /m2和女性的22.1增加至24.8 kg /m2。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患病率(BMI≥30 kg /m2)男性翻了兩番,從大約3%增加到12%,女性增加一倍以上,從7%增加到16%。
內分泌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最新版全球糖尿病地圖,這是中文版哦。據評估,全球約4.25億人患有糖尿病,即8.8%的20-79 歲成人患有糖尿病。如果年齡擴大到18-99歲,則糖尿病患者數量會增加到4.51億。
BMJ上刊登了來自「T1D China Study Group」的一項研究成果,報告了2010-2013年中國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情況。文章的通訊作者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翁建平教授。這是一項全國範圍內基於人群的1型糖尿病登記研究,包括中國13個地區,覆蓋人群佔到中國總人口的約10%,調查2010到2013年新診斷為1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雜誌發布的綜述,盤點甲亢和甲減的全球發病率和患病率數據,並重點關注了地域差異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
醫咖會微信:medieco-ykh
關注醫咖會,輕鬆學習統計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