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疾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對於我們了解疾病的整體情況很有幫助;在寫論文時,研究背景也經常要用到這些數據。小咖盤點了2019年醫咖會上推送過的疾病統計報告,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需要合集的夥伴,請在文章下方留言中留下郵箱,小咖把12篇全文發給你!
(註:以下顯示藍色的小標題,可以直接點擊來查看文章詳情)
一、疾病整體情況
PURE研究的兩項最新研究成果: 評估21個國家常見病的發病率、相關住院率和死亡率; 評估了14種可改變危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相關性。PURE研究是一項基於人群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的是21個國家的35-70歲人群。
本研究分析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健康模式。估算了中國的全因死亡率和死因別死亡率、過早死亡損失壽命年(YLLs)、傷殘損失健康生命年(YLDs)、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等指標。
二、心腦血管
中國CVD流行病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ASCVD(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負擔快速而顯著的增加。2016年,約240萬人死於ASCVD,佔CVD死亡人數的61%,佔總死亡人數的25%,比1990年的100萬人(佔CVD死亡人數的40%,佔總死亡人數的11%)有所增加。
2019年3月11日,《Lancet Neurology》雜誌發布了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關於卒中的分析數據,結果顯示,從1990年到2016年,卒中的年齡標化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年齡標化發病率的下降幅度較小,卒中的疾病負擔仍然很高。
三、腫瘤
JAMA旗下子刊《JAMA Oncology》在線發表了最新的全球癌症地圖,報告了2017年全球範圍內195個國家/地區、29組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等數據信息。
四、內分泌
2000年到2016年,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從55,167,473增加到89,783,100,增加了62.7%。即,2016年中國將近有9000萬糖尿病患者。2016年中國總共有140,838名糖尿病死亡病例,其中51.0%是男性,高於全球男性糖尿病死亡佔比(47.1%)。
五、呼吸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的這項研究估計了OSA的全球患病率和疾病負擔。全球30-69歲的成年人中,估計近10億人有OSA,中至重度OSA的人數估計接近4.25億。據估計,中國的OSA人數最多,其次是美國、巴西和印度。
六、肝病
據估計,中國有多達700萬人患有肝硬化。根據中國最近的調查,B肝和C肝分別影響著9000萬人和1000萬人。中國NAFLD的患病率從2003年的17%上升到2012年的22.4%。自2005年以來,HBV感染的年發病率和HBV相關死亡一直在穩步下降。從2003年到2017年C肝的年發病率顯著增加了將近10倍。
七、其他
《Lancet Public Health》發布了一項研究,對2006-2016年中國交通事故死亡率進行了分析,並對年齡、性別、鄉村和城市等不同情況進行了對比。2006至2016年,疾病監測點系統顯示,中國共有115255例交通事故死亡。
柳葉刀雜誌發表了2017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 2017)的最新研究成果,聚焦飲食相關危險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研究挑選了15種飲食相關危險因素(如水果攝入少,蔬菜攝入少,紅肉攝入量高等),同時定義了最佳攝入量。
本研究利用2017 GBD資料庫,制定了人群水平下可以反映年齡相關疾病負擔的指標。在293 個GBD涉及到的疾病中,有92個(31.4%)確定為與年齡有關。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死亡和DALYs最多的年齡相關疾病是缺血性心臟病,腦出血和COPD。
本文描述了全球和195個國家/地區的自殺死亡率模式,並描述了1990年至2016年之間的時間趨勢。2016年,全球自殺死亡人數為81.7萬人。1990年至2016年之間,在195個國家和地區中,63個國家的自殺年齡標化死亡率明顯降低,下降最顯著的國家是中國。
有需要12篇全文的夥伴,請在留言中留下郵箱,小咖打包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