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北美洲肺癌大會(NACLC)上公布了替雷利珠單抗RATIONALE 102研究的NSCLC患者生存數據,中位隨訪時間31.4月,中位OS達到22.1月(95% CI:10.1,33.5),讓我們對其三期臨床研究結果充滿期待。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的周清教授作為該報導的第一作者,給我們帶來第一視角解讀。
周清 教授
廣東省人民醫院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長,腫瘤中心肺三科主任
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秘書長
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CTONG)副會長兼秘書長
廣東省女醫師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發表SCI論文50餘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24.8分,單篇他引108次
科研及獲獎:主持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和多項省級科研課題。主譯譯著一部,參加100餘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一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RATIONALE102生存期數據解讀
RATIONALE 102研究是替雷利珠單抗首次針對中國晚期實體瘤人群的1/2期臨床研究。截至到2018年12月1日,共入組56例NSCLC患者,確認的客觀緩解率為18%,無論PD-L1表達均有獲益。該結果全文已於3月份發表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在2020年10月剛剛召開的北美洲肺癌大會(NACLC)上,RATIONALE 102研究公布了其更長隨訪時間的數據(截至2020年5月31日),包括OS的結果。
主要更新結果1:中位OS結果公布,達22.1個月。
截至2020年5月31日,RATIONALE 102研究的中位隨訪時間為31.4月(95% CI:26.8,34.2),NSCLC隊列的中位OS數據已成熟,達到22.1月(95% CI:10.1,33.5)。本隊列入組的56例NSCLC患者中,大多數為二線及以上治療的患者,64.3%的患者在接受替雷利珠單抗治療之前,已經接受過至少2線治療。
主要更新結果2:無論PD-L1表達情況,接受替雷利珠單抗後線治療的2年生存率達到50%。
主要更新結果3:替雷利珠單抗單藥後線治療總體安全性可控。
大多數治療相關不良反應(TRAE)均≤2級,常見為AST和ALT升高,沒有導致死亡的TRAE。申辦方判斷的免疫介導的AE(immune-mediated AEs)發生率為26.8%,並且大多是低級別。
既往三期臨床研究回顧:肺癌免疫二線治療生存期可達12個月,1年生存率可達50%
1.CheckMate 017+ CheckMate 057,Nivolumab單藥二線治療中位OS為11.1月(9.2–13.1),1年生存率為48%,2年生存率為27%,3年生存率為17%。( Annals of Oncology 29: 959–965, 2018)
2.CheckMate 078,Nivolumab單藥二線治療在中國人群中的中位OS為12月(10.4-14.0),1年生存率為50%。( J Thorac Oncol . 2019 May;14(5):867-875. )
3.Keynote 010,Pembrolizumab單藥二線治療中位OS為10.4月(9.4-11.9),1年生存率為43.2%。(Lancet 2016; 387: 1540–50)
肺癌成為慢性病還有多遠?
近年來,肺癌治療領域捷報頻傳,新的治療手段紛至沓來。肺癌治療出現3次裡程碑事件,這也代表了3個重要階段:1、含鉑第三代化療藥物的出現;2、隨著IPASS研究開啟靶向治療時代;3、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肺癌治療從殺傷所有細胞,到靶向腫瘤細胞,再到靶向腫瘤免疫微環境,一步步的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針對早期肺癌可手術患者,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團隊陸續開展了ADJUVANT研究和ADAURA研究,證實輔助靶向治療可延長肺癌復發時間。針對晚期肺癌靶向治療,我們也通過一系列研究探索到耐藥機制。肺癌免疫治療的耐藥問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棘手難題。整體上看,未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手段克服免疫耐藥:1)優化聯合治療策略,以免疫治療為基石,聯合抗血管藥物、化療、放療或其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2)優選有效人群,通過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結合,尋找更為精準的免疫治療相關的標記物,提高有效率。3)推進針對不同免疫微環境藥物的研發。針對腫瘤細胞新抗原產生及遞呈、T細胞活化、抑制性免疫微環境等不同環節,已有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