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專家創新晚期腫瘤治療方案

2020-11-27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記者周函

晚期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坐等生命進入倒計時?蘇大附二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張力元教授團隊創新的「布拉格研究」,為不少晚期腫瘤患者延長了生命,該方案已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關注。

晚期患者出現生命奇蹟

「以前對生命不抱希望了,但現在接受四個療程治療後,我能吃、能喝、能下床,身體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昨天,51歲的吳女士坐在病床上,說話聲音洪亮,氣色也很不錯。

來自江蘇淮安的吳女士,就是「布拉格研究」的受益者之一。3年前她覺得腹痛腹脹,在當地醫院接受檢查被確診為卵巢癌,雖然經過長期化療,但是腫瘤持續進展向全身多發轉移,合併大量腹水。因病情危重,醫生告知治療效果渺茫。今年8月,吳女士抱著「最後一搏」的心態來到蘇大附二院,經過病情評估,張力元教授團隊為其制訂「布拉格研究」方案進行治療。目前吳女士的腫瘤控制穩定,從剛入院時邁不上床,到恢復生活自理能力,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本來我以為這次出來求醫,大概回不了家了,現在還能正常生活,簡直像奇蹟。」吳女士笑著說。

吳女士的情況並非個例。據了解,在張力元教授「布拉格研究」治療組中,有原本臥床不起的晚期肺癌患者,如今回家拉著二胡享受晚年生活;有疼到輕生的乳腺癌患者,現在病癒出院觀賞電音節;還有結腸癌伴多發轉移患者,治療後病灶完全消失……

三大「重武器」聚殲腫瘤

什麼是「布拉格研究」?據介紹,腫瘤防治技術從放化治療發展到靶向治療,再到目前的免疫治療,目的是在不傷害正常細胞組織的前提下,選擇性殺死特定腫瘤細胞。以該思路出發,張力元敏銳地意識到,放射治療是提高免疫治療效果的重要途徑,在國內外率先提出腫瘤免疫治療放射增敏理論並付諸實踐,開展了「布拉格研究」,創新性地將精準放療、PD-1單抗、GM-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三大「重武器」強強結合,從而一舉殲滅腫瘤。

「形象地說,就是把PD-1抗體比作汽油,精準放療就好比是點火器,刺激因子就是助燃劑。這三個放在一起就能快速『點燃』腫瘤。」張力元解釋,「冷腫瘤」善於隱藏,免疫細胞難以發現,單用PD-1/PD-L1單抗臨床療效偏低,但是,應用放療技術可產生「特洛伊效應」,使「冷腫瘤」轉為「熱腫瘤」,精準靶向到腫瘤細胞內部,更高效地殺死腫瘤細胞,激活全身抗腫瘤免疫反應。同時,方案輔以刺激因子治療,可促進腫瘤釋放新抗原,進一步放大機體免疫效應。

「我們充分考慮腫瘤的異質性,採用劑量低、範圍小的照射方式,儘可能照射不同部位,促進免疫細胞浸潤到不同部位的轉移瘤中,以取得更好的療效,對患者也更安全。」張力元說。

據了解,布拉格研究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關論文已經引起國際醫學界的關注。目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有意向一起開展「布拉格研究」,進一步優化治療模式。

相關焦點

  • 晚期腫瘤才不是無計可施,也能有多種治療選擇
    在人們的印象中,腫瘤一旦到了晚期,在治療上會面臨很大的困難,有的甚至僅有少數的治療方式可用,這也讓一些晚期腫瘤患者及家屬,從心理上產生了消極的治療態度。 萬萬不可!晚期腫瘤也能有多種治療方式可選。
  • 腫瘤免疫治療持續創新 肺癌慢病化可期
    日前,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召開之際,在廣州上演。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的官方指定節目,《愛是免疫力》為來自全國各康復會的會長代表、腫瘤領域內的專家、醫生以及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的癌症會員、媒體等共計350人進行了公演。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在晚期肺癌中,我們從過去的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療,已經完全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格局。」而在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在廣州召開之際,來自全國各康復會的會長代表、腫瘤領域內的專家、醫生以及來自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的癌症會員、媒體等共計350人觀看了公演。由於劇情真實感人,引發現場觀眾共鳴,而在劇中當史安利教授說出自己三次患癌三次戰勝病魔的真實經歷後,贏得陣陣掌聲,全場被一種「愛是免疫力」的溫暖感動著。
  • 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腫瘤專家:規範合理用藥才是關鍵
    也許你知道,肺癌是癌症中的頭號殺手,但你更該知道,肺癌治療手段變化也是最多、最快的腫瘤類型之一。當下,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正在逐漸延長,帶癌生存超過5年、10年的患者已是越來越多。  例如,得益於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2017年,第三代EGFR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在中國上市,為耐藥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方案。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2020年9月14日,上海)在2020年CSCO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血管靶向治療專家委員會及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主導撰寫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以下簡稱《共識》)在上海正式發布。
  • 我國晚期乳腺癌治療迎來突破性創新藥——國內首個CDK4/6激酶抑制...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五家醫院為乳腺癌晚期患者開出CDK4/6抑制劑處方,正式開啟晚期乳腺癌治療「CDK4/6激酶抑制劑與內分泌治療」聯合用藥時代。這也標誌著激素受體陽性(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晚期乳腺癌治療領域結束了近十年來沒有突破性創新療法的局面。
  • 肺癌晚期治療的建議
    癌症雖然很難治癒,但如果提早發現、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就能做到及時控制癌細胞擴散,讓患者「帶癌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治好癌症」。 肺癌晚期的時候,已經有擴散轉移,很難通過手術清除所有癌細胞(因此不宜手術和治療),治療時機非常寶貴,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 我國晚期乳腺癌治療迎來突破性創新藥 -- 愛博新 開出首日處方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五家醫院為乳腺癌晚期患者開出CDK4/6 抑制劑處方,正式開啟我國晚期乳腺癌治療「CDK4/6 激酶抑制劑與內分泌治療」聯合用藥時代。這也標誌著我國激素受體陽性 (HR+) 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 (HER2-) 晚期乳腺癌治療領域結束了近十年來沒有突破性創新療法的局面。
  • 侖伐替尼與帕博利珠單抗聯合方案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結果...
    該試驗旨在評價衛材研發的口服多靶點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LENVIMA與MSD的抗PD-1治療藥物KEYTRUDA聯合治療或與依維莫司聯合治療對比舒尼替尼用於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支持將基於KEYTRUDA的聯合用藥方案作為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一線治療進行研究,鑑於此,我們對KEYTRUDA + LENVIMA聯合方案與舒尼替尼單藥方案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KEYTRUDA + LENVIMA聯合治療使患者的PFS、OS和ORR表現出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默克研究實驗室腫瘤學臨床研究副總裁Gregory Lubiniecki
  • ...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一線治療晚期肝癌III期臨床...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在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 ASIA)線上會議以優選口頭報告形式公布了ORIENT-32的臨床研究結果
  • ...利珠單抗聯合方案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結果有顯著統計學...
    該試驗旨在評價衛材研發的口服多靶點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LENVIMA®與MSD的抗PD-1治療藥物KEYTRUDA®聯合治療或與依維莫司聯合治療對比舒尼替尼用於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
  • 全球首個治療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艾坦正式上市
    衛計委領導、工信部領導、恆瑞醫藥領導、解放軍八一醫院秦叔逵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李進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以及參與阿帕替尼臨床III期研究的諸位專家一起出席了本次艾坦上市會,共同啟動阿帕替尼新品上市並分享晚期胃癌三線治療領域的發展成果。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過去,基因檢測送檢率低,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後續的靶向治療方案,即使做了檢測也沒有對應的藥物,所以病人覺得沒必要檢測,藥物可及性影響了送檢率。」 本次亞洲肺癌大會主席、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說,「但現在隨著第三代靶向藥的問世,基因檢測有了用武之地。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免疫靶向治療的問世,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也將會成為一個問題。2020年第一版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推薦肺癌患者應檢測的靶點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興靶點MET、RET、HER2,另外還有腫瘤突變負荷(TMB)。針對不同的靶點,選擇的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
  • 晚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搭配CDK4/6抑制劑治療可獲更長生存期
    近年來,隨著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的不斷突破,CDK4/6抑制劑的出現被腫瘤專家們稱之為「裡程碑」式的突破,可以逆轉或延遲內分泌耐藥時間的出現。  「臨床證實,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具有較內分泌單藥更佳的縮瘤效果,腫瘤客觀緩解,且疾病控制率較高,為HR+/ 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延遲至化療時間,正逐漸改變國內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模式。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免疫激動劑就是這類藥物,是全球腫瘤免疫研發的新熱。2016年,一家專注於腫瘤免疫激動劑的公司成立了——它就是禮進生物,由前艾伯維腫瘤研發資深科學家王結義博士所創立。公司以全球創新的腫瘤免疫激動性抗體管線為核心、專注於抗腫瘤創新藥研發。
  • CDK4/6抑制劑——晚期乳腺癌治療新利器
    10月21日,上海——在今年十月乳腺癌防治月之際,「十年期待 攜愛啟程」關注晚期乳腺癌媒體研討會於21日在上海舉行。與會專家指出相較於早期乳腺癌,晚期乳腺癌疾病的治療更為複雜,全社會應關注晚期乳腺癌帶來的巨大疾病負擔和社會負擔。
  • 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腦轉移,如何優化治療?| 辯論
    原創 uu 醫學界腫瘤頻道不知道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腦轉移患者治療策略怎麼選?COMB告訴您!近日,第三屆腫瘤精準診療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乳腺癌個體化治療大會(COMB)順利召開,國內頂級乳腺癌專家雲集,共同探討乳腺癌診療規範與診療難題。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步化療」新法 顯著延長晚期卵巢癌生存
    專家評估後,認為她的病情符合「三步化療」的治療指徵,予以該方案治療。幾年過去了,令李阿姨擔心的復發並沒有發生,她體內的病灶也已經控制。李阿姨的情況並非個例,已經有一批晚期卵巢癌患者在腫瘤醫院婦科腫瘤團隊「三步化療法」中獲益。據初步統計,接受「三步化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病進展期較傳統對照組顯著延長達11.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