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30.4萬的女性被確診患上乳腺癌,儘管市民目前對乳腺疾病的早期防治意識有所提高,但她們中依然有3%-10%在初次確診時即發生遠處轉移,形勢更為嚴峻的是,即便初診時處在乳腺癌早期,再之後的漫長治療過程中,也會有30%-40%可發展為晚期乳腺癌,這意味著五年的生存率將驟降到20%,更多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時間僅2-3年。
每年10月為「國際乳腺癌關注月」,為提高公眾對乳腺癌的關注,科普乳腺癌診療相關知識,「Love 2 U」晚期乳腺癌科普教育活動在廣州召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乳腺科主任黃梅教授表示,來到乳腺癌晚期這一階段,治療的目的不再是以治癒為目標,而是通過優化各種現有的治療模式,來幫助晚期患者緩解臨床症狀、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尤其是近年來,CDK4/6抑制劑的出現,讓晚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患者不必忍受化療帶來的痛苦,即可獲得較之前一倍以上的生存時長。」
激素受體陽性佔6成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面臨治療難題
如今在乳腺癌領域,根據不同的分子分型,不同類型會加以個體化、區別化進行治療,其中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患者佔到65%以上,激素受體陽性(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的晚期患者又最為常見,佔到5-10%。
不同於其它惡性腫瘤,隨著各種治療手段的不斷湧現,晚期乳腺癌患者依然可以從「精準」治療中獲益,生存期得以延長,甚至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可治、可控的慢性病。黃梅教授表示,但對於激素受體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陰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則辦法不多,主要以內分泌單藥治療和化療為主。
「但我們很清楚,對於那些已經復發的HR+/HER2-的晚期乳腺癌,它的治療有效率往往不到50%,無疾病進展也僅有1年的時間。」黃梅教授指出,當被迫從內分泌治療轉向化療用藥後,患者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尤其是女性患者心理接受度更難。
靶向創新帶來新變化,生存期延長一倍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徐菲教授介紹,乳腺癌和其它惡性腫瘤有些特別,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腫瘤,研究發現它的生長受到體內多種激素的調控,其中雌激素最為關鍵,如果有一種藥物能夠讓體內不再分泌雌激素或者阻止雌激素和腫瘤的上皮去接觸,很有可能就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因此,內分泌藥物應運而生,對於激素受體陽性(HR+)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後不但取得了可媲美化療的療效,還避免了化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影響,「但內分泌藥物不是萬能的,腫瘤就像長在體內的一個新的『生命體』,在最初被內分泌藥物打的節節敗退後,它很快就會自己找到新的辦法進行抵禦,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使用再多的內分泌藥物不管用了。」黃梅教授介紹,醫學上稱之為「耐藥」期,患者生存期大大縮短。
怎麼辦?近年來,隨著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療的不斷突破,CDK4/6抑制劑的出現被腫瘤專家們稱之為「裡程碑」式的突破,可以逆轉或延遲內分泌耐藥時間的出現。
「臨床證實,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具有較內分泌單藥更佳的縮瘤效果,腫瘤客觀緩解,且疾病控制率較高,為HR+/ 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延遲至化療時間,正逐漸改變國內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模式。在最新版發布的《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中,也將這一聯合治療方案推薦為HR+/ 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線以及二線的標準治療方案。」徐菲教授介紹表示,從臨床上看,聯合使用後,明顯延長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
提升治療可及,期待醫保公平性惠及更多患者
如果說藥物不斷創新及治療策略的不斷優化,為晚期乳腺癌的長期生存帶來了可能性,那麼提升治療藥物可及性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近年來,我國醫保在抗癌領域內的改革創新等系列舉措,大幅提高了對癌症患者的保障力度。
黃梅教授認為,醫保報銷看似一項減少疾病負擔的行為,其實它會很快反饋到臨床治療和研究。明確療效新型靶向藥物進入醫保,既可以減輕患者負擔,也可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使得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得到提高。
「但從目前的醫保政策來看,以乳腺癌為例,HER2+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療在醫保報銷中佔優勢明顯,而HR+/ HER2-乳腺癌創新靶向治療卻未納入。」徐菲教授遺憾的表示,CDK4/6抑制劑價格較為昂貴,單盒價格在3萬元左右,1個月1盒的頻率讓不少貧困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只能放棄選擇,「從臨床上看,有超過一半的患者是因為經濟原因拒絕使用新藥,其實乳腺癌病理分型不同治療策略不同,所以將公平性評價納入抗腫瘤藥物綜合評價維度之一,將會給更多腫瘤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為提高我國抗癌藥醫保資源共享的公平性,助力癌症患者健康水平的提升,專家們呼籲:隨著醫保目錄中創新抗癌藥物數量和種類的不斷增加,應將公平性納入藥物價值評價維度,提高高質量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從而提高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並助力《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22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3.3%的目標早日實現。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