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2020-12-04 百家號

2018年是肺癌治療激動人心的一年,多個重磅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期,讓肺癌治療「變了天」,有望讓不治之症轉變為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

11月8日,來自世界各國和國內的肺癌治療「大咖」齊聚羊城,參加由國際肺癌研究學會舉辦的亞洲肺癌大會(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這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首次主辦亞洲肺癌大會,並選擇與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合作在中國主辦本次大會。義大利都靈( Turin) 大學醫學腫瘤中心主任Giorgio V。 Scagliotti教授是現任國際肺癌研究學會主席,他認為,中國作為肺癌最高發的國家,其肺癌防治關係到全球的肺癌防控水平。

中國牽動全球肺癌防控 需重視肺癌高危人群早期篩查

據了解,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來講總體是呈上升趨勢,在不發達國家或者是中等發展國家它的數據增高得很明顯,但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的國家,肺癌發病率基本上是穩定持平,甚至略有下降,這和針對高危人群的篩查不無關係。

Giorgio V. Scagliotti教授指出,在中國,降低肺癌死亡率,必須注重早期發現。推薦高危人群要定期做篩查,主要是低劑量螺旋CT。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此時通過早期幹預手術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幾乎能達到5年、10年,甚至100%的生存。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靶向藥物並不是越新一代越合適 需結合基因檢測來定

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隨著分子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的出現,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靶向治療相比放化療,能精準抑制腫瘤,副作用小,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提高。但分子靶向藥治療後會出現耐藥問題,因此,靶向藥物不斷更新,針對耐藥靶點的二代、三代靶向藥物相繼進入中國,使國內肺癌患者的生命不斷延長,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患者甚至有望跨越五年、甚至十年的生存期。

「過去,基因檢測送檢率低,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後續的靶向治療方案,即使做了檢測也沒有對應的藥物,所以病人覺得沒必要檢測,藥物可及性影響了送檢率。」 本次亞洲肺癌大會主席、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說,「但現在隨著第三代靶向藥的問世,基因檢測有了用武之地。建議患者在對第一代、二代靶向藥耐藥之後再做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特定靶點的突變的,結合醫生專業建議,才採用第三代靶向藥進行治療。」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

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對於沒有特定驅動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分子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就很差了。 而這批患者往往仍然只能依賴化療來延長生命,但化療的療效有限,而且副作用大。 隨著免疫治療藥物逐步加快速度進入中國,我國肺癌治療逐步步入腫瘤免疫治療時代。 腫瘤免疫治療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對抗腫瘤的免疫功能來殺死腫瘤細胞,有療效持久,副作用相比化療要小的特點。在某些瘤種,如惡性黑色素瘤,其療效顯著,部分患者甚至能在停藥後,仍然獲得長期生存。

腫瘤免疫治療正在顛覆對晚期肺癌治療的認識,晚期肺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從化療時代的5%, 「連升三級」,達到15%, 這是裡程碑式的變化。吳一龍教授指出,腫瘤免疫治療在晚期肺癌中的臨床應用還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隨著更多研究結果的出現,我們將看到腫瘤免疫治療在手術前,手術後等更早期肺癌治療階段的應用,這將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在未來長期帶瘤生存肺癌患者將非常常見。

當前中國是腫瘤免疫藥物研發最「火熱」的國家,沒有之一。 無數廠家在開發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雖然」扎堆『現象嚴重,但是無疑,這必將推動國內在這一方面的臨床研究,並帶來中國患者的治療數據。 吳一龍教授認為,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腫瘤免疫、靶向治療藥物進入臨床應用,價格將更便宜,從而讓更多的中國患者從創新藥物中獲益。

相關焦點

  • 吳一龍:免疫治療可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治療效果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接受採訪 唐貴江 攝中新網廣州10月24日電 (記者 唐貴江)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24日在廣州表示,根據其團隊的臨床治療結果,使用免疫藥物可有效改善相關非小細胞肺癌
  • 吳一龍:免疫治療,為「肺癌變成慢性病」加大砝碼
    ,一直孜孜不倦地為中國肺癌患者的優化治療開闢道路;MSK即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腫瘤中心,是全球著名的腫瘤醫院和研究中心,在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享有盛名,近25年在全美醫院排行榜上始終居於最佳腫瘤醫院的前兩位。
  • 肺癌患者耐藥怎麼辦?吳一龍團隊歷時8年找到辦法
    吳一龍團隊去年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有50%的耐藥患者是因為EGFR基因發生了第二個突變T790M。針對這一新的突變,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奧希替尼可以精準抑制,讓這些病人延長無復發、無腦轉移的生存期達10個月。但剩下的50%患者耐藥原因是什麼呢?還沒有人真正弄明白。這一次,吳一龍團隊用這項歷時8年的研究,找到了答案。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在晚期肺癌中,我們從過去的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療,已經完全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格局。」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免疫治療要追求更加「精準」
    免疫治療已經部分實現了這個目標。晚期的肺癌病人,如果沒有進行靶向治療,沒有免疫治療,在過去很難獲得長期生存。現在單純的免疫治療,可以使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達到15%~20%。10月24日,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免疫治療被喻為臨床腫瘤學近5年來的重大變革,通過檢測患者PD-L1表達是否呈陽性,從而判斷是否適合用免疫單藥來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一線,是「精準」概念的具體體現。免疫治療方興未艾免疫治療作為治療癌症的新手段,近年來受到醫學界的廣泛推崇。
  • PD-L1表達高陽性晚期肺癌患者或可免化療
    信息時報訊(記者廖溫勃)免疫治療是臨床腫瘤學近五年來出現的重大變革。「此前,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如今免疫治療可使該數字提升到15-20%。與化療相比,免疫治療的副作用無疑大幅降低,是患者在臨床治療上更加容易接受。」
  • 得了晚期肺癌還能活10年?專家帶你來揭秘
    目前,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出現、通過有效的全程管理,不少肺癌晚期患者能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存活5年以上、甚至10年都並非不可能。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下面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五區主任周承志帶我們揭秘。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引子:肺癌診療發展迅速,靶向免疫如何選擇?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同時也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由於肺癌患者眾多,疾病負擔巨大,針對肺癌的新藥研發也始終是國內外腫瘤領域的關注重點,最近幾十年來肺癌治療水平不斷提升,治療模式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 肺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目前已有8種免疫藥物
    9月22日,2020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會議期間披露了相關腫瘤研究數據,其中關於腫瘤免疫治療「K藥」的KEYNOTE-024研究對於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更新引發關注:在PD-L1表達陽性(TPS≥50%)的患者中,K藥單藥一線治療將5年生存率提高到31.9%。
  • 腫瘤免疫治療持續創新 肺癌慢病化可期
    主辦方還邀請了肺癌領域內的知名專家開設科普講座,以「免疫治療開啟晚期肺癌治療新時代」為主題,分享肺癌治療領域的新趨勢。 該活動由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北京愛譜癌症患者關愛基金會和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聯合主辦,旨在為肺癌患者傳遞希望、勇氣和力量,用愛點燃生命之光;同時呼籲全社會給予肺癌患者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關愛。
  • 免疫+手術治療或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帶來希望
    採用國際最前沿的免疫治療方法使一名中晚期肺癌患者腫瘤從原來的4.2公分縮小到了2.8公分,獲得寶貴的手術機會。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記者 陳靜)免疫治療可用在術前誘導或者代替化療,這不是天方夜譚。
  • 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首個PD-L1單抗在...
    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的PACIFIC模式成為III期不行切除NSCLC治療的金尺度。2020年2月29日,在III期肺癌雲海網絡峰會上,正式宣布上市,迎來肺癌免疫治療新時代。PD-L1免疫治療,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或超50%據2019年中國癌症中心發布的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患者中約85%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有1/3在初次確診時為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又稱局部晚期)。
  • 晚期肺癌可以活多久?
    特別是一旦診斷晚期肺癌,很多患者或者患者家屬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肺癌晚期到底可以活多久?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吧,肺癌晚期到底可以活多久?【什麼是肺癌晚期?】肺癌晚期的患者一般不首選手術治療,需要依靠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或者放療等多種手段的綜合治療,所以被又被稱為癌症的晚期。【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其中4名患者還因不良反應停止用藥,但是這4名患者停藥後,什麼藥都沒用,仍然維持控制超過5年。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Opdivo在中國正式上市,成為中國大陸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獲批上市的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新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
  • 得益於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晚期肺癌5年生存期不再奢談
    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治療時代,對於驅動基因陽性的肺腺癌,靶向治療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但肺鱗癌一直沒有找到明確的驅動基因,肺鱗癌患者的治療仍然停滯於化療時代,以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等細胞毒類藥物聯合鉑類的雙藥化療方案為主,有效率較低,僅有30%左右,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僅4-5個月,中位總生存時間僅1年左右。
  • ...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阿斯利康PD-L1抑制劑Im...
    度利尤單抗注射液是中國內地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獲批用於III期肺癌治療的PD-L1免疫抑制劑,此次獲批標誌著在中國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細胞肺癌迎來免疫治療新時代。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先生表示:「感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相關部門對廣大肺癌患者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的高度關注,以及對創新治療方法準入的高度重視。
  • 肺癌的免疫治療
    肺  癌免疫治療抗癌「神藥」,療效持久       近幾年在晚期肺癌的治療方面已由傳統化療時代發展到精準分子靶向治療時代,繼而發展到了免疫治療時代。相較於之前的放化療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雖然有效率不高,但對於有效的患者,其療效持久,能達到五年、十年不復發、不進展、長期生存,實現臨床治癒,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肺癌的免疫治療,特別是近幾年才出現的PD-1抑制劑。
  • 肺癌晚期治療的建議
    癌症雖然很難治癒,但如果提早發現、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就能做到及時控制癌細胞擴散,讓患者「帶癌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治好癌症」。 肺癌晚期的時候,已經有擴散轉移,很難通過手術清除所有癌細胞(因此不宜手術和治療),治療時機非常寶貴,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 肺癌治療選擇,靶向還是免疫?
    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元年,隨後的十數年裡多款肺癌靶向藥物相繼上市給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2018年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表示,肺癌並不是一個病,而是一組病,不同類型的肺癌治療南轅北轍,目前公認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放化療、靶向、免疫等療法。這些年都有了很大進展,但患者不應當跟風盲試藥物。目前,針對肺癌的診斷主要分為影像學診斷、病理學診斷、分子學分型三種診斷方式。
  • 從1970至2021,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升級換代?
    作者:肺癌康復圈2020年中國肺癌新發病例數82萬[1],是中國癌症發病數最高的頭號殺手。面對這樣的對手,患者是否就只能束手就擒呢?在50年前,或許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是一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幾乎都活不過半年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