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腫瘤一旦到了晚期,在治療上會面臨很大的困難,有的甚至僅有少數的治療方式可用,這也讓一些晚期腫瘤患者及家屬,從心理上產生了消極的治療態度。
萬萬不可!晚期腫瘤也能有多種治療方式可選。
這位來美中嘉和進行國際多學科會診的42歲晚期乳腺癌患者就是這樣。兩年前,因為右側乳腺癌,她進行了右側乳房全切術,可在今年10月,癌細胞出現了轉移,病情進展。不幸的出現並沒有消磨她積極治療的意志,她來到美中嘉和,希望通過國際多學科會診,尋求基於國內外乳腺治療進展、規範、個性的治療方案。
通過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她了解到,雖然自己的腫瘤已經有轉移,但還有很多的治療方案可以選擇,這讓她更加有信心繼續之後的治療。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聚集了來自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腫瘤專家,每周兩次多學科集體討論,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腫瘤多學科會診服務。
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首先對這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全面了解,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中、新兩方超過10人的醫療隊伍,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
首席醫療官:傅深
放療科醫生:張小建
樸京虎
鄭意輝
腫瘤內科醫生:朱玉芬
影像科醫生:溫阿明
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
腫瘤內科醫生:黃偉雄 Dr.Ooi
腫瘤外科醫生:王光偉Dr. Ong
放療科醫生:陳約翰 Dr.Daniel
上海和新加坡的物理師、技師和護理人員也是美中嘉和多學科會診的重要參與者。
會診紀實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病歷及影像資料,確認了患者的分子分型為Luminal B型(主要依據病理結果:ER60%+,PR15%+,HER-2+++,Ki67 30%+)。並請患者本人提出自己的疑問和需求,患者特別指出自從今年5月份起出現腰部疼痛伴隨右腿麻木,之後,專家們開始了針對這位患者的國際多學科會診。
患者病例
上下滑動框內文字,了解患者詳細病情▼
診斷
右側乳腺癌進行乳房全切術後發生骨轉移和腦轉移,分期為IV期,Luminal B型。
現病史
2016年11月18日,右側乳房病變切除。 病理學:非特殊型浸潤性癌;
2016年12月2日,右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分期,pT2N3M0。
術後化療AC-TH 8療程,方案:阿黴素32mg + 環磷醯胺 1.0g +多西紫杉醇160mg +曲妥珠單抗400mg。
在2017年7月,輔助放療:胸壁,鎖骨上/鎖骨下和腋窩區域,DT 50.4Gy / 28fx
自2017年4月14日至2018年2月25日,13個周期:曲妥珠單抗 360 mg。
自2017年6月起,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從2018年5月,改變內分泌治療:來曲唑。
自從2018年5月起,患者出現腰部疼痛,右腿麻木。
在2018年10月,被評估為疾病進展(腦+全脊柱增強MRI:腦轉移和多發骨轉移)。
現在,患者有腰腿疼痛,伴有右腿麻木,沒有明顯的體重減輕。
體格檢查
ECOG評分:1分;
右側全乳房切除術後改變,雙側乳房無腫塊;
雙側腋窩和頸部無腫塊;
腿部無水腫;
雙上肢、雙下肢肌力IV級;
沒有其他異常
既往史
既往史:無。
月經:42歲進入更年期,上一次月經是2017年4月24日。
家族史:無癌症史
過敏:無過敏史
已婚,4次懷孕,有兩個孩子,28歲時首次分娩,母乳餵養。
非吸菸者/飲酒者
影像診斷
腦+全脊柱增強MRI(20/10/2018):右側額葉和左側小腦多發小結節,分別約1.1cm,1.2cm; 多發骨轉移。
胸部CT平掃(20/10/2018):無肺部轉移。
病理和檢查結果
術後病理(外院,18/11/2016):非特殊型浸潤性癌(G2),4.5*4.5*0.5cm; IHC:ER60%+,PR15%+,HER2 +++,Ki67 30%+,EGFR-,CK5/6 - ,E-CAD +,P120膜+,Syn-,CgA-。
術後病理(外院,2/12/2016):距乳頭3cm外上象限乳腺組織內見一挖空區。3.5*3.0*2.0;鏡檢挖空區邊緣檢片狀出血及成纖維細胞增生,鄰近組織內見中核級導管原位癌(最大徑0.8cm)及少量浸潤性癌(最大徑0.4cm),局灶疑有浸潤性乳頭狀癌成分,且脈管內見癌栓,癌旁乳腺組織呈腺病改變,乳頭及乳腺基底部切緣未見癌累及,同側腋窩13/14+ 。
2018年9月之前,腫瘤標誌物均在正常範圍內。
腫瘤標誌物(29/10/2018):CEA 43.05ug/L,CA125 96KU/L,CA153KU/L
討論時刻
為保證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更長的生存期、更高的生活質量,會診專家團隊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了討論。
1.針對患者現用的治療方案和症狀進行討論
患者在美中嘉和進行多學科國際會診之前,其主診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進展情況,停止了患者的內分泌治療,並給與了靶向藥物吡咯替尼+希羅達進行治療。通過中國與新加坡專家對患者病情的充分討論,會診專家一致建議繼續使用靶向藥物+希羅達進行治療,並指出應該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進行複查,以評估療效。
針對患者提出的腰部疼痛症狀,放療專家們一致認為,可以通過對腰部的骨轉移病灶進行局部放療來緩解疼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2.針對患者未來可用的治療方案進行討論
雖然患者此前已進使用過化療、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來曲唑)、靶向治療(赫賽汀)等治療方式,不過專家指出根據患者的分子分型,患者未來可用的治療方案還有很多。
患者疾病的HER-2+++特徵,決定了患者雖然對赫賽汀耐藥了,但也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抗HER-2靶向治療方案。現在國內上市的抗HER-2藥物除赫賽汀、吡咯替尼外,還有拉帕替尼等藥物,未在國內上市但在國外上市的抗HER-2藥物有帕妥珠單抗、T-DM1等藥物。
患者疾病的「激素受體ER、PR陽性」特徵,決定了患者在後續治療時,還可以考慮在疾病在控制穩定後,還可以使用內分泌治療來控制病情,比如國內新上市的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等藥物。
患者未來將會使用哪種治療方案,還需要通過多學科會診對患者當時的病情討論後再做決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患者在未來抗擊腫瘤的徵途中,有很多可用的「武器」。
會診結論
姑息性放射治療至L3(第三腰椎)部位,劑量為:30Gy / 10fx;
停止內分泌治療,給予卡培他濱聯合靶向藥物;
同時跟進腦磁共振檢查。
目前,中國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83.2%,對於很多乳腺癌的患者來說,逐漸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而且,隨著腫瘤治療的新藥物、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即使是晚期乳腺癌患者,也有很多的治療方案可用,這能幫助她們追尋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