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腫瘤才不是無計可施,也能有多種治療選擇

2020-12-01 騰訊網

在人們的印象中,腫瘤一旦到了晚期,在治療上會面臨很大的困難,有的甚至僅有少數的治療方式可用,這也讓一些晚期腫瘤患者及家屬,從心理上產生了消極的治療態度。

萬萬不可!晚期腫瘤也能有多種治療方式可選。

這位來美中嘉和進行國際多學科會診的42歲晚期乳腺癌患者就是這樣。兩年前,因為右側乳腺癌,她進行了右側乳房全切術,可在今年10月,癌細胞出現了轉移,病情進展。不幸的出現並沒有消磨她積極治療的意志,她來到美中嘉和,希望通過國際多學科會診,尋求基於國內外乳腺治療進展、規範、個性的治療方案。

通過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她了解到,雖然自己的腫瘤已經有轉移,但還有很多的治療方案可以選擇,這讓她更加有信心繼續之後的治療。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

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聚集了來自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腫瘤專家,每周兩次多學科集體討論,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具有國際水準的腫瘤多學科會診服務。

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首先對這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全面了解,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中、新兩方超過10人的醫療隊伍,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

首席醫療官:傅深

放療科醫生:張小建

樸京虎

鄭意輝

腫瘤內科醫生:朱玉芬

影像科醫生:溫阿明

新加坡泰和國際醫院

腫瘤內科醫生:黃偉雄 Dr.Ooi

腫瘤外科醫生:王光偉Dr. Ong

放療科醫生:陳約翰 Dr.Daniel

上海和新加坡的物理師、技師和護理人員也是美中嘉和多學科會診的重要參與者。

會診紀實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病歷及影像資料,確認了患者的分子分型為Luminal B型(主要依據病理結果:ER60%+,PR15%+,HER-2+++,Ki67 30%+)。並請患者本人提出自己的疑問和需求,患者特別指出自從今年5月份起出現腰部疼痛伴隨右腿麻木,之後,專家們開始了針對這位患者的國際多學科會診。

患者病例

上下滑動框內文字,了解患者詳細病情▼

診斷

右側乳腺癌進行乳房全切術後發生骨轉移和腦轉移,分期為IV期Luminal B型

現病史

2016年11月18日,右側乳房病變切除。 病理學:非特殊型浸潤性癌;

2016年12月2日,右側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手術分期,pT2N3M0。

術後化療AC-TH 8療程,方案:阿黴素32mg + 環磷醯胺 1.0g +多西紫杉醇160mg +曲妥珠單抗400mg。

在2017年7月,輔助放療:胸壁,鎖骨上/鎖骨下和腋窩區域,DT 50.4Gy / 28fx

自2017年4月14日至2018年2月25日,13個周期:曲妥珠單抗 360 mg。

自2017年6月起,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從2018年5月,改變內分泌治療:來曲唑。

自從2018年5月起,患者出現腰部疼痛,右腿麻木。

在2018年10月,被評估為疾病進展(腦+全脊柱增強MRI:腦轉移和多發骨轉移)。

現在,患者有腰腿疼痛,伴有右腿麻木,沒有明顯的體重減輕。

體格檢查

ECOG評分:1分;

右側全乳房切除術後改變,雙側乳房無腫塊;

雙側腋窩和頸部無腫塊;

腿部無水腫;

雙上肢、雙下肢肌力IV級;

沒有其他異常

既往史

既往史:無。

月經:42歲進入更年期,上一次月經是2017年4月24日。

家族史:無癌症史

過敏:無過敏史

已婚,4次懷孕,有兩個孩子,28歲時首次分娩,母乳餵養。

非吸菸者/飲酒者

影像診斷

腦+全脊柱增強MRI(20/10/2018):右側額葉和左側小腦多發小結節,分別約1.1cm,1.2cm; 多發骨轉移。

胸部CT平掃(20/10/2018):無肺部轉移。

病理和檢查結果

術後病理(外院,18/11/2016):非特殊型浸潤性癌(G2),4.5*4.5*0.5cm; IHC:ER60%+,PR15%+,HER2 +++,Ki67 30%+,EGFR-,CK5/6 - ,E-CAD +,P120膜+,Syn-,CgA-。

術後病理(外院,2/12/2016):距乳頭3cm外上象限乳腺組織內見一挖空區。3.5*3.0*2.0;鏡檢挖空區邊緣檢片狀出血及成纖維細胞增生,鄰近組織內見中核級導管原位癌(最大徑0.8cm)及少量浸潤性癌(最大徑0.4cm),局灶疑有浸潤性乳頭狀癌成分,且脈管內見癌栓,癌旁乳腺組織呈腺病改變,乳頭及乳腺基底部切緣未見癌累及,同側腋窩13/14+ 。

2018年9月之前,腫瘤標誌物均在正常範圍內。

腫瘤標誌物(29/10/2018):CEA 43.05ug/L,CA125 96KU/L,CA153KU/L

討論時刻

為保證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更長的生存期、更高的生活質量,會診專家團隊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了討論。

1.針對患者現用的治療方案和症狀進行討論

患者在美中嘉和進行多學科國際會診之前,其主診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進展情況,停止了患者的內分泌治療,並給與了靶向藥物吡咯替尼+希羅達進行治療。通過中國與新加坡專家對患者病情的充分討論,會診專家一致建議繼續使用靶向藥物+希羅達進行治療,並指出應該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進行複查,以評估療效。

針對患者提出的腰部疼痛症狀,放療專家們一致認為,可以通過對腰部的骨轉移病灶進行局部放療來緩解疼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2.針對患者未來可用的治療方案進行討論

雖然患者此前已進使用過化療、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來曲唑)、靶向治療(赫賽汀)等治療方式,不過專家指出根據患者的分子分型,患者未來可用的治療方案還有很多。

患者疾病的HER-2+++特徵,決定了患者雖然對赫賽汀耐藥了,但也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抗HER-2靶向治療方案。現在國內上市的抗HER-2藥物除赫賽汀、吡咯替尼外,還有拉帕替尼等藥物,未在國內上市但在國外上市的抗HER-2藥物有帕妥珠單抗、T-DM1等藥物。

患者疾病的「激素受體ER、PR陽性」特徵,決定了患者在後續治療時,還可以考慮在疾病在控制穩定後,還可以使用內分泌治療來控制病情,比如國內新上市的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等藥物。

患者未來將會使用哪種治療方案,還需要通過多學科會診對患者當時的病情討論後再做決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患者在未來抗擊腫瘤的徵途中,有很多可用的「武器」。

會診結論

姑息性放射治療至L3(第三腰椎)部位,劑量為:30Gy / 10fx;

停止內分泌治療,給予卡培他濱聯合靶向藥物;

同時跟進腦磁共振檢查。

目前,中國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83.2%,對於很多乳腺癌的患者來說,逐漸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而且,隨著腫瘤治療的新藥物、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即使是晚期乳腺癌患者,也有很多的治療方案可用,這能幫助她們追尋更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藥劑科主任李玫:晚期肺癌,該選擇化療、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
    藥師有話說|吉林省腫瘤醫院藥劑科主任李玫:晚期肺癌,該選擇化療、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晚期肺癌主要有三種藥物治療方式:一是化學治療,也就是常說的化療,老百姓通常會覺得其副作用比較大,治療過程痛苦。但實際上,化療依然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二是靶向治療,它是定點靶向的治療方式,副作用較小,但是並非適用於所有患者,只有確定特定基因靶點後才可以選擇針對該基因的靶向藥物。三是近兩年討論較多相對熱門的免疫治療。
  • 卵巢癌晚期的症狀 卵巢癌晚期有哪些治療方法
    卵巢癌晚期是一種女性的疾病,對於這個疾病,大家有了解多少呢?卵巢癌晚期的症狀是什麼?卵巢癌晚期有哪些治療方法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有關於這些方面的吧。卵巢癌晚期的症狀1、卵巢癌晚期的患者會出現下腹不適的情況或者是一側出現墜痛的感覺,希望大家能夠注意。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要進行去醫院診治。
  • 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腫瘤專家:規範合理用藥才是關鍵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教授表示,肺癌不是一個病,而是一組病,不同類型的肺癌治療南轅北轍,所以不要跟風盲試藥物。在選擇治療方案之前病理檢測是必須的,一定建立在病理學基礎上進行精準治療。
  • 針對肺癌,肝癌,肉瘤等多種晚期實體腫瘤...
    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 大部分腫瘤患者體內沒有足夠能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的T細胞,對於這些患者,醫生可以採用一種稱為工程T細胞受體(TCR)治療的方法。 這種方法通過從患者身上獲取T細胞,激活和擴增這部分抗腫瘤T細胞的同時,還可以為T細胞配備新的T細胞受體,使其能夠試別特定的癌症抗原。
  • 蘇州專家創新晚期腫瘤治療方案
    本報記者周函晚期腫瘤患者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坐等生命進入倒計時?蘇大附二院腫瘤放射治療科張力元教授團隊創新的「布拉格研究」,為不少晚期腫瘤患者延長了生命,該方案已引起了國際醫學界的關注。晚期患者出現生命奇蹟「以前對生命不抱希望了,但現在接受四個療程治療後,我能吃、能喝、能下床,身體狀態一天比一天好。」昨天,51歲的吳女士坐在病床上,說話聲音洪亮,氣色也很不錯。來自江蘇淮安的吳女士,就是「布拉格研究」的受益者之一。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在晚期肺癌中,我們從過去的化療到靶向治療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療,已經完全改變了肺癌的治療格局。」廣東省生命之光癌症康復協會郭蓮有常務副會長感觸道:「正如《愛是免疫力》的主題歌所唱,『這是開始,不是結束!』癌症擊不垮我們,只要積極接受規範治療,勇敢樂觀面對,終能扛過人生的嚴寒。」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接下來我們看看針對各個不同的突變靶點,都有怎樣的治療選擇。對於EGFR/ROS1/ALK/BRAF陰性且PD-L1>1%的患者,首選免疫治療 目前認為腫瘤組織PD-L1的表達是抗PD-1/PD-L1治療前選擇優勢人群比較合理的標誌物。
  • 張毅:撬動癌症治療的「支點」——腫瘤免疫治療
    目前已批准上市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PD-1/PD-L1抗體,這些抗體在多種腫瘤中例如晚期黑色素瘤、腎透明細胞癌、淋巴瘤、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頭頸部腫瘤等腫瘤的中的臨床應用已被美國FDA或我們國家藥監局批准;另一種是CAR-T免疫細胞治療,在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和B細胞淋巴瘤等血液系統腫瘤的臨床應用中效果比較突出,在美國、
  • 癌症晚期,是堅持治療還是放棄回家?腫瘤科醫生說了大實話!
    沒人這樣說,是說你得看具體情況,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的癌症,即便是晚期,也仍有不同的病情。晚期癌症一定能治癒嗎?這個不用說,當然不是。但反過來,癌症晚期就一定不能治癒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什麼是癌症的「臨床治癒」?醫學上說的「治癒」跟老百姓想的「徹底治好」,其實並不完全是一個概念。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小於一公分的腫瘤,此時通過早期幹預手術治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幾乎能達到5年、10年,甚至100%的生存。建議患者在對第一代、二代靶向藥耐藥之後再做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特定靶點的突變的,結合醫生專業建議,才採用第三代靶向藥進行治療。」
  • 肺癌晚期治療的建議
    癌症雖然很難治癒,但如果提早發現、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就能做到及時控制癌細胞擴散,讓患者「帶癌生存」,從這個角度來講,也可以說是「治好癌症」。 肺癌晚期的時候,已經有擴散轉移,很難通過手術清除所有癌細胞(因此不宜手術和治療),治療時機非常寶貴,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 肺癌晚期怎麼治療最好?轉移淋巴能活多久
    癌症晚期患者能活多久與患者選擇的治療方式和患者的心情有著很大的關係,癌症晚期還能活多久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概念,但是患者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理無限的延長這個時間。肺癌晚期還能活多久,的確是一個很難簡單回答的問題。肺癌屬於惡性程度比較高的癌症,但也不是說到了晚期就無法治療。
  • 細胞與腫瘤治療到底有什麼關係?
    失去手術機會,化療難以耐受,生命似乎走到了盡頭,這幾乎是所有癌症晚期患者的共同感受。 而49歲的王女士與她們不同,在自己的努力堅持和醫生的幫助下,她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治療方式——細胞免疫治療。
  • 肺癌治療選擇,靶向還是免疫?
    眾多的患者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對於肺癌的研究與藥物開發也一直是國內外在腫瘤領域的關注重點。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元年,隨後的十數年裡多款肺癌靶向藥物相繼上市給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2018年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
  • 粒子種植治療腫瘤選擇有標準
    1、頭頸部腫瘤  頭頸部術後或放療後復發腫瘤、直徑小於7cm,距離大血管1cm以上,預計生存期大於3個月,均可以考慮進行粒子治療。  2、肺癌  外周型肺癌,因內科禁忌症無法手術者,腫瘤直徑小於5cm,可進行粒子植入治療。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適應症和安全性等大家關心問題,《科學通報》就腫瘤免疫治療的過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  惡性腫瘤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我國約有429萬癌症新發病例,另有280萬人因癌症去世,相當於每天有約7700人死於癌症。
  • 晚期乳腺癌≠沒希望,這樣治療能延長生存期!
    30%-40%乳腺癌發展至晚期, 但晚期乳腺癌≠沒希望! 乳腺癌治療效果雖然比其他很多腫瘤好,大多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通過手術獲得治癒,但仍會有30%乃至40%的患者最終復發轉移、成為不可治癒的晚期患者。
  • 癌症到了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
    癌症到了晚期,治療怕遭罪,不治又怕死,這就是多數癌症晚期患者糾結的根本原因。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還是聽聽腫瘤專家怎麼說吧!首先強調一點,癌症到了中晚期,基本上都無法治癒。但是,如果不治療就徹底喪失了生的希望。
  • 不是所有惡性腫瘤都適合靶向治療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一段老太太與警察的對話讓人淚目:「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這句話道出的,是癌症患者對生的渴望。電影從始至終提到的藥物就是現實版的治療腫瘤的靶向藥。很多腫瘤患者將靶向藥視為唯一救命稻草。    中國知名腫瘤專家、青島大學附院醫院腫瘤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於壯教授,每個周五上午是他在青大附院市南院區的專家門診,一上午他要接診30餘病人。
  • 晚期肺癌仍應積極治療,生存期以「年」計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近日,廣東省胸部腫瘤防治研究會暨胸部腫瘤多學科研討會在汕尾舉行,來自廣東、廣西、湖北等地的腫瘤醫學「大咖」參加了此次研究會,會上專家學者對晚期肺癌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學術交流,並對多個晚期肺癌病例、肺癌腦轉移病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