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2021-01-11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癌症治療和預防領域,基因檢測越來越多地發揮出作用。

1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

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吳小華進一步解釋說,「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此前也有新聞報導,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攜帶有BRCA1致病性突變,在39歲時接受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

吳小華表示,對於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的人群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

吳小華專家團隊正在手術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三姐妹接連確診卵巢癌

這一家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今年6月,51歲的五妹發現肝臟佔位,輾轉多家醫院,7月來到腫瘤醫院治療,確診為卵巢癌,並經基因檢測,確定存在BRCA1基因胚系致病突變。

鑑於BRCA1/2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的家族聚集發病風險,吳小華建議患者,讓其三代直系女性親屬進行BRCA1/2的基因檢測,以確定發病風險。

今年7月,55歲的三姐由於腫瘤標誌物CA125升高,輾轉多家醫院隨訪未能確定病因,直到11月發現腹膜多發病變後,才轉到腫瘤醫院治療,經診斷考慮為原發性卵巢癌。

今年11月,63歲的大姐體檢發現盆腔包塊,鑑於已有兩姐妹確診的病情,直接前往腫瘤醫院就診,後確診為原發性卵巢癌。

目前,大姐和三姐在腫瘤醫院已經接受卵巢癌手術治療。但遺憾的是,由於三姐延誤病情,確診時病情已較晚,進行了部分直腸等廣泛臟器切除,才達到了滿意的腫瘤細胞減滅術。所幸術後兩人恢復良好,後續將進行相應的化療等系統治療。

目前,五姐妹中的二姐和四姐已根據醫生建議,進行了基因檢測,正在等待相應結果;她們兄弟的女兒也正考慮是否進行基因檢測。

專家建議有家族史的女性進行基因檢測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卵巢癌患者是由於BRCA1和BRCA2發生胚系突變造成的,90%以上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性遺傳,都是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

2016年,由吳小華團隊率先牽頭完成的全國多中心研究顯示,在中國卵巢癌患者中,BRCA1/2基因突變概率高達28.5%。

「腫瘤醫院腫瘤婦科年開展卵巢癌手術超過1200例,其中近90%為晚期,超過40%為復發手術患者。」吳小華表示,卵巢癌預後效果差,早期無典型症狀,70%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確診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過四成,堪稱「最兇婦癌」。因此,如果能夠早期意識到發病風險,及早幹預,將有效預防和治療卵巢癌。

吳小華建議,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通過基因檢測或有效的遺傳諮詢,如確認有BRCA1/2基因突變,經專業醫生評估可進行預防性切除,以避免罹患卵巢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此外,目前已經有不少針對BRCA1/2基因靶點的藥物上市,明確基因突變,對於獲得前沿治療方案有顯著幫助。

吳小華表示,2016年起,醫院卵巢癌研究團隊與病理科合作,「通過醫院全程管理的診療體系結合基因檢測、遺傳諮詢與家系預防,配合藥物臨床試驗,有望使得卵巢癌這種病死率極高的『最兇婦癌』變為慢性病。」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上海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在癌症治療和預防領域,基因檢測越來越多地發揮出作用。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復旦腫瘤專家揪出發病「真兇」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即將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
  • ...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特殊基因「變身」聚集發病「真兇」—新聞—科學網
    特殊基因「變身」聚集發病「真兇」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
  • 復旦腫瘤醫院:卵巢癌「三步化療法」降低患者復發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廣兆 溫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委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一套由復旦腫瘤醫院獨創的、較有效抑制晚期卵巢癌發展的新方法——三步化療法。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三步化療」新法 顯著延長晚期卵巢癌生存
    來源/院方供圖7年前,58歲的李阿姨被確診為卵巢癌IV期合併肺部轉移,雖通過手術儘可能切除了腫瘤病灶,但後續還將進行系列化療。經病友介紹,李阿姨得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有一種「三步化療」的方法,決定前往諮詢。
  • 上海專家探索創建「三步化療法」大幅降低卵巢癌高復發率
    接受「三步化療法」治療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位無病進展期顯著延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8日電 (記者 陳靜)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的三大惡性腫瘤之一,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經過手術和一線化療,復發率仍極高。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謹防女性「隱形殺手」卵巢癌
    卵巢上皮癌患者確診時發現腫瘤局限於卵巢的僅佔不足30%,大多數已擴散到盆腹腔器官,約七成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晚期,卵巢癌也被成為女性「隱形殺手」,因此對於女性朋友,甚至是男性朋友,對卵巢癌相關知識的了解也是尤為必要的。
  • 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回顧|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化療|腫瘤|...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了促進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聯合石藥集團舉辦NCCN指南解讀系列會議。在第八個世界卵巢癌日即將到來之際,首次活動「芳華多美 用愛暖巢」2020 NCCN卵巢癌指南解讀於4月22日順利開展!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她很快辦理了入院手續,同時進行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BRCA2基因突變為陽性。 還記得「乳腺癌三姐妹」事件嗎?同一個月份三姐妹都確診為乳腺癌,她們患病的程度不同,在我院乳腺中心進行不同方案的治療後都痊癒出院了。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有7%-28%存在BRCA1突變;有1%-17%存在 BRCA2突變。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
  • 上海成立首個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提供基因檢測篩查幹預
    東方網通訊員王懿輝8月31日報導:遺傳性大腸癌不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其高度遺傳性更可能導致患者後代以及直系親屬罹患腸癌以及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相關疾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依託大腸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平臺,開設了上海市首家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哪些人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有卵巢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其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明顯增加;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是BRCA1、BRCA2。
  • 華大基因(300676.SZ):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註冊申報...
    格隆匯6月5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全資子公司武漢生物科技的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於2018年7月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
  • 專家告訴你 ▎TP53基因檢測有必要嗎?
    據調查顯示:每天約有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全國癌症新發病例佔世界四成。根據2017年中國癌症最新數據報告,每天約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與2012年相比,癌症新發人數從358萬增加到368萬,癌症從40歲之後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時達到高峰。你知道嗎?肺癌是我國發病率、死亡率第一的癌症。
  • 聯動揭開復旦生物科技基因檢測騙局
    穿過貼滿「解碼生命、造福人類」宣傳廣告的走廊,在14層C戶「上海復旦生物科技基因檢測太原華宇健康管理中心」門前停住了腳步。  得知是打聽基因檢測的,一名年輕女子熱情地迎了上來:「能測,能測,只要從口腔裡刮脫落細胞,寄回上海復旦生物檢測,半個月就能出結果。」該女子自稱姓代,是給這裡的老闆———自己的姑姑打工。說著,從柜子裡取出一份授權書,放在桌子上。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防控
    來源:華夏時報2020年5月29日,在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基因,股票代碼300676.SZ)召開的「全景測序 防癌控癌——2020華大基因腫瘤技術成果研討與發布會」上,華大基因在線發布了三款腫瘤檢測技術:基於甲基化快速靶向測序EpiPlexTM的肝癌早檢技術 、同源重組缺陷(HRD)檢測技術(GSA)、實體瘤患者定製化監測技術(Signa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