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癌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哪些人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2020-11-27 騰訊網

家族癌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家族癌是指具有血緣關係的一個家族有較多的成員發生同一種惡性腫瘤或同一系統的多種惡性腫瘤,醫學上把這種惡性腫瘤稱為「家族癌」,把具有這種現象的家族稱為具有腫瘤家族史。

癌症家族性的表現有兩種,一是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二是一個家族中存在某種癌聚集現象,雖然家族性能夠說明癌症具有一定的遺傳性,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被遺傳,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更容易讓家族出現相同的癌症。

家族癌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於肝癌好發的家族來說,多是由於家族成員中患有B型肝炎,B型肝炎在家族成員中互相傳染,導致家族成員相繼出現「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情況,而出現肝癌在家族成員中高發的現象。

2、腸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有卵巢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其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明顯增加;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是BRCA1、BRCA2。

基因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某些基因的缺陷容易在外在條件刺激下被異常激活,轉變為致癌基因,誘導細胞發生癌變。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僅佔5%-10%。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可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傾向,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通俗講,癌症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

疾病易感基因檢測

預知患病風險,掌控自己的健康

通過對細胞中的DNA信息檢測、分析,人們可以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老年痴呆症、癌症等。依據檢測報告,個性化制定相應的健康方案,指導人們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補充營養素等措施,調節基因的表達或功能,彌補基因變異帶來的健康風險,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醫療科學高速發展,科學家依然不斷探索健康領域,尋求更多方法預防悲劇的發生。基因檢測就是那把打開健康大門的金鑰匙。了解自身對各種癌的先天抗病能力高低,獲得患癌的相對風險數值,風險高低一目了然。一個人一生只需進行一次基因檢測便可以得知在基因範圍內罹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概率。

哪些人群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一、健康人群:希望保持健康身心的健康群體。已經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體檢不能把所有隱患一一查出,因此希望通過基因檢測明確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進而科學化、系統化、個性化地進行自我保健,預防疾病,延長壽命。

二、亞健康人群:希望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及生活方式與健康指導的亞健康群體。通過基因檢測後,可根據報告在健康顧問指導下隨時監控健康狀態,有意識地參與健康改善計劃,提高生命質量和整體健康水平。

三、高危人群:有疾病家族史和致癌環境接觸史的群體。需要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並在健康顧問的指導下密切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及時採取幹預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

四、已患病者在就診的同時希望積極參與自身健康改善的群體。需要在生活和行為方式上進行全面改善,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水平,延緩疾病的進程,提高生命質量。

通俗講,癌症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的「易感性」。以朱莉為例,她攜有BRCA1基因就會使她比普通人更易患乳腺癌、卵巢癌,或者她患癌的時間可能較一般人更早。此外,癌症的遺傳可能出現多人患不同癌症的現象,一個基因的致病突變可能導致多種癌症,例如BRCA1基因發生突變後,可能導致乳腺癌,還可能導致卵巢癌等。

由於遺傳因素目前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通過基因檢測,合理飲食調節,注意鍛鍊身體,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保持心情愉快,即能達到不發病或降低發病概率的目的。對於遺傳性較強的腫瘤,可以通過定期檢查,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

了解健康基因檢測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安潤心健康

相關焦點

  • 最新指南:乳腺癌基因檢測,哪些人需要做?哪些人不需要做?
    藥明康德/報導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前幾年做了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檢測,一下子把這種檢測給帶熱了。但是幾年過去了,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這個檢測,做了之後該怎麼辦。
  • 不是誰都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
    近幾年,從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基因突變,為降低患癌風險,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到歌手鄧紫棋因家族有癌症病史,做了基因檢測。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都是從這些明星名人開始的。但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適合所有人嗎?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了解你的患癌風險
    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是從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 BRCA1 基因突變,接受預防性乳腺切除以降低患癌風險開始的。2018年,歌手鄧紫棋發微博自曝家族有癌症病史,因此做了基因檢測,所幸測試結果是陰性。
  • 哪些人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一張表格告訴你!
    01:癌症是一種基因病 為什麼腫瘤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為什麼當下人罹患腫瘤的概率越來越高? 因此,腫瘤患者需要檢測一下是否攜帶遺傳易感的基因突變,分析自己的腫瘤是否與遺傳相關,從而知道家屬是不是也有遺傳的風險。 如果有,可以讓家人儘早採取針對性預防措施。
  • 明都教育科技做一次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基因檢測有哪些項目?
    全基因組測序,價格相對較高。能獲得完整的基因組序列信息,基本一輩子只做一次就夠了,排除基因突變因素,人們的基因信息非常穩定。因為基因測序後得到的是近乎百G的數據信息,是本浩瀚的有字天書。想要從中提取可用於健康評估、健康管理的信息,需要生物信息學家、數據科學家等等做大量專業、細緻的工作。
  • 哪些人適合做宮頸癌甲基化篩查
    預防宮頸癌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做好宮頸癌甲基化篩查,那麼哪些人適合做宮頸癌甲基化篩查呢,下面敬善基因來為您介紹!基因甲基化 其次是哪些朋友需要做宮頸癌甲基化篩查?
  • 哪些情況下需要做愛滋病耐藥檢測?
    在2020版《全國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繼續包含愛滋病耐藥檢測的內容,關於愛滋病耐藥檢測我們要了解的哪些內容呢?  什麼是愛滋病耐藥?  也稱愛滋病病毒(HIV)耐藥,是指由HIV遺傳變異引起的、對抗病毒藥物抑制作用敏感性降低或不敏感的現象。  愛滋病耐藥從何而來?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4)基因檢測還可用於腫瘤侵襲與轉移的檢測,通過對轉移灶和原位灶的基因檢測,尋找是否有關鍵基因驅使腫瘤的發生,是否有相應靶向藥物治療。 2、肺癌患者靶向治療關注哪些基因?有哪些靶向藥物可以應用?
  • 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陳小姐聽信基因檢測公司的宣傳,花4萬元做了一套關於癌症的風險評估檢測,然而結果拿到手後令人瞠目結舌: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布滿密密麻麻的生物學概念,放眼望過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藥物」這幾個熟悉的詞。「別說普通市民,就連醫生或生物專業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同濟醫院基因治療中心主任汪道文教授直言,基因測序報告如果沒人解讀,對被測者來說無異於一本天書。
  • 那些能「算命」的測試,普通人需要做嗎?基因檢測你要知道這些
    現在,通過一個簡單快捷的基因檢測,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知道更多身體的秘密。在網上搜索「基因檢測」,會跳出來各種各樣抓人眼球的檢測項目:運動能力、音樂天賦、疾病預測……究竟什麼人需要做這些檢測呢?檢測的結果值得相信嗎?
  • 哪些能防癌?這些蔬菜和水果是抗癌小能手
    原標題:哪些食物能防癌?這些蔬菜和水果是抗癌小能手   大家都知道,食品與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哪一些食品是對身體有益的呢?現在的科學家對我們經常使用的一些蔬菜和水果進行研究,發現有一些食品其實是可以防癌的。
  • 基因檢測是什麼?對身體有哪些好處?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回答!
    近幾年隨著「基因檢測」成本逐漸降低開始走進大眾的生活也揭開了,基因那層神秘的面紗但還是有不少人,對基因檢測不了解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一、基因檢測是什麼?通過體液、血液檢測,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
  • 消費級基因檢測,可以信任嗎(新聞現象)
    對哪些物質過敏?酒精代謝能力怎樣?有怎樣的遺傳風險?如今,面對這樣的疑問,人們有了實際的解決之道:基因檢測。隨著人們對自身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不斷攀升,基因檢測開始走向日常消費。短短幾年時間,消費級基因檢測這一新生事物從無到有火爆起來,不僅催生了巨大的市場,也成為一種頗為時尚的消費行為。   消費級基因檢測緣何受到人們青睞?是否靠譜?看似簡單的消費行為背後又有哪些隱憂?
  • 確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需要做哪些檢查?
    人不精神,上樓運動會氣喘,兩個月間檢查三次一次比一次差,一直按缺鐵性貧血治療,現在就是想知道怎麼會誤診,這個不是看血紅蛋白指標就可以嗎?為什麼最後是這個MDS?確診MDS應該做哪些檢查?病人B投稿:有位親戚之前總會出現貧血、出血症狀,去醫院檢查之後被初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請問這種情況要怎麼辦?MDS患者一般會有什麼臨床表現?
  • 皮膚科楊碧蓮主任:小兒蕁麻疹需要做哪些檢查?
    此時人的皮膚會有大小不一的紅斑,而且出現皮膚水腫的反應,通常會伴隨著明顯的瘙癢感,這些都是蕁麻疹比較常見的表現  一、小兒蕁麻疹需要做的檢查有哪些?  一般的蕁麻疹,其實是不用檢查的,因為風團和紅斑,瘙癢,皮疹反覆出現,就是診斷的方法了,一般的家長都可以診斷。
  • 武漢一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陳小姐聽信基因檢測公司的宣傳,花4萬元做了一套關於癌症的風險評估檢測,然而結果拿到手後令人瞠目結舌: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布滿密密麻麻的生物學概念,放眼望過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藥物」這幾個熟悉的詞。「別說普通市民,就連醫生或生物專業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
  • 新生兒基因檢測 做還是不做
    >新生兒基因檢測 做還是不做2019-08-27 21:33:0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你家孩子做過基因檢測嗎?」  「做了做了,報告幾天後就出了!」  在新生兒病房外,這樣的對話很常見,也許是爺爺奶奶,也許是外公外婆。剛出生的寶寶,採集血液和毛髮進行基因檢測,那上千塊也必須花啊!  可是,在各地不少醫院都大力推的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吐槽聲。
  • 需要做哪些檢查?基因檢測有什麼用呢?
    這是大家最為關注的事情,要做哪些檢查呢? 依據超聲特徵對結節進行TI—RADS分類,同乳腺結節一樣,對於4a類以上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推薦細針穿刺。如最上圖超聲檢查結果5類,基本上就肯定是甲狀腺癌了。 細針穿刺若能有陽性結果也就是診斷的金標準了,也有未穿刺到腫瘤組織的情況,造成漏診。
  • 預防藥物性耳聾 去做個基因檢測
    然而,預防兒童藥物性耳聾則是有方法的,可以通過耳聾基因檢測,判斷孩子對耳毒藥物的敏感性,這已成為關乎兒童健康的重要工作。基因篩查有助預防藥物性耳聾有突變者應嚴循「用藥指南」在趙亮看來,基因檢測對於預防藥物性耳聾作用重大。他介紹說:「一部分藥物性耳聾會和遺傳基因有關,對於經耳聾基因檢測中發現有線粒體基因突變的孩子,其對耳毒性藥物的敏感性要超過普通孩子,更應該嚴格控制用藥。」
  •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我周邊不少朋友都做了基因檢測,我也趕了一回時髦。當初在做之前其實是有些猶豫的,畢竟這東西過於專業,很多都不了解,不知道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也不知道到底準不準。所以我自己做了不少功課,對基因檢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需求不同價格不同 在選擇基因檢測品牌的時候,看了各家的價格,真是嚇了一跳,價格差距有些大,有的需要上萬元,有的幾百塊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