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乳腺癌
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PART1
我國乳腺癌現狀
01.中國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約有27萬新增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第七位,2015年有近7萬人死於乳腺癌;發病率呈連續上升趨勢,增長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發病的平均年齡為48.7歲,比西方提早了10年。
02.乳腺癌各個年齡段的發病趨勢
2000—2014年中國腫瘤登記地區女性乳腺癌發病趨勢及年齡變化情況分析
雖然年齡大的女性風險更大,但40歲以下,甚至30歲以下人群的發病率在持續增加。
03.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況
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自上個世紀末先後制定並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體篩查指南,從而將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89%。中國女性乳腺癌的 5 年生存率為73%,農村地區為55.9%,而美國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達89%。相比之下,中國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遠。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明確將早期乳腺癌列為可治癒性疾病,早診早治是提高乳腺癌治癒率的最佳途徑。
03.我國開展的乳腺癌篩查項目
中國抗癌協會協同國家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團隊先後主持開展了由原國家衛生部牽頭的針對城市婦女為主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乳腺癌篩查項目、針對農村婦女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兩癌」篩查項目中的乳腺癌篩查項目和中國多中心乳腺癌優化篩查方案研究(MIST)3項女性乳腺癌群體篩查項目。
04.中國多中心乳腺癌優化篩查方案研究
中國多中心乳腺癌優化篩查方案研究(MIST):MIST項目獲得了以乳腺X線、乳腺超聲及乳腺觸診3種篩查方法為基礎全覆蓋、互盲法、同步進行的群體性乳腺癌篩查對照研究數據。
05.一般風險女性乳腺癌篩查年齡
45~69歲的一般風險女性,推薦進行規律性篩查(A級推薦)
40~44 歲的一般風險女性,應有機會接受篩查。接受篩查前,鼓勵其在充分了解乳腺癌篩查的潛在收益、風險和局限性之後,與醫生共同確定個體化決策(B級推薦)
年齡
年齡>69 歲的一般風險女性,身體健康且預期壽命>10年,如有意願,應有機會接受篩查(B級推薦)
06.一般風險女性乳腺癌篩查方法
乳腺 X 線篩查被證實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因此,推薦其作為一般風險女性的主要乳腺癌篩查方法(A級推薦)
乳腺X線篩查陰性的緻密型乳腺女性,補充乳腺超聲篩查能夠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檢出率,推薦補充乳腺超聲篩查(B級推薦)
單獨採用乳腺觸診篩查乳腺癌,由於目前證據不充分,尚不推薦。但乳腺觸診對於從未接受乳腺癌篩查的女性,仍有可能提高乳腺癌檢出率,因此推薦乳腺觸診作為乳腺影像學篩查之前的初始手段(B級推薦)
推薦乳腺超聲篩查用於無早髮乳腺癌家族史或不攜帶有乳腺癌致病性遺傳突變的40~44歲的其他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的篩查;推薦乳腺X線聯合乳腺超聲篩查用於45歲以後該類高危風險女性的篩查(B級推薦)
07.乳腺癌危險因素
與雌激素有關:月經初潮年齡早、絕經年齡晚、不孕及初次足月產的年齡晚;營養過剩、肥胖、脂肪飲食。
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缺乏鍛鍊、飲酒、未哺乳。
高達10%的乳腺癌是由家族遺傳的單個基因的特定突變引起的: 一級親屬有乳腺癌病史者,發病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3倍。
08.預防乳腺癌的健康生活方式
PART2
乳腺癌多基因檢測
01.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
1)至少2位一級或二級女性親屬曾患乳腺癌;
2)至少1位一級親屬攜帶有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遺傳突變;
3)至少 1 位符合以下 1 個條件的乳腺癌一級親屬:
發病年齡≤45歲;
發病年齡為45~50歲,同時至少1位一級親屬患有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
患有2個原發性乳腺癌,同時首次發病年齡≤50歲;
發病年齡不限,同時至少2位一級親屬患有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
男性乳腺癌;
4)自身攜帶有乳腺癌致病性遺傳突變;
5)一級親屬中有遺傳性腫瘤症候群(如遺傳性乳腺及卵巢症候群、Cowden症候群、Li-Fraumeni症候群、Peutz-Jeghers症候群、林奇症候群等);
6)曾患乳腺導管或小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
7)曾接受胸部放療。
一個人是不是乳腺癌高危,最關鍵的就是看家族病史和遺傳基因!
02.70歲女性乳腺癌累積風險
乳腺癌累計風險
攜帶BRCA1 和 BRCA2 突變的健康女性到 70 歲累積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分別為37.9%和36.5%,普通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僅為3.6%,相較於普通女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乳腺癌發病風險提高了10~20倍。
03.BRCA相關的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
a.BRCA1/2 致病性/可能致病性變異體攜帶者終生患乳腺癌風險的外顯率為41%~90%,對側乳腺癌風險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在8% ~ 62%之間。
b.研究表明,BRCA1乳腺癌更有可能表現為三陰性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有7%-28%存在BRCA1突變;有1%-17%存在 BRCA2突變。
c.JAMA Oncology一項研究表明:
三陰性乳腺癌:約17.6%的人有BRCA1或BRCA2突變
HR陽性乳腺癌:約14.1%的人有BRCA1或BRCA2突變
HER2 陽性乳腺癌:約4%的人有BRCA1或BRCA2突變
d.攜帶BRCA1/2突變的男性也有很大的乳腺癌易感性風險
e.BRCA1/2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變異攜帶者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較早
德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在36歲以下診斷為乳腺癌的家庭中,13.7%的家庭檢測到BRCA1/2突變
f.胚系BRCA1/2突變與前列腺癌風險增加有關
g.最近研究證實,一些胰腺癌具有可用藥的BRCA1/2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變異(BRCA1為0%-3%,BRCA2為1%-6%)
h.一些研究表明,BRCA突變攜帶者患漿液性子宮癌的風險增加。
04.胚系致病基因導致遺傳性腫瘤症候群
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TP53、ATM、CHEK2、PALB2、NBN、NF1 等乳腺癌易感基因。
《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指南》
PART3
突變攜帶者的風險管理
01.BRCA具體檢測及風險管理流程
中國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檢測與臨床應用專家共識(2018年版)
02.BRCA1/2的遺傳檢測人群
家族中已有個體攜帶有致病性BRCA1/2基因突變。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一個或者多個以下情況:
1.確診年齡≤45歲
2.確診年齡≤50歲(46-50歲),並且具有:
存在額外的原發灶
≥1個血緣近親(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在任意年齡患有乳腺癌
≥1個血緣近親患有胰腺癌
≥1個血緣近親患有前列腺癌
未知或者有限的家族史
3.確診年齡≤60歲,且為三陰性乳腺癌
4.任意年齡確診,並且具有:
≥2個血緣近親,任意年齡,患有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
≥1個血緣近親,在≤50歲,確診有乳腺癌
≥1個血緣近親,確診有卵巢癌
血緣近親中有男性乳腺癌
德系猶太人血統
03.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隨訪監測
04.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預防性手術切除
早期基於受試者家族史區別危險程度的回顧性分析發現,中高危患者採取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可降低約90%的乳腺癌發病風險,其中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其可降低BRCA突變基因攜帶者85%~ 100%的乳腺癌發病風險。
著名國際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發表文章《我的醫療選擇》,稱自己通過基因檢測,確定攜帶有先天性的遺傳缺陷基因BRCA1, 決定接受預防性雙乳切除術。
04.BRCA基因突變攜帶者預防性用藥
已有三項前瞻性大型臨床試驗(NSABP P1試驗、IBIS-1試驗和STAR試驗)顯示雌激素拮抗劑對於高危人群乳腺癌有預防作用。
美國國家乳腺和腸道外科輔助治療研究組:在NSABP-P1研究中,19例突變攜帶者,他莫昔芬使得BRCA2基因突變者乳腺癌發生風險降低了50%。
05.BRCA1/2胚系突變攜帶者的風險及管理
PART4
總結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發病率呈連續上升趨勢,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患癌風險更高,5%~1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明確的遺傳基因突變;
推薦BRCA1/2、CDH1、PTEN、STK11、TP53、ATM、CHEK2、PALB2、NBN、NF1 等多基因檢測;
基因突變攜帶者後續可以進行隨訪監測、預防性手術切除、預防性用藥。
——本期完——
我們(醫世象,微信ID:medhealife)
致力於癌症、慢病、婦幼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報導,以及科普知識的傳播;
關注於腫瘤、婦幼、病理、檢驗、內科等科室的最新資訊及政策指導;
為醫生、患者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人員提供最新的實訊;
為醫學惠民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