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CSCO年會下個金色二十年】專場衛星會譜寫乳腺癌基因檢測...

2020-11-28 醫脈通

【蓮和醫療開啟CSCO年會下個金色二十年】專場衛星會譜寫乳腺癌基因檢測治療新篇章

2017-09-29 來源:醫脈通



為促進乳腺癌治療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本屆CSCO年會於9月29日特設乳腺癌專場,蓮和醫療擔此大任,並舉辦以「無創腫瘤基因檢測,開啟腫瘤精準醫療新紀元」為主題的衛星會,北大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教授,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胡夕春教授出席了本次會議,北大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李惠平教授、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307醫院)劉毅教授作為報告分享嘉賓,分別從乳腺癌在臨床治療和學術科研中的新進展、新問題、新突破多個角度進行了分享,會場座無虛席,在場嘉賓反響熱烈。


會議現場


大會伊始,全國腫瘤著名專家,北大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教授作為大會主席,蒞臨會場進行現場點評。梁軍教授表示,「今年搜索率最高的幾個詞:免疫、靶向、精準,也是今天年會學術報告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但這幕後最大的賣點,講點就是基因學,蓮和醫療是國內非常優秀的企業,他們和國外的首席科學家和國內的科學家互相結合,在基因檢測、生物醫學等方面擁有權威的技術和高級的人才,在國內是率先做基因檢測的代表企業。」



會議主席 CSCO副理事長、北大國際醫院副院長 梁軍教授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全國腫瘤著名專家,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胡夕春教授同樣蒞臨現場,進行交流和現場點評。胡夕春教授指出,「在精準治療領域,cfDNA、CTC的檢測非常有意義,一個復發轉移的病人,尤其是乳腺癌為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只靠腫瘤的原發灶做檢測不能反應復發轉移後身體突變的情況和基因的狀態。使用cfDNA、CTC檢測做伴隨診斷和用藥指導是非常好的策略,並且國內已經做的非常成功了。」



會議主席 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 胡夕春教授


中國乳腺癌發病率高,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北大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李惠平教授針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cfDNA全基因組甲基化和藥物敏感性研究」 做了詳細的報告。


北大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中國女醫師協會臨床腫瘤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CSCO理事 李惠平教授


李惠平教授指出,「我們經常治療病人中,為什麼出現耐藥,出現耐藥怎麼辦,或者怎麼更早的知道即將耐藥,這就是今天要做的一件事」。


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概述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國乳腺癌發病的年齡較美國提前10年,為40-49歲。一些亞型乳腺癌的發生依賴於雌性激素的產生,在乳腺癌臨床治療中有專門針對雌性激素的治療方案:抑制激素受體活性;阻斷激素和受體的結合;抑制激素的產生。


實驗方案設計



基因組的整體甲基化水平


甲基化測序的數據量在不同測序樣本中基本保持平衡,唯一性的比例在不同樣本中基本一致。測序樣本的整體甲基化水平穩定,沒有出現非常極端的樣本數據,說明樣本檢測和分析方法穩定。


實驗結果總結


通過近五年的樣本收集與隨訪,收集到激素受體陽性和非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隊列,結論顯示在沒有發生基因組變異時,cfDNA表觀遺傳的改變能夠影響激素治療的效果。病人對激素治療效果反應敏感可能是由多個區域的表現遺傳調控,某些區域可能影響激素治療效果,某些區域可能與耐藥相關。


胡夕春教授點評表示,甲基化之所以會發揮作用,主要是由於腫瘤的CF基因,啟動子部分甲基化影響了基因的表達,腫瘤細胞容易發生轉移,所以甲基化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非常具有研究價值。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307醫院劉毅對「無創液體活檢在HER2陽性乳腺癌精準醫療中的應用「進行了詳實的講解。



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307醫院) 劉毅教授


劉毅指出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惡性腫瘤,目前乳腺癌HER2臨床檢測有以下五大問題:一個是方法學上存在難以判讀的情況。二是有些患者沒法提供切片,檢測就沒法開展。三是腫瘤的異質性可能會導致假陰性的結果。四是陽性患者不一定從靶向治療獲益,可能包括檢測體系會造成假陽性的原因。五是在整個HER2通路上有很多耐藥分子的改變,這些改變會導致患者治療無效。


而液體活檢(CTC和ctDNA)能夠作為解決方案,提供臨床策略,多種方法互相補充。很多人以為液體活檢就是血液檢測,現在報導的液體有血液、腦脊液、尿液、唾液等等。只不過血液在整個液體交換過程中處於核心樞紐的地位。血液檢測具有獲取方便,標本均一性較好,更容易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反映一個患者抑制性的變化等優勢。液體活檢中最常用的標本有腫瘤的來源游離核酸、CTC循環腫瘤細胞等。




除此之外,組織、CTC和ctDNA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ctDNA的好處在於方便開展,適合進行點突變、甲基化的分析;問題在於很多已經片段化。CTC的優勢是有完整的細胞形態,包含了完整的轉路組、基因組、蛋白質組甚至基因的形態,局限性是檢測技術還有很多需要標準化。對於腫瘤來說是非常複雜的生物學的過程,我們如果單看組織,單看CTC或單看CTDNA就是盲人摸象的過程,如果更多拿到全方位的信息就容易繪出一個腫瘤的全景,對腫瘤的個體化治療更有幫助。



蓮和醫療車健為博士也就「cfDNA全基因組甲基化變化在實體腫瘤中的應用」作出發言,車健為博士認為相較於臨床傳統評估方法,整體甲基化的水平可以提前6-8個月提示患者對激素治療的耐藥性。



車健為博士


腫瘤液體活檢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腫瘤無創診斷和實時療效監測手段,區別於傳統的臨床診斷手段,該方法具有簡便、安全、無創、實時等特點。和傳統的影像學、蛋白標記物檢測相比,ctDNA可以早於影像學和蛋白標記物6個月到一年發現癌症,並且其發現的基因突變可以幫助患者篩選有針對性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車健為博士表示腫瘤患者cfDNA全基因組甲基化提供了DNA變異外的一個新的維度來研究和監測腫瘤。不用於DNA序列變異,cfDNA全基因組甲基化可以反映腫瘤的組織特異性。cfDNA全基因組甲基化程度變化是用藥效果監測的一個潛在靈敏指標。新一代的測序儀Nanopore在檢測基因序列的時候同時可以檢測甲基化,最大的優點是測序長度非常長,平均Reads長度大於10Kb,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車健為博士表示,蓮和醫療通過早期癌症篩查、分子靶向藥物選擇,耐藥性檢測、復發轉移提前預警等四個檢測重點出發。為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從高危人群癌症風險預測、用藥指導,耐藥監測、對病程進行全程全面跟蹤式服務。


專家合影


會場座無虛席


蓮和醫療專場衛星會在熱烈的氣氛中落下帷幕,在場聽眾意猶未盡,專家學者的講演獲得到場聽眾的高度認可,並對蓮和的腫瘤基因檢測產品對臨床科研方面的支持表示極大的合作熱情。與會同仁共同為CSCO20周年送上祝福,繼續以嚴謹專業的態度深耕精準醫療,創造人類健康的明天。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乳腺癌基因檢測有用嗎?有!六大靶點開啟乳癌精準治療
    合成致死理論將PARP抑制劑和HR(同源重組修復)聯繫到了一起,形成了存在HR通路基因功能喪失性突變,可使用PARP抑制劑加成致死的臨床應用。經典藥物奧拉帕利已經拿下了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四大癌種的適用症。在乳癌方面,2018年,基於OlympiAD III期試驗數據。
  • 探討結直腸癌一站式分子檢測應用——泛生子專場衛星會亮相第十三...
    2016年10月28日-30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的第十三屆全國大腸癌學術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期間,泛生子於10月29日舉辦"結直腸癌精準篩查與分子診療"專場衛星會,攜手大腸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結直腸癌遺傳篩查與精準醫療的最新進展、基因檢測在結直腸癌預防與診療領域中的應用。
  • 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
    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讓乳腺癌患者得到精準化和個體化的治療,是目前關注的重點。精準治療的進行,基於對乳腺癌的準確認識。因此,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前沿熱點之一,也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次,醫脈通有幸邀請到福建省腫瘤醫院的曾毅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杜正貴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賈衛娟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劉世偉教授,就「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進行分享。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美、日等發達國家自上個世紀末先後制定並推行了女性乳腺癌群體篩查指南,從而將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89%。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
  • 多少錢做一次乳腺癌基因檢測?
    歌手姚貝娜的去世,讓乳腺癌——這種被稱作「紅顏殺手」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乳腺癌這一問題,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熱議。或許值得慶幸的是,奧斯卡影后安吉麗娜·朱莉早在兩年前,就通過基因檢測和相應的切除手術,將自己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研究進展
    近幾年,我們開發了多種評估腫瘤基因譜或分子生物標誌物的多基因檢測方法,以更準確的預測患者預後並更好的制定全身治療方案。21基因檢測從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的基因檢測項目。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檢測內容及其研究進展進行論述。
  • 熱潮下的冷靜思考:多基因檢測在早期乳腺癌的應用_健康界
    多基因檢測是目前精準醫療下的熱潮。隨著人們對基因的深入研究,許多疾病的機制和療法在基因層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乳腺癌也不例外。在精準醫療指導下,加上臨床迫切的需要和分子分類治療年代的到來,多基因檢測應運而生。
  • 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原標題: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26日,國內首次「乳腺癌基因檢測大型公益活動月」在長沙啟動。主辦方發起了「拒絕乳腺癌 從基因開始」的籤名活動,以此呼籲全社會關注乳腺癌。    本次活動由湘之雅牽手博川基因共同舉辦,得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中南大學臨床基因診斷和治療中心的技術支持。
  • 《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 人工智慧助力精準診療
    點擊查看 WHO《全球癌症報告》(2018)顯示,全球四分之一女性新發癌症病例均為乳腺癌,乳腺癌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在中國,每年新發病例約31萬,死亡病例為7萬。
  • 新聞速遞——2018年亞洲肺癌大會•桐樹生物衛星會完美落幕
    2018年11月8-10日,「IASLC ACLC 2018—2018年亞洲肺癌大會暨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2018年會」,在羊城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吸引到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專家及學者,有近1200人註冊參與到本次大會中,可謂是盛況空前,主題報告緊緊圍繞肺癌多學科綜合診療的新發現、新進展,為與會肺癌治療領域的專家及學者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盛宴。
  • CSCO前兩日看點回顧·恆瑞篇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年會可謂中國臨床腫瘤屆最值得期待的盛會之一,這裡聚集著中國腫瘤學者的智慧與成就,鑑證著中國臨床腫瘤學的發展與未來。 2020年的CSCO年會以「精準診治,攜手共贏」為主題,旨在推動腫瘤治療新進展。
  • 杭州一二胎媽媽跑到美國檢測乳腺癌基因
    2年前,懷著二胎的姍姍(化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做了一側保乳手術。今年,她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益定教授告訴她,40歲時患卵巢癌的風險是30%,建議切除卵巢。從美國得到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數據靠譜嗎?
  • 2018 CSCO | 胡夕春教授:精準醫學下TNBC診療研究進展
    三陰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種特殊亞型的乳腺癌,整體預後不良。在精準治療時代,如何優化TNBC的治療?在2018年CSCO年會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胡夕春教授就「精準醫學下TNBC診療研究進展」展開了深入探討,以下是詳細內容。
  • 德國乳腺癌分子分型檢測技術媽媽泰譜落地中國
    湖州2016年3月16日電 /美通社/ -- 日前,浙江數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公司籤訂獨家合作協議,開始在中國獨家推廣乳腺癌分子分型檢測技術媽媽泰譜™(MammaTyper®)。
  • 與「乳」同行,國際乳腺癌檢測產品EndoPredict正式登陸中國
    德清2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數問生物近日與國際知名基因診斷公司麥利亞德遺傳學公司(Myriad Genetics)達成關於第二代乳腺癌多基因預後產品EndoPredict®的獨家合作,數問生物被授予在中國大陸獨家檢測和推廣EndoPredict®的權利。
  • 國內的基因檢測,吹得越神越忽悠
    如果他有運動基因,他可能是下一個博爾特;如果他有音樂基因,你可能把他培養成蕭邦……」「基因檢測,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你的孩子少走10年彎路!」對於孩子的天賦預測,中國有個民間習俗,叫「抓周」,抓住筆就是作家,抓住錢就是小財迷、商人。但這種娛樂活動,只是寄託了家人對孩子的美好祝願,沒人會當真。
  • 關於乳腺癌的BRAC1/2基因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全球乳腺癌發病率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直呈上升趨勢。一些基因與乳腺癌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是BRCA基因突變(BRCA1和BRCA2)。
  • 32個乳腺癌新基因位點被發現!有望預測不同乳腺癌的風險
    比如三陰性乳腺癌就是其中一種侵襲力強、預後較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15%。長期以來,更全面地評估不同乳腺癌亞型的風險是癌症研究人員的目標。這可以讓女性更了解自己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還有助於提供更精準的預防和個性化治療方案。
  • 最新指南:乳腺癌基因檢測,哪些人需要做?哪些人不需要做?
    藥明康德/報導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前幾年做了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檢測,一下子把這種檢測給帶熱了。但是幾年過去了,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這個檢測,做了之後該怎麼辦。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2020年CSCO學會乳腺癌專場於9月21日下午14:00正式召開,乳腺癌專場圍繞內分泌治療、抗HER2治療、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等多個主題展開討論。那麼大會又將釋放出哪些最新信息呢?跟著好醫友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