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2020-11-26 中華慈善新聞網

原標題: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26日,國內首次「乳腺癌基因檢測大型公益活動月」在長沙啟動。主辦方發起了「拒絕乳腺癌 從基因開始」的籤名活動,以此呼籲全社會關注乳腺癌。

   本次活動由湘之雅牽手博川基因共同舉辦,得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中南大學臨床基因診斷和治療中心的技術支持。推出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技術,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腫瘤組織,對基因序列進行檢測分析的技術。從而提前進行預防或優化選擇個體化的診療方案,降低癌症患者的發病率,提高早診率和生存率。

   專家介紹,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100個女性中有8個面臨乳腺癌的風險。目前我國乳腺癌人群主要集中在35歲到48歲之間,在以往的病例中,大多數患者都是病症有一定反應後才發現,這時一般進入了中晚期。所以如何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腺癌尤為關鍵。

   「通過乳腺癌基因檢測則可以預知患乳腺癌的風險率,實現早預防、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早受益」。湘之雅CEO歐凱告訴記者,本次公益活動主要是向市場推廣安全精準的基因檢測技術,更有效地預防乳腺癌。

   面對一些市民擔心自己檢測出有易感基因而產生惶恐情緒,專家提醒大家要敢於正視自己的基因,不可諱疾忌醫。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自身免疫力:首先要逐漸加大運動量,每天可快步行走4-5公裡;其次是注意飲食療補,定期吃些黃芪補氣,有條件的話可多吃深菌類的東西,比如靈芝;此外,還要多曬太陽。(記者 謝櫻)

中華慈善新聞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華慈善新聞網」,獲取獨家新聞資訊。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中華慈善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向長沙捐贈5000名肺癌患者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和後續康復...
    華大基因向長沙捐贈5000名肺癌患者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和後續康復管理服務。   紅網時刻5月18日訊(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趙娜)5月18日,全國知名民營企業攜手湖南助推中部崛起大會——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會上,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啟動「湘人報湘」公益項目,向長沙市政府捐贈價值1800萬肺癌靶向用藥檢測試劑。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劉斯奇表示,基因科技造福人類一直是華大基因不變的追求。
  • p53抑癌基因檢測福建活動正式開始
    據介紹,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國腫瘤早期篩查防治專項管理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開展的p53腫瘤早期篩查公益活動福建站的活動正式啟動,僅需取手指末梢血,就可一次檢測12種癌症最早8年會不會發生。據悉,該項活動福州定點單位設在福建福能總醫院體檢中心。
  • P53抑癌基因檢測項目在福建正式啟動
    12月20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疾控中心、全國腫瘤早期篩查專項管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P53抑癌基因檢測」在福建省正式啟動,該項目的落地,對於提高福建省腫瘤早期檢出率和治療率,改善癌症防治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 杭州一二胎媽媽跑到美國檢測乳腺癌基因
    2年前,懷著二胎的姍姍(化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做了一側保乳手術。今年,她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益定教授告訴她,40歲時患卵巢癌的風險是30%,建議切除卵巢。從美國得到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數據靠譜嗎?
  • 「保護海洋,讓貝殼回家」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中海油渤海石油管理局、海洋世界雜誌社等多家單位領導,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和中海油公益基金會志願者、青島市民、中小學生等社會公眾及媒體記者約60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多少錢做一次乳腺癌基因檢測?
    歌手姚貝娜的去世,讓乳腺癌——這種被稱作「紅顏殺手」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乳腺癌這一問題,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熱議。或許值得慶幸的是,奧斯卡影后安吉麗娜·朱莉早在兩年前,就通過基因檢測和相應的切除手術,將自己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
  • ...開啟CSCO年會下個金色二十年】專場衛星會譜寫乳腺癌基因檢測...
    梁軍教授表示,「今年搜索率最高的幾個詞:免疫、靶向、精準,也是今天年會學術報告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但這幕後最大的賣點,講點就是基因學,蓮和醫療是國內非常優秀的企業,他們和國外的首席科學家和國內的科學家互相結合,在基因檢測、生物醫學等方面擁有權威的技術和高級的人才,在國內是率先做基因檢測的代表企業。」
  • 驗便即可篩查腸癌風險 致公黨千份基因檢測惠民項目啟動
    「關愛腸道健康,助力健康煙臺建設」公益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將為煙臺市1000名腸癌高危人群免費進行基因檢測,幫助市民提前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腸癌風險。本次健康公益活動由致公黨煙臺市委會主辦,得到了煙臺市衛健委、煙臺市總工會、煙臺市婦聯、煙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煙臺市老年體協等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
  • 國內首個「10.10乾眼關愛日」活動正式啟動愛爾眼科重磅發布《國人...
    10月10日,由愛爾眼科發起的國內首個「10.10乾眼關愛日」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啟動會現場,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重磅發布了《國人乾眼多中心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覆蓋我國東北、華北、華中、華西、華南五大區域的8個城市,對4685名患者的乾眼類型及臨床特徵進行了系統性分析。
  • 1月10日是首個「警察節」,長沙6日啟動警營開放周活動
    市民零距離體驗警營生活(守護平安 致敬警察·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系列報導)  1月10日是首個「警察節」,長沙6日啟動警營開放周活動  6日,長沙市公安局啟動「慶祝警察節 警民零距離」警營開放周活動。
  • 大型愛心公益體檢活動主持詞
    一、 暖場(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愛你CC之約」由早CC安-攜手CC體檢共同舉辦的萬人愛心公益體檢活動還有3分鐘就要開始了,請大家儘快落座,把手機調成靜音或震動狀態,活動期間不要隨意走動,謝謝。)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研究進展
    近幾年,我們開發了多種評估腫瘤基因譜或分子生物標誌物的多基因檢測方法,以更準確的預測患者預後並更好的制定全身治療方案。21基因檢測從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的基因檢測項目。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檢測內容及其研究進展進行論述。
  • 國內首個!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真實場景基因測序教學實訓室啟用
    2021年1月12日,冬日的深圳暖意洋洋,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真實場景基因測序教學實訓室正式啟用,這也是國內首個將華大智造MGISEQ-200基因測序儀投入教學使用的校企合作項目。
  • 中央電視臺「美麗中國·溼地行」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原標題 [中央電視臺「美麗中國·溼地行」公益活動在京啟動]   中新網5月10日電 10日,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2013年「美麗中國·溼地行」大型公益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
  • 長沙現天賦 美容等基因檢測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長沙也有這樣的產品在售,商家宣稱,通過對人的唾液、口腔內壁細胞等進行基因檢測,就可獲知其智商多高、情商如何,甚至連道德、領導力等也可測出。專家提醒,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不少機構存在誇大檢測功能、誤導消費者等問題。   【天賦基因檢測】智商 道德都可測?
  • 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
    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讓乳腺癌患者得到精準化和個體化的治療,是目前關注的重點。精準治療的進行,基於對乳腺癌的準確認識。因此,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前沿熱點之一,也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次,醫脈通有幸邀請到福建省腫瘤醫院的曾毅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杜正貴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賈衛娟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劉世偉教授,就「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進行分享。
  • 出生前已排除家族傳遞致癌基因突變 首例「無癌寶寶」在長沙誕生
    人民網長沙9月24日電 (記者 林洛頫 通訊員 董雷)今天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發布消息,稱國內首例在胚胎階段就接受基因篩檢,排除家族中傳遞的癌症致病基因突變的嬰兒在長沙誕生,並稱其為「無癌寶寶」。
  • 華大基因:用科技護佑生命與健康
    10月的青島出現本土病例,全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方案。華大基因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再次亮相,3天時間完成9個氣膜艙的搭建,日檢測通量實現60萬人份,再次展現華大速度。截至目前,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已在全球累計建設突破100個艙,助力世界各地迅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 匯醫慧影攜手英特爾,發布全球首個乳腺癌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會上,英特爾攜手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人工智慧乳腺癌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助力乳腺癌篩查和診治,呵護女性健康,這也是全球首個人工智慧乳腺癌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霍思燕、孫茜、羅雪娟、厲嘉琪作為本年度的公益明星代表出席,獲頒2018時尚健康粉紅絲帶運動「粉紅大使」獎項的同時,也和在場嘉賓一起分享了他們的粉紅理念,及各自身體力行實踐的「粉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