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二胎媽媽跑到美國檢測乳腺癌基因

2020-12-08 騰訊大浙網

2年前,懷著二胎的姍姍(化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做了一側保乳手術。今年,她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益定教授告訴她,40歲時患卵巢癌的風險是30%,建議切除卵巢。

從美國得到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數據靠譜嗎?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資料庫?

幾天前,在浙醫二院粉紅絲帶關愛之家的宣教活動現場,陳益定教授向時報記者解讀了以上問題,並帶來一個好消息:今年,浙醫二院乳腺診療中心將開展6000例基因檢測活動,建立包含十萬名乳腺癌患者樣本的資料庫。

時報為讀者爭取到了30個免費檢測的名額,可率先獲得預約,儘早完成檢測。

二胎媽媽

跑美國篩查乳腺癌

姍姍今年35歲。2年前,她發覺自己乳脹,一開始以為是正常的妊娠現象沒太在意。等到整個腋窩下面乳塊硬起來,聯想到自己的母親因患有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三種癌症不幸離世,她就去做了檢查,結果證實是乳腺癌。

這個年輕媽媽不得不做了一側保乳手術。今年,她特意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檢測結果不理想,證實其有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她將來患卵巢癌以及再次患乳腺癌的風險會隨著年齡不斷增高——40歲時,患卵巢癌的機率是30%,乳房對側患乳腺癌的機率是25%;到70歲時,患卵巢癌的機率是72%,患乳腺癌的機率是82%。

「我當時根據美國的經驗給她的建議是40歲時做卵巢切除,這個行為有兩層意義,一是預防卵巢癌,二是降低再髮乳腺癌的風險。幾年後,再做雙側乳房預防性的切除術。」陳益定教授解釋。

國人乳腺癌基因突變

概率低

女性是否有必要都跑美國去做檢測?

陳益定教授解釋:「去美國做一次檢測,光檢測費用就要3000-5000美元,還有來回機票錢,普通家庭得考慮能否負擔得起這筆費用。另外,中國的乳腺癌的發病率和基因突變率,都比歐美國家低。況且在美國檢測機構使用的乳腺癌突變基因庫中,大多數都是歐洲人的樣本,來自亞洲人的樣本較少。」

眾所周知,乳腺癌的發生除遺傳因素外,也和生活方式、飲食及環境等非遺傳因素有關。一部分乳腺癌是由某一種基因突變引起的,比如目前已知的BRCA1和BRCA2基因。

「在歐美國家,BRCA基因發生突變的機率有15%-20%,而亞洲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中,BRCA基因突變機率僅5%-10%。」陳益定教授說。

可以看到,美國數據其實無法準確反映中國人群中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風險水平。於是,當患者拿著這份「美國數據」找到醫生的時候,基於中國人還沒有自己的資料庫,醫生也只能給出以「美國標準」建立的預防措施。

所以,建立一個專門針對亞洲人群的資料庫想法應運而生了。這次啟動的十萬人乳腺癌易感基因檢測項目,就是要建立中國人自己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資料庫。陳益定教授認為,隨著資料庫的建立,將來,他給病人提供的建議有更科學和可依賴的數據基礎。

10月16日,首批71名乳腺癌患者已接受檢測,她們將在1-2個月後拿到檢測報告。隨著篩查的不斷進展,一方面可以明確中國人的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找找是否存在新的,或者中國人特有的易感基因,為乳腺癌防治中國化提供更多信息。

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多少錢做一次乳腺癌基因檢測?
    歌手姚貝娜的去世,讓乳腺癌——這種被稱作「紅顏殺手」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乳腺癌這一問題,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和熱議。或許值得慶幸的是,奧斯卡影后安吉麗娜·朱莉早在兩年前,就通過基因檢測和相應的切除手術,將自己患乳腺癌的風險大大降低。
  • 德國乳腺癌分子分型檢測技術媽媽泰譜落地中國
    媽媽泰譜™是德國百歐恩泰(BioNTech)公司首創並擁有專利保護的檢測技術。該技術採用螢光定量基因擴增技術,檢測乳腺癌活檢或手術組織中相關分子標記物的基因表達水平,根據定量檢測結果按照聖加侖指南將乳腺癌準確分型,比現行的IHC4免疫組化分型更加精準。
  • 杭州媽媽第一胎出生3天猝死 二胎又查出這種病
    昨天,杭婦院產前診斷中心候診區來了一位年輕的媽媽和3歲大的小男孩。「梅主任,我家寶寶現在長得挺好,多謝您當初給我們的診斷啊!」說話的這位年輕媽媽,第一個孩子前幾年在另一家三甲醫院出生,出生時還好好的,但沒想到短短三天後,就在媽媽懷裡毫無徵兆停止了呼吸。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她很快辦理了入院手續,同時進行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BRCA2基因突變為陽性。 還記得「乳腺癌三姐妹」事件嗎?同一個月份三姐妹都確診為乳腺癌,她們患病的程度不同,在我院乳腺中心進行不同方案的治療後都痊癒出院了。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04.遺傳性乳腺癌或乳腺癌/卵巢癌症候群的遺傳模式及胚系致病基因 05.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多基因檢測 有意願進行基因檢測的乳腺癌高危風險女性可行BRCA1/2基因檢測; 必要時可同時檢測 CDH1、PTEN、STK11、
  • 媽媽患上乳腺癌,23歲女兒也遺傳了突變基因,該怎麼辦?
    早在去年,針對乳腺癌遺傳問題,邵逸夫醫院乳腺中心就已推出乳腺癌遺傳基因檢測,用更精準、科學的方法,篩查出乳腺癌高危人群,進行及時有效的幹預。44歲的杭州人黃女士(化名)和她23歲的女兒,是這項基因檢測的獲益者。
  •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研究進展
    近幾年,我們開發了多種評估腫瘤基因譜或分子生物標誌物的多基因檢測方法,以更準確的預測患者預後並更好的制定全身治療方案。21基因檢測從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的基因檢測項目。本文就乳腺癌21基因檢測內容及其研究進展進行論述。
  • 與「乳」同行,國際乳腺癌檢測產品EndoPredict正式登陸中國
    德清2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數問生物近日與國際知名基因診斷公司麥利亞德遺傳學公司(Myriad Genetics)達成關於第二代乳腺癌多基因預後產品EndoPredict®的獨家合作,數問生物被授予在中國大陸獨家檢測和推廣EndoPredict®的權利。
  • 夢美生命:美國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優生二胎方式
    關於美國試管嬰兒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是美國第三代試管嬰兒的核心,通過前沿的PGS/PGD技術對囊胚細胞切片進行基因篩查診斷實現,是輔助生殖技術實現優生優育的升華。對於美國第三代試管嬰兒的先進性、科學性,很多國內患者朋友不是不了解,只是在他們的認知中,覺得頭胎很健康,沒有存在缺陷或其他異常情況,就理所應當認為生育二胎便沒有做基因檢測的必要,實際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父母二人染色體均正常,也不能證明所孕育的胎兒就一定正常,難保精卵在結合受精以及受精卵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出現染色體異常問題。
  • 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
    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讓乳腺癌患者得到精準化和個體化的治療,是目前關注的重點。精準治療的進行,基於對乳腺癌的準確認識。因此,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生關注的前沿熱點之一,也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次,醫脈通有幸邀請到福建省腫瘤醫院的曾毅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杜正貴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的賈衛娟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劉世偉教授,就「現狀與展望,基因檢測指導下的乳腺癌精準醫療」進行分享。
  • 上皮間質轉化基因可用於檢測循環腫瘤細胞 有助於找到乳腺癌治療新...
    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上皮間質轉化(EMT)是造成乳腺癌患者體內CTCs很難被檢測到的原因,而通過EMT基因表達來檢測CTCs,不僅可有效地為醫生提供更多的預後信息,還有助於找到新的乳腺癌治療靶點。這一發現近日在美國癌症治療和研究中心與癌症研究學會聯合主辦的乳腺癌研討會上發布。
  • 最新指南:乳腺癌基因檢測,哪些人需要做?哪些人不需要做?
    藥明康德/報導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前幾年做了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檢測,一下子把這種檢測給帶熱了。但是幾年過去了,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這個檢測,做了之後該怎麼辦。
  • 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原標題:國內首個大型乳腺癌基因檢測公益活動在長沙啟動    26日,國內首次「乳腺癌基因檢測大型公益活動月」在長沙啟動。主辦方發起了「拒絕乳腺癌 從基因開始」的籤名活動,以此呼籲全社會關注乳腺癌。    本次活動由湘之雅牽手博川基因共同舉辦,得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檢驗所、中南大學臨床基因診斷和治療中心的技術支持。
  • 武漢一女子花四萬做基因檢測「防癌」 做完發現看不懂
    日前,家住武昌光谷的陳小姐聽信基因檢測公司的宣傳,花4萬元做了一套關於癌症的風險評估檢測,然而結果拿到手後令人瞠目結舌:長達數百頁的報告布滿密密麻麻的生物學概念,放眼望過去只看到了「乳腺癌」、「基因」、「藥物」這幾個熟悉的詞。「別說普通市民,就連醫生或生物專業的人都不一定能看懂。」
  • 大齡夫妻赴美試管生二胎,要做基因篩查嗎?
    截止5月18日,全球疫情已經超過470萬例,美國、俄羅斯、巴西、英國等國的確診人數仍在急速增加;反觀中國,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疫情,實現了恢復生產和正常生活。雖然美國疫情還是很嚴重,但有赴美生二胎計劃的家庭,可以把備孕儘快提升日程。
  • 基因檢測可預防癌症 預計未來5-10年內普及
    朱莉為防癌切除乳腺  美國38歲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上發文,表示已切除雙乳腺:「我媽媽與癌症搏鬥近十年,但還是在56歲時去世。在不久的將來,由於基因技術的進步,基因測試費用的下降,許多人都會測試出自己的基因圖譜,並會在看病時拿著基因表,請醫生幫忙找到最合適的藥,而醫生,也會給每一種藥找到最合適它的病人。到那時,個性化的基因治療將成為可能。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遺傳與基因組醫學實驗室祁鳴教授2005年在我國第一個開出基因門診。自開診以來,在浙一的基因門診便吸引了大批病人。
  • ...開啟CSCO年會下個金色二十年】專場衛星會譜寫乳腺癌基因檢測...
    梁軍教授表示,「今年搜索率最高的幾個詞:免疫、靶向、精準,也是今天年會學術報告中出現頻率最多的。但這幕後最大的賣點,講點就是基因學,蓮和醫療是國內非常優秀的企業,他們和國外的首席科學家和國內的科學家互相結合,在基因檢測、生物醫學等方面擁有權威的技術和高級的人才,在國內是率先做基因檢測的代表企業。」
  • 熱潮下的冷靜思考:多基因檢測在早期乳腺癌的應用_健康界
    多基因檢測是目前精準醫療下的熱潮。隨著人們對基因的深入研究,許多疾病的機制和療法在基因層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乳腺癌也不例外。在精準醫療指導下,加上臨床迫切的需要和分子分類治療年代的到來,多基因檢測應運而生。
  • 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一)
    近些年,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多種腫瘤遺傳易感基因被發現,例如BRCA1/2、TP53、PTEN、PALB2基因等。對於卵巢癌、部分乳腺癌患者,臨床醫生建議她們做BRCA1/2基因突變的檢測。因為如果她們攜帶BRCA1/2基因胚系突變,那麼她們會從靶向藥物,例如奧拉帕尼、尼拉帕尼、雷卡帕尼等治療中獲益。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女性患者家屬來諮詢,「大夫,我母親是卵巢癌/乳腺癌,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下「正常女性的BRCA1/2基因檢測」這個話題。
  • 家裡男人的基因太強大,婆婆不同意媳婦生二胎,看到圖就明白了
    二胎政策一開放後,身邊的人想生二胎的不止一個兩個,幾乎人人都在響應「二胎政策」,相當多的婆婆都極力的贊成自己的兒媳婦再生二胎,總是認為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多子多福才是最好的。眼看著媽媽和奶奶優秀的基因就被磨滅的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婆婆及時阻止兒媳婦,還是不生二胎的好。萬一二胎是女兒,模樣不好看,那可就難過也來不及啦!哈哈,雖然是戲謔,但是真的是有根據的哦!那麼男性的基因到底有多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