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肺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PART1
肺癌概述
● 定義
●發病機制
● 流行病學
01.定義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氧氣送入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肺除了呼吸功能外,還有防禦、代謝、免疫、貯血等功能;肺癌又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指的是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02.發病機制
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吸菸和被動吸菸、室內室外汙染、職業因素、家族史等。
肺癌的發生和發展是外因(環境因素和生活因素)和內因(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肺部的細胞在各種高危因素的長期刺激下,導致多種基因和信號通路的改變,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最終導致肺癌的發生和發展。
03.流行病學
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全國癌症統計數據,肺癌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為78.7萬例,發病率為57.26/10萬;2015年我國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死亡率為45.87/10萬;大約70%的NSCLC患者在診斷時已是局部晚期或出現轉移。
PART2
檢查和確診
生活中個人怎麼確定是不是得了肺癌:健康人群在常規體檢中通過低劑量螺旋CT可能會發現肺部結節;或個人有咳嗽、咳痰、咯血等身體不適症狀時,去醫院就診,通過影像學檢查提示癌變可能性;臨床實踐中需要通過影像學引導下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活檢取組織樣本做病理診斷,以來確定是否得了肺癌。
PART3
臨床分期及病理分型
01.臨床分期
TNM分期
臨床分期
早期:
IA1期:T1a(mis)N0M0,T1aN0M0
IA2期:T1bN0M0
IA3期:T1cN0M0
IB期:T2aN0M0
ⅡA期:T2bN0M0
ⅡB期:T1a~cN1M0,T2aN1M0,T2bN1M0,T3N0M0
局部晚期:
ⅢA期:T1a~cN2M0,T2a~bN2M0,T3N1M0,T4N0M0,T4N1M0
ⅢB期:T1a~cN3M0,T2a~bN3M0,T3N2M0,T4N2M0
ⅢC期:T3N3M0,T4N3M0
晚期:
ⅣA期:任何T、任何N、M1a,任何T、任何N、M1b
ⅣB期:任何T、任何N、M1c
02. 傳統病理分型
原發性肺癌從傳統病理角度,可以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85%;根據生物學差異,非小細胞肺癌又細分為腺癌(Adenocarcinoma),鱗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腺鱗混合癌,大細胞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和其他罕見的肺癌等;小細胞肺癌約佔15%左右,惡性程度更高。
03. 分子病理分型
肺癌的臨床診療從傳統的病理學分型到精準醫學時代的分子病理分型;肺腺癌和肺鱗癌基因突變譜有顯著差異,中西方人群肺癌基因突變譜也存在顯著差異。
PART4
治療與基因檢測
01.檢測與治療
早期肺癌
局部晚期和中晚期肺癌
02.治療效果和預後
由患者綜合的臨床和病理特徵決定
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由患者綜合的臨床和病理特徵決定,據研究結果:
臨床病理分期,即TNM分期仍是預測肺癌患者生存時間的最主要也是最穩定的指標,肺癌患者的預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疾病發現時腫瘤的TNM分期,不同臨床分期的患者預後具有顯著差異
患者身體健康狀況、年齡、性別及治療的規範性都是重要的預後因素
與腫瘤的分期顯著相關
研究統計結果顯示肺癌治療的效果和預後與腫瘤的分期顯著相關:
肺癌的腫瘤分期越早,治療的效果和預後越好,小細胞肺癌的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和預後差;
肺癌治療的良好效果和預後需要按照臨床指南和共識推薦的標準化治療方案才能實現;
特別是晚期肺癌更需要精準的檢測和精準的診斷,來實現精準的治療,最終才能實現患者的長期生存。
PART5
總結
PART6
肺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1.那些肺癌患者需要基因檢測?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比小細胞肺癌患者更需要!
2.什麼時候需要做基因檢測?
肺癌早期和晚期都需要進行基因檢測。
3.基因檢測有什麼作用?
早期指導輔助靶向治療;
晚期指導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精準的基因檢測可實現肺癌精準的診斷和精準的治療。
以上內容來源於:求臻醫學ChosenMed,轉載需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