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二)

2020-12-04 慎獨白衣

攜帶BRCA1/2基因胚系突變的正常人的處理[3]

由於攜帶BRCA1/2基因胚系突變的正常女性較非攜帶者一生發生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高很多。如果您是突變攜帶者,可能要採取一定的幹預措施。

1、18周歲後開始關注乳腺的健康情況;

2、25歲後,每6-12月進行臨床乳房檢查;

· 25-29:每年進行乳腺MRI檢查(首選),如果MRI不可行,採用鉬靶檢查;

· 如果家族中有25歲之前診斷為乳腺癌的患者,應該進行個體化的篩查。

· 30-75歲:每年進行乳腺鉬靶和MRI篩查。

· >75歲: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進行處理。

3、考慮預防性乳腺切除:

美國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攜帶BRCA1基因胚系突變,醫生評估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機率分別為87%和50%。

她在2013年5月14日行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在2015年3月24日行預防性卵巢和輸卵管切除術。目前國內對預防性切除持保守態度,您需要在充分的風險評估後再行決定。

4、建議降低風險的輸卵管-卵巢切除術(最好請婦科腫瘤醫生進行會診)。理想的年齡是35-40歲、完成生育之後。對於BRCA2基因胚系突變攜帶者,預防性手術的年齡可以推遲到40-45歲。

遺傳諮詢需包括討論生育的渴望、腫瘤風險的程度、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程度、停經症候群的處理、可能的短期激素替代療法直至發生自然絕經、以及相關的醫療問題。

單獨輸卵管切除術本身不是標準的降低風險的方法,在沒有可靠的臨床試驗結果之前,不鼓勵這種手術。主要是因為單獨進行降低風險的輸卵管切除術的女性仍然具有發生卵巢癌的可能。此外,對於絕經前期的女性,卵巢切除術能夠使發生乳腺癌的可能降低50%。

5、有研究提示BRCA1基因胚系突變會增加攜帶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是否需預防性子宮切除仍需進一步研究。

6、重視接受降低風險的預防性乳房切除術和/或輸卵管-卵巢切除術患者的社會心理、社會、生活質量等方面。

7、對於未選擇進行降低風險的預防性輸卵管-卵巢切除術的患者,仍考慮從30-35歲行經陰道婦科超聲及血清CA125的聯合檢測,以便早期診斷卵巢癌。

8、另外可以考慮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發生風險的藥物,如三苯氧胺、雷洛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劑等,但對服藥後降低腫瘤的風險以及獲益情況需詳細討論。

9、鼓勵參加相關的臨床試驗。

10、教育他們對腫瘤相關症狀及體徵的認識,特別是BRCA基因突變相關腫瘤的症狀及體徵。

11、告知親屬相關風險,建議有風險的親屬進行遺傳諮詢,並考慮遺傳檢測。

12、對於處在生育年齡的患者,建議進行產前診斷以及輔助生殖(包括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

13、BRCA2基因突變可能與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範可尼貧血相關。因此,對於同為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配偶也應該進行BRCA2基因的檢測,因為檢測結果可決定是否生育以及採取風險評估和相關處理辦法。

理性面對基因檢測

如果您想進行基因檢測,建議您去正規醫院的遺傳門診諮詢,充分提供家系資料及家族成員的腫瘤史。醫生首先要進行乳腺癌、卵巢癌發生風險以及攜帶致病性突變可能性大小的評估。然後再決定是否有必要行基因檢測。

此外,在您進行基因檢測之前,應該先對家族中相關腫瘤的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只有當腫瘤患者自身無法進行基因檢測時,我們才建議先對未患病的正常女性行基因檢測。

如果您的檢測結果是陰性,不能說明您家族中不攜帶BRCA1/2基因的突變,建議家族中多個其他成員進行檢測。

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本身是有利於醫學、生物學的發展,有利於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對患者的治療療效。

但是我們應該理性的去看待基因檢測,尤其是目前很多基因的功能與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並不完全清楚,因此我們建議只有經過遺傳諮詢醫生充分評估後再考慮是否有必要行基因檢測,切記盲目跟風、盲目焦慮。

作者:袁華

相關焦點

  • 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一)
    近些年,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多種腫瘤遺傳易感基因被發現,例如BRCA1/2、TP53、PTEN、PALB2基因等。對於卵巢癌、部分乳腺癌患者,臨床醫生建議她們做BRCA1/2基因突變的檢測。因為如果她們攜帶BRCA1/2基因胚系突變,那麼她們會從靶向藥物,例如奧拉帕尼、尼拉帕尼、雷卡帕尼等治療中獲益。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女性患者家屬來諮詢,「大夫,我母親是卵巢癌/乳腺癌,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下「正常女性的BRCA1/2基因檢測」這個話題。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3)腫瘤的靶向藥物治療,通過對患者腫瘤組織DNA和全血DNA的比對,發現潛在的基因突變,通過目前的指南和藥物研發尋找靶向藥物治療,比如對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目前可實現多代靶向藥物的連續治療,一代二代的吉非替尼等用於一線治療,如出現TKI耐藥的EGFR T790M突變患者可使用三代奧希替尼進行後續治療,為患者獲益。
  • 早期肺癌手術後,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不過,處於這樣一個精準醫療時代,很多早期患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腫瘤切除後,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基因檢測結果對早期肺癌患者的意義是什麼? 一項美國的研究評估了早期肺腺癌切除後,基因檢測的預後意義和潛在的治療價值。
  • 基因檢測值得做嗎?有啥用?
    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我做了基因檢測,有幾位讀者比較感興趣,問我這方面的問題。問題無外乎:做這個檢測有啥用?值得做嗎?用誰家的產品?
  • 不是誰都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
    近幾年,從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基因突變,為降低患癌風險,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到歌手鄧紫棋因家族有癌症病史,做了基因檢測。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都是從這些明星名人開始的。但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適合所有人嗎?
  • 32歲,我終於去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基因檢測……
    而且,做基因檢測,不一定是因為疾病,它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像鄭秀文做過檢測以後,她就發現自己原來不是易胖體質,只是以前的飲食太不健康,才導致她的體重總是會忽胖忽瘦的。基因檢測幫她找到了正確的瘦身方法。整個過程,非常方便,不需要到特定的機構進行檢驗。作為檢測者,你需要做的,其實就是吐口水而已……| 檢測報告| 檢測方法是很簡單,但不用擔心,檢測報告還是很靠譜詳細的。它有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營養代謝、健康風險、遺傳性疾病、藥物指南、遺傳特徵七大項。
  • 那些能「算命」的測試,普通人需要做嗎?基因檢測你要知道這些
    現在,通過一個簡單快捷的基因檢測,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的身世,甚至知道更多身體的秘密。在網上搜索「基因檢測」,會跳出來各種各樣抓人眼球的檢測項目:運動能力、音樂天賦、疾病預測……究竟什麼人需要做這些檢測呢?檢測的結果值得相信嗎?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最新指南:乳腺癌基因檢測,哪些人需要做?哪些人不需要做?
    藥明康德/報導 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前幾年做了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檢測,一下子把這種檢測給帶熱了。但是幾年過去了,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這個檢測,做了之後該怎麼辦。
  • 明都教育科技做一次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基因檢測有哪些項目?
    因為基因測序後得到的是近乎百G的數據信息,是本浩瀚的有字天書。想要從中提取可用於健康評估、健康管理的信息,需要生物信息學家、數據科學家等等做大量專業、細緻的工作。基因檢測後,健康管理服務。基因檢測只是一個開始。是我們精準關注自我健康的開端。獲得了準確的疾病風險預測評估後,接下來,我們需要在具體的生活中,以基因檢測結果為指導,實踐自我健康的管理和提升。
  • 我做了一次價值3999元的基因檢測,發現原來是這樣的(下)
    「不患癌是0%,而患癌是100%,用預測出來的概率來告訴自己患癌的可能性,我覺得這個的意義至少於我而言並不大。」一名從事基因檢測行業的相關人士這樣對雷鋒網表示,但他又很快補充道,「但是基因檢測並不是說一無是處,只是說,對於和我一樣沒有遺傳病史,至少沒有顯性遺傳病史的客戶而言,這個結果只能說是一個證明,降低了因為某些基因導致的患癌可能性而已。」
  •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我周邊不少朋友都做了基因檢測,我也趕了一回時髦。當初在做之前其實是有些猶豫的,畢竟這東西過於專業,很多都不了解,不知道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也不知道到底準不準。所以我自己做了不少功課,對基因檢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需求不同價格不同 在選擇基因檢測品牌的時候,看了各家的價格,真是嚇了一跳,價格差距有些大,有的需要上萬元,有的幾百塊就夠了。
  • 消費級基因檢測,可以信任嗎(新聞現象)
    市場新熱點:了解我是誰   出於對自己和家人身體特質的好奇,北京的程式設計師王維依帶著爸媽一起做了消費級基因檢測。「讓我心動的有兩點,一是體內酒精消化酶和酒量到底有啥關係,自己是不是喝酒易傷肝型的;二是乳糖不耐受有沒有基因原因。」王維依說,她好奇這些問題是否有科學解釋。
  • 新生兒基因檢測 做還是不做
    >新生兒基因檢測 做還是不做2019-08-27 21:33:0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你家孩子做過基因檢測嗎?」  「做了做了,報告幾天後就出了!」  在新生兒病房外,這樣的對話很常見,也許是爺爺奶奶,也許是外公外婆。剛出生的寶寶,採集血液和毛髮進行基因檢測,那上千塊也必須花啊!  可是,在各地不少醫院都大力推的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吐槽聲。
  • 想做基因檢測領域的「百度」,你靠譜嗎?
    今天介紹的這位主角正是上述這個中國版的 23andMe,它同樣利用唾(kou)液(shui)來檢測你的基因。可能之前嘿嘿君並沒有介紹得足夠詳細,你們一定很好奇為什麼看似跟 DNA 瓜葛不大的口水能夠檢測基因呢?
  • 哪些人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
    一個人一生只需進行一次基因檢測便可以得知在基因範圍內罹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概率。 哪些人群需要做防癌基因檢測?已經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體檢不能把所有隱患一一查出,因此希望通過基因檢測明確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進而科學化、系統化、個性化地進行自我保健,預防疾病,延長壽命。 二、亞健康人群:希望定期得到健康與疾病危險性評價及生活方式與健康指導的亞健康群體。
  • ...要做基因檢測嗎?中山醫院精準醫學中心專家為您解讀基因檢測報告!
    需要進行腫瘤早期篩查的重點人群包括:45歲以上;腫瘤家族史(3代以內近親有癌症病史);工作性質長期接觸(粉塵、苯、鉛等)有害物質;慢性病病人(各類癌前病變等),等等。05 腫瘤患者做基因檢測,應該使用腫瘤組織還是血液做樣本呢?目前,腫瘤患者以治療和監測為目的的基因檢測,常用樣本有兩種,腫瘤組織和血液。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
    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張華對深藍 Deeper Blue 說,「除了我爸爸,我的直系親屬裡面還有爺爺和姑姑也都得了癌症。現在我結婚了,即將生子。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面對早逝的母親。」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靠嗎?為什麼父母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檢測是近幾年興起的,通過口腔拭子來獲取孩子的基因,並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長」。一套兒童基因檢測套餐涉及到60餘個小項目,其中包括天賦潛能、過敏原、腫瘤等等大項的檢測,而天賦潛能又劃分為音樂天賦、數學天賦、交際能力、長跑能力、抗壓能力等10餘個小項目。現在有不少家長紛紛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想更全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天賦,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兒子在做主持人方面竟比做拳王更有天賦。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虎嗅網
    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張華對深藍 Deeper Blue 說,「除了我爸爸,我的直系親屬裡面還有爺爺和姑姑也都得了癌症。現在我結婚了,即將生子。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面對早逝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