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我終於去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基因檢測……

2021-02-15 花吃了那女孩

在以前的文章裡,我就寫過,我非常讚賞安吉麗娜·朱莉在基因檢測之後,為了降低自己患癌的機率,切掉了自己乳腺和卵巢的行為。

雖然有人認為,這有點太誇張。畢竟只是她的基因患癌機率比較高(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高達87%和50%),還沒有到非切除不可的地步,會不會手術做得太早了些?

但我卻覺得,朱莉這種防患於未然的行為,很勇敢,也很理智。

既然現代科技已經可以讓我們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那我們就應該好好利用這種便利,積極地面對自己的人生,提早一些做準備。

(已經有科學證明,遺傳物質、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慣是影響我們生病的三個因素,而美國近年來已經有不少人通過基因檢測預防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ACS)有數據顯示,過去20年美國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2%,相當於避免了150萬例癌症死亡,其中有不少人通過基因檢測躲過死神召喚。

而且,做基因檢測,不一定是因為疾病,它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

像鄭秀文做過檢測以後,她就發現自己原來不是易胖體質,只是以前的飲食太不健康,才導致她的體重總是會忽胖忽瘦的。

基因檢測幫她找到了正確的瘦身方法。

我自己啊,也一直很想像這些明星一樣,做一下基因檢測,了解一下自己的患病機率和身體構成。

不過,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很多檢測,都是國外的,不僅價格貴,檢測方式也很麻煩,我根本沒有辦法把我的DNA郵寄過去……

直到前一段時間,我在姜思達的公眾號裡,看到他推薦了一個國內的基因檢測公司,我馬上就興奮地買了全套檢測服務。

這兩天,基因檢測結果出來了,哇,實在太有意思了,我不僅知道了自己各種嚴重疾病的患病機率,還發現了一些影響我性格的神秘基因,甚至我以前的很多奇怪行為,都在這份報告上找到了答案。

這麼有趣的東西,你們是不是也很想知道?下面我就把我的檢測報告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啦~

| 檢測方式 | 

首先,大家一定很好奇,基因檢測是怎麼檢測的?要不要做手術什麼的?

老實說,之前我也以為收集DNA一定很麻煩吧,我甚至都想到以前古裝劇裡的滴血驗親了(捂臉),但沒想到,實際操作是很簡單的。

購買之後,基因檢測公司會給你寄來一個收集樣本的盒子,你只要在裡面留下2ml的唾液,然後寄回去給他們就可以了。

△裝唾液的試管。

接下來,大概等兩三個星期之後,你就會在他們的公眾號或者官網上收到報告了。

整個過程,非常方便,不需要到特定的機構進行檢驗。

作為檢測者,你需要做的,其實就是吐口水而已……

| 檢測報告| 

檢測方法是很簡單,但不用擔心,檢測報告還是很靠譜詳細的。

它有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營養代謝、健康風險、遺傳性疾病、藥物指南、遺傳特徵七大項。

這裡面好多分析結果都很有趣。像祖源分析,我是第一次看到的,可興奮了。它瞬間就解決了困惑我人生很久的兩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我這一項實在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我就是一個純正的中國南方人,99.97%,純得不能再純。

看到結果的那一刻,我真的好不甘心啊!我的祖先為什麼就沒有去亂搞一下,為什麼我就沒有混一下歐洲貴族什麼的,說好的瑪麗蘇一樣的人生呢!捶地!!!

我有一個朋友也去做了,結果比我夢幻多了,不僅有南北方民族的基因,還有5%來自韓國……怪不得我總覺得他長得有點像李鍾碩,嘖嘖。

這個祖源分析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卵用,但對了解自己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比如好多人都說我就是一個標準的南方人長相,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我的祖先就是那麼的單純!(真想穿越回去幫我祖先亂搞一下)

而且,去年有一個很火的視頻,就是說一些人去做了基因檢測以後,發現自己身上居然有其他國家的基因。

這個結果,讓很多人都對民族、國家都有了新的看法:「如果人們知道他們繼承的血統是這樣子,世界上就不會有極端主義這樣的事情了。」

看基因構成就知道,地域歧視啊,民族歧視啊什麼的,其實是很不靠譜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是由世界組成的,我們的祖先來自五湖四海。

一個科學家就說,從廣義上說,我們都是兄弟姐妹,怎麼可能存在某個國家就特別傻X的情況呢。

看完祖源分析,接著引起我興趣就是我的運動基因

像我這麼喜歡體育的人,當然很希望自己也有拿奧運金牌的潛力。

但很可惜的是,我本人好像是一個運動白痴。

耐力和爆發力連平均線都達不到……

唯一的長處,好像是運動的時候比較不容易受傷。

(我好像終於找到了我當年總是體育考試不及格的原因!!!)

△我的腰椎間盤保護能力和韌帶保護能力都比一般人要好

儘管報告結果是那麼的讓人沮喪(我居然不是天才),不過對我來說還是有用的。

既然知道自己沒什麼運動天賦,那以後鍛鍊的時候,就好好享受運動本身好了,不要再去搞什麼更高、更快、更強的。(我的性格比較好強,鍛鍊的時候,經常會給自己設立很多完不成的目標……)

哦,對了,減肥的人在這一項裡也會有幫助,因為它有一個數據會告訴你,你的體重受飲食還是運動的影響大?我比較幸運的是,我基本上不太受這兩者的影響,所以我的體重沒有怎麼大幅搖擺過,一直都是個瘦子。(請不要打我,我就只有這一點可以炫耀了好嗎)

嗯,營養代謝數據這一項,會讓你知道自己需要增加攝入什麼類型的營養。

還有啊,我好像也找到了自己喜歡喝酒的原因了,因為我酒精代謝能力太好了,基本上我就沒有醉過……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健康風險了。

我當初要做基因檢測就是為了這一項的嘛,這份報告也沒有讓我失望,它詳細列了92種疾病的患病機率

像我會有患病高風險的,是高血壓、冠心病、心源性猝死。

我查了一下,我高血壓風險值是別人的3.19倍,在和我有相同基因的10萬人當中,有差不多3w8例都會得高血壓。

這機率可真高啊,嚇得我趕緊去查了一下怎樣預防高血壓,就是要吃低鹽、低脂肪的食物(吃肉怪表示很鬱悶),作息要規律,然後魚肝油什麼都可以開始吃起來了。

我健康風險指數真的是不太理想,有30多項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一都是亮紅燈(據說有的人只有五項,好幸運),看來我真的要好好注意身體了。

不過稍微讓我有點安慰的是,我之前很擔心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都沒有特別高的得病機率,乳腺癌0.19倍,卵巢癌0.98倍,屬於正常偏低的水平吧。(不過這個跟朱莉做的那個檢測是不同的,她那個是專門針對這兩項的基因檢測,要幾千美元)

△我的乳腺癌得病機率

然後這92項裡還有抑鬱症的檢測,我也是得病概率相對比較低的,是平均值的0.28倍。

不過看數據,抑鬱症的發病率真的很高,像我這麼低概率的基因,每10萬人裡面還是有1418例。

建議大家都好好去查一下,如果確實有抑鬱傾向,真的要重視起來。



遺傳性疾病和藥物指南我沒有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倒是遺傳特徵裡有一項我特別介意。

在絕對音準那一項,尼瑪我的結果居然是「具有絕對音準能力的可能性嬌小」,啊啊啊啊啊,我原來是一個天生的音痴啊!!!!!

怪不得我每次唱K都是最難聽的那一個了!!!我的基因,真心對不起我最愛唱的楊千嬅、鄭秀文啊……


除了上面這七大項,這個基因檢測還有一些很好玩的第三方內容,像研究所、微解讀、基因關係等等,這些小程序都可以幫你更了解自己的基因。

我挑幾個好玩的應用說說,像有一個是測試你是否擁有大胸的基因,然後我的結果是……NO……

還有,我這個人最大的皮膚問題就是長痘,結果我的基因果然是屬於最容易長痘的……

還有脫髮基因,據說我如果有兒子的話,他很可能會在40歲脫髮……

真是好崩潰,一項項做下來,發現原來了解自己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不過幸好我有一種叫堅強基因的東西, 比較容易承受挫折。

而且,知道自己有什麼基因缺陷,並不是壞事,了解自己的短板,以後我們的人生才能更有計劃性和針對性。

既然天生是長痘的基因,我就要更加注意飲食;明知道沒有運動天分,我也不會再盲目加大自己的運動量;至於唱歌嘛,反正我是打算放棄了。(誰再叫我去唱K我就跟誰急)

當然,最重要還是了解自己的身體,像我知道自己得高血壓的風險特別高以後,已經打算調整自己的作息,不再做夜貓子了。

這報告裡面還有很多個我完全聽都沒有聽過,但是卻很高風險的病,我打算好好去研究一下,做好預防工作。

△發作性嗜睡病真的是完全聽都沒聽過,據說就是會突然睡著……

看完我的報告,你是不是也很有興趣做個基因檢測,好好了解一下自己?

嗯,我做的這個檢測機構叫WeGene,報告挺詳細的,檢測人體DNA近60萬個有效的多態位點,可以推薦給你們。

除了檢測項目很多之外,他們還承諾,當樣本量增加和研究技術發展之後,解讀報告會免費持續更新,以後看到的檢測項目會比現在更多,但我們只要做一次檢測交一次錢就好了。

目前檢測價格是999元,雖然有點小貴,但是美國的基因檢測機構基本售價都是199美元起,作為專業的基因檢測服務,這個價格算性價比不錯了。

再加上是女王推薦嘛,肯定有優惠,點擊「閱讀原文」購買,在購買微基因服務時在優惠碼那一欄輸入——

「huachinvwang」,可以享受99元的優惠哦。

我個人是很推薦大家都去檢測一下啦,特別是健康風險那一項,我覺得每個人都非常有必須要知道。

想想,很快就六一兒童節了,雖然咱們不過這個節目,可是偶爾送一份禮物給自己也不錯嘛,把基因測試當作我們了解自己的一個「成人玩具」吧~

(記得購買點擊「閱讀原文」,並且輸入優惠碼「huachinvwang」)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一)
    近些年,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多種腫瘤遺傳易感基因被發現,例如BRCA1/2、TP53、PTEN、PALB2基因等。對於卵巢癌、部分乳腺癌患者,臨床醫生建議她們做BRCA1/2基因突變的檢測。因為如果她們攜帶BRCA1/2基因胚系突變,那麼她們會從靶向藥物,例如奧拉帕尼、尼拉帕尼、雷卡帕尼等治療中獲益。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有女性患者家屬來諮詢,「大夫,我母親是卵巢癌/乳腺癌,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下「正常女性的BRCA1/2基因檢測」這個話題。
  • 做個基因檢測看自己會不會得病?不,我並不想知道結果
    亨廷頓病由單基因突變造成,父母中有一人患病的話,孩子有50%的概率也會患病。數據顯示,做了檢測的人中,多數人對於檢測結果的反應起初看來有違直覺,或至少沒有像專家預期的那樣;拒絕檢測原本似乎是擔驚受怕的一小部分人表現出的不合理行為,而隨著基因檢測越來越普遍,這種行為現在倒變得更像是大多數人的明智之舉。人們對基因檢測的態度一再出乎醫生們的預料,並不是因為醫生們沒有為此做準備。事實上,醫生們從80年代起就開展調查,詢問人們,如果有這樣的檢測,他們會不會去做。
  • 我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二)
    理想的年齡是35-40歲、完成生育之後。對於BRCA2基因胚系突變攜帶者,預防性手術的年齡可以推遲到40-45歲。遺傳諮詢需包括討論生育的渴望、腫瘤風險的程度、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程度、停經症候群的處理、可能的短期激素替代療法直至發生自然絕經、以及相關的醫療問題。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
    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張華對深藍 Deeper Blue 說,「除了我爸爸,我的直系親屬裡面還有爺爺和姑姑也都得了癌症。現在我結婚了,即將生子。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面對早逝的母親。」
  • 有癌症家族史,就要做基因檢測?醫生終於說了真話
    問1:基因檢測準確度有多高病情描述:我們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爺爺是肺癌去世的,聽說現在有基因檢測可以預測肺癌風險,這個準確度有多少高廣州哪個醫院可以做腫瘤基因檢測?王繼勇解答:你好,基因檢測還不成熟,建議40歲以上每年做胸部CT檢查。問2:媽媽肺癌,子女得癌機率大嗎病情描述:除了吸菸會引起肺癌,還有哪些因素是比較明確與肺癌相關的?媽媽得了肺癌,那麼遺傳給子女的機率大嗎?
  • 又有女演員癌症去世了,但即使去做基因檢測,有用嗎?-虎嗅網
    父親去世後,除了悲痛,張華的反應是:給自己做全身癌症基因檢測。她聽人說,家族直系親屬有癌症的,都有極高的機率也會 「遺傳」 到癌症。「花點錢放心。」 張華對深藍 Deeper Blue 說,「除了我爸爸,我的直系親屬裡面還有爺爺和姑姑也都得了癌症。現在我結婚了,即將生子。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面對早逝的母親。」
  • 無創基因產前檢測之爭丨高齡產婦做產前檢測,生出來仍是唐氏兒
    「是醫生推薦我做的無創基因,她多次告訴我,結果是好的,沒啥問題,我也就信了。」事後,她發現與她經歷相似的家庭約五六十家。「如果當初檢測出是唐氏兒,無論如何我也不會讓孩子來世上受苦。」楊柳說,懷孕14周時,天津華大醫學檢驗所曾為她出具了胎兒染色體檢測臨床報告單,結果顯示為低風險。「是醫生推薦我做的無創基因,她多次告訴我,結果是好的,沒啥問題,我也就信了。」
  • 我在中美兩地做了基因檢測,個人隱私堪憂
    留唾液到塑料試管裡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緊張。我拿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解碼,讓我想起了我21歲時去算命的經歷,雖然這次沒有銀髮先知的參與。那時我伸出了手掌,試圖讓銀髮老人推測命運為我安排了什麼。我想看看這個新興產業是否在中國實現了它的主張,在中國,科學家們因為突破遺傳學的界限而獲得了國際關注和批評。作為一個移居美國的越南移民的孩子,我對自己的祖先和基因構成也一直很好奇,希望通過檢測得到一知半解。
  • 32 歲,直腸癌肝肺轉移 :每一個疤痕,都是我的小紅花
    0 1  「天選之子」:32 歲,我病了  時間回到 2015 年,那時候的我意氣風發,大學畢業 10 年,已經留在上海扎了根,外企的工作也挺順利,看上去一切都很好。然而就像電影晃了一下鏡頭,我的人生從 12 月的公司體檢之後,發生了猝不及防的改變。
  • 我為同志做HIV檢測 | 口述
    他愣了大概幾分鐘,我也沒有說話。幾分鐘後,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你需要去疾控做進一步檢查,你要去的話我現在就陪著你去。我們檢測點的血液檢測只是初篩,如果確認還需要去疾控中心做檢查。 我打了個車,把他送到最近一家疾控中心。疾控的結果也是陽性。 後來我加了他微信,讓他有什麼問題都來問我。
  • 我做了一次價值3999元的基因檢測,發現原來是這樣的(上)
    大部分人第一次聽說基因檢測這個詞這是朱莉根據家庭病史情況及自已的檢測結果所做的決定,但這也讓基因檢測步入了不少人的視線內。而基因檢測,就是發現「工人」是否生病的一個可能性篩查。價值3999的基因檢測服務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了針對不同疾病的基因檢測服務,以Go健康官網為例,葉酸代謝能力基因檢測、H型高血壓基因檢測、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酒精代謝能力基因檢測、親子鑑定、乳腺癌/卵巢癌風險評估、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等。價格也從葉酸代謝能力基因檢測的400元到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的近萬元不等。
  • 【說出你的基因故事】基因檢測讓我知道了自己「銅藍蛋白指標」一直偏低的原因
    但是,很多人在第一次接觸到基因檢測的時候,會有大大的問號,基因檢測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  今天,我們就以一個用戶分享的的基因故事,管中窺豹,來聊聊基因檢測到底有什麼作用。  張偉傑,是杭州一家證券公司總經理。他自己做了基因檢測之後,又相繼為全家人都做了基因檢測。  「怎麼知道基因檢測的?
  • 32歲醫生給自己做胃腸鏡 折騰1小時
    作為一名消化內科專科醫生,他每天都向患者科普胃腸鏡檢查的必要性,但還是遇到太多因忽視檢查耽誤治療的患者,不少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病例他隨口就能說出好幾個——一對姐弟結伴來做腸鏡,姐姐31歲,大便反覆出血,弟弟29歲,經常拉肚子。腸鏡下,姐姐腸道內的癌組織清晰可見,弟弟的腸道則布滿了幾百顆大小不一的腸息肉。
  • 重口味第二波:便便基因檢測
    但是,當醫生哥哥說,讓我看一下你裡面的世界(做一下腸鏡)吧……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圖  by文胸很作以上漫畫雖然略顯浮 誇,但依然有一定的道理。確實,做腸鏡被「爆菊」的確不太嗨森啊!基於腸癌發生發展的一些特點,國內眾多消化道領域的專家也一再呼籲,中國人應該在45歲甚至40歲前做人生的第一次腸鏡,高危人群(超重、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生活在結直腸癌高發區、直腸息肉患者、消化道腫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潰瘍性結腸炎、直系親屬中有患結直腸癌的人)則應根據實際需要更加提前。
  • 無創基因檢測陷未檢測到唐氏兒糾紛 衛健委回應
    每周一到周四,璐璐都要去康復中心進行各半小時的語言和身體的康復訓練。楊柳用了兩年時間接受這一切。起初,她把自己鎖在家裡,整夜以淚洗面。趁家人出門,她開過兩次煤氣,吞過安眠藥,吃上抗抑鬱的藥物,整個人差點垮掉。「如果當初檢測出是唐氏兒,無論如何我也不會讓孩子來世上受苦。」
  • 幾毫升唾液 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原標題:幾毫升唾液,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電子算命」火了,反正我不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追求和願望。如果有人告訴您,只要幾毫升唾液和幾百元的檢測費,就能知道您的孩子,適合學畫畫還是跳舞,將來會成為藝術家還是運動員,這樣的人生「劇透」,您覺得靠譜嗎?
  • 《人生第一次》中國人的人生圖鑑
    通過一部紀錄片,系統地把人生的第一次,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這對大家都是重要的人生回顧和反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認為,《人生第一次》很好地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4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們時講到的四個字:培根鑄魂。「這部紀錄片用深刻的選題、獨特的視角,關照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提升民族的素質和境界,真正在做培根鑄魂的工作。」
  • 基因檢測有多神?專家:比算命先生科學一點
    這一奪人眼球的新聞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基因檢測」。現在,民眾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愈發關注,與此同時,基因檢測的價格越來越親民。越來越流行的基因檢測到底是什麼?父母的基因缺陷真的會遺傳給孩子?用正確的生命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才能在謠言滿天的世界裡認清事實本來的樣子。
  • 我為同志做HIV檢測
    一般當我告訴好多人陽性結果的時候,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呆住,在那個時間段思維都是空的。他愣了大概幾分鐘,我也沒有說話。幾分鐘後,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你需要去疾控做進一步檢查,你要去的話我現在就陪著你去。我們檢測點的血液檢測只是初篩,如果確認還需要去疾控中心做檢查。
  • 不是誰都需要做「腫瘤基因檢測」
    近幾年,從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檢出基因突變,為降低患癌風險,接受了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到歌手鄧紫棋因家族有癌症病史,做了基因檢測。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腫瘤基因檢測」,都是從這些明星名人開始的。但什麼是基因檢測?基因檢測適合所有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