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第二波:便便基因檢測

2020-11-25 健康界

臨床上,腸鏡加病理活檢被認為是大腸癌篩查和診斷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當醫生哥哥說,讓我看一下你裡面的世界(做一下腸鏡)吧……

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

圖  by文胸很作

以上漫畫雖然略顯浮 誇,但依然有一定的道理。確實,做腸鏡被「爆菊」的確不太嗨森啊!

現在,那些雖然有便血,但是害怕得腸癌,而且還害怕做腸鏡的小夥伴們,別擔心了~

因為,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主辦的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廣東省胃腸病學研究所)開發出的一種新型篩查手段,通過檢測糞便基因即可排查你有無腸癌風險,當特異性為93%時,對I、II期腸癌的檢測敏感性甚至可達91%,其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簡而言之,你的便便又可以派上用場了!交出你的便便做檢測,減輕你做腸鏡的心理壓力噢~

1. 結直腸癌——可能成為廣東地方癌種

廣東尤其是廣州腸癌日益高發,根據去年廣州市疾控中心的數據,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於肺癌。在廣州的發病率為34/10萬,在全國31個腫瘤登記點中位居第一!我院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首席專家、主任任東林教授指出,腸癌甚至有成為廣州地方癌種的趨勢。

任東林表示,「腸癌早期通常沒有明確的臨床症狀,往往患者感到不適就診時,腫瘤多數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但是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很好,早期腸癌的治癒率高達90%以上,因此,腸癌的早期診斷,明顯有助於提升腸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不過廣州、廣東乃至整個中國的早期腸癌檢出率並不樂觀,不足10%,遠遠低於日本和歐美國家,這也導致了我國腸癌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我國腸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47.2%,而美國為65%,兩者差距明顯。

2. 腸鏡雖準,奈何接受意願不高

隨著電子結腸鏡技術的進步以及無痛腸鏡技術的推廣,現在的腸鏡檢查痛苦程度已經大幅下降。並且,腸鏡檢查中如果發現息肉、病變部位可以及時處理,並不一定需要後續的手術。「從息肉到腫瘤,這種進展和演變過程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通過腸鏡篩查切除息肉能夠阻斷這個過程,防止腸癌的發生,對患者本人來說,治療效果好,對家庭來說,經濟負擔輕,何樂而不為呢?」任東林說到。

基於腸癌發生發展的一些特點,國內眾多消化道領域的專家也一再呼籲,中國人應該在45歲甚至40歲前做人生的第一次腸鏡,高危人群(超重、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生活在結直腸癌高發區、直腸息肉患者、消化道腫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潰瘍性結腸炎、直系親屬中有患結直腸癌的人)則應根據實際需要更加提前。

但鑑於腸鏡檢查的一系列具體困難,事實上即使是有免費腸鏡篩查,普通人群願意接受篩查的比例也不足20%。

3. 那麼,無創的篩查手段有嗎?

 事實上,目前廣州市大腸癌篩查中所使用的糞便隱血試驗(FOBT)就是另一種臨床上常用的大腸癌篩查方法,該法有完全無創和廉價的優點。BUT,缺點是準確性低: 傳統的愈創木脂法大便隱血試驗(gFOBT)僅能檢測到30-50%的大腸癌和10-30%的癌前腺瘤;新式的免疫化學法大便隱血試驗(iFOBT)也只能檢測到50-60%的大腸癌和30%左右的癌前腺瘤,且假陽性率高。因此,通過傳統的糞便隱血試驗來篩查大腸癌在我國並沒有得到全國性的推廣和普及。

新的篩查手段甚至可以精準排查出早期腸癌

早在2014年,首個被FDA批准的糞便基因檢測產品已經進入了美國醫保目錄。這一技術的原發明人——鄒鴻志教授,現在是中山六院胃腸病學研究所副所長。

鄒鴻志教授展示項目所用的樣本採集器

「同行們經常嘲笑我在國外跟糞便打交道,回國了還是跟糞便打交道」,鄒鴻志教授笑著說道。鄒鴻志教授自2013年從Mayo Clinic回國後加入我院團隊,3年多的時間裡,他帶領的團隊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並於今年8月開發完成了適合中國人群腸癌篩查的糞便基因檢測試劑盒。

他給這款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試劑盒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長安心,其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當特異性為93%時,該檢測對腸癌的檢測敏感性達83%,特別是對I、II期腸癌的檢測敏感性可達91%,並且,其對癌前腺瘤的檢測敏感性亦可達64%。鑑於其卓越性能,我院決定在國內率先啟動該項目,儘快幫助不願先做腸鏡的受檢者預防或早診腸癌。

糞便基因檢測的原理是什麼?

鄒鴻志介紹到,大腸癌一般發生於結直腸上皮組織中,先向腸腔內生長,在其生長過程中,不斷地有腫瘤細胞脫落到腸腔內並隨著糞便排出,糞便中脫落的腫瘤細胞中含有特殊的成分(如發生了突變和甲基化的人類基因)可以作為腫瘤標誌物。

糞便基因檢測技術即通過腫瘤標誌物來判斷受檢者是否可能患有大腸癌或者癌前腺瘤。這為一大批不願首先做腸鏡的人的提供了一種非常重要且高效的方法。任東林補充到,但是,大家務必要記得的是,糞便基因檢測只能作為一種輔助診斷的方法,如果出現陽性結果仍必須要通過腸鏡進行確診和幹預。

檢測價格:

工作人員在做樣品處理

目前美國同類產品的售價是600美元/例,相當於3600元/例,中六君表示,貴國物價真心高啊!不過,在中山六院該項目的收費標準僅為790元/例。 

檢測資質也有要求:

從檢測類型來說,糞便基因檢測屬於臨床基因擴增檢測技術(二類醫療技術),需在具有相應檢測資質的實驗室開展檢測。目前,該項目的臨床檢測工作由我院胃腸病學研究所結直腸癌分子診斷實驗室承擔。該實驗室2015年已獲得廣東省衛計委認定的檢測資質。 

tips:適合接受該檢測的人群

1、經FOBT檢查為陽性,但不願做腸鏡的人群;

2、因年齡、血壓等因素不適宜腸鏡,但疑患腸道疾病的人群;

3、腸癌高危人群:

①超重;

②生活不規律、長期便秘;

③生活在結直腸癌高發區;

④直腸息肉患者、消化道腫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統腫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潰瘍性結腸炎;

⑤直系親屬中有患結直腸癌的人等。

4、45歲以上體檢人群。

所以,有檢測意向的受試者要怎麼做呢?只需通過以下五步,就可以拿到自己的檢測報告:

1. 掛號繳費

在門診掛號,請醫生開具「糞便基因檢測(腸癌篩查)」項目檢查單,到二樓繳費;或通過支付寶、微信繳費皆可。

2. 領取裝置

憑繳費單據或簡訊到七樓抽血室的「條型碼列印」窗口,領取糞便採集裝置。

3. 採樣送樣

嚴格按照說明書採樣後儘快(16小時以內,否則需重新取樣)將糞便樣本送達醫院七樓檢驗科3號窗口。

4. 領取報告

樣品送達我院9個工作日後,可憑「糞便基因檢測回單」到一樓護士站領取檢驗結果或者在支付寶和微信上查詢檢驗結果。

5. 報告解讀

檢驗結果為陽性者,腸道內有息肉或腸癌的可能性很高,建議進行腸鏡檢查;檢驗結果為陰性者,建議隔一年再進行糞便基因檢測。受試者具體診療方案需諮詢開單醫生。

正如中西醫結合肛腸外科任東林教授所說的,拉完便便後,回頭看看顏色、性狀、狀況,再也別說便便是廢物,它不僅能助人做研究,還能適量地幫自己避免「菊花殘」的體驗啊!這種方便快捷無痛苦的檢測方式,快隨手安利給「有需要」的人吧~


相關焦點

  • 便便聞起來臭,吃起來...
    不知道大家在廁所一頓舒爽以後,看著還冒著熱氣的便便,是否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想要了解這些造型各異、聞起來令人難以忍受的人類排洩物,吃起來會怎樣。是的沒錯,今天蝌蚪君就是來帶領大家探討這個重口味問題的。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便便的前世今生。便便是怎麼形成的?
  • 為什麼有些動物喜歡吃「便便」
    人類吃的食物千奇百怪,但我們從不吃便便。可能因為我們天生就覺得便便噁心,或是知道便便含有有害的病原體。但對於動物而言,吃便便卻顯得習以為常。部分原因是便便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有害,但病人的便便卻攜帶致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並不會汙染旁邊物體。健康的便便一般都是水、無害的細菌、未消化的食物、一些新陳代謝廢物和死細胞。毒物控制中心將突發的誤食的人類便便或其他便便視為微毒。
  • 「什麼,考拉是吃便便長大的?」沒錯!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冉/文 施向輝/攝)今年2月,隨著第二隻考拉寶寶順利到來,南京考拉家族開啟令人羨慕的二胎時代。現在萌萌噠考拉baby已經完全出袋活動了,時而依偎在媽媽懷裡,時候黏在媽媽背上,懵懂的小眼神簡直要把人萌化了。
  • 11區重口味新高度!大便娘化遊戲《便娘收藏》
    11區重口味新高度! 來源: 遊民星空 發布時間:2015-02-02 10:31:12 轉到個人空間   之前日本的大便學會打算將人體內的大腸菌群萌化搞個《便便收藏
  • 驗一下便便 就知有無腸癌
    結直腸癌坐穩廣州居民高發腫瘤的第二把「交椅」。要早期發現並確診腸癌,需做腸鏡檢查,但腸鏡檢查屬於有創檢查,調查顯示,廣州僅有兩成市民願意做腸鏡篩查,不利於腸癌的預防。27日上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推出內地首個適合中國人群腸癌篩查的糞便基因檢測項目「長安心」。今後,不用做腸鏡,只需4.5克便便,檢測糞便基因,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得腸癌。
  • 便便經常不成形,還粘馬桶,主要是什麼原因?小心癌變!
    你可能從來都沒留意過便便的形狀,覺得太噁心了,又不是變態,誰沒事研究這個,便便作為廢物,確實不值得多看一眼,但它的作用其實一點也不小,廣大農村地區用來做肥料。今天主要研究的不是肥料問題,而是通過便便來分析我們人體的健康狀況,一個正常的便便正常時黃色,軟硬適度並且是成形的。
  • 15歲少女ICU命懸一線,救了她的居然是便便!
    隨後琪琪轉至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由於腸道屏障功能嚴重受損,每日腹瀉多達20次,即使通過胃管注入少量流食,也會引起嚴重嘔吐。由於營養狀況極差,不能下地走路,琪琪甚至出現多發褥瘡。當時的琪琪已經在封閉的ICU治療近3個月,再加上疾病的摧殘,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 重口味企鵝糞便 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營養豐富的企鵝便便若是身在南極,你一定會感到崩潰——企鵝糞便實在太重口味。企鵝的主要食物來源——南極磷蝦,是生活在純淨南極的一種小型海洋甲殼類動物,是赫赫有名的小身材、大營養,被稱為「藍血貴族」。南極磷蝦是已發現的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其體內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一隻南極磷蝦(0.5克)所含的蛋白質相當於5克牛肉的蛋白質含量。
  • 漏聲表面波生物傳感器檢測系統問世
    近日,記者從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獲悉,該院所檢驗科主任陳鳴教授帶領科研團隊通過8年攻關,成功構建了用於大分子檢測的漏聲表面波生物傳感器檢測系統
  • 為什麼進化,讓動物的便便都是臭的?科學家:香了就會出事
    狗狗吃便便當然不好了,因為它們並不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可是以便便為食的生物,例如:屎殼郎和蒼蠅,它們不僅不認為便便是臭的,而且還很美味,會把便便視為珍寶。我們從屎殼郎滾糞球時的興奮勁就能看出來,遇見便便的屎殼郎就像是人類找到了一座金山。
  • 國內首家、全球第二家!「最靈敏」基因檢測技術在徐發布!
    小海龜科技數字PCR的發布,將突破基因檢測產業鏈最高壁壘,填補國內高端基因檢測技術空白,對我國分子診斷高端醫療器械及基因精準醫療產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屬於最新一代PCR 技術,在生命科技裡、特別在基因檢測中極其重要。   它是目前所有技術裡面最靈敏的,可以達到萬分之一以上,其他的技術一般最多做到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就已經不錯了。常被臨床用於單細胞分析、癌症早期診斷等。
  • 最新研究:歐洲第二波疫情的毒株源自西班牙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奮鬥在義大利綜合編譯: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員CSIC的帶領下,調查研究中發現,歐洲第二波浪潮毒株的可追溯源頭是來自西班牙,報導稱,該研究團隊的研究人員發現,第二波疫情抵達後,西班牙有80%的患者體內毒株為
  • 6款產品僅2款「有證」,便便測腸癌靠譜嗎?
    聽說現在流行做無痛無創的腸癌基因檢測,靠譜嗎?作為「健康嚴究所」首席嚴究員,我在電商平臺上搜索了一番,發現無創腸癌基因檢測產品確實火爆。這一類產品的原理,是通過收集檢測糞便中攜帶的腸道黏膜細胞脫落物質,來實現腸癌的早期篩查,發現癌變風險。道理我們都懂,但產品是不是可靠,先查查有沒有資質。
  • 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
    可以將極微量的靶DNA特異性擴增上百萬倍,從而大大提高對DNA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能力,能檢測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因而此方法在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醫學及遺傳學等多領域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病原微生物基因擴增檢測不僅能滿足病毒性疾病診斷的需要,還有助於疾病預後的判斷、療效的監測等等。
  • 專家研究發現:歐洲第二波疫情病毒株源自西班牙
    歐聯網11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病毒株可追的溯源頭來自西班牙。歐洲第二波疫情病毒株源自西班牙。
  • 腫瘤的基因檢測與基因甲基化檢測的關係解讀
    基因甲基化是指基因序列不發生改變,僅對胞嘧啶(C)的共價修飾,在DNA甲基化轉移酶的催化下,將胞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環第5位碳原子連接一個甲基化基團。基因甲基化的改變,DNA的序列沒有發生改變,而基因突變是DNA序列發生了改變。通常基因檢測指的是檢測DNA序列的突變。
  • 2020基因檢測市場和競爭能力—新一年基因檢測選哪家
    2020在一片疫情消息中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去年我第一次給大家介紹了下國內基因檢測市場的情況。按照慣例,又到了給大家總結一下2020年基因檢測市場發展和競爭現狀,以便腫瘤患者等有檢測需求的同志們,有針對性的選擇。
  • 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所謂天賦基因檢測絕不能做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蔣慧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道:「我們並不會說我們是唯一一個,但我們會說我們是能夠達到量產級別的。」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的出現,讓基因檢測在腫瘤預防治療、控制出生缺陷等醫療臨床領域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價值。此外,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市場也開始萌動。
  • 基因檢測並非無所不能 理性看待基因檢測
    有些宣稱個人全基因測序的體檢項目,收費高達數萬元。近年來,基因檢測發展迅速,可以通過分析DNA來診斷人們是否有可能患有家族遺傳病。但是,從基因檢測走向市場以來,人們對它的質疑就沒有停過,基因檢測到底能不能預測疾病?基因檢測究竟是否準確呢?
  • 實用口語:「重口味」用英語怎麼說?
    昨天,網上一位大蝦給出了一個給力翻譯:「我第一時間想到hardcore,電影裡若講到重口味或有點變態的事情,會說hardcore shxx。這個詞表程度挺好用, 比如你很控某事或某人,是死忠支持者,可以說自己是hardcore fan:I'm a hardcore high-heel fan.」   用hardcore來翻譯「重口味」,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