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所謂天賦基因檢測絕不能做

2020-12-02 環球健康

(原標題:專訪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所謂的「天賦」檢測絕不能做)

隨著基因檢測越來越「熱」,其背後的硬體支持——基因測序儀,也漸成行業必爭之地。中科紫鑫、華因康、瀚海基因等多家企業近年都宣布成功自主研發國產基因測序儀,打破美國的技術壟斷。對此,國內基因測序領頭羊華大基因對澎湃新聞回應道:推出一款原型機是不夠的,希望行業儘快地推廣到量產和臨床應用上。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蔣慧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道:「我們並不會說我們是唯一一個,但我們會說我們是能夠達到量產級別的。」

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的出現,讓基因檢測在腫瘤預防治療、控制出生缺陷等醫療臨床領域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價值。

此外,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市場也開始萌動。寄一份唾液樣本,消費者就可以得到一份個人的「趣味性」基因檢測報告:祖先來自哪裡?疾病風險如何?具有哪些天賦?

蔣慧表示,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剛剛起步,未來肯定會經歷一個監管加強的過程。重要的是檢測報告不能誤導消費者: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是不可接受的。

國產第二代基因測序儀

蔣慧介紹道,基因測序儀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一是科學研究,比如研究腫瘤的發病機制,尋找致病的主要基因位點;二是臨床診斷。現有的測序技術可分為兩類。

第一代測序儀的準確性高,測序長度長,但是通量低,即一次能測的分子數很少,價格昂貴。

相比起來,第二代測序儀的測序長度短,但通量大大提高,價格低廉。

2013年華大集團完成對美國矽谷企業Complete Genomics(CG)的收購。2015年,華大推出了首款自主研發的測序儀BGISEQ-500。2017年10月,華大發布了最新的MGISEQ-200和MGISEQ-2000測序儀,測序時間進一步縮短。

蔣慧強調,目前全球只有中、美兩國的三家機構(Illumina、Thermo Fisher、華大)可量產臨床級別測序儀。

那麼,華大對收購自美國公司的測序技術進行了哪些國產化改造呢?

蔣慧說道,由於CG之前只做全基因組檢測,並不面向臨床應用,華大需要對其應用場景進行拓展,小型化就是第一步。

「我們把CG的機器從美國運回來,只能放在一樓,因為它是個超大型的機器,有好幾噸重,承重都接受不了,所以我們做的第一步就是小型化。你們現在看到的BGISEQ-500已經小了很多了,我們後來發布的BGISEQ-50更小,只有50到60公斤。」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蔣慧介紹基因測序儀BGISEQ-500

目前,市面上也有幾家測序儀生產商宣布成功研發國產的基因測序儀,甚至是第三代測序儀。所謂的第三代測序儀,主要針對的是單分子測序,測序長度很長,能更清楚地分析細節。

蔣慧對此回應稱:「我們並不會說我是唯一一個,但我們會說我們是能夠達到量產級別的。」

中國現有的基因測序儀大約在2500臺左右,其中華大生產了大約700臺,市場佔有率超過四分之一。

「我們希望大家儘快地推廣到科研上面、臨床上面,而不是僅僅說我出來一臺原型機。因為出來一臺原型機在實驗室用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個技術發揮價值,最關鍵的是要走向產業化,要走向量產。不僅是你自己去運行,你需要有其他的運行來支持穩定的產出數據。我們希望是由我們的合作方說這個測序儀好用,能產出數據,能夠給我們的患者帶來比較準確的結果。」蔣慧說道。

從30億美元到5000人民幣

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帶來了成本上的革命。蔣慧說道,1999年,華大基因參與被稱作生命科學「登月計劃」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時,做第一個人的基因組檢測花了30億美元。而現在個人做基因組檢測,了解遺傳性疾病風險、祖源、運動能力等基因組信息,只需要不到5000元人民幣。

近來,腫瘤發生的遺傳因素受到了廣泛關注。像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這樣有家族病史的人,通過基因檢測確認高危後,就可以提前做好幹預措施。不過,目前單基因檢測費用非常昂貴,單個基因上的單個位點檢測就要花費數千。

而第二代的高通量基因測序儀,一次就能完成上百個基因檢測,儘可能覆蓋到所有與腫瘤發生相關的突破位點。這樣的高通量檢測費用,也需要數千人民幣,但一次性得到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這對於治療階段的藥物篩選、靶向治療同樣有很大的幫助。

孕前、孕中、新生兒:全過程控制出生缺陷

成本大大降低後的基因檢測,開始飛入非常百姓家。基因檢測的普及,首先對減少和控制出生缺陷有重要的影響。

蔣慧介紹道,中國的出生缺陷比例較高,在5.6%左右,其中接近一半是遺傳性疾病。為了減少和控制出生缺陷的發生,從懷孕前到生產後的整個過程,人們都可以進行不同的基因檢測。

目前,國內共有近三百家醫院使用測序儀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其中三分之一配置了國產測序儀

傳統的無創產檢是對一些蛋白標誌物進行檢測,準確度比較低,測出來200例唐氏綜合症高危,可能只有一例是真陽性。華大基因在2011年發表了一項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只需抽取孕婦的5ml外周血,安全性高,陽性準確率超過99%。華大目前已完成了250萬份臨床檢測,檢出2萬份陽性樣本。

除此之外,第二代基因測序儀也可以進行植入前的胚胎檢測和妊娠後的新生兒檢測。

新生兒耳聾會帶來終生的影響,篩查耳聾基因有助於早期的診斷、預防和治療。如果發現是遺傳性耳聾,可以儘早安裝人工耳蝸,避免兒童因聾致啞;如果發現是藥物敏感造成的應激反應,就可以提前避免使用這些藥物。華大已完成超百萬例耳聾基因檢測,發現基因突變攜帶者與受累者5%左右。

「天賦」檢測絕不能做

針對非醫療臨床的消費級基因檢測,蔣慧介紹道,目前華大基因做得比較少,比如檢測酒量、易胖體質和運動能力。

消費級基因檢測在國外有過許多爭議,美國對此逐漸建立了監管規範。蔣慧說道:「中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它必然也會走上這樣一條彎路,現在沒有特別的監管,一旦這個行業開始發展起來,肯定會有對應的一些監管趨嚴、然後再建立規範的過程。現在來講,整個市場發展還非常早期,更多的企業或者是專注於科研的這一塊,或者是臨床的這一快,真正做到B2C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的還是很少。」

不過,該給消費者怎樣的基因檢測報告,蔣慧希望行業內能形成一定的共識:「就是不要去誤導。即便去做這樣的事情,也用比較合理的方式去做。通過加強對基因知識的科普和培訓,讓大家了解知識,而且用好知識。」

「現在很多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我覺得是絕對不能做的。這個完全是誤導或者誤用信息。就像現在關於轉基因的概念理解,實際上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幾千塊錢一次的天賦基因檢測有多靠譜
    3月14日上午,北京知春路的盈都大廈三層,趙屹說,曾有代理商找上門,問他公司有沒有天賦基因的檢測產品。趙屹系中科院計算所前瞻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精準醫學研究所所長,他也是中科晶雲董事長。趙屹並不建議企業做這項產品。因為這「畢竟缺乏足夠的實驗和有效論證,有某個基因型就一定成為天才」。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靠嗎?為什麼父母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檢測是近幾年興起的,通過口腔拭子來獲取孩子的基因,並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長」。一套兒童基因檢測套餐涉及到60餘個小項目,其中包括天賦潛能、過敏原、腫瘤等等大項的檢測,而天賦潛能又劃分為音樂天賦、數學天賦、交際能力、長跑能力、抗壓能力等10餘個小項目。現在有不少家長紛紛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想更全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天賦,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兒子在做主持人方面竟比做拳王更有天賦。
  • 基因研究院稱:個人繪製基因圖譜需近千萬元
    全球首個黃種人基因圖譜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後,迅速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昨日,成功繪製出該圖譜的華大基因研究院再次傳出一條爆炸性消息:只要你花費999.9萬元人民幣,將可以收到一份你個人的基因組序列圖譜和詳細的相關分析報告。這筆錢的60%用來測繪出資者的基因圖譜,40%將捐助到中國基金健康事業。
  • 檢測「天賦基因」快速定位孩子特長,因材施教?基因專家來闢謠
    「天賦」還可以通過基因來檢測?真的是這樣嗎?百科中關於「天賦基因」檢測是這樣定義的:天賦基因檢測是取兒童的口腔黏膜進行基因測序,找出兒童具備的優勢天賦基因。整個天賦基因檢測包括樂觀、冒險、交際、音樂、表演、文學等40種不同天賦基因。主要是針對0-12周歲的兒童進行檢測,家長可以根據檢測結果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讓孩子成為天才。如果你看到這樣一段話會有什麼感覺?
  • 「揭秘天賦基因檢測」後續:天賦基因檢測亂象曝光,市監部門上門查處
    財經生活頻道《1919創財經》戳 ↓↓ △天賦基因檢測亂象曝光,市監部門上門查處3月16日,我們欄目推出了《揭秘天賦基因檢測》系列報導,在採訪報導中,記者發現,很多基因檢測公司收取幾千乃至上萬元,就宣稱可以檢測孩子具備哪些天賦。
  • ...大咖論道|生態圈|尹燁|華大基因|測序儀|基因組|罕見病|-健康界
    ,逢年過節做古體詩詞,每日做基因科普節目,拿過廚師證,營養師證……2002年加入華大基因子公司吉比愛,先後從事體外診斷試劑研發、產品註冊、生產管理、質量管理、市場營銷等工作,率領團隊在24小時內即完成了SARS診斷試劑盒全部研發及申報材料的準備並順利獲得了CFDA的審批;2009年,調入華大基因深圳總部,先後擔任華大基因科技總裁、全球基因組平臺負責人、華大基因研究院助理院長,華大集團營運長,華大醫學執行總裁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2011年創辦的;(4)高中未畢業就加入華大的趙柏聞也出來創立了北京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做的是腸道微生物檢測;……這些華大基因前員工創立的公司比如2014年Illumina試劑提價,就曾導致華大基因當年淨利潤出現負增長,下跌幅度高達79.3%。在這種情況下,華大基因必須要找出一條突圍之路,不能受制於人。邁出這最重要的一步是:2013年收購美國Complete Genomics。
  • 基因檢測毛利率超70% 有代理商可拿90%利潤
    鄭強表示,「當然,不能單獨拿位點數來定義檢測成本,因為做一個位點,也是一個實驗,做一千萬個位點,也是一個實驗。主要的成本還是在於技術方面,一張基因晶片的成本就遠高於PCR。還要再加上人力、設備、對應的耗材以及時間和管理成本。」  新京報記者根據市面上一些基因檢測產品來計算單個位點的價格。
  • 花幾百購買預測孩子天賦的「基因檢測」,你願意嗎?
    全職媽媽李女士告知中新經緯客戶端,她在網絡上下單了幾款兒童天賦檢測項目,「網絡上這種基因算命商家很多,流程既簡單又很高科技,大致是對方寄過來一個採集試管,清理好口腔後用棉籤刮試口腔,再把棉籤放入採集試管中寄回,隨後等待分析報告即可。」李女士說,做這個檢測為的是給孩子上什麼興趣班提供一個大概的參考,但是不同的檢測機構檢測出的結果有時也不太一樣。
  • 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再提速
    日前,依託於華大基因自主測序平臺BGISEQ-1000的染色體檢測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經過華大基因研究院、交付中心、華大物流、國家基因庫等多個團隊的通力合作
  • 華大基因庫可以參觀嗎?
    華大基因標杆考察——走進華大基因企業參觀華大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機構。華大基因標杆考察——解讀生命奧妙之行華大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基因科技基賜應用研究體系;旗下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負責運營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實現了對美國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的收購及基因測序儀器智造體系國產化。
  • 深交所扒皮華大基因背後,華大關聯交易到底做了什麼?
    具體方法:各地證監局召開屬地上市公司會議,然後依據各地分配比例抽籤不論運氣好壞,最終的結果就是華大基因抽到了。本來抽到了也沒什麼,關鍵是深交所不僅認真的做了調查,而且還查出了大問題:華大基因存在嚴重的關聯交易問題,換個說法,就是有點吃裡扒外。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有財經人士認為,光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說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有財經人士認為,光從聲明來看,華大基因完全將此事撇得一乾二淨,說自己沒做任何違法的事,但從胚胎幹細胞、核酸測序、技術效率,以及安全性評估等字眼來看,華大基因好像又在「炫技」。   要知道,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這對於逆轉癌細胞,開創癌症治療新途徑有很大作用。
  • 花幾百元給孩子購買一份能預知天賦的「基因檢測」,你願意嗎?
    李女士說,做這個檢測為的是給孩子上什麼興趣班提供一個大概的參考,但是不同的檢測機構檢測出的結果有時也不太一樣。中新經緯記者找到一家宣稱能夠檢測出孩子全套智商、情商、性格、語言、繪畫、音樂等天賦的檢測機構,該機構銷售人員告知,此檢測只是檢測出孩子的優勢基因,為未來孩子的培養提供方向,但結果準確度無法計算結果,需要「你自己去判斷」。
  •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0月2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以下簡稱「深圳臨檢」)中標河北省2020年-2022年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中標項目預算為1.8億元。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能夠在分子水平上明確病因,預防遲發性、藥物性耳聾發生,幫助臨床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和預後評估;通過對耳聾高頻基因位點進行檢測,能夠提升聽力障礙的早期發現率,預防部分聽力障礙的發生,從而降低家庭經濟負擔和整體醫療支出,減輕社會負擔。
  • 華大基因宣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400萬例
    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樣本量突破400萬例,並對外公布了對這400萬樣本的大數據解讀分析。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孕育唐氏兒的可能,且由於年輕孕婦在懷孕女性中佔據的比例較高,據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在所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陽性的孕媽中,49%為35歲以下孕婦,因此,年輕孕婦也不能忽視。
  • 雲南華大基因研究院2020年招聘公告
    這/份/工/作/能/給/人/暫/時/的/歸/宿/ 請/隨/手/轉/載/給/需/要/的/人/ 雲南華大基因研究院 2020年招聘公告 華大成立於1999
  • 深圳被叫停基因檢測現曙光
    今年2月,包括產前基因檢測在內的所有醫療技術如未經技術準入則被叫停,佔領國內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市場龍頭的深圳華大基因因此遭遇發展瓶頸。而6月4日剛公布的一則消息讓華大基因看到了自主創新的曙光。在超材料領域,有深圳光啟研究院,在基因測序以及基因產業化領域有華大基因,騰訊、華為等高新技術企業更是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去年,深圳在還對生命健康、航空航天以及海洋產業等進行了戰略布局。儘管取得一定成績,但政策創新總落後於技術創新,也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瓶頸,這在生命健康產業上表現尤甚。
  • 基因檢測可知孩子「天賦」?專家:誇大成分過多
    近年來,一種「天賦基因」檢測在家長圈裡流行起來,不少家長花高價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  「天賦基因」究竟是什麼?這種檢測是否有科學依據?檢測結果能說明什麼?針對這些問題,中新網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近日,有家長向中新網記者反映,稱自己孩子的幼兒園班上非常流行一種「天賦基因」檢測,通過一口唾液就能獲取孩子的基因,並分析出有哪方面的「特長」,有不少家長紛紛花高價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  記者調查後發現,其實這種所謂的「天賦基因」檢測是近幾年興起的,且受到不少家長追捧。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類似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