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工/作/能/給/人/暫/時/的/歸/宿/
請/隨/手/轉/載/給/需/要/的/人/
雲南華大基因研究院
2020年招聘公告
華大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機構。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使命,懷抱「健康美麗,做生命時代的引領者」的願景,華大以「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引領基因組學的創新發展,通過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與產業鏈各方建立廣泛的合作,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資源保存、司法服務等領域。同時,為精準醫療、精準健康等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際需求提供自主可控的先進設備、技術保障和解決方案。堅持走「自我實踐、民生切入、科研拓展、產業放大、人才成長」的新型發展道路,做到五環聯動、循序遞進,切實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
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是全球生物物種高富集區和世界級的基因庫,野生近緣種和民族遺傳資源豐富,享有「生物資源王國」和「生物基因寶庫」之稱,具有得天獨厚的生物多樣性和多民族聚集,擁有發展生命科學和生物產業不可替代的資源優勢。
2013年,在雲南省各級政府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華大經第一屆「科技入滇」落戶雲南,入駐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已在雲南設立5家法人實體,分別在基礎科研、技術轉化、醫學檢驗、樣本與數據存儲、現代農業示範等方面全面推進在滇業務。
一、基礎科研
落戶雲南省以來雲南華大共承擔國家級、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0餘項,累計獲批財政經費3700餘萬元;共計發表SCI論文13篇,累計影響因子約70,獲批專利3項,制定企業標準3部;在雲南開展地方高發疾病防控研究與示範應用、重要經濟作物和農業新品種選育、地方優勢資源整合等研究:(1)地方高發疾病防控研究與示範應用:少數民族地中海貧血防控研究;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HPV防控宮頸癌示範應用研究;應用多組學的測序方法開發宣威肺癌早診早篩研究。(2)重要經濟作物和農業新品種選育:對雲南省特有魚類進行基因輔助繁育,已在會澤養殖苗種820萬尾,西疇養殖苗種204萬尾;在文山開展三七育抗根腐病研究,抗病性明顯;對雲南珍稀稻米品種進行改良,其在抗稻瘟病和口感上均優於改良前品種。(3)雲南優勢動植物資源整合:在瑞麗植物園啟動了全球首個數位化項目,瑞麗珍稀植物園數位化項目,實現活體庫的保護、保存、研究和利用,現已完成689種植物高深度基因組測序,共計產生54 Tb。
二、民生醫學項目
基因科技技術造福百姓,分別於2017年11月、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保山市隆陽區、昆明市、瑞麗市啟動了普惠老百姓的醫學民生檢測項目,截至2019年7月30日,保山民生項目累計收到樣本數達36912例,並向全市推廣,昆明累計收到樣本數達15975例,瑞麗累計收到樣本達5414例,並向全州推廣,涉及檢測項目有無創、地貧、耳聾、新篩和HPV。
三、產業實體搭建
在滇搭建的醫學檢驗平臺、國家基因庫雲南分庫是千萬元級服務平臺,保山華大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為億元級產業實體,(1)醫學檢驗實驗室:1300餘平米,是目前雲南省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資質合格證的無創產前高通量基因檢測實驗室,獲得國家發改委授予的「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和「雲南省精準醫學檢測公共服務品臺」,樣本檢測能力超4萬例/年,包含出生缺陷疾病、腫瘤、遺傳代謝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基因檢測業務目前已經在雲南全省推廣並開展。(2)國家基因庫雲南分庫:設計為「一庫四中心」模式,實現了百萬級的生物樣本存儲、數據存儲能力。(3)保山華大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通過培育現代高附加值農產品,結合未來農業與孵化器、均衡營養與健康體驗、大數據、物聯網與電子商務、公益與教育五大模塊,打造未來農業新模式。(4)產業價值:雲南華大落戶以來在雲南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和經濟鏈,每年近億產業規模,累計納稅四百多萬元,促進雲南地方疾病防控、珍稀種質保護和健康民生產業的發展。
四、其他
同時,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在2017年先後接待寮國衛生部部長,及緬甸國家衛生和體育部秘書長一行考察學習,2018年來自緬甸13個省邦及各鎮區的社會福利部、婦聯、婦幼福利協會、預防照顧和保護被遺棄兒童協會負責人和寮國中聯部婦聯主席蓬達萬.平沙萬率寮國中聯部、外交部、中央婦聯、科技部、衛生部、勞動和社會福利部、教育和體育部等7個部委、18個省婦聯的成員來訪雲南華大參觀學習,大力推動基因技術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作為昆明市精品科普基地,定期開展名家講壇、科普進校、科普體驗營、科技馬拉松等基因組學相關科普活動,已惠及上萬群眾。
五、招聘職位
六、福利待遇
福利及員工關愛:六險一金、因公出差國際商旅險、深造學習、生日禮物、節日禮物、探親費、結婚禮金、節日活動。
假期:年假、婚假、產假、陪產假、哺乳假、病假、喪假、工傷假。
七、應聘方式
聯繫人:劉老師
(來源:雲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