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系統存漏洞?虛增利潤?違規關聯交易?
■新快報記者 塗波
4月4日晚,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被指「三個不規範」,包括「訂單型收 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及「規範運作程度不高」。其中,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使得該公司2017年多計收入1327.94萬元、淨利潤1244.94萬元。 另外,華大基因子公司在與華大智造交易時還存在向關聯方輸血的行為,實際支付金額比合同金額多出了3100萬元。
4月7日晚華大基因針對近期網絡傳聞進行了說明。4月8日,深交所就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事發問詢函,要求華大基因說明相關情況。昨日,華大基因下跌4.39%,收於72.72元。
被指2017年虛增淨利潤 近1245萬
《決定書》顯示,由於訂單型收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使得華大基因2017年少計收入50萬元、淨利潤42萬元。由於公司訂單型業務存在樣本編碼重複並導致收入重複核算問題,使得華大基因2017年多計收入38萬元、淨利潤32萬元。此外,華大基因以郵件對外發送檢測報告時,收件人郵箱信息無書面核對記錄,難以準確判斷收件人是否屬於合同約定對象,業務規範性難以有效保證。
其次,部分項目型收入核算與會計政策不一致,相關收入核算不規範,使得公司2017年多計收入1327.94萬元、淨利潤1244.94萬元。
另外,《決定書》表示,華大基因「存在關聯方員工參與公司研發、審批和項目跟進工作的情形」。如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博士宋某,參與了2017年和2018年華大基因的「非小細胞肺癌ctDNA檢測試劑盒(NGS)註冊申報項目」和「結直腸癌早篩多重甲基化PCR技術開發項目」,且作為第一個項目研究成果中一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李浩告訴新快報記者,2011年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實施指引》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應當定價公允、決策程序合規、信息披露規範。公司應當積極通過資產重組、整體上市等方式減少關聯交易。
對此,市場出現質疑聲,華大基因用上市公司的科研經費(全體股東的)給關聯方華大生命的宋某搞科研,按道理研究成果歸屬全體股東,但宋某卻是專利第一發明人。
更有甚者,《決定書》明確指出,該公司還存在向關聯方預付款項金額超過合同約定的情形。經查,華大基因子公司與其關聯方華大智造籤訂的合同金額為1.28億元,在約定「100%預付」的情況下,實際支付1.59億元,多出了3100萬元。
4月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稱,公司不存在虛增利潤的情況,系信息系統不完善延遲收入所致。針對向關聯方華大智造預付款超過合同金額的問題,華大基因表示「在公司股東大會批准的額度內」。對於證監局指出的不規範行為,華大基因表示,已經在全力按要求整改,並向深圳證監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另外,公司今後將加強關聯交易的相關流程。
4月8日,深交所就華大基因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事發問詢函,要求華大基因說明,關聯方員工參與公司研發、審批和項目跟進工作的原因和合理性等問題,以及向華大智造支付1.59億元款項的支付時間,是否構成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
輿論風波不斷
一年多股價跌逾八成
近段時間,華大基因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3月15日,因「南京圈地門」事件,法院就華大基因訴王德明名譽侵權案做出一審判決,王德明向華大基因做出公開道歉。2018年6月14日,華大基因昔日合作夥伴、南京昌健董事長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帖,列數華大基因3大罪狀,其中之一便是圈地開發房地產,騙取國家補助,是偽高科技公司。
華大基因另一樁名譽侵權案也在審理之中。去年10月自媒體人金微在其自媒體上發布一篇標題為《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組已流出國外,細思極恐!》的文章,點擊超10萬+。3月14日,華大基因起訴自媒體@記者金微「名譽侵權案」。此案在深圳鹽田法院公開審理,尚未當庭宣判。
新快報記者就上述金微名譽侵權案、該公司在科研技術核心競爭力強化等問題向華大基因發送採訪提綱,截至記者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華大基因2017年7月14日登陸創業板,曾連續19日漲停(含上市首日上漲44%),市值超400億元,曾是一隻公認的「獨角獸」。2017年11月14日達261.99元/股的歷史最高價。而僅一年多時間,2018年10月19日,其股價跌至低點47.02元,跌幅達82%。截至昨日收盤,華大基因報收72.72元,市盈率68.2。4月25日,華大基因將同時披露2018年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之前公司業績預告顯示,2018年淨利同比預增0.48%-5.5%。
3月26日,華大基因發布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成的公告,自2018年10月16日本次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至2019年3月11日,華大投資累計減持公司1033.8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累計達公司股份總數2.58%,價格在50元-80元/股之間,按此期間市值粗略計算,已套現超6億元。
相較於減持獲利的額度,華大基因增持規模就顯得較弱。今年1月,華大基因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汪建先生及控股股東核心管理團隊於2019年1月4日完成增持計劃,增持金額為1.51億元。2018年以來,華大基因高管團隊累計增持金額1.8億元。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