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雄關漫道 揚鞭奮蹄
本報記者/閻俏如/北京報導
華大基因有望交出上市3年來最亮眼的一份財務報告。7月13日,華大基因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預計40億元~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09.73%~232.96%;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3億元~16.3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672.83%~723.35%。
回首3年前,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帶著「基因測序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不是為了市值,而是希望吸引一大批價值投資者,為民造福,把高大上的科技讓每個人用得起,改善生活質量,提高人均壽命,這正是華大的初心。」華大基因CEO尹燁曾表示。
在資本市場助力下,3年來華大基因在核心業務領域不斷深耕。如今,華大基因已經成為實現覆蓋本行業全產業鏈、全應用領域的科技公司,同時也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基因大數據中心、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和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
秉持初心,在主營業務領域不斷實現突破的華大基因,3年來不斷開拓民生項目的區域布局,惠及人群達百萬級人次,正不斷向著「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邁進。
業績穩健,研發加碼
2019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10.41%,歸母淨利潤實現2.76億元。這已經是華大基因上市以來連續第三年營收維持穩健增長。2017年和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0.96億元和25.36億元。
分產品來看,生育健康、腫瘤防控、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均保持穩健增長,分別增長11.56%、5.73%和21.36%。感染防控業務業績增速最為亮眼,同比大增52.32%。
近年來,華大基因主要盈利的業務領域是生育健康,貢獻了超過40%的營業收入。生育健康目前是基因科技應用最成熟的領域,隨著行業玩家不斷增多,市場競爭激烈,華大基因通過自主測序儀成本可控的優勢,得以在市場競爭中保持較高的毛利率。與此同時,公司在其他領域也在持續深耕,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
自上市以來,華大基因在優質資本的助力下,研發投入持續加碼。2017年至2019年,華大基因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74億元、2.65億元、3.34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8.32%、10.44%、11.94%。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重點研發項目41個,涵蓋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等方面。經過持續多年的高研發投入,華大基因擁有的已獲授權專利達到了391項,其中發明專利就有363項。
正是憑藉在感染防控領域的沉厚積澱,華大基因在2020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貢獻了重要力量。目前,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包括核酸檢測試劑盒和抗體檢測試劑盒,技術覆蓋螢光PCR法、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及膠體金法。能夠有效進行產品互補,覆蓋多種檢測場景,是國內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種類最豐富的企業。其核酸檢測試劑盒陸續在歐盟及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取得相應的資質與準入,還被世衛組織WHO列入應急使用清單,是目前全球獲得準入資質最多的檢測試劑盒產品。
隨著不斷夯實研發投入,華大基因也逐步收穫了多項技術、產品成果。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已取得了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提升了生育健康臨床產品資質結構;BRCA1/2 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註冊申報已獲得受理。
科技戰「疫」,實力擔當
實際上,經歷此次疫情,華大基因展現出的是不同以往基因測序龍頭的定位,通過其體外診斷領域等多技術平臺的優勢,成為此次科技戰「疫」的中流砥柱。
疫情暴發初期,各地面臨檢測試劑缺乏和檢測能力不足的難題。華大基因率先宣布分別向武漢及湖北地區首批捐贈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日產能已達到200萬人份/天,生產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已覆蓋180餘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發貨已累計超過3500萬人份。
保證試劑盒供應的同時,面對大量樣本的待檢測需求,華大基因設計並運營武漢「火眼」實驗室,在武漢及湖北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刻,為湖北省提供了大批量精準檢測能力以及快速交付檢測結果的工作效率,大大緩解了疫情防控工作壓力。
武漢「火眼」實驗室建設完成後,華大基因又陸續在深圳、天津、北京、上海等全國共10餘個主要城市落地,將持續確保國內抗擊疫情的檢測需求,在全國範圍內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作為疫情防控的科技力量,華大「火眼」實驗室已成為抗疫行動中的「中國名片」走向全球。公司累計在海外運營「火眼」實驗室58個,分布在全球17個國家(地區),已運營「火眼」實驗室的最大日檢測通量超過20萬人份,在全球範圍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6月中旬,北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大增,華大基因快速啟動大興氣膜版「火眼」實驗室建設,並於6月23日正式建成啟動運營。6月25日完成升級擴建,日檢測通量已達到10萬人份,成為目前全球日檢測通量最大的氣膜「火眼」實驗室,極大地提升了北京地區核酸檢測能力,目前,華大基因北京地區檢測總量已達百萬例。
依託在全球範圍內布局的「火眼」實驗室,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基礎,華大基因將陸續輸出公司產品線和服務,包括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等大規模人群檢測,探索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各地醫療衛生體系改造升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痴心不改,造福民生
目光回到3年前的上市儀式,當天深交所的開市鍾放到了最低,這是為了照顧特殊的敲鐘代表——鐘下是華大基因唐氏症候群員工、受益華大基因檢測的用戶代表、以及關愛關懷罕見病和殘障群體的代表,其中一名罕見病患者身高只有1米。
「我們每年義務捐助一種罕見病,在全球範圍內永久免費。」從上市儀式上CEO尹燁代表管理層作出的承諾可以看到,華大基因自上市開始就踏上了公益之路。
3年來,華大基因通過設立多項公益基金,與社會組織、科研機構合作等方式,在多種疾病領域開展公益救助,包括重症地中海貧血、杜氏肌營養不良、遺傳性眼病、宮頸癌等。
華大基因與深圳市廣電公益基金會合作發起的「華基金」已經募集善款總額100萬餘元,在全國十餘省市開展二十餘場公益配型、大眾科普及募捐活動,累計為約4000多個地貧家庭11000餘人提供了免費配型檢測服務,共計近400多名患者配型成功。
秉持著「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理念,堅持「持續低價惠民」的原則,華大基因在全國各地繼續開拓新的基因健康篩查民生項目,為民眾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地中海貧血基因篩查、子宮頸癌基因篩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3日,華大基因中標河北省孕婦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項目,是公司第一個省級全覆蓋的民生項目,對公司的業務推廣以及區域布局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截至2019年末,華大基因已開展的民生項目覆蓋了全國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總共60餘個區域,民生項目篩查人次已累計達到800餘萬次。2019年公司新增河北省、江西省贛州市、廣東省肇慶市、青海省西寧市、新疆鄯善縣及西安市藍田縣等地民生項目,截至2019年末,2019年新增篩查樣本量230餘萬人次。
目前,華大基因的民生項目逐步發展形成了以出生缺陷防控、宮頸癌與乳腺癌篩查、婦幼健康管理為核心的三大功能模塊,出生缺陷防控為孕婦提供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耳聾篩查等出生缺陷檢測管理;宮頸癌與乳腺癌篩查功能為適齡婦女兩癌篩查提供信息化管理支撐;婦幼健康管理功能為適齡女性和0~7歲兒童的健康進行全流程管理。通過三大功能形成了婦幼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經過20年來的發展和3年來的優質資本助力,如今,華大基因已是業內具有全產業鏈優勢的基因科技龍頭企業,上遊測序儀和配套試劑自主可控,中遊在全球範圍內運行超過200個基因組學實驗室;下至行業各細分領域進行布局。公司也是全球少數具備全產業鏈資源的基因大數據中心、多組學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和醫療服務運營商。
華大基因過去3年走過的路,正是「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理念最直接的體現。憑藉公司在基因測序領域已經形成的優勢地位,加之在感染防控領域的厚積薄發,華大基因更深層的潛力正待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