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基因測序

2020-10-05 科技發射臺

華大基因成立於1999年,致力於在人類健康服務事業和科技應用領域的發展。

華大基因堅持「以任務帶學科、帶產業、帶人才」,先後完成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承擔其中絕大部分工作)、國際人類單體型圖計劃(10%)、第一個亞洲人基因組圖譜(「炎黃一號」)、水稻基因組計劃等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基因組研究工作,彰顯了世界領先的測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國在基因組學研究領域中的國際領先地位。

華大基因的發展理念離不開他的創始人汪建,汪建在生物醫學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追尋「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夢想,勵志消滅疾病。

1994年把在國外留學學到的知識帶回中國創業,創建北京BGII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憑藉著自己團隊研發的疫苗和試劑,很快打開了市場,1998年被中科院任命為中國科學院遺傳所人類基因組中心執行主任,1999年為了支持「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汪建創建華大基因,並通過科技研發,完成了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工作。2017年,華大基因在國內創業板成功上市,目前已經總市值已經超過500億。

華大基因自成立以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到公司考察,足以說明華大的重要性,他以基因序列為基礎,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在基因檢測,快速成功研製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阻止了國內病毒的傳播,經過對新冠病毒的深入研究,目前華大基因已經建成安哥拉「火眼」實驗室,實驗室每天可檢測3000份樣本,將大大提升安哥拉新冠病毒檢測能力。

華大基因不僅是在本次新冠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歷次的重大災難中都能看的華大的身影,非典,德國大腸桿菌疫情,H7N9,印度洋海嘯,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都衝在救援隊伍的第一線。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 華大基因等多股午後漲停
    據最新消息顯示,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華大基因(300676)、昌紅科技(300151)等多股漲停,凱普生物(300639)、西隴科學(002584)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那麼,基因測序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給投資者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華大基因上市三周年:基因測序第一股「王者歸來」
    來源:藍鯨財經三年前的7月14日,華大基因(300676.SZ)以「基因測序第一股」的身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錚然有聲地叩響了資本市場的大門。硬核科技創新,打造全產業鏈生態圈近年來,中國基因測序技術已位列全球領先水平,在這其中,華大基因作為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基因技術應用領域進行前瞻性的布局。自上市以來,華大基因年度營業收入以超過兩位數的增長率穩步提升。
  • 美刊:華大基因DNA測序能力領跑全球
    據美國《紐約人》周刊網站1月6日報導,隨著全球的科學家越來越關注將每一個生物的基因序列轉化成能治療且最終預防疾病的信息,深圳誕生了一家不同的工廠:華大基因,成立於1999年9月9日,原名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究中心。
  • 華大基因:一群「科學土匪」的逆襲
    是的,正是基因技術,這項被人類認為最接近上帝之上的生物科技挽救了這個女孩的生命。  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遙遠而美好的故事,經過十幾年爆發式的行業增長,基因檢測正越來越成為一項惠及大眾的生物技術,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2017年7月5日隨著基因檢測龍頭企業:華大基因(300676.SZ)開始IPO招股,基因技術又一次成為風口浪尖的熱點話題。
  • 華大基因二代基因測序在病原體快檢方面的技術新應用
    在此之前,從2014年起,協和醫院神經科與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國內首先開展腦脊液二代測序研究,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體篩查。關鴻志教授正擔任此項目的負責人。他提出建議:試試使用二代基因測序技術進行的病原快檢。  6月22日下午,天津華大基因交付病原組收到了患者腦脊液樣本。
  • 華大基因張曉平:測序技術如何助推精準醫學
    導語:6月18號,我國唯一一個獲批建設的國家級基因庫投入試運行,目前數據和樣本儲存在華大基因總部。而前不久,華大基因已在武漢發布測序應用整體解決方案BGISEQ-500n,這是全球首次大批量列裝「中國造」。測序技術在精準醫療中的應用方向有哪些?
  • 深交所扒皮華大基因背後,華大關聯交易到底做了什麼?
    不僅僅對全通教育發起教科書式問詢,更兩次「空襲」華大,深扒華大關聯交易,掀開了長期掩蓋在華大基因關聯交易上的蓋子。證監局二次「空襲」華大基因繼4月4日收到深圳證監局罰單後,4月8日晚,華大基因再迎深交所「空襲」,背後依舊是關聯交易問題。
  • 華大基因:「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華大基因即是其中一家,公司兩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及分析軟體通過了本次應急審批程序,成為首批正式獲準上市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檢測產品之一,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獲批新冠基因測序試劑盒的企業。能通過國家藥監局審批的背景是,華大基因第一時間響應國內疫情,2020年1月初即開始研製相關試劑盒,僅用72小時即完成了初步研發。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測序儀生產商主要被Illumina、ThermoFisher、羅氏等跨國巨頭壟斷,國內基因測序行業頭部公司如華大基因、貝瑞基因等。上遊生產商決定了中遊服務細分賽道的市場容量、發展前景及業務模式特點。所以,基因測序儀不僅支撐整個中下遊的測序服務,是整個產業鏈的起點同時也是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
  • 全球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起訴華大智造專利侵權,這次又是為什麼?
    記者|謝欣 金淼向來糾紛不斷的基因測序領域又迎來新的訴訟。據悉,全球基因測序霸主Illumina在上月宣布已向德國杜塞道夫地區法院對華大集團的子公司拉脫維亞華大智造提出專利侵權訴訟。訴狀稱,華大智造的測序產品,包括BGISeq-500、MGISeq-2000和相關化學試劑,侵犯了編號為EP 1 530 578 B1的專利。該專利涵蓋了Illumina公司特有的邊合成邊測序技術。
  • 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公司排行榜出爐:華大基因擠進全球前三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公司排行榜TOP10出爐。據榜單顯示,2018年全球10強基因測序公司分別為:Illumina、ThermoFisherScientific、華大基因、AgilentTechnologies、Qiagen、Macrogen、PacificBiosciencesofCalifornia、Genewiz、10xGenomics、OxfordNanoporeTechnologies。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
    顯然,無論是華大基因還是資本市場,都還沒有(或故意沒有)做好充分認知這場專利戰實質與潛在影響的心理準備——事實上,這是一場事關全球基因測序產業格局與華大基因命運走勢的智慧財產權戰爭。
  • 華大基因百歲爭議背後:高科技企業還是金融投機?
    目前華大基因的市值已近「腰斬」,但市盈率仍超過135倍,高於不少優質大企業。如阿里巴巴現在的市盈率為50多倍,騰訊控股的市盈率為30多倍,京東方市盈率最高時也只是略超過75倍。從行業內部看,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Illumina目前的市值412億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2639億元),其目前市盈率也只有72倍左右。
  • 華大基因單細胞測序新方法為癌症研究開闢新路
    中國經濟網深圳3月2日訊 (記者楊陽騰 李小芳) 3月2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腫瘤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同時發表兩篇研究論文。該團隊研發了一種解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種血癌)和腎透明細胞癌(一種腎癌)的腫瘤內部遺傳特徵研究。
  • 華大基因牽手華為雲,雲端解密基因奧秘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決心不亞於「把人送上月球」,但它是一項跨國跨學科的複雜工程。上個世紀90年代,幾位科學家代表中國承擔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工作,而中國也成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第六個參與國。1999年,他們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
  • 華大基因庫可以參觀嗎?
    華大基因標杆考察——走進華大基因企業參觀華大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領先的生命科學前沿機構。華大基因標杆考察——解讀生命奧妙之行華大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基因科技基賜應用研究體系;旗下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負責運營我國唯一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實現了對美國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的收購及基因測序儀器智造體系國產化。
  • 騙子,瘋子,傻子:華大基因,中國基因檢測行業絕對龍頭和"黃埔軍校"
    (一)華大控股的資產版圖事實上,上市公司華大基因只是華大控股證券化的一部分,華大控股(華大集團)還包括研究院、學院、學術期刊GigaScience、智造(測序儀研製)、農業、司法、健康等板塊。上市的華大基因只是其中定位檢測的其中一個版塊。據相關資料反映,更多優質資產不在上市公司內,而在華大控股手上,比如據說華大農業和華大智造的盈利狀況比華大基因好,華大控股只有九分之一的資產上市了。
  • 華大基因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
    基因測序行業龍頭企業華大基因成功入選「全國十佳法務部」的同時,華大基因總法律顧問兼董事會秘書徐茜也獲得「全國十佳首席法務官」稱號。  「華大業務種類繁多、覆蓋面廣、合作對象眾多等都對法務部的工作形成了各種挑戰。此次獲獎,可以說是對華大基因法務部在風險控制、專利保護、經營成果保護等方面的極大肯定。」華大基因法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 華大基因參與發起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據科技日報4月25日消息,華大聯合創始人、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華大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深圳國家基因庫副主任張國捷均參與其中。徐訊表示,這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項目將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
  • 華大基因:決戰黎明破曉前-虎嗅網
    顯然,無論是華大基因還是資本市場,都還沒有做好充分認知這場專利戰實質與潛在影響的心理準備——事實上,這是一場事關全球基因測序產業格局與華大基因命運走勢的智慧財產權戰爭。沒有無緣無故的戰爭Illumina成立於1998年,華大基因成立於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