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手撕華大基因董事長背後: 疑將中國人遺傳基因數據傳至境外

2021-01-15 和訊網

  「鬥士」

崔永元

又把矛頭對準了華大基因,當然並非無緣無故。

  日前,崔永元微博「小崔讀書匯」轉發了有關華大基因14萬孕婦基因數據洩露的文章,再度引起輿論熱潮。

  令人震驚的是,華大基因確實曾經將部分(中國人)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此舉遭到了科技部的處罰。

  然而,對於疑似14萬孕婦基因數據洩露的傳聞,華大基因卻予以否認。不明真相的網友擔心將中國人的基因數據外洩或引發未知的「禍亂」。

  崔永元轉發的這篇文章,對華大基因採集基因組樣本信息的方式是否合法、該信息與國外一起研究對國家安全是否構成潛在危害等問題提出質疑。

  崔永元怒懟華大基因董事長

  都知道,崔永元是堅定的轉基因反對者。

  華大基因之所以被崔永元盯上,起源該集團董事長汪建的一句話。多家媒體截圖顯示「小崔讀書匯」稱:之所以發現華大基因有問題,主要就是這董事長汪建胡說八道:我吃過所有的轉基因食品,我的員工不許不可得癌症,我的員工必須要活過100歲……邪教。

  這句話顯然讓崔永元很憤怒,也是最終被崔永元手撕的主要誘因。

  不過檢索發現,小崔讀書匯發布的關於華大基因的微博均已刪除。原因不明。

  資料顯示,作為基因科技領域富有創新力的行業領袖,華大基因有過極為風格的發展歷史。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入選美國權威商業雜誌Fast Company「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企業」,並被該雜誌評選入「2014年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50強。

  2017年7月,幾度上市未果的華大基因終於登陸創業板。

  此後,華大基因帶著獨角獸光環迎來市場追捧,股價曾創出261元的高峰,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然而,上市之後的華大基因,醜聞不斷,先後陷入「圈地門」、「癌變門」等事件,市值也急速縮水,截至10月26日收盤,只剩200億元,縮水幅度接近80%。

  《直面》注意到,早在2014年,華大基因就有意將旗下資產運作上市,但因資產業績表現不佳作罷,隨後華大基因重組;2015年12月,新華大基因向深交所提交創業板上市申請,此後該IPO申請被終止審查。

  2017年3月,華大基因重新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由於其重組次數過於頻繁,此次申請依然受到了證監會提出的種種質疑。

  然而,華大基因還是過會了。招股書顯示,參與華大基因上市盛宴的外部機構,多達40個。而在2018年7月,華大基因上市一周年後,華大基因迎來IPO前已發行部分股份解禁,解除限售股份的數量為2.06億股,申請解除股份限售的股東共有40名,幾乎所有股東都申請解除限售。

  從2018年7月迄今,華大基因已經有11名股東進行了減持。市值縮水800億元,股東解除限售意欲減持,華大基因的挑戰遠未終結。

  曝曾將部分基因數據傳出境

  如今的華大基因已陷入輿論的旋渦。這多多少少與崔永元的轉發和怒懟有關,而在此期間,更多內幕開始被曝出。

  10月24日,科技部官網公布了六份行政處罰決定書,華大基因亦在此列。

  科技部官方通告顯示:華大基因曾和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華大基因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快遞出境。

  對於媒體曝出的14萬孕婦基因數據存在洩露可能的質疑,華大基因卻予以否認。

  華大基因稱,基於知情同意書取得的樣本及數據科研使用許可,華大基因與華大研究院就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進行科研合作,樣本及數據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全部分析均在境內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不存在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樣本庫建設已獲科技部批准。因此,上述合作符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數據採集行為合法合規。

  26日晚,深交所向華大基因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科技部行政處罰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公司採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並說明「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10月28日晚間,華大基因在給深交所問詢函回覆中還表示:華大科技(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在2015年收到科技部行政處罰後,立即停止相關研究工作的執行,並銷毀了該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遺傳資源材料以及相關研究數據,且第一時間快速推進了整改工作,對相關合作的資質要求、合作流程、效果評價均進行了重新規範和全面整改。

  據悉,科技部對華大基因的處罰發生在2015年9月,彼時其正在IPO排隊中。按規定,華大基因更新招股書時應該披露上述處罰信息,但不知為何,華大基因並未披露,其原因不詳。

  直到2017年7月,華大基因登陸創業板前夕,最終版本的招股書也並未對此進行披露。

  由於基因工程太專業,不甚了解的網友開始了胡思亂想。

由於太專業,《直面》亦無法回答外國機構拿走中國人的基因數據有沒有危害。

  招股書顯示,華大基因持有華大科技91%的股份,是華大基因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2016年,華大科技實現淨利潤990萬元,佔其全部淨利潤的2.8%;而到了2017年度,華大科技實現淨利潤5700萬元,佔比達到13.45%。

  不僅如此,《直面》在華大基因官網發現,華大基因在全球11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實驗室。其稱:業務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

  版權資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直面傳媒。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趙豔萍 HF094)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被指外洩國人遺傳數據 CEO怒斥:把我們往賣國賊寫
    華大基因回應: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採集合法合規華大基因CEO尹燁沸沸揚揚的基因資源外洩風波之後,華大基因一紙訴狀將自媒體告上法庭。2018年10月26日,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致自媒體「記者金微」律師函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公布了給「記者金微」實際運營者金微遞交的律師函,認為其在公眾號上發表的《華大基因被罰!
  • 華大基因等6公司領科技部罰單背後:人類遺傳信息如何保護?
    科技部稱,華大科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與英國牛津大學三方合作,開展「中國女性單相抑鬱症的大樣本病例對照研究」,華大科技、華山醫院未經許可與英國牛津大學開展中國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研究、未經許可將部分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違反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四條、第十一條、第十六條規定。
  • 華大基因涉「洩密門?為美國丹麥科研者提供14萬國人基因數據
    二審法院認定《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已流到國外,細思極恐》一文內容並無明顯不當。根據案件涉及的證據顯示,華大基因的「14萬孕婦基因數據」研究項目確實存在外傳基因數據、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但是華大基因不但沒有反思,反而在項目重要信息上公開撒謊。從企業業績等角度來看,華大已經在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本文共3459字閱讀完約3分鐘金融投資報記者 陳美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面對突如其來的闢謠,有財經人士認為,這背後或與華大基因旗下子公司華大智造敲門科創板有關。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 人類遺傳信息違規出境處罰公開 基因大數據安全性拷問
    無論是無創產前檢測,腫瘤檢測,還是全基因組檢測,數據分析和解讀都將貫穿整個過程,由此來看測序的普及勢必帶動數據處理環節的發展。面對數據洪流,數據大戰的硝煙正逐漸瀰漫開來,遺傳信息安全和科研及商業的助推之間如何平衡再次受到關注。
  • 深交所扒皮華大基因背後,華大關聯交易到底做了什麼?
    不僅僅對全通教育發起教科書式問詢,更兩次「空襲」華大,深扒華大關聯交易,掀開了長期掩蓋在華大基因關聯交易上的蓋子。證監局二次「空襲」華大基因繼4月4日收到深圳證監局罰單後,4月8日晚,華大基因再迎深交所「空襲」,背後依舊是關聯交易問題。
  • 華大基因回應違規傳遞人類遺傳資源出境:已恢復國際合作
    10月26,深交所向國內基因測序界龍頭華大基因(300676)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科技部行政處罰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公司採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並說明「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項目是否與外方機構或個人存在合作,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等。
  • 違規送人類遺傳信息出境被科技部罰 華大基因:整改後已恢復國際...
    新京報快訊(記者 林子)將人血清偽裝成狗血違規運送出境、將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出境……10月25日,記者於科技部官網看見6條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的行政處罰,處罰對象包括華大基因、藥明康德、艾德生物這三家上市公司或旗下子公司。
  • 知名藥企創始人被捕,或因偷運人類基因惹的禍?|華大基因|金斯瑞|...
    另據此前金斯瑞集團首席戰略官朱力介紹,金斯瑞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應商,客戶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5700多家製藥、生物技術公司以及科研機構,是基因技術行業的「隱形冠軍」。金斯瑞在基因合成方面的市場地位,凸顯其在國家基因研究中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也是目前官方加大監管力度的一個重點原因,因為一旦這些基因數據被洩露到境外,後果不堪設想。
  • 華大基因董事長:我們的員工不允許有缺陷,必須活到100歲
    汪董事長多年前就宣稱,「活到100歲是有可能的,信的跟我來」,所以活到100歲在華大基因還真是個「小目標」;此外,公司高層尹燁2017年曾贊成「喝王老吉可以延長10%的壽命」。語出驚人的高管、神秘的基因測序,華大基因的科學狂想已經留下一幕幕「精彩」。
  • 14萬孕婦基因外流?華大基因:自媒體惡意煽動製造恐慌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10月2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一則處罰決定,再次將華大基因等公司推到輿論風口浪尖。 原來,數日前網上曾出現一篇題為「恐怖!14萬孕婦基因違規外流」的相關文章,該文援引科技部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並結合新華社10月初的一篇《14萬中國孕婦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猜測「華大基因恐已違規將14萬孕婦基因傳遞出境」。
  • 華大基因:「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來源:第一財經華大基因: 「高光戰疫」背後的實力與效率[ 截至2020年,華大基因累計參與發表1379篇文章,累計影響因子為11401.7。 ]如果說口罩是中國製造的代表,核酸檢測試劑則是中國科技戰疫的國際名片。
  • 華大基因百歲爭議背後:高科技企業還是金融投機?
    觀察者網小編做了一番考察: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一 市盈率太高?提到華大基因,有兩個事令其聲名鵲起:一是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1%項目),二是第一時間破譯SA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成功研發SARS診斷試劑盒。目前,華大基因自稱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尚無人對此提出質疑。
  • 華大基因:5年不減持承諾的背後
    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基因」)在創業板上市,證券簡稱為「華大基因」,證券代碼為「300676」。  在現場,除了華大基因員工,參與敲鐘的還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中有唐氏症候群患者代表,也有腫瘤患者代表。  據機構估算,華大基因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汪建身家或超65億元。在上市致辭時,汪建承諾至少5年內個人不減持股票。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沒有瓜,散了吧!
    近日,社交平臺上瘋傳一張截圖。一名為「未名湖畔魯智深」的微博網友聲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今年3月24日起,華大基因股價從最低點的68元/股,一路漲至199.4元/股的高峰,漲幅達193.2%。
  • "千人基因組計劃"鎖定高精度遺傳變異圖譜
    Craig Venter的個人基因組圖譜、以及『炎黃一號』第一個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先後完成。這些工作都為開展千人基因組計劃奠定了基礎。」  目標:一張高精度遺傳變異圖  目前的人類遺傳變異數據,如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HapMap),已被證實對人類遺傳研究很有價值。
  • 從合作到反目 華大基因「舉報門」背後糾葛
    5月20日我找到汪建(華大基因董事長),嘗試跟他溝通這件事,汪建稱他不太了解這件事情,了解完後再給予答覆。」王德明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王德明稱,自己是南京昌健譽嘉的實際控制人(南京昌健譽嘉70%的股權由其妻子周佳持有),華大基因的上述聲明對公司和自己造成沉重的打擊。
  • 華大基因: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三次修訂稿)
    在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至發行日期間,若公司發生派發股利、送紅股或轉增股本等除權除息事項,本次發行價格將做出相應調整。未來公司將繼續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堅持以市場和商業原則作為境外項目開發的基本出發點,立足多組學大數據技術的領先優勢,深化拓展國際化業務,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
  • 金斯瑞原董事長疑涉走私人類遺傳資源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人類遺傳資源主要包括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以及利用上述材料產生的數據等信息資料。對於此類資源的採集、買賣、使用、進出口等,中國有嚴格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