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孕婦基因外流?華大基因:自媒體惡意煽動製造恐慌

2020-12-0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10月2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一則處罰決定,再次將華大基因等公司推到輿論風口浪尖。

原來,數日前網上曾出現一篇題為「恐怖!14萬孕婦基因違規外流」的相關文章,該文援引科技部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並結合新華社10月初的一篇《14萬中國孕婦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猜測「華大基因恐已違規將14萬孕婦基因傳遞出境」。

10月26日,華大基因微博對此發布澄清公告稱,國外學者只給予智力貢獻,並未接觸原始數據,部分自媒體惡意手段,煽動公眾情緒,將堅決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華大基因澄清公告 圖丨微博

公告如下:

近日,某自媒體將2015年的「科技部國科罰」與華大研究團隊在2018年10月發布的一項「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研究,張冠李戴,刻意關聯,製造恐慌,我們澄清如下:

1、關於科技部國科罰〔2015〕2號行政處罰,華大基因在2015年收到該行政處罰後,已第一時間根據要求實施全面整改,經對整改報告進行核查並現場驗收後,科技部已批准我司恢復開展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工作。

2、關於「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研究的知情權,華大研究團隊嚴格遵從《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和生命倫理原則規範。在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前,受檢者會籤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其樣本和數據供科學研究。本研究披露的是群體分析結果,不包含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信息。

3、關於數據安全性問題,本次研究全部在境內完成,樣本及數據全部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存在任何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這也得到了世界著名學術期刊《Cell》的認同。

4、深圳國家基因庫建立了完整、嚴格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體系,全流程監督,並通過了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現場評審,及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3級的認證。此外,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樣本庫建設已於2018年4月2日獲科技部批准(國遺辦審字〔2018〕470號)。

5、本次研究中的國外作者並未參與到任何接觸到原始數據的分析工作,主要在科研思路、算法設計方面給予智力貢獻,所有原始數據均存放於深圳國家基因庫,全部分析均在境內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涉「洩密門?為美國丹麥科研者提供14萬國人基因數據
    二審法院認定《華大基因被罰!14萬孕婦基因已流到國外,細思極恐》一文內容並無明顯不當。根據案件涉及的證據顯示,華大基因的「14萬孕婦基因數據」研究項目確實存在外傳基因數據、危害國家安全的嫌疑。但是華大基因不但沒有反思,反而在項目重要信息上公開撒謊。從企業業績等角度來看,華大已經在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 華大基因等6公司領科技部罰單背後:人類遺傳信息如何保護?
    科技部對華大基因控股公司華大科技等公司開出的六張罰單,再度引起了公眾對中國人類遺傳資源流失的擔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對自己種族的遺傳資源放任自流。」中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辦公室主任田保國曾公開表示。前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何大澄對第一財經表示,現在人類遺傳信息比較容易採集,人類遺傳信息外流對國內用戶生命安全影響有限。
  • 華大基因被指外洩國人遺傳數據 CEO怒斥:把我們往賣國賊寫
    華大基因回應: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採集合法合規華大基因CEO尹燁沸沸揚揚的基因資源外洩風波之後,華大基因一紙訴狀將自媒體告上法庭。2018年10月26日,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致自媒體「記者金微」律師函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公布了給「記者金微」實際運營者金微遞交的律師函,認為其在公眾號上發表的《華大基因被罰!
  • 崔永元手撕華大基因董事長背後: 疑將中國人遺傳基因數據傳至境外
    「鬥士」崔永元又把矛頭對準了華大基因,當然並非無緣無故。   日前,崔永元微博「小崔讀書匯」轉發了有關華大基因14萬孕婦基因數據洩露的文章,再度引起輿論熱潮。  令人震驚的是,華大基因確實曾經將部分(中國人)人類遺傳資源信息從網上傳遞出境。此舉遭到了科技部的處罰。
  • 華大基因宣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樣本量突破400萬例
    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樣本量突破400萬例,並對外公布了對這400萬樣本的大數據解讀分析。  超35歲孕婦懷上唐氏兒的機率大幅上升  華大基因通過對這400萬大數據的解讀得出:35歲之後懷上唐氏症候群(21-三體症候群)寶寶的機率大幅上升,但年輕孕婦同樣不可完全避免,數據顯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陽性的孕婦中,49%為35歲以下孕婦。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
    58個嬰兒」等消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實名認證官方微博12月8日晚間發布闢謠聲明稱,勿信謠更勿傳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情節,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華大基因(300676.SZ)還表示,已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12月7日,網友「未名湖畔魯智深」在新浪微博上稱:「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繼證監局後 華大基因又被深交所問詢
    被指2017年虛增淨利潤 近1245萬 《決定書》顯示,由於訂單型收入確認依賴的系統存在漏洞,使得華大基因2017年少計收入50萬元、淨利潤42萬元。由於公司訂單型業務存在樣本編碼重複並導致收入重複核算問題,使得華大基因2017年多計收入38萬元、淨利潤32萬元。
  • 華大基因中標河北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0月27日,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以下簡稱「深圳臨檢」)中標河北省2020年-2022年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中標項目預算為1.8億元。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能夠在分子水平上明確病因,預防遲發性、藥物性耳聾發生,幫助臨床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和預後評估;通過對耳聾高頻基因位點進行檢測,能夠提升聽力障礙的早期發現率,預防部分聽力障礙的發生,從而降低家庭經濟負擔和整體醫療支出,減輕社會負擔。
  • 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中標河北省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原標題:華大基因控股子公司中標河北省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華大基因
  • 華大基因回應違規傳遞人類遺傳資源出境:已恢復國際合作
    10月26,深交所向國內基因測序界龍頭華大基因(300676)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科技部行政處罰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公司採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並說明「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項目是否與外方機構或個人存在合作,是否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等。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針對「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消息,華大基因8日晚間在官方微博「BGI華大」發布闢謠聲明稱,勿信謠,更勿傳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情節,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華大基因表示,據了解,"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這個機構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的情節,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實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仍在微信傳播 華大基因闢謠並報案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仍在微信傳播 華大基因闢謠並報案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2月8日晚間,針對12月7日傍晚有微博發文表示「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不存在,已報案
    針對網傳「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一事,華大基因官微發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系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沒有回植、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 否認基因編輯58個嬰兒對於參與基因編輯嬰兒一事,12月7日晚間,華大基因是義正辭嚴。公司官微首先稱:沒有瓜,各位群眾散了吧。根據官微,華大基因表示,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重要的事情是: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根據官微,華大基因表示,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   重要的事情是:沒有回植!沒有妊娠!更沒有嬰兒出生!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
  • 華大基因回應無創產檢質疑:染色體質量異常不在檢測範疇
    媒體溝通會現場從主營業務無創基因檢測遭受質疑,到南京昌建「舉報門」事件,再到被傳聞高中生當上集團首席科學家……連日來,一系列的質疑聲將華大基因持續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日,華大集團舉行媒體溝通會,就近期的一系列熱點事件進行了回應。
  • 華大基因(300676.SZ):子公司中標河北省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格隆匯 10 月 26日丨華大基因(300676.SZ)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臨床檢驗中心(深圳臨檢)近日收到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下發的《中標通知書》,通知書確認深圳臨檢為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2022年河北省孕婦耳聾基因檢測服務項目(採購編號:Z1300002020631301
  • 華大基因上市周年考 主營業務遭質疑
    實際上,自華大基因去年7月14日在深交所敲鐘以來,關於這家公司的爭議似乎就從未停止過,其在市場上所面臨壓力和考驗也隨之加大。  7月16日,華大基因開盤不久後跌停,股價破百報收92.30元,總市值跌破400元大關,達369.29億元。  否認誇大宣傳  作為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這一次卻讓華大基因成為公眾口誅筆伐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