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10月2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一則處罰決定,再次將華大基因等公司推到輿論風口浪尖。
原來,數日前網上曾出現一篇題為「恐怖!14萬孕婦基因違規外流」的相關文章,該文援引科技部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並結合新華社10月初的一篇《14萬中國孕婦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完成》,猜測「華大基因恐已違規將14萬孕婦基因傳遞出境」。
10月26日,華大基因微博對此發布澄清公告稱,國外學者只給予智力貢獻,並未接觸原始數據,部分自媒體惡意手段,煽動公眾情緒,將堅決通過法律手段維護權益。
華大基因澄清公告 圖丨微博
公告如下:
近日,某自媒體將2015年的「科技部國科罰」與華大研究團隊在2018年10月發布的一項「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研究,張冠李戴,刻意關聯,製造恐慌,我們澄清如下:
1、關於科技部國科罰〔2015〕2號行政處罰,華大基因在2015年收到該行政處罰後,已第一時間根據要求實施全面整改,經對整改報告進行核查並現場驗收後,科技部已批准我司恢復開展人類遺傳資源國際合作工作。
2、關於「14萬中國人基因大數據」研究的知情權,華大研究團隊嚴格遵從《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和生命倫理原則規範。在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前,受檢者會籤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其樣本和數據供科學研究。本研究披露的是群體分析結果,不包含任何可識別個人身份信息。
3、關於數據安全性問題,本次研究全部在境內完成,樣本及數據全部保留在深圳國家基因庫,不存在任何遺傳資源數據出境的情況,這也得到了世界著名學術期刊《Cell》的認同。
4、深圳國家基因庫建立了完整、嚴格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體系,全流程監督,並通過了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現場評審,及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3級的認證。此外,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樣本庫建設已於2018年4月2日獲科技部批准(國遺辦審字〔2018〕470號)。
5、本次研究中的國外作者並未參與到任何接觸到原始數據的分析工作,主要在科研思路、算法設計方面給予智力貢獻,所有原始數據均存放於深圳國家基因庫,全部分析均在境內由中國科研團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