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正值世界唐氏症候群日,華大基因對外宣布,華大基因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FTY®)樣本量突破400萬例,並對外公布了對這400萬樣本的大數據解讀分析。
超35歲孕婦懷上唐氏兒的機率大幅上升
華大基因通過對這400萬大數據的解讀得出:35歲之後懷上唐氏症候群(21-三體症候群)寶寶的機率大幅上升,但年輕孕婦同樣不可完全避免,數據顯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陽性的孕婦中,49%為35歲以下孕婦。
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28歲和35歲是兩個生娃高峰期,而35歲以後懷上唐氏兒的機率大幅上升。有研究顯示,母親25歲時,唐氏兒的發生率為1/1600,而45歲的母親生出唐氏兒的風險則高達1/46。
圖片來自華大基因400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孕育唐氏兒的可能
任何年齡的孕婦都有孕育唐氏兒的可能,且由於年輕孕婦在懷孕女性中佔據的比例較高,據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在所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陽性的孕媽中,49%為35歲以下孕婦,因此,年輕孕婦也不能忽視。
圖片來自華大基因400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
華大基因檢測數據顯示,大多數孕婦會選擇在孕16周-孕18周進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據華大基因相關人員表示,該檢測孕12周以上就可進行檢測,建議最佳檢測孕周為12+0-22+6周。
圖片來自華大基因400萬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
深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人群覆蓋率達70%
在深圳市衛計委及各級醫院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深圳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人群覆蓋率約為70%,在該年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在首位。
據深圳市衛健委報告,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以及高齡產婦的增加,2011-2018年,深圳唐氏症候群總發生率由2011年的4.94/萬上升為2018年的13.42/萬。但在全市各級醫療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有效幹預,2018年全市唐氏兒的出生率僅0.82/萬,近94%的唐氏症候群得以良好控制。
近8年,深圳市出生的唐氏兒比例控制在1:4000,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1:1000的報導。
圖片來自深圳衛健委ICG14-RH大會報告
作為人類基因組計劃以來裡程碑式的醫學檢測應用項目,在國際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平均價格約為6000元人民幣;而在國內,像深圳這種將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生育保險和財政支持的城市,個人檢測已經實現了最低零費用。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納入到深圳市公衛項目不僅增加了民眾福祉,也帶來了大數據研究的機遇。我們希望更廣泛地對公眾普及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相關知識,也希望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將深圳的實踐經驗推廣到更多地方,讓更多孕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福祉。
關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
唐氏症候群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方法,孕期進行產前篩查和診斷是及早發現及幹預的有效措施。其中,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及唐氏血清學篩查都是產前篩查的重要手段。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通過採集5mL孕婦外周血,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結合生物信息分析,評估胎兒患常見染色體非整倍體疾病的風險。綜合檢出率可達99%,孕12周即可進行檢測,最佳檢測孕周為12+0-22+6周。該技術可一次性檢測21/18/13三體等常見胎兒標準型染色體異常。
儘管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有這麼多的優勢,但其仍舊是一種篩查手段,並不能作為最終診斷結果。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只是說明胎兒患這三種篩查目標疾病的風險較高,需進行遺傳諮詢及介入性產前診斷。若檢測結果為低風險,說明胎兒患篩查目標疾病的風險較低,但不排除胎兒其他異常的可能性,仍建議孕婦進行胎兒系統超聲及其它常規產科檢查。
因此,醫生綜合臨床情況以及各種檢測手段給出的臨床診斷非常重要,請孕媽們一定要認真聽從臨床醫生的建議。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