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浪奇「天降巨款」遭到深交所質疑 此前曾頻繁自曝財務問題

2020-11-26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1月26日訊(記者 郭帥)廣州浪奇(SZ:000523)上演財務懸疑劇,在自曝5.72億元存貨離奇消失、逾26億元壞帳風險以及7.04億元債務逾期之後,公司突然宣布因移交土地使用權獲得22.47億元收益。「天降巨款」遭到深交所質疑會計處理合理性,公司在昨日答覆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表示,上述交易不存在內幕交易、符合會計準則、確存在披露不及時問題。

  今年下半年以來,廣州浪奇頻繁自曝財務問題,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

  先是9月27日,公司披露公告稱,存放在兩處倉庫裡合計5.72億元存貨不翼而飛,在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公司清查後發現,實際存在帳實不符的存貨合計達8.67億元。

  其次是公司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表示,經公司自查統計,截至2020年月9月30日,公司貿易業務應收帳款帳面餘額為30.66億元,其中逾期金額為26.35億元,同時貿易業務預付帳款中9.61億元已超90天帳齡,如不能收回或無法取得追償的話,公司可能會計提較大金額壞帳準備。

  此外,公司多次披露提示公告稱,因資金狀況緊張公司在多家金融機構的債務已逾期,截至2020年11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債務合計7.0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36.88%。同時,因債務逾期問題,公司39個銀行帳戶已被凍結,含累計0.98億元資金。

  11月9日,廣州浪奇發布公告稱,因未及時披露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及未及時充分披露相關存貨涉及風險情況,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廣州浪奇、趙璧秋、鍾煉軍、譚曉鵬、李豔媚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頻頻自曝的財務問題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公司股價也隨之跳水,11月2日一度下跌至3.34元/股,較年初8元左右均價跌去一半多,一舉創下近十年最低水平。

  魔幻的是,看似危機重重的廣州浪奇突然公告稱因變更會計處理獲得一筆22.47億元稅前利潤。

  11月13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2019年12月,公司與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籤署了《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儲補償協議》,約定的近12萬平方土地達到移交條件,將為公司2020年度增加約22.47億元稅前利潤。

  22.47億元「天降巨款」也獲得了深交所關注,深交所在關注函中稱,廣州浪奇在2019年12月披露的相關提示公告中表示,土地收儲相關費用將按相關會計準則計為專項應付款、遞延收益以及資本公積。深交所要求廣州浪奇說明變更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的依據,是否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是否存在內幕交易以及信息是否披露不及時問題。

  對於深交所的詢問,廣州浪奇在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土地收儲事項會計處理變更對公司2018年和2019年淨資產和淨利潤均無影響,不構成重大的前期差錯,無需進行追溯重述,因此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錯更正。

  廣州浪奇也表示,公司已於10月29日取得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土地移交確認書》,根據約定,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應在2020年12月28日前向公司支付提前交地獎勵款4.31億元。上述事項觸及相關披露規定,但公司未能對《土地移交確認書》的行為性質作出準確判斷,導致未能及時披露,確存在披露不及時的問題。

(責任編輯:賈玉靜)

相關焦點

  • 廣州浪奇又曝財務「黑洞」 公司累計逾期債務超7億元
    繼5.7億存貨離奇失蹤後,廣州浪奇自曝7.04億元財務黑洞。  廣州浪奇11月17日晚間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統計核實,截至2020年11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債務合計7.0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36.88%。
  • 廣州浪奇黑洞何時休
    12月1日晚間,廣州浪奇針對興發香港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發香港」)的撤銷仲裁申請被駁回,廣州浪奇稱此次仲裁結果執行預計減少淨利7100萬元。從5.7億元貨物的離奇失蹤,到債務逾期、多數銀行帳戶被凍結,廣州浪奇深陷帳務泥潭不能自拔。而此前平添的26億元土地收儲賠償款,能否補足廣州浪奇的貿易黑洞,還取決於其貿易黑洞是否有繼續擴大之勢。
  • 四起訴訟牽出廣州浪奇貿易「黑洞」
    如今,舊傷未愈,廣州浪奇再添新愁,公司陷入四起訴訟。從訴訟起因及依據來看,廣州浪奇也被市場質疑從事融資性貿易。在上述消息影響下,廣州浪奇11月18日大幅收跌5.19%,最新股價4.2元/股。10月31日,廣州浪奇在對深交所的回覆函中曾提到,公司向保華公司、中冶公司採購工業原材料,按照合同的約定向其開具商業承兌匯票,並在產品採購後銷售給第三方。而廣州浪奇所指的第三方正是鑫乾公司、福澤公司、福鑫公司、如東泰邦。從上述交易不難看出,廣州浪奇在這當中充當的只是「中間人」的角色,上述交易也被市場稱為融資性貿易。
  • 存貨「黑洞」未明 廣州浪奇再收關注函
    根據公告內容,廣州浪奇在近日披露的《關於廣州總部土地收儲的進展暨會計處理說明的公告》中稱,廣州浪奇披已於10月29日取得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土地移交確認書》,同時經與中審眾環溝通確認,預計將在2020年度將土地補償款項及提前交地獎勵款扣除員工和派遣人員搬遷安置補償、房屋拆除、土地平整、土壤汙染調查評估和治理修復等費用後的淨額確認為資產處置收益,將產生稅前利潤約22.47億元
  • 左手倒右手失靈 廣州浪奇的融資貿易黑洞
    但根據現有清查證據材料顯示,鑫乾公司在籤收確認貨權轉移憑證後卻未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存在不按合同數額標準的零星支付、拖延支付、商票無法兌付等問題,後鑫乾公司經對帳函最終確認,截至2020年6月30日案涉合同項下共有貨款本金6976.48萬元未依約向廣州浪奇支付。因此,鑫乾公司的行為已構成違約。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浪奇向上述4家公司銷售的工業原料疑似從保華公司、中冶公司採購而來。
  • 廣州浪奇回函:存貨黑洞增至8.67億元,28個銀行帳戶被凍結8059.87萬元
    廣州浪奇回函:存貨黑洞增至8.67億元,28個銀行帳戶被凍結8059.87萬元
  • 廣州浪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廣州浪奇,000523)發布公告稱,於2021年1月8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粵調查字210023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 廣州浪奇量產含大麻葉提取物的沐浴露和洗手液
    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廣州浪奇加快了推動工業大麻日化產業的進程。 4月7日,這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自主研發的含大麻葉提取物的沐浴液、洗手液已實現批量生產;孫公司廣州奇化有限公司也實現了含大麻葉提取物的面霜、精華和面膜的批量生產。
  • 做空機構捲土重來:千億醫藥巨頭財務遭質疑
    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經歷了一場做空風暴,渾水等公司頻繁出手,包括輝山乳業、中國宏橋、瑞聲科技等在內,遭到猛烈狙擊。做空炮火震撼香江,但大多集中在內資民企,罕有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遭到做空。但是,國慶節前,有國企背景的醫藥流通巨頭——國藥控股最近卻遭到了做空機構GMT的質疑。
  • 廣州浪奇旗下化工網絡交易平臺20日啟動上線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嚴政)廣州浪奇2月19日晚間發布進展公告稱,公司出資共同組建的廣東奇化公司建立的奇化網(網址:http://www.keywa.com)已通過前期的試運行達到上線狀態,並將於2014年2月20日正式啟動上線。
  • 被質疑財務造假的誠邁科技 接下來會怎樣
    來源:新浪博客鄭重/文新《證券法》對財務造假可是零容忍,這可不是小事。不過,公眾都明白,至今還沒有發現哪家公司會主動坦白自己財務造假的,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A股不缺妖,而近一年的「妖王」,非誠邁科技莫屬。
  • *ST華訊自曝造假 被罰已板上釘釘
    原標題:*ST華訊自曝造假 被罰已板上釘釘   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後,*ST華訊(000687)於近日公告,自曝存在虛假合同
  • 交易所質疑蹭「熱點」後跳水跌停!此前剛拿下9個漲停……
    而此前,公司在11個交易日內共收穫9個漲停板。因股價表現強勢,北玻股份一度引來深交所的關注函,被質疑是否利用HIT電池概念炒作股價。被疑蹭HIT概念「熱點」收深交所關注函作為一家玻璃加工設備製造商,此前北玻股份在二級市場的強勢表現被質疑蹭「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熱點,收到交易所關注函。
  • 豫金剛石長期財務造假,此前一年虧光10年淨利潤
    具體來看,今年4月,豫金剛石業績「變臉」,市場高度關注,質疑信息披露違法。結合對審計機構檢查發現的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經查,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調查還發現,在上述期間,實際控制人累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23億餘元。  證監會認為,這是一起上市公司長期系統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性質嚴重,市場影響惡劣,將依法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違法責任。
  • 東方日升併購「未了局」:投資標的再被拋售 自曝存內控缺陷和3000...
    原標題:東方日升併購「未了局」:投資標的再被拋售 自曝存內控缺陷和3000萬元資金佔用   曾因投資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
  • 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妖股」將...
    來源:財聯社APP新年伊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初期三大「妖股」之一的豫金剛石(ST金剛)因為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再次受到熱議。業績顯示,2010年至2018年期間,ST金剛累計實現淨利潤10.61億元,2019年的虧損額就接近此前九年淨利潤總和的五倍。根據公司發布的三季報,豫金剛石的業績仍處於續虧狀態。
  • 華伍股份信披及時性遭質疑!公司疑遭合同詐騙,超3700萬元欠款或...
    近日,華伍股份公告稱或遭到合同詐騙,存在超3700萬元貨款無法收回的風險。但公司的信披及時性也遭到了質疑。12月30日深交所向華伍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得知江蘇藍衛光學眼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衛公司」)涉嫌合同詐騙的具體時間,是否存在信披不及時等情形。
  • 深交所公開譴責湖北邁亞及其大股東
    新華網北京12月7日電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因大股東違規佔款及信息披露違規,湖北邁亞大股東湖北仙桃毛紡集團有限公司、湖北邁亞以及湖北邁亞原董事長葉金堂、原總經理彭彥林、原財務總監杜家林、財務總監程遠標6日遭到深交所公開譴責,深交所還將違規行為和處分情況抄送湖北省人民政府,並將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向社會公布。